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音頻資料系網絡搜集,說唱中部分可能存在表達方式、說唱順序上的錯誤、混亂以及遺漏,不具有權威性,僅供參考。由於缺乏第一手資料,部分音頻存在雜音、音量異常等情況,望廣大讀者朋友海涵見諒。
淺談卓倉婚俗婚禮歌
世居青藏高原的藏民族
在千年的發展歷程中孕育了燦爛的民族文化
藏民族婚姻文化同樣受人矚目
藏民族婚姻文化內涵和意義的豐富性
以及在藝術上的表現都體現了藏民族文化的神韻與魅力
卓倉藏族作為藏族部落之一
其婚姻形態和婚姻文化具有藏民族傳統文化中的普遍性也有其特殊性
充滿著濃鬱的藏族文化和獨特的地域民俗文化氣息
如卓倉地區在羊圈設宴招待賓客
在羊圈設宴是源於藏族人民以牧業為主
因為牛羊是生活之本
宴席設在羊圍是不忘根本的意思
總而言之藏族婚俗具有共同性的特點
這種共同性主要體現在婚禮的整體程序和表現形式
但同時遼闊的青藏高原由於區域性自然和人文背景差異
各個藏區婚俗也形成了各自的特點
大到安多康巴婚俗差異
小到華銳卓倉婚俗差異
總體上整個青藏高原既有融會整體藏民族婚俗文化的共性
又留存著具有地方婚俗特色的個性
卓倉藏族婚禮程序繁雜、內容豐富、延續時間長
反映了卓倉地區文化、經濟、社會、歷史的發展狀況
也詮釋了這個地區文化、宗教、歌舞、民俗、服飾
以及生產方式、生活習慣等各個方面的演化過程
並保留了不少藏族古老的人文習俗
其中婚禮中的說唱辭更是與其他藏族地區有很大不同
就說唱辭而言主要有:哭嫁歌、迎賓歌、樂賓歌、送賓歌等
各種唱辭語言精練曲調動聽悅耳
節奏鮮明、音調和諧,符合一定韻律
吟唱動聽感人,具有音樂美
既能獨唱又能合唱
運用比喻、誇張、排比等修辭方法
有極高的文學藝術價值
可以說是卓倉藏族文化瑰寶
可以說
卓倉藏族所有的婚俗儀式步驟幾乎都是
在歌聲中開始
在歌聲中進行
在歌聲中結束
出嫁歌
當姑娘要出嫁時
出嫁的當天凌晨要由一位與姑娘家關係密切的婦女給姑娘起床梳妝
用完早餐天還未亮
新娘就在姐妹們的陪伴下唱"出嫁歌"
按原來的規矩由新娘領唱
其他姐妹賠償
當今 隨著文化意識淡薄
年輕一代基本不會唱出嫁歌
於是就由家族或者鄰裡老者圍著新娘唱
新娘只是哭泣
"出嫁歌"有五十多小節
內容有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
懷念爺爺奶奶的關懷和培養
對叔嬸、哥嫂的依戀和希望
與兄弟姐妹難以割捨的心情
對經師的讚頌 對媒人的讚揚
對駿馬的讚頌 給娘家的祝福等等
內容豐富 含義深刻
迎賓歌
迎賓歌在藏語中稱桑阿央
此歌在迎親的「支格」和「加泰」儀式舉行完畢後
由迎親方的婦女們牽上送親者乘騎的馬後開始唱
一直唱到男方家的門前
這道儀式按婚禮規則只能在大型婚宴上舉行
小型婚宴不舉行這道儀式
隨著時代變遷
原來的很多程序逐漸消失
如今迎賓段較為簡單
由一群盛裝的中年婦女來到賓客隊伍前
一位婦女向賓客獻上一碗青稞酒並與賓客進行逗趣式的言語對答
然後又給賓客一根羊腿骨
婦女和賓客們就開始對唱《迎賓歌》
此段曲調名是《桑阿央》
新娘賜福歌
拜堂完畢後新娘和伴娘在幾位賓客的陪同下到廚房灶臺前
灶臺上擺放著三個龍碗
龍碗中各放著三塊硬幣
兩顆紅棗和圓形酥油塊
鐵鍋中燒滿了奶茶並蓋著鍋蓋
鍋蓋上放著一把木勺勺把上用白羊毛綁著柏樹枝
給新娘梳頭的那位姑姑和幾位婦女早就等候在那裡
新娘來到灶臺前
陪同她的一位賓客向等候在那裡的婦女們獻上一條哈達
並敬上青稞酒後請求姑姑們揭起鍋蓋讓新娘揚茶
於是那位梳頭的姑姑揭開鍋蓋
拿起木勺在鍋中順時針攪三下後揚一次
這樣做三次後將盛滿奶茶的木杓交給新娘
新娘照此揚三次
這三碗奶茶是給公公、婆婆和丈夫三人的他人不能喝
然後又在木勺中盛滿奶茶用雙手撐著
這時男方的兩位青年站在灶臺的上方
放開歌喉唱起《新娘賜福歌》
此段曲調名是《阿念加》
敬茶歌
正當客人們開始喝茶吃糌粑時
東家的兩位青年站在下席
一位手中舉著盛有青稞酒的龍婉
一位手中舉著放有白面饅頭的盤子
開始合唱《敬茶歌》
此段曲調名是《阿念倉》
茶歌對唱
女方:
加瑪洛金碗的花紋在哪裡,加瑪洛,加呀阿過呀、當瑪洛,當呀阿過呀
加瑪洛給中席賓客獻銀碗,加瑪洛,加呀阿過呀、當瑪洛,當呀阿過呀
加瑪洛銀碗的花紋在哪裡,加瑪洛,加呀阿過呀、當瑪洛,當呀阿過呀
加瑪洛給下席賓客獻螺碗,加瑪洛,加呀阿過呀、當瑪洛,當呀阿過呀
加瑪洛螺碗的花紋在哪裡,加瑪洛,加呀阿過呀、當瑪洛,當呀阿過呀
男方:
加瑪洛金碗的花紋在碗口,加瑪洛,加呀阿過呀、當瑪洛,當呀阿過呀
加瑪洛銀碗的花紋在邊上,加瑪洛,加呀阿過呀、當瑪洛,當呀阿過呀
加瑪洛螺碗的花紋在底部,加瑪洛,加呀阿過呀、當瑪洛,當呀阿過呀
唱完《新娘賜福歌》和《敬茶歌》後
早已等候在那裡的一群中青年婦女
迫不及待地開始對唱茶歌
茶歌形式以問答進行
一問一答唱了好長一段時間後
經大東家的勸阻後才會停下來
此段曲調名是《加瑪洛》
謝媒歌
顧名思義謝媒歌就是專門感謝媒人的一道程序
此程序在舉行完祭茶禮後
此時媒人是中心人物
親家代表手捧奶茶碗唱起了感謝媒人的歌
唱完《謝媒歌》獻上哈達後媒人就開始說《婚禮祝辭》
同時在眾人面前把雙方所交和所收彩禮的數量和質量做詳細的交待
說明媒人在中間沒有中飽私囊
謝媒儀式到此為終
此段曲調名為《阿央卡》
《謝媒歌》節選大意:
啊央卡 好啊,好,我手中的龍碗好!
龍碗中的八幅天輪好
龍碗邊上的吉祥八寶圖好
龍碗底部的八辨蓮花圖好
龍碗中的五穀精華真香甜
請媒人大人喝一口
請您慢慢品嘗這甘露般的美酒
這甘露般的美酒喝不完 啊央卡
獻衣歌
獻衣歌藏語稱「久姆久啦」 久姆指婆婆
此程序在舉行完謝媒後
女方給婆婆送禮物(獻衣)時
男方按女方賓客的要求把婆婆請到席間
賓客中的兩位青年從席間站起
手捧著要獻給婆婆的長袍
用布穀鳥的歌喉唱著「獻衣歌」從上席緩步走向站在席尾的婆婆前
將長袍披在婆婆身上
以示對婆婆的尊重
願往後家庭和睦興旺
此段曲調名是《久姆久啦》
《久姆久啦》節選大意:
尊敬的婆婆啊 吉祥啊吉祥,今晨吉祥
今晨的雄雞叫得吉祥,山頂上太陽升得吉祥
山腰中佛塔建得吉祥,山腳下供品供得吉祥
父輩們在席間聚得吉祥,婦女們在灶間聚得吉祥
尊敬的婆婆啊 請穿上這吉祥的衣袍
穿上吉祥衣袍暖身體
右手穿上右袖子,一切財富從此來
左手穿上右袖子,從此茶酒不用愁
下面的衣襟向左搭 胸前由它護
衣袍的大襟向右搭 它是嬰兒的好搖籃 尊敬的婆婆啊
尊敬的婆婆啊 請您撐開金手掌
拿起這香甜的酒伸出您的金手指
先向藍天敬美酒 藍天是日月星辰升起之地
接著再敬蒼穹 因為春雷就在這裡轟鳴
雨露就從這裡撒向人間 彩虹就在這裡升起
勇士們的弓箭指向蒼穹
爾後美酒還要祭祀大地
因為大地是六畜繁衍之地
是五穀豐登的好地方
是花草樹木繁衍之地
是黑頭凡人依靠之地 尊敬的婆婆啊
尊敬的婆婆啊 雄獅一樣的首席請聽我唱
淨瓶一樣的中席請聽我唱,您細細聽來我慢慢唱,淨瓶身上的花紋真漂亮
佛塔一樣的尾席請聽我唱,您細細聽來我慢慢唱
香瑪洛(缺乏音頻資料)
香瑪洛也可稱《逗趣歌》
是三天婚宴中的最後一道說唱儀式
可獨唱也可合唱
女:香瑪羅卓倉之聲,專注於卓倉歷史文化
如有疑問請聯繫qq:162063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