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導診掛號,按時段預約,網際網路結算……
智慧醫療,動動手指實現「精準就醫」
兒童醫院河西院區,「電子藥房」機器人可讓患者在五分鐘內完成取藥。 南報融媒體記者 徐琦 攝
鼓樓醫院門診三樓的候診區,趙女士近日樂呵呵地告訴記者,自己呼吸不暢,有心慌感,幾天前從鼓樓醫院微信公眾號上預約了心內科專家號,預約號為2號,早上8點到醫院,到了診室就看,8:20,她已經出現在抽血處了。「幸福是什麼?看病無憂,健康有保障啊!」趙女士對於幸福如此定義。
2015年底,南京市正式啟動全市智慧醫療項目建設,互聯互通、信息共享,5年來,南京智慧醫療走上了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在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等難題的同時,也大幅提升百姓健康獲得感。
告別「小板凳」,手機「智能導診掛號」
家住中央門的趙惠升,至今還清晰地記得十多年前一個冬天凌晨4點帶著小凳子趕到醫院為生病的父親排隊掛專家號。
「現在,12320電話、微信公眾號、APP、網站……都可以預約掛號,很方便的!」在趙惠升的大力宣傳下,家人也成了預約掛號的「鐵桿粉絲」。
南京鼓樓醫院門診部副主任潘濤告訴記者,讓看病更便捷,讓看病更智慧一直是他們醫院的追求。從今年3月份開始,他們的預約門診細化到「按時段預約」,這些年來,「預約就診」「精準就醫」成了現代人就醫新習慣新模式,更是南京人新生活的代名詞。
從門診量預約來看,專家預約從5年前的60%到現在的80%,普通號預約從5年前的6%到現在的30%。而且現在看病越來越智能,你不舒適看哪個科?在你掛號的時候,就可以先描述你的症狀,系統就會幫你導診。在就診前可以不斷增加「主訴」,這樣,在你到診室之前,醫生就大概知道你怎麼「不舒服」,解決了「見到醫生說不到重點」的痛點。有一些檢查,APP或者微信號上就能查,無需你再東奔西跑。未來,就診智慧化會讓患者更受益,比如慢病患者可足不出戶,在網上通過鼓樓醫院網際網路醫院,複診,諮詢,藥物直接寄回家,免去往返奔波,多次排隊之苦。
那些不會用智慧型手機的老人如何享受「智慧醫療」?對此,潘濤告訴記者,醫院配備了「紅馬甲」,專門為老年人服務,如果沒有智慧型手機,「紅馬甲」會協助老人去自助機處享受「智慧」,讓看病不再是「苦等」。
家庭醫生幫忙,高級專家號不難「搶」
專家號不好掛,高級專家號更是擠破頭都掛不到,怎麼辦?隨著南京市智慧醫療的不斷深入,這個問題在南京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記者從南京市衛生信息中心獲悉,2016年10月,南京開通了家庭醫生籤約優先預約服務。居民只需與家門口社區醫院家庭醫生籤約,家庭醫生就可以為你優先搶得大醫院的高級專家號。對社區醫院來說,居民對社區醫院的信任度、認可度、需要度都有所增加,不僅有利於家庭醫生籤約制的落實,也利於更好地管理居民慢性病,更利於分級診療的推進。
南京市衛生信息中心主任殷偉東介紹,為落實好國家關於分級診療的相關制度,讓每位居民都能擁有一位合格的家庭醫生,南京市將籤約、隨訪、轉診服務進行整合,建立了基於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的分級診療系統,建立了轉診綠色通道、籤約醫生預約渠道,構建了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以家庭醫生為基礎的分級診療體系。目前,基於家庭醫生籤約制度的分級診療系統已接入全市12個區14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省人民醫院、鼓樓醫院、市婦幼保健院、市第一醫院等10家醫療機構向籤約醫生優先開放30%的三級醫院號源,4家醫院向基層開放了檢驗檢查資源,8家醫院開放了虛擬住院病床。
網際網路結算,享受「點單式」醫療服務
南京智慧醫療還在全國首創醫療一帳通結算系統,建立了區域統一支付結算平臺,可以在人工窗口、醫生診間、自助終端、行動支付端等多種途徑快捷支付,同時實現了現金、銀行卡、微信、支付寶、信用付等多種方式的聚合支付,大大縮短了患者的排隊繳費時間。目前「醫療一帳通」已在13家醫院和4個區上線。
醫療一帳通屬於南京著力打造的智慧醫療「五個一」工程之一,這也是南京智慧醫療建設的重點、亮點、特色。「五個一」工程實現了院內院外、線上線下智慧一體化醫療健康服務。除了醫療一帳通,「五個一」工程還包括:醫療一卡通,即統一就診卡,實現多卡合一,在區域聯網醫療衛生機構間通用。醫療一程通,即醫療全流程暢通,減少病人重複排隊、無效排隊,改善就醫環境等。
南報融媒體記者 晉濤 李花 程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