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縣多舉措推進分級診療就醫

2020-12-26 瀟湘晨報

近年來,瓜州縣通過加強基層能力建設、提升醫療服務質效、完善雙向診療機制、加快醫療資源共享等舉措,全力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基本實現醫療救治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良好局面。加強醫療基礎建設。改造提升縣醫院重症醫學科、針灸理療科、風溼骨病科病區,新購置血氣分析、中頻治療儀、衝擊波治療儀等設備20餘臺,醫療基礎逐步夯實。加強鄉村衛生院(室)建設,全縣62所村衛生室全部達到「四室」分設要求,14個鄉鎮衛生院全部配備遠程會診設備,並配備彩超、心電圖、DR影像、生化分析儀等儀器,可滿足50種以上常見病多發病診治、急危重症病人初步現場急救轉診。努力提升服務質效。全縣引進醫學院校本科生76名,招聘實用型人才22名,其中,中級以上職稱執業醫師51名,執業助理醫師27名,全科醫師32名,醫療骨幹隊伍逐步壯大。深化綜合醫改,創建縣級醫院重點專科、重症專科,成功救治多臟器功能不全綜合症(MODS)、特重型開放性或閉合性顱腦損傷及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ARDS)等患者2000餘例,搶救成功率90%以上。完善雙向診療機制。為提高分級診療療效和質量控制,將臨床路徑嵌入醫院信息化系統管理,2020年臨床路逕入徑率達57.5%,入徑完成率82%。創新醫療衛生機構分工協作機制,下轉患者治療資料當天轉給社區、鄉鎮接受連續治療,防止過度醫療,減輕患者看病負擔,自開展雙向轉診工作以來,轉診達到1547人次,其中鄉鎮衛生院接診量達到460餘人次。加快醫療資源共享。通過對口幫扶、籤約合作等形式,分別與北京、甘肅省人民醫院等三甲醫院合作建立15個遠程會診平臺,依託「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實現縣鄉醫療機構遠程會診服務互聯互通,轄區患者可就近享有優質醫療衛生服務。截至目前,我縣農村居民首診在鄉村的比例達到87%,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住院人次上升15%,縣醫院住院人次平均下降10%。

相關焦點

  • 跨省就醫即時報銷需輔以分級診療制度
    今年我國將在部分省份試點跨省就醫即時報銷。國家新農合信息平臺最近開通試運行,並與北京、內蒙古、吉林、江蘇、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海南等9個省級平臺互聯互通,今後參合農民將通過這一平臺實現異地就醫即時報銷。(10月21日新華網)  如何看待跨省就醫、即時報銷?
  • 漳州:健全分級診療體系 讓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近期隨著疫情形勢的逐步向好,疫情嚴防嚴控期間被抑制的診療需求迅速釋放。為滿足城鄉居民正常醫療服務需求,漳州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正在全面恢復醫療服務秩序。  此時,如何避免患者集中就醫,降低病毒感染的風險是亟須解決的問題。對此,漳州市著力推行的分級診療發揮了良好作用,通過社區首診和醫療資源下沉等辦法,在較短的時間內緩解了相關壓力。
  • 探索分級診療 源頭解決看病難 昆明五華保健醫院掛牌昆明醫科大學...
    雲南網訊(記者 彭錫)10月12日,昆明五華保健醫院正式掛牌「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聯盟醫院」,合作雙方旨在通過這種醫療聯盟的形式,有效推進分級診療的就醫模式在雲南省全面鋪開,從而有效解決醫療資源分布不均、患者看病難的問題。  無論大病小病,有病首選大醫院,這是很多患者的一個普遍心理。
  • 專家:就醫遵從分級診療,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7月14日,西南大學醫院黨總支書記、院長吳宗輝就如何加強自我健康管理方面進行解讀,他表示,科學就醫要樹立預防為主的健康理念,合理利用醫療衛生資源,避免盲目去三級醫院。同時,科學健身應將身體活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重慶市民健康公約》中涉及加強自我健康管理的內容主要有「有序就醫先預約」、「定期體檢打疫苗」、「作息規律愛運動」、「少玩手機多遠眺」四個方面。
  • 金山醫院啟動首家糖尿病足多學科中心 「創新模式」推動分級診療
    昨天,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首批落地項目「中山糖尿病足多學科診療中心及金山運行中心」在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正式啟動。這也是國內首個糖尿病足運行中心,將通過早期篩選、分級診療、多學科介入等手段,探索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中西醫結合的糖尿病足診療創新之路。
  • 我市多舉措深化家庭醫生籤約服務 鼓勵二三級醫院全科醫生服務基層...
    本報訊(記者 徐楊)家庭醫生籤約服務是深化醫改、推進分級診療的重要舉措,我市自2017年啟動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工作以來,在全市267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立了2400餘個家庭醫生服務團隊,全市每年籤約總人數保持在400萬人左右。
  • 一則網際網路+醫聯體實踐,背後是分級診療落地進行時!
    HC3i導讀: 網際網路醫院正在分級診療和醫療質量管理的雙向倒逼下,被賦予更加艱巨的使命和責任。 「網際網路醫院是廣義的概念,不僅僅是在網上開個單就結束了,」江蘇大學附屬醫院信息科科長陳瀟君介紹說,從院內的初診、複診功能開發和滿意度調查,到醫聯體內支撐與院間互動、與社區聯動,再到基於數據分析實現包括社區醫生在內的醫療質量監管和控制,網際網路醫院正在分級診療和醫療質量管理的雙向倒逼下,被賦予更加艱巨的使命和責任。
  • 衡水市第四人民醫院:避免過度診療 減輕就醫負擔
    衡水市第四人民醫院院長國義民談改善患者就醫體驗的措施和成果。「術前禁食水」觀念已改變現代醫療發展到一定水平就會向人文醫學轉變,對患者就醫感受的關注也越來越多,醫院為此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加速康復外科的發展,採取一系列措施減少手術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創傷應激,全程無疼痛、無風險、無應急,從而達到快速康復的目的。
  • 我省醫院多舉措保障患者就醫安全
    為避免門診大廳出現人員擁擠、患者掛號和繳費扎堆等現象,我省醫療機構在日常診療中,大力推行分時段預約就診,同時前移門診排查,實現患者分時分批治療,保障患者就醫安全。5月21日,記者在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門診大樓外看到,醫院用護欄隔離出了專用就診通道,入口處,工作人員正引導人們掃描行程碼、健康碼,查看預約就診信息,測量體溫。
  • 內蒙古強化分級診療減少院內聚集
    原標題:內蒙古強化分級診療減少院內聚集記者柴羽佳近日從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健康委獲悉,該區衛生健康系統加快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強化醫療機構分級診療,建立分級分層分流的救治機制,控制人群聚集,減少患者無序流向城市大型醫院。
  • 重醫附一院:全力抗疫和日常診療齊步走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重慶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醫療團隊始終奔走在抗疫一線,在牢守防線的同時兼顧日常診療不停歇,為戰勝疫情,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築起一道堅固屏障。疫情防控,十萬火急。「重醫附一院援鄂醫療隊率先提出的患者分級管理舉措,便於疫情早期幹預,避免快速發展。」國家衛建委現場指導組相關負責人稱,醫療隊制定的《東西湖方艙醫院醫療核心制度》,成立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睡眠聯合幹預組皆為亮點;並且,醫療隊倡導的多隊伍下方艙醫院協作模式還可以作為各方艙醫院的學習「樣板」。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日常診療。
  • 省安委辦檢查發現的問題隱患已整改閉環——省應急廳對瓜州縣安全...
    2020年12月4日,甘肅省應急管理廳黨委委員、副廳長乃成龍等專題聽取了酒泉市、瓜州縣應急局關於省安委辦安全生產黃色預警後整改落實情況的匯報,省廳礦山處、基礎處等核查了隱患整改工作資料。省應急廳對酒泉市特別是瓜州縣安全生產問題隱患整改給予充分肯定,並對形成制度抓整改以及歲末年初安全生產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10月13日至10月20日,省應急管理廳聘請7名安全技術專家,聯合酒泉市應急管理局,對瓜州縣7家非煤礦山、10家工貿企業安全生產工作進行了「診斷式」檢查,發現了223條安全隱患和問題。
  • 新樂市醫院:小改動、大調整 增強區域群眾就醫獲得感
    》欄目,為廣大網友介紹衡新樂市醫院在改善患者就醫體驗方面所採取的措施和成果。  延伸醫療服務半徑  新樂市醫院大力推進醫聯體建設,與多家三級醫院建立醫聯體、專科聯盟,藉助其在醫院管理、人才培養、臨床醫療、技術支持等方面的優勢,推進診療技術水平的全面提升。對口幫扶鄉鎮衛生院,派駐主任醫師等業務骨幹進駐衛生院,通過專家坐診、帶教查房、業務培訓、上送進修等多重舉措,提升基層醫療救治和服務能力。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南京智慧醫療 動動手指實現「精準就醫」
    從今年3月份開始,他們的預約門診細化到「按時段預約」,這些年來,「預約就診」「精準就醫」成了現代人就醫新習慣新模式,更是南京人新生活的代名詞。從門診量預約來看,專家預約從5年前的60%到現在的80%,普通號預約從5年前的6%到現在的30%。而且現在看病越來越智能,你不舒適看哪個科?在你掛號的時候,就可以先描述你的症狀,系統就會幫你導診。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南京智慧醫療 動動手指實現「精準就醫...
    從今年3月份開始,他們的預約門診細化到「按時段預約」,這些年來,「預約就診」「精準就醫」成了現代人就醫新習慣新模式,更是南京人新生活的代名詞。  從門診量預約來看,專家預約從5年前的60%到現在的80%,普通號預約從5年前的6%到現在的30%。而且現在看病越來越智能,你不舒適看哪個科?在你掛號的時候,就可以先描述你的症狀,系統就會幫你導診。
  • 五年減少37萬人次進京就醫,京張醫療合作亮出成績單
    引進北京優質醫療衛生資源,密切了與北京大型醫療機構的關係,緩解了進京就醫壓力,有效地推動了張家口市醫療技術進步和服務能力提升,雙贏效果十分明顯。據不完全統計,五年來累計減少進京就醫和陪護人員37萬餘人次,分級診療作用初步顯現。北京8家醫院援建張家口京張醫療合作始於2015年,5年來雙方合作不斷深化發展。
  • 我市落實群眾基層就醫需求 新增2個「聯合病房」試點
    我市推動分級診療制度,在全省率先探索「聯合病房」工作。昨天上午,由市衛健委牽頭,市第一醫院與秀嶼區醫院、忠門鎮中心衛生院共建聯合病房籤約揭牌儀式分別在秀嶼區醫院、忠門鎮中心衛生院舉行。截至目前,我市已建立5家「聯合病房」試點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