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新基建」,實現智慧生活

2021-01-07 依迅Exsun

從中央密集部署,到資本市場熱捧,「新基建」正式站上風口。相比傳統的基建,「新基建」是立足於高新科技的基礎設施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新基建」涉及5G基建、工業網際網路、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等多個領域。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作為我國正在實施的自主可控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將與新一代信息技術共同助力數字「新基建」,催生更多的新技術、新需求與新業態。未來,基於北鬥系統的技術、產品及服務將擁有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應用場景也將更加豐富。

「新基建」可以說是當前形勢發展的主流,這其中就包括了5G的建設、人工智慧的建設、工業網際網路的建設、無人駕駛以及物聯網等一些新型的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在當下的生活形勢下,「新基建」也正不斷的融入人們的生活當中,並催生出一大批的「新動能」。

然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北鬥全球導航系統,從5G到人工智慧以及物聯網等,這些都離不開信息的精確識別與篩查,網絡化的定位等,只有在北鬥導航系統的助力下,才能精確的實行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等手段,從而推動更智能高效的建設。

「數字抗疫」,基於北鬥的應用與服務成重要基石

隨著各地生產生活加快恢復正常秩序,如何精細化感知城市人員流動和物流,開展微觀層面的樓宇、時分管理,獲取城市運行的完整空間和時間數據,變得至關重要,也是統籌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的關鍵基礎性工作。在此背景下,北鬥定位、數字孿生等「硬核技術」賦能城市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助力實現「全覆蓋、無死角、無盲區」安全監測防控,凸顯了基於衛星導航系統的技術集成創新應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依迅公司創新研發「網際網路+北鬥」醫療和防疫廢棄物智能監管平臺,實現從院內流轉、集中收集運輸、末端統一處置的數據閉環,及時、安全、有效地處置醫療廢棄物,成為了保障戰「疫」勝利的關鍵。

「新基建」加快建設進一步推動北鬥應用多元化

後疫情時代智能化、網聯化、信息化相關產業將更加受到關注,「線上」經濟將獲得長足發展。一是智慧城市對傳統城市的加速代替,包括交通管理、物流供應鏈、應急災備、信息溯源等在內的智慧城市將會全面數據化,社會管理水平的提高離不開5G通信與北鬥應用的支撐。二是無人配送迎來發展契機,無人配送的載體為無人機、無人車、機器人等,時效性強,能夠增進用戶體驗,在農村及偏遠地區能夠有效解決「最後一公裡」的末端需求。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天上飛的送貨無人機與地上跑的送貨機器人將會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大眾面前。

就目前而言,北鬥導航全球系統,已經開始不斷的融入到網絡、科技、技術、終端及應用等方方面面,為人們真正實現智慧生活提供新的力量。

相關焦點

  • 從A到I,這首新基建「字母歌」唱響未來智慧生活
    新華社上海4月29日電 為經濟轉型注入「換擋」動力,新基建正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A(人工智慧 AI)、B(區塊鏈 Blockchain)、C(雲計算 Cloud Computing)、D(大數據 Big Data)、E(新能源充電樁 New Energy Charging Pile)……這段時間,我們梳理了新基建相關領域的「主角」,輪番登場的產業基地、智慧設施、創新應用,讓你預覽新基建助力下的未來智慧生活。
  • EMCM官網平臺:新基建讓生產生活更智慧
    時間:2020-06-19 22:26:34 瀏覽:1次 EMCM官網平臺指出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EMCM官網平臺認為作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既為越來越多的新能源車主提供便利,也為打造智慧交通網提供綠色動能。
  • 2020第四屆全球物聯網大會舉行 20多項智慧海南新基建項目落地
    近日,2020第四屆全球物聯網大會暨智慧海南新基建與人才培養高峰會在海口開幕。多位院士和外國專家學者、物聯網頭部企業高管齊聚海南,聚焦全球物聯網技術前沿進展和自貿港建設中的智慧海南新基建和人才培養進行了討論交流,促成20多個智慧海南新基建項目落地海南。
  • 中國北鬥邁進全球服務新時代
    今天上午,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擲地有聲,中國北鬥「三步走」計劃提前半年完成,參與人員連續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實現自主可控。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以下簡稱北鬥三號)建成、開通曆經了哪些過程,又將帶來哪些變化?相關人員進行了介紹。
  • 廣州市首批73個數字新基建重大項目籤約
    據悉,此輪籤約的項目覆蓋人工智慧、大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等數字新基建重點領域,既有以5G、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為代表的信息基礎設施類項目,也有以智慧港口、智慧城市為代表的融合類項目,更有以華為、百度、京東、雲從等為代表的「硬核總部」創新類項目。
  • 新基建元年,聯想大寫的「轉型智慧」
    如果給 2020 年的科技關鍵詞做個盤點,「新基建」一詞必然入榜。自 2020 年 4 月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了「新基建」的範圍之後,新基建成為各大企業轉型布局的主要方向。在企業紛紛轉型的同時,聯想也在輸出著賦能千行百業的轉型智慧,覆蓋了「新基建」核心技術,並且在政府、教育、金融、製造、能源等各個細分行業與夥伴攜手,推進落地。
  • 小蟻科技:乘著新基建東風,為智慧空間賦能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99.0865萬億元,而央行則意向拿出34萬億來布局新基建,佔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以上,新基建正成為近幾年一個明顯的趨勢之一。百度、騰訊、阿里雲等網際網路巨頭們也都紛紛投入巨資加速新基建布局。
  • 新基建,是什麼?
    新基建是什麼?誰來建?能帶來什麼?有何趨勢?圍繞這一國家重大部署,《瞭望東方周刊》聯合有關機構進行了專題調研,推出《新基建,來了!》專題報導,共十篇,此為第一篇。  作為一項系統性工程,新基建絕非一蹴而就,也非政府一己之力可以完成,需要匯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持續推進。
  • 新基建時代地理信息產業的機遇與挑戰——李德仁院士演講速記
    可快速關注我們導讀:第十四屆中國智慧城市大會組委會榮幸邀請到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先生擔任開幕式嘉賓,並在智慧城市高峰論壇做了題為《新基建時代地理信息產業的機遇與挑戰》的精彩演講。
  • 新基建「燃」了
    幾個數字,讓人們一睹新基建的「燃」勁:截至今年10月,中國累計開通5G基站超過70萬座,終端連接數超過1.8億個;國家電網開發的智慧車聯網平臺,已接入充電樁超過103萬個;推進智能製造、柔性定製,全國範圍內「5G+工業網際網路」建設項目超過1100個……新基建之新,絕不是停留在宏大的數據和高深的術語上
  • 「BATH」:新基建的企業力量
    6月11日,百度公布了業內首張AI新基建版圖,包括百度大腦、飛槳、智能雲、晶片、數據中心等在內的新型AI技術基礎設施,這些AI技術正推動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金融、智慧能源、智慧醫療、工業網際網路和智能製造等領域實現產業智能化升級。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說:「新基建是讓智能經濟火箭加速升空的燃料艙。
  • 全國首個交通運輸新基建行動方案出爐 江蘇交通運輸將更智能
    ⊙陳雨康 ○編輯 林堅  江蘇省交通運輸新基建迎來提速。  對於交通運輸新基建的發展目標,《方案》明確,到2022年底,江蘇交通運輸要在5個方面取得明顯成效,即網絡基礎穩固、設施智能融合、集群創新活躍、平臺協同高效、應用智慧豐富;到2025年,網絡化運營,運行高效、便捷順暢、綠色集約、智能先進、安全可靠的交通新型基礎設施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 從智慧城市十大事件,回看激蕩的2020
    從年初的新冠肺炎肆虐到武漢封城,從開春後新基建政策橫空出世,到中國5G發展一騎絕塵、中國北鬥完成全球組網······於挑戰中潛藏機遇,於危機中暗合希望。 這一年,數據中心擴建、人工智慧強抓落地、工業網際網路賽道崛起、數字政府狂飆突進,產業界各路玩家百花齊放、爭奇鬥豔,紛紛祭出大招爭奪主導權;政府側、研究機構、資本圈紛紛跟進、你追我趕,智慧城市成為競相角逐的舞臺。
  • 做新基建的「算力底座」,華為進而有為,是新基建的「擺渡人」
    以數位化、人工智慧和數據中心為代表的「新基建」在防疫抗疫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無論是政府決策部署,企業復工復產,還是居民日常生活,都已離不開這些新的數位化基礎設施。新基建的核心在於「新」和「基」兩點:「新」代表了有別於傳統「鐵公基」的數位化方向,而「基」則代表了以5G所代表的新聯接,以及雲與AI代表的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發動機。
  • 國網浙電推動科技勢能向產業動能轉化 新基建讓生產生活更智慧
    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作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既為越來越多的新能源車主提供便利,也為打造智慧交通網提供綠色動能。在浙江嘉興,以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為代表的「新基建」正推動科技勢能向產業動能轉化,有力支撐了區域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描繪出一幅智能生產、智慧生活的新圖景。
  • 北鬥在生活中有應用於哪些方面?官方為你盤點北鬥應用現狀
    我國北鬥自全面完成部署以來不斷賦能各行各業,為全球提供著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但是實際生活中,很多小夥伴並不是很清楚或感受到北鬥的應用,最近,新華社就通過短視頻的方式為大家盤點了北鬥在生活中的應用,閱讀下文與幾米一起來了解北鬥為我們生活作出了哪些貢獻吧。
  • 2020 Solutions Day,中企通信如何「智慧新基建 連結新紀元」?
    2020年的Solutions Day也是如此,透過「智慧新基建 連結新紀元」的主題,我們能看出中企通信這一次會議的話題重點,也能解讀出其未來的業務方向。智慧新基建 連結新紀元當前,新基建正在駛入快車道,面向未來,新基建更是構築數字經濟創新發展之基。據《中國經濟周刊》統計發現,以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為中心的項目規模已經達50萬億。當前,在新基建全面鋪開的大背景下,5G建設也將提升到新的高度。
  • BAT爭相布局新基建,CIM引擎能為智慧城市數字孿生帶來什麼?
    在政策推動下,一場有關「新基建」的建設序幕已經拉開,以BIM(建築信息模型)為基礎,融合GIS(地理信息系統)、loT(物聯網)、AI等眾多新興技術,已能全方位應用到智慧城市、智能建築及工業網際網路等建造領域中,涵蓋其全生命周期的規劃、設計、建造及運維等各個階段。
  • 北鬥上閃爍的陝西科技智慧
    作為我國唯一專門從事時間頻率科學和技術科研的機構,位於臨潼的國家授時中心為北鬥全球系統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諸多貢獻。  那麼,北鬥系統是如何授時、定位的,北鬥系統與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6月24日,記者走進國家授時中心,採訪了相關科研人員。  北京時間的產生  還是從我們熟悉的北京時間說起。
  • 全球最大5G+北鬥高精定位系統在蘇州發布!
    10月22日,「5G新基建·智駕新未來」5G自動駕駛峰會在蘇州舉辦。會上,中國移動發布了全球最大的5G+北鬥高精定位系統,啟動了國家5G新基建車路協同項目,開啟了全國首個常態化運營5G無人公交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