淺談卓倉婚俗婚禮歌

2021-01-14 卓倉之聲

文中音頻資料系網絡搜集,說唱中部分可能存在表達方式、說唱順序上的錯誤、混亂以及遺漏,不具有權威性,僅供參考。由於缺乏第一手資料,部分音頻存在雜音、音量異常等情況,望廣大讀者朋友海涵見諒。

     


淺談卓倉婚俗婚禮歌



世居青藏高原的藏民族

在千年的發展歷程中孕育了燦爛的民族文化

藏民族婚姻文化同樣受人矚目

藏民族婚姻文化內涵和意義的豐富性

以及在藝術上的表現都體現了藏民族文化的神韻與魅力

卓倉藏族作為藏族部落之一

其婚姻形態和婚姻文化具有藏民族傳統文化中的普遍性也有其特殊性

充滿著濃鬱的藏族文化和獨特的地域民俗文化氣息

如卓倉地區在羊圈設宴招待賓客

在羊圈設宴是源於藏族人民以牧業為主

因為牛羊是生活之本

宴席設在羊圍是不忘根本的意思

總而言之藏族婚俗具有共同性的特點

這種共同性主要體現在婚禮的整體程序和表現形式

但同時遼闊的青藏高原由於區域性自然和人文背景差異

各個藏區婚俗也形成了各自的特點

大到安多康巴婚俗差異

小到華銳卓倉婚俗差異

總體上整個青藏高原既有融會整體藏民族婚俗文化的共性

又留存著具有地方婚俗特色的個性


卓倉藏族婚禮程序繁雜、內容豐富、延續時間長

反映了卓倉地區文化、經濟、社會、歷史的發展狀況

也詮釋了這個地區文化、宗教、歌舞、民俗、服飾

以及生產方式、生活習慣等各個方面的演化過程

並保留了不少藏族古老的人文習俗

其中婚禮中的說唱辭更是與其他藏族地區有很大不同

就說唱辭而言主要有:哭嫁歌、迎賓歌、樂賓歌、送賓歌等

各種唱辭語言精練曲調動聽悅耳

節奏鮮明、音調和諧,符合一定韻律

吟唱動聽感人,具有音樂美

既能獨唱又能合唱

運用比喻、誇張、排比等修辭方法

有極高的文學藝術價值

可以說是卓倉藏族文化瑰寶

可以說

卓倉藏族所有的婚俗儀式步驟幾乎都是

在歌聲中開始

在歌聲中進行

在歌聲中結束



出嫁歌


當姑娘要出嫁時

出嫁的當天凌晨要由一位與姑娘家關係密切的婦女給姑娘起床梳妝

用完早餐天還未亮

新娘就在姐妹們的陪伴下唱"出嫁歌"

按原來的規矩由新娘領唱

其他姐妹賠償

當今 隨著文化意識淡薄

年輕一代基本不會唱出嫁歌

於是就由家族或者鄰裡老者圍著新娘唱

新娘只是哭泣

"出嫁歌"有五十多小節
內容有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
懷念爺爺奶奶的關懷和培養
對叔嬸、哥嫂的依戀和希望
與兄弟姐妹難以割捨的心情
對經師的讚頌  對媒人的讚揚
對駿馬的讚頌   給娘家的祝福等等

內容豐富   含義深刻




迎賓歌

迎賓歌在藏語中稱桑阿央

此歌在迎親的「支格」和「加泰」儀式舉行完畢後

由迎親方的婦女們牽上送親者乘騎的馬後開始唱

一直唱到男方家的門前

這道儀式按婚禮規則只能在大型婚宴上舉行

小型婚宴不舉行這道儀式

隨著時代變遷

原來的很多程序逐漸消失

如今迎賓段較為簡單

由一群盛裝的中年婦女來到賓客隊伍前

一位婦女向賓客獻上一碗青稞酒並與賓客進行逗趣式的言語對答

然後又給賓客一根羊腿骨

婦女和賓客們就開始對唱《迎賓歌》

此段曲調名是《桑阿央》




新娘賜福歌

拜堂完畢後新娘和伴娘在幾位賓客的陪同下到廚房灶臺前

灶臺上擺放著三個龍碗

龍碗中各放著三塊硬幣

兩顆紅棗和圓形酥油塊

鐵鍋中燒滿了奶茶並蓋著鍋蓋

鍋蓋上放著一把木勺勺把上用白羊毛綁著柏樹枝

給新娘梳頭的那位姑姑和幾位婦女早就等候在那裡

新娘來到灶臺前

陪同她的一位賓客向等候在那裡的婦女們獻上一條哈達

並敬上青稞酒後請求姑姑們揭起鍋蓋讓新娘揚茶

於是那位梳頭的姑姑揭開鍋蓋

拿起木勺在鍋中順時針攪三下後揚一次

這樣做三次後將盛滿奶茶的木杓交給新娘

新娘照此揚三次

這三碗奶茶是給公公、婆婆和丈夫三人的他人不能喝

然後又在木勺中盛滿奶茶用雙手撐著

這時男方的兩位青年站在灶臺的上方

放開歌喉唱起《新娘賜福歌》

此段曲調名是《阿念加》




敬茶歌

正當客人們開始喝茶吃糌粑時

東家的兩位青年站在下席

一位手中舉著盛有青稞酒的龍婉

一位手中舉著放有白面饅頭的盤子

開始合唱《敬茶歌》

此段曲調名是《阿念倉》




茶歌對唱

女方:

加瑪洛金碗的花紋在哪裡,加瑪洛,加呀阿過呀、當瑪洛,當呀阿過呀
加瑪洛給中席賓客獻銀碗,加瑪洛,加呀阿過呀、當瑪洛,當呀阿過呀
加瑪洛銀碗的花紋在哪裡,加瑪洛,加呀阿過呀、當瑪洛,當呀阿過呀
加瑪洛給下席賓客獻螺碗,加瑪洛,加呀阿過呀、當瑪洛,當呀阿過呀
加瑪洛螺碗的花紋在哪裡,加瑪洛,加呀阿過呀、當瑪洛,當呀阿過呀

男方:

加瑪洛金碗的花紋在碗口,加瑪洛,加呀阿過呀、當瑪洛,當呀阿過呀

加瑪洛銀碗的花紋在邊上,加瑪洛,加呀阿過呀、當瑪洛,當呀阿過呀

加瑪洛螺碗的花紋在底部,加瑪洛,加呀阿過呀、當瑪洛,當呀阿過呀


唱完《新娘賜福歌》和《敬茶歌》後

早已等候在那裡的一群中青年婦女

迫不及待地開始對唱茶歌

茶歌形式以問答進行

一問一答唱了好長一段時間後

經大東家的勸阻後才會停下來

此段曲調名是《加瑪洛》




謝媒歌

顧名思義謝媒歌就是專門感謝媒人的一道程序

此程序在舉行完祭茶禮後

此時媒人是中心人物

親家代表手捧奶茶碗唱起了感謝媒人的歌

唱完《謝媒歌》獻上哈達後媒人就開始說《婚禮祝辭》

同時在眾人面前把雙方所交和所收彩禮的數量和質量做詳細的交待

說明媒人在中間沒有中飽私囊

謝媒儀式到此為終

此段曲調名為《阿央卡》

《謝媒歌》節選大意:

啊央卡    好啊,好,我手中的龍碗好!

龍碗中的八幅天輪好

龍碗邊上的吉祥八寶圖好

龍碗底部的八辨蓮花圖好

龍碗中的五穀精華真香甜

請媒人大人喝一口

請您慢慢品嘗這甘露般的美酒

這甘露般的美酒喝不完    啊央卡


如同報春的布穀鳥一樣,唱上一首吉祥的歌   啊央卡




獻衣歌

獻衣歌藏語稱「久姆久啦」 久姆指婆婆

此程序在舉行完謝媒後

女方給婆婆送禮物(獻衣)時

男方按女方賓客的要求把婆婆請到席間

賓客中的兩位青年從席間站起

手捧著要獻給婆婆的長袍

用布穀鳥的歌喉唱著「獻衣歌」從上席緩步走向站在席尾的婆婆前

將長袍披在婆婆身上

以示對婆婆的尊重

願往後家庭和睦興旺

此段曲調名是《久姆久啦》

《久姆久啦》節選大意:

尊敬的婆婆啊      吉祥啊吉祥,今晨吉祥

今晨的雄雞叫得吉祥,山頂上太陽升得吉祥

山腰中佛塔建得吉祥,山腳下供品供得吉祥

父輩們在席間聚得吉祥,婦女們在灶間聚得吉祥

尊敬的婆婆啊      請穿上這吉祥的衣袍

穿上吉祥衣袍暖身體

右手穿上右袖子,一切財富從此來

左手穿上右袖子,從此茶酒不用愁

下面的衣襟向左搭  胸前由它護

衣袍的大襟向右搭 它是嬰兒的好搖籃      尊敬的婆婆啊 


尊敬的婆婆啊      請您撐開金手掌

拿起這香甜的酒伸出您的金手指

先向藍天敬美酒  藍天是日月星辰升起之地

接著再敬蒼穹  因為春雷就在這裡轟鳴

雨露就從這裡撒向人間  彩虹就在這裡升起

勇士們的弓箭指向蒼穹 

爾後美酒還要祭祀大地

因為大地是六畜繁衍之地

是五穀豐登的好地方

是花草樹木繁衍之地

是黑頭凡人依靠之地     尊敬的婆婆啊


尊敬的婆婆啊     雄獅一樣的首席請聽我唱

淨瓶一樣的中席請聽我唱,您細細聽來我慢慢唱,淨瓶身上的花紋真漂亮

佛塔一樣的尾席請聽我唱,您細細聽來我慢慢唱




香瑪洛(缺乏音頻資料)

香瑪洛也可稱《逗趣歌》

是三天婚宴中的最後一道說唱儀式

可獨唱也可合唱

女:香瑪羅
父子倆種的(香瑪羅格)莊稼。香瑪羅呀羅那,香瑪羅、麻羅那呀
  母女倆做的(香瑪羅格)麵條。香瑪羅、呀羅那,香瑪羅、麻羅那呀
 首席手中(香瑪羅格)獻金碗。香瑪羅、呀羅那,香瑪羅、麻羅那呀
金碗上面(香瑪羅格)配金筷。香瑪羅、呀羅那,香瑪羅、麻羅那呀
中席手中(香瑪羅格)獻銀碗。香瑪羅、呀羅那,香瑪羅、麻羅那呀
銀碗上面(香瑪羅格)配銀筷。香瑪羅、呀羅那,香瑪羅、麻羅那呀
麵條端到(香瑪羅格)下席時。香瑪羅、呀羅那,香瑪羅、麻羅那呀
像老母豬(香瑪羅格)搶食吃。香瑪羅、呀羅那,香瑪羅、麻羅那呀
我們麵條中的(香瑪羅格)肉塊大。香瑪羅、呀羅那,香瑪羅、麻羅那呀
親戚們的(香瑪羅格)嘴巴大。香瑪羅、呀羅那,香瑪羅、麻羅那呀
男:香瑪羅
你們麵條中的(香瑪羅格)肉塊大,香瑪羅、呀羅那,香瑪羅、麻羅那呀
你們女士們的(香瑪羅格)鼻子大。香瑪羅、呀羅那,香瑪羅、麻羅那呀
女:香瑪羅
我們院中跑的是(香瑪羅格)黑豬哇,香瑪羅呀羅那,香瑪羅、麻羅那呀
豬毛怎麼跑到(香瑪羅格)客人的臉上了?香瑪羅呀羅那,香瑪羅、麻羅那呀
男:香瑪羅
你們院中跑的是(香瑪羅格)黑母豬,香瑪羅、呀羅那,香瑪羅、麻羅那呀。
豬娃卻跑到(香瑪羅格)阿尼措毛的膀子上了?香瑪羅呀羅那,香瑪羅、麻羅那呀
聆聽卓倉婚禮歌無異於聆聽一部包羅萬象的藏文化百科全書媒話哦!賓客都入了座了嗎? 眾答:都入座了
賓客入座,高處說起、幸福太陽,高高升起,清澈河水、雪山先祭
哦!親朋、舅家侄甥三方、加上愛歡樂者四方,護救神眾五方這五方,這五方稱作親,是吧?

哦!眾賓客左右兩排各人座
賓客右邊入座,如同太陽升起;賓客左邊入座,如同月亮耀空上有祁家六族的喜客, 下有神子七溝的喜客,中有北山的喜客諸好無遺、不正是這次的眾親友嗎?

哦!對親朋有三樣話要說
說第一樣話, 這一樣話如同新馬騁馳,這新馬如此價跳躍無處不能躍過,城頭上跑馬、空中飛起塵露, 空中若不起塵霧藍天無限高、空中多寬廣,飛起來如何能趕上新鳥的雙翅?這就是盤古老人興盛的歷史呀!

哦!說起成親興盛起來的十六種類
說起讓草蓬子(形似草帽,迎親時置門首)下來的道白,道白的緣由從此興盛內有「金民」兩經的好誦法,外有"說法」聲音的甘露雨若是聽從內地國王的訓令,眾生的命運因果自育, 處處都是尊崇若是聽從月老吉祥的話語,話頭兒用話附合、兩廂話語投機虎豹兩排客座排起,虎與豹的客座一經排起, 不論是誰都會誇讚銀月亮出現在東方海螺山的山腰間,星群出現在東方海螺山的山腳下這便是舉例說明親事出現的不同種類呀!

我再說說親事的集法種種
親集朋集,集在家中,糖果把席位裝飾,享用著甘露美酒這便是舉例說明親事的集法種種呀!

再說神與金色的山峰
藍天的中心何其高遠,奇雲多麼富麗,日月多麼光耀,群星多麼繁多說起親事的習俗,親事的習俗是雞胸,雞胸便要稟告寬廣寬廣要天空舉例說明,天空多麼廣闊,高山多麼雄偉,草木多麼繁多猶如金魚離不開流水那樣親近呀!

讚美讚美再讚美,讚美沒有讚美的一切,要讚美就要贊得響亮
日出的東方有一位國王, 那便是信佛的皇上(指唐太宗)卓倉地方有三大活佛(智合倉、居巴佛、曼巴佛),是多傑羌三大活佛。說起三大活佛,上有宗喀巴(黃教創始人)師徒三人的讚美西到布旦拉讓(觀音堂溝),南到大雪山,北到湟水大河七條溝的土好,七條溝的水甜,天每白土引路,沿白土路走去將有一百座神殿, 神毀的法門依天而開,向青天的縫子很多人去 七禪師的主人、八都綱的主人,四門碑亭的主人、四大天王的主人玉石欄杆的主人,卓倉家族有金書為徵,金書像太陽升起般的主人那黃燦燦地高高聳立,這就是對嘎讓喇嘛的一番讚頌呀!藏扎喜的喇嘛,藏文武的喇嘛,進軍之日身先士卒,撤兵之日坐鎮殿後與惡人為敵,為親朋造福,這就是對上方喇嘛的讚頌呀!

哦!我再贊一贊眾位咒師(紅教喇嘛)們的功勞
咒師們打坐在紅崖當中,老大的鼓懸在半空,擂鼓的雙槌揮在天界夏三月的當初,將那白雲引向右邊,秋三月的當初,將那黑雲弓l到左邊與那八部非神作對,雹雨猶如追趕羊群,大雨猶如手擠牛奶山山嶺嶺煨桑的青煙不斷,將那八部非神鎮住,永保一切眾生平安前蹄後蹄各絆一條韁繩,這都是大媒的功德呀!

再對你的親戚們讚頌讚頌
姑娘要出嫁的那天、送親的隊伍浩蕩,浩蕩的隊伍多麼壯觀!這真是鬥有梁,秤有星,客座上如錦似畫,花叢叢,紅豔豔喜客盈門這就是對你親戚們的讚頌呀!

哦!去年今天的這般時刻,藍天上飄起碧玉色的雲霧,
今年今天的這個對刻,心裡的茫然置上了迷露,請來了迎親官班瑪將尼金書的經卷放在右手,內總管恰那多傑為首領,銀書的經卷放在左手將這些金銀寶卷一下子捧起,一 年裡趕算月份,一月裡趕算日辰姑娘們出嫁的對刻,真是吉祥如意的時刻呀!

那母舅華本多傑久家有一位姑娘, 今早天剛發亮,太陽即將露面
穿戴起有花的衣著,姑嫂們圍攏起來、掛戴鑲寶石的手鐲到了起程的時刻,起程路上香菸瀰漫,排除一切障礙,腳下風塵滾滾到了親家察隆官卻家的地界和水源,左首好地土,右首好河溪說起第一食品和第一次席坐, 親家家的第一問和第二問多好! 1.柔金措毛,歷史記憶與文化表述:記憶視閾下的藏族祝讚詞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19,30(03):186-192.2.劉軍君, 安多藏族婚姻形態及婚姻文化研究[D].蘭州大學,2015.3.蒲生華,河湟口傳文學中的佛教器物——以卓倉婚禮歌為例[J].青海師範大學民族師範學院學報,2013,24(02):29-32.4.巴蓋措,卓倉藏族婚俗中的婚禮歌[J].青海師範大學民族師範學院學報,2010,21(01):43-49+80.5.柔金措毛,歷史記憶與文化表述:記憶視閾下的藏族祝讚詞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19,30(03):186-192.6.樂都縣誌編纂委員會,樂都縣誌【M】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2.


卓倉之聲,專注於卓倉歷史文化

如有疑問請聯繫qq:1620630046

相關焦點

  • 山東舊時有趣的傳統婚俗(下):選日子、婚禮以及回門
    這篇文章,是上一篇文章《山東舊時傳統婚俗(上):議婚、合婚、傳啟以及龍鳳帖,你可聽過》的續篇,說的是訂婚後的一系列婚俗。送日子,又稱「看日子」、「通日」、「送好」、「會話」、「下婆帖」,即古代的「請期」。這是婚嫁程序中緊接著傳大啟之後的一項重要內容。請期,原只是男方選定舉行婚禮的日期,請女方同意。
  • 將舉行中式集體婚禮!沙灣古鎮嶺南中式婚俗文化月來啦
    儀式感源於傳統婚俗文化。 一方水土,一方婚俗。記者11月6日獲悉,擁有800多年歷史的沙灣古鎮即將開啟「嶺南中式婚俗文化月」系列活動,以豐富多彩的活動,將嶺南囍事文化向廣大市民及遊客展示。 11月8日下午,沙灣古鎮將在安寧廣場上舉行嶺南傳統中式的集體婚禮,六對新人在執禮老師及喜娘的帶領下,依次進行紅妝之禮、洗塵之禮、新人登堂之禮、挑紅蓋頭、三拜儀式之禮、合巹之禮等儀式,傳統而鄭重地許下愛情承諾,結為百年之好。
  • 中華傳統婚禮在風尚圈實景呈現,應國家開展婚俗改革意見要求
    為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加強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形成良好社會風尚,促進婚姻幸福、家庭和諧,民政部近日印發了《關於開展婚俗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中國形象禮儀行業風尚圈在2018年5月13日在風尚圈一號廳實景呈現了中華傳統婚禮,全程莊嚴神聖,體現了古人對待婚姻的忠貞不渝和與子偕老。
  • 不同國家的婚俗,其中竟有送鵝?
    大家都知道,南北方有鹹甜豆腐腦的差異,不同省的口音也截然不同,自然而然的,不同國家的習俗也千差萬別,而其中有趣的一個習俗,就是婚俗。 接下來,LOVE&LOVE就為大家科普一下有代表性有特點的幾個國家婚俗吧。
  • 九萬大山裡仫佬人的傳統婚俗:洞房只掛門帘,新娘天亮就回娘家
    圖片來自網絡說到中國傳統婚禮,大家腦中一般浮現的都是漢族的紅蓋頭、大花橋、鬧洞房,但是我國有五十多個民族,很多民族的婚俗都有自己的特色。唱山歌的人是專門找來對付男家「攔門歌」的。送親到男家的村寨後,新娘會被迎進院中,而送親的親朋則會被攔在院門外,男家派人出來唱「攔門歌」,送親的人唱贏了才能進去。關於伴娘,筆者經歷的傳統婚禮中只有一位,筆者詢問家鄉老者,也得到只有一位的回答,但是有資料顯示舊時有「送嫁十姐妹」之說。
  • 中國婚俗
    婚姻習俗成婚的年齡中國古代婚俗古代成婚的年齡,各朝代並不相同。春秋時期,男子20加冠,女子16及笄, 即可結婚;又謂「男30而娶,女20而嫁」,是為不失時。《漢書·惠帝紀》中就明文記載:「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五算」就是罰她繳納五倍的賦稅。其實,中國古代早婚的現象也很嚴重,宋代曾有「凡男年15,女年13,並聽婚嫁」的規定。
  • 禮行天下 維德角婚俗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樣一個國度有著怎樣的婚俗呢? 天主教徒的婚禮在教堂舉行,流程比較複雜。 民間的婚俗是:小夥子用植物葉子包裹鮮花,向姑娘求婚。
  • 浙江農村婚俗土洋結合 大禮炮、大龍蝦成標配
    浙江農村婚俗的新聞圖片常見於媒體。其中近段時間最吸引眼球並引發議論的,是浙江好多農村婚禮上,那一排紅色的大禮炮,非常有氣勢。好多當地人也不知道這些大禮炮是什麼時候突然流行起來的。在農村,紅白喜事,各種慶典,所有的流行元素,大部分都是靠口碑相傳,人際模仿。
  • 安徽合肥千對結婚新人投票給出這八條「婚俗惡習」,你認可嗎
    婚嫁傳承,婚禮禮儀盡顯中國人代代傳承的哲學思想,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某些婚俗和禮儀文化已經不沾邊,近日,安徽合肥千對新人最接受不了「畸形」婚俗出爐,新人投票給出以下八條「婚俗惡習」:婚俗惡習票選第一名:大鬧伴娘
  • 「數缸」、「哭嫁」、「午夜娶新娘」...海南的這些獨特婚俗你聽過嗎?
    他們長輩的婚姻大事則大多由父母親包辦,從定婚到結婚有一整套世世代代都嚴格遵循的婚俗,諸如媒灼之言、紅紙「合命」、檳榔定婚、送傘講親、男方安床、女方哭嫁、紅轎迎親、大堂行禮、首次共飲、洞房花燭、娘家送油和三回娘家等等。這婚俗有些合理,有些不合理、落後。但能行之幾個朝代,幾個世紀,總有它的存在道理和價值。它也是一種文化,即婚姻文化。
  • 婚俗文書具有多學科研究價值
    我國各民族地區婚俗事項豐富,以婚俗文書的傳承演變考察社會秩序,有助於從動態、微觀層面認識民間社會生活、社會秩序實態,深化對晚清民國時期社會、經濟、法律與文化的認知。婚書研究的難點一方面在於其流失嚴重,長期保存及連續三代以上婚書保存者鮮有;另一方面,婚書極為分散,難於利用,單憑一紙婚書研究者很難找到其學術價值。
  • 解析中國傳統婚俗中的新娘鞋:一雙紅鞋穿到死
    這一點在中國婚禮隆重而繁瑣的儀式以及特定的穿著中有著突出的體現。鞋為舊時婚嫁吉祥物,主要是著眼於其音,「鞋」「諧」相諧,是夫婦兩情相諧、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徵。舊時婚俗,新婦嫁妝常備有銅鏡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張雲璈《四寸學》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婦鞋,以帕包裹,夫婦交遞之,名曰『和諧』。」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中也有相同的記載,都是以鞋取「諧」的吉兆。
  • 古樸的紅彝人婚俗(3)紅彝人別具一格的婚禮
    這一天,隔山隔箐的南方家和女方家度喜氣盈門,大清早,相約而來的親戚、朋友就都到了,有哦幫殺豬,有的幫宰羊。有的送來了辦宴席待客的鍋碗瓢盆,有的則從附件山坡上彩來大抱的樹枝,爬高上低,開始搭青棚。搭青棚對彝族特別是紅彝人來言,是婚禮的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在華夏眾多的民族中,婚禮離不開青棚,大概也是絕無僅有的。紅彝人搭青棚,有悠久的歷史。
  • 日本結婚聘禮給多少,島國婚俗,給你個眼神體會一下
    而另一方面,到了結婚的年紀也是叫苦不迭,車、房都得置辦好,還有一大筆彩禮錢,再加上婚禮儀式、婚宴酒席、蜜月旅行,每一項都是大把的鈔票流出去,除了雙方父母的積蓄,搞不好自己後半生的收入也要全部搭進去了。
  • 陝西婚俗中的四樣禮是什麼有哪些
    在西安這座古城,風俗習慣自然少不了,尤其在結婚中,婚俗習慣更是不少,那麼準新人們,不了解的就跟著小編接著往下看!陝西婚俗中的「四樣禮」,是男女雙方家中長輩十分重視的一個禮節;不管你是80後、還是90後;不管你是辦中式的,還是西式的,這「四樣禮」都是婚禮程序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送的好,娘家人滿意,送的不好,娘家人生氣不說,恐怕還會影響你今後的小日子。
  • 國慶+中秋,帶著「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去赴一場土家婚禮吧!
    國慶+中秋,帶著「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去赴一場土家婚禮吧!說起婚禮,有多少人還記得咱們土家族的嫁娶習俗是什麼樣的嗎?在婚姻方面與其他民族一樣也是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如此生生不息過去由於封閉的地形、落後的交通而與外界聯繫尚少形成獨特的婚姻習俗特別是「紅喜要哭,白喜必唱」的生死觀令人稱奇【原生態】陪十姊妹歌
  • 初探秦巴山區「女娶男嫁」婚俗:有三次提親流程
    在武都區裕河鄉,老譚又被邀請去給村裡一對新人主持婚禮——當地最傳統的「女娶男嫁」婚禮,就和二十多年前他自己的婚禮一樣。  與傳統意義上的「倒插門」不同,在隴南市武都區和康縣部分鄉鎮的「女娶男嫁」,不是少數民族風俗,而是極為少見的漢族特殊婚俗。在這裡,「男到女家,更名入籍」。  說起自己當年的婚事,老譚顯得很自然。今年51歲的老譚,有兩個名字。
  • 土族婚禮——傾我一世,許你芳華
    特別是土族的婚禮頗有意思,今天給大家展現一場精彩的別開生面的「土族婚禮」。青海互助土族地區的土族婚俗源遠流長,是土族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勞動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土族人能歌善舞,他們的婚禮也有一套歡樂的歌舞慶典。土族婚禮儀式隆重熱烈,由提親、定親、送禮、娶親、謝宴等程序組成。
  • 彭紅英:掌福執禮的婚禮喜娘
    熱愛傳統文化 結緣中式婚禮喜娘喜娘又被稱為中式婚禮執禮,是中國傳統婚俗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儀式中喜娘陪伴新人左右,協助新人完成流程細節。做喜娘不僅要熟悉婚禮的各項流程,而且要形象端莊大方,現場應變力強。做喜娘容易,做一個優秀的喜娘很難。
  • 【金正珠寶婚禮百科】河南18地市婚俗大全,內附新人封紅包指南,收藏!!!
    有的還是關係不錯的鐵發小,妥妥的,一個月工資沒了……不過,話說這結婚一般都是在老家辦,所以金正珠寶的小編的這五個朋友在哪兒辦的都有,也權當去旅遊散心了唄。中國自古就有」三裡不同俗,五裡一易風「的說法,意為不同的地區,結婚的風俗也有很大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