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智慧城市十大事件,回看激蕩的2020

2021-01-10 雷鋒網

2020年充滿巨大的不確定性、衝突與激蕩感。對於智慧城市領域而言,更是顯得尤為不平凡。 

從年初的新冠肺炎肆虐到武漢封城,從開春後新基建政策橫空出世,到中國5G發展一騎絕塵、中國北鬥完成全球組網······於挑戰中潛藏機遇,於危機中暗合希望。 

這一年,數據中心擴建、人工智慧強抓落地、工業網際網路賽道崛起、數字政府狂飆突進,產業界各路玩家百花齊放、爭奇鬥豔,紛紛祭出大招爭奪主導權;政府側、研究機構、資本圈紛紛跟進、你追我趕,智慧城市成為競相角逐的舞臺。 

本文旨在回顧2020年足以影響智慧城市本年度發展、並具有相當大的後續「威力」之事件,不僅記錄不平凡的時刻、不簡單的智慧,更在於為未來鋪路,尋找到牽引時代運轉的船舵。 

1、武漢封城致超級交通樞紐停滯、火速籌建醫院

關鍵詞:「雷神山」、「火神山」、全城抗疫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如同一隻黑天鵝,它的出現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華南海鮮市場、大武漢、中國、全球,肆虐程度與日俱增,最終2020年1月23日,武漢市政府宣布「封城」,武漢進入了全城抗疫的時刻。但是作為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武漢的「停滯」勢必影響國內的交通運輸,加之正值春節春運,民眾出行受到一定影響。 

然而,正因為在「掐斷」超級傳播鏈條上的及時,才有效控制疫情進一步擴散,這種臨時機動的政策是未來城市應急管理的重要素質。由於當時確診患者不斷增加,武漢醫療系統面臨重壓,「方艙醫院」、「雷神山醫院」、「火神山醫院」火速搭建,收治了眾多確認患者,展現了中國速度,全國的抗疫也進入了攻堅期。

2、「健康碼」問世,數字政府的「鮮活」應用

關鍵詞:數字政府、憑碼出行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復工,人口流動帶來的隱患不可忽視,復工的資格確認、疫情的繼續監測是重中之重。健康碼成為了這期間的一個新物種。

作為疫情期間被「趕製」出來的產品,健康碼是防控時刻恰到好處的改良,亦被認為是現代城市公共衛生醫療系統升級的新方案,以真實數據為基礎,由市民或者返工返崗人員通過自行網上申報,經後臺審核後,即可生成屬於個人的二維碼。該二維碼作為個人在當地出入通行的一個電子憑證,實現一次申報,全市通用。  

據報導,2020年2月9日,深圳成為了全國第一個「憑碼出行」的城市:全面實施人員通行認證管理措施,各類住宅小區、城中村居住人員進出小區需出示健康碼。此後全國各大城市紛紛推出本地健康碼。為何17年前的非典時期沒有這種產品呢?其原因不僅在於彼時國內大網際網路平臺還未真正建制,缺少大流量產品,更在於近十多年是國內手機等移動終端設備爆發的時期。近兩年各地政府普遍對於網際網路信息技術的接受度提高,為健康碼普及提供了土壤。  

3、新基建政策出來,全國各大省市紛紛跟進,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關鍵詞:新基建、5G、工業網際網路 

2020年3月4日,「新基建」橫空出世,政府、民間(尤其是資本市場)一片叫好。最初13個省份相繼公布2020年投資計劃,隨著時間陸續推移,最後的數據遠遠不止34萬億。老基建復甦、新基建加力,一場疫情期間的重建硬仗就此開始。

這個詞不是新生兒,早在2018年底就出現決策層的文件裡。直到2020年3月,受疫情影響的特殊時刻,中央一錘定音,身負使命,榮耀加身。  

新基建是指發力於科技端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含 5G 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7大領域,涉及到通信、電力、交通、數字等多個社會民生重點行業。 「新基建」與以「鐵公基」和房地產為代表的傳統基建不同,它更強調5G、物聯網、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信息化技術,賦予傳統交通和城市等基礎設施科技內涵的信息化建設,兼具科技與基建的雙重屬性。 

城市已經經歷了三個階段,從電子化到網絡化到信息化,正在邁向智能化的過程。前三個階段主要依賴計算機軟硬體技術和網絡通訊技術,而在第四個階段要實現智能化,更多是依靠大數據和AI技術。 「數字經濟『新基建』最核心的是將5G、大數據、AI這些數字科技基礎設施與數字政府、數字經濟進行連接,實現各產業數位化。以智能城市建設為例,數字科技新基建的推動,能夠讓城市中的萬物互聯互通,構建起城市級數據中心,讓人工智慧發揮更大的價值。 

4、國家提出數字經濟發展 8 大舉措,將實施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建設,推進 5G 深度應用

關鍵詞:新基建、數位化轉型、大數據戰略 

2020年5月30日,新華社正式對外發布《關於 2019 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 2020 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下文簡稱《報告》),它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受國務院委託所作的,關係到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它主要包含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 2019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第二部分是 2020 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其中第二部分尤為值得關注,與科技行業的關係、與智慧城市的結合也更為密切。 

《報告》提到,須加強公共衛生、生物安全、應急物資保障、物資和能源儲備、物流設施、農林水利、城鄉基礎設施等領域補短板,還將出臺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相關政策文件,推進 5G、物聯網、車聯網、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一體化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深入推進「上雲用數賦智」,實施數位化轉型夥伴行動、中小企業數位化賦能專項行動和數字經濟新業態培育行動,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推動製造、商貿流通等經濟社會重點領域數位化轉型,發展數字商務,支撐建設數字供應鏈。 

尤為值得關注的信號是,《報告》要求:深入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網際網路+」行動,推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推進 5G 深度應用。 

該文件多次談到 "新基建"、「新型智慧城市」 這標誌著後疫情時代的城市建設思路至關重要,國家將從頂層設計上予以把握和推進。 

5、江蘇南通宣布建成全國第一個市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

關鍵詞:市域治理現代化、智能城市作業系統、數據壁壘 

2020年6月19日,能夠實時監控市縣鄉三級、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運行狀況的智慧中樞——南通市市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正式落成啟用。該指揮中心匯聚了南通市64個部門、10個縣市區數十億量級的數據,全市交通運行、公共安全、環境汙染等情況都在一張大屏幕上實時呈現。 

南通市市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的問世,是一個市委書記市長親自掛帥的行動,是一番「不交數據交位置」的博弈,是一場技術與體制重組齊頭並進的改革,是一次數據融合共享的「大會戰」,「唱戲主角」是政府,而搭臺的是京東數科,這在今天的智慧城市領域必將成為市域治理的典型。 

本月初,在南通召開的江蘇全省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試點現場推進會上,江蘇省委編辦推廣「大數據+指揮中心+綜合執法隊伍」這一新模式,標誌著江蘇省此項改革進入大數據支撐的「智」階段。 

目前,在這個指揮中心裡,智能城市作業系統是數據中臺,緊扣市域治理核心功能,抽象公共組件,打造了業務中臺。在七大核心應用當中,匯聚共享是基礎、集約服務是解決具體的市域治理難題、而監測預警–聯動指揮–行政問效形成閉環,促進市域治理體系的持續高效運轉;智能搜索、分析研判,為市領導提供輔助決策能力。 

6、北鬥全球組網完成,時空服務性質發生「突變」

關鍵詞:北鬥全球組網、時空基準、定位導航 

北鬥的發展史,已經無可爭議地成為我國地理信息技術崛起的標記。而北鬥的應用,只受限於個人的想像力。  

在經歷了2020年6月23日那一聲鏗鏘有力的點火指令後,搭載著北鬥三號導航定位衛星的長徵3號乙火箭一飛沖天,直達蒼穹。2020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此次事件意味著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進入到全球應用的新階段,服務的廣泛性將發生本質改變。 

衛星導航系統簡稱為GNSS系統,有4位VIP會員,分別是GPS(美國)、GLONASS系統(俄羅斯)、伽利略系統(歐盟)、北鬥衛星導航定位系統(中國自主建設)。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我國的衛星導航定位方面一直處於空白,需要依賴美國的GPS系統。懷揣著「發展自己的導航系統」這個夢想,才有了後來的北鬥。北鬥導航系統面向國家安全、社會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提供時間基準、空間位置基準,對國家的重要性和人民生活的影響程度非常大。在智慧城市領域,北鬥將是智能網聯汽車的基礎設施,已經覆蓋眾多主流智慧型手機,目前北鬥加速定位服務已服務近6億用戶,大幅減少用戶初始定位時間。 

7、深圳宣布成為「5G第一城」,5G基站密度國內第一

關鍵詞:5G獨立組網、陳如桂 

5G建設的爆發之年,無論是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的政策密度、運營商的趕工熱潮、民間資本的投資熱情,還是股票市場的看漲叫好,無疑,5G作為新基建之首依然是燒得最旺的那團火。

從地方上看,目前我國的5G基站分布還是與城市經濟水平呈正相關。北京、上海、深圳目前處於絕對優勢地位,政府也紛紛主動把5G建設進度公之於眾,成為常態化動作。 

2020年8月17日,深圳市市長陳如桂宣布,深圳正式完成5G獨立組網全覆蓋。深圳也成為全國首個5G獨立組網全覆蓋的城市。這意味著,5G發展已經成為市長親自掛帥的產業。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賈興東指出,截至8月,深圳已建成46480個5G基站,5G基站密度國內第一。據悉,此前深圳在7月26日已提前一個月完成4.5萬個5G基站的建設目標。目前,華為、中興通訊兩家通信設備龍頭企業總部均設在深圳。作為全球電子信息產業重鎮,深圳集聚了大批領軍企業,在5G標準制定、技術研發、網絡建設、融合應用、產業生態等方面均走在世界前列。 

8、武漢智慧城市「一期項目」大標,阿里騰訊等五巨頭爭奪

關鍵詞:五巨頭之爭、智慧城市聯合體 

每一個大城市都在搶著為全球城市發展「立規矩」。智慧城市,會不會成為武漢經濟復甦、實現跨越的「新跳版」? 武漢處於疫後各項支持政策疊加的窗口期,機遇,似乎稍縱即逝。 2020年10月10日,一個武漢市智慧城市基礎平臺一期項目建設及服務招標採購的公開信息引發了行業關注。 這其中,涉及到「五巨頭之爭」。  

這個項目,政府的預算是35739萬元(約3.57億),最終騰訊+烽火組建的聯合體以貼近政府預算的報價拿下了這個訂單,笑到了最後,而同臺競技的阿里雲、浪潮、神州數碼、順豐等則黯然離場。 據知情人士透露,最開始49家智慧城市企業購買標書,最後實際投標的企業僅有5家(含聯合體),分別為順豐、烽火&騰訊、長江雲通&浪潮、神碼中國、阿里雲&聯通。其中,順豐投標價格最高。  

「武漢疫後重振是一場輸不起的戰役,具有全球風向標意義」。 加上這個一期項目是一個巨大的、複雜的系統建設,要求中標的廠商具備數據能力、AI能力、區塊鏈能力和應用構建能力,而應用構建上,連接力是關鍵,單憑政府或一家企業是無法完成的。 勢必,此事件將對武漢智慧城市發展將產生後續重大影響。 

9、杭州頒布地方性法規,專為「城市大腦」設計,全國首部

關鍵詞:杭州城市大腦、城市數字治理 

全國城市大腦領域的首部地方性法規,來自杭州。 

2020年10月27日,杭州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表決通過《杭州城市大腦賦能城市治理促進條例》(下稱《條例》),並將報省人大常委會批准後公布施行。杭州此次頒發的條例共有23條,但這23條內容涵蓋了諸多內容。 

作為一部創製性法規,《條例》首次明確了城市大腦的範疇、定位和功能,確定城市大腦是指由中樞、系統與平臺、數字駕駛艙和應用場景等要素組成,以數據、算力、算法等為基礎和支撐,運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推動全面、全程、全域實現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數字系統和現代城市基礎設施。並對政府和部門職責進行了規定,防止重複建設、資源浪費。 

《條例》對於部分特殊群體體現了「柔情」的一面。疫情期間讓我們看見了,很多老年人無法跟得上數字經濟的發展。因此《條例》規定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應確保決策和公共服務資源配置透明公平合理,並完善線下服務和救濟渠道,保障公民選擇傳統服務方式的權利。杭州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陳馬多裡說:「隨著新模式、新業態的迅速發展,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湧現,亟需通過立法進行積極的引導和規範,為杭州城市大腦賦能城市治理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整體來看,《條例》對於杭州「城市大腦」來說不僅僅是技術創新,更是社會治理模式的創新。 

10、雄安城市計算(超算雲)項目開工,45畝地打造一朵雲,一期工程總投資10.99億元

關鍵詞:雄安新區、數字孿生、城市計算 

2020年10月30日,雄安城市計算(超算雲)中心項目在雄安新區容城縣容東片區西側悅容公園區域正式開工建設,成為雄安新區新基建項目的「樣板工程」。項目預計於2021年底完工,2022年投產運營。 

雄安城市計算(超算雲)項目秉承「雄安數字城市之眼、雄安智能城市之腦、雄安生態城市之芯」三大設計理念,將打造「邊緣計算、雲計算、超算」三位一體相融合的城市計算體系,為整個數字孿生城市的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AI、VR/AR提供網絡、計算、存儲服務。一期工程總投資10.99億元,包括網際網路數據中心(IDC)、雲平臺、超算系統三部分建設內容。 

整體來看,雄安城市計算(超算雲)成為智慧雄安建設的必要,瞄準的是整個數字孿生城市的最底層技術能力。雄安這兩年一直在推進這方面工作,數字城市與現實城市同步規劃、同步建設,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一批技術先進企業也重度參與這個進程。此前基於大數據和新一代人工智慧的開放式智能城市大數據平臺——雄安塊數據平臺,扮演雄安新區的數據匯聚中心、數據管理中心、數據服務中心和AI賦能中心的角色,承擔著匯聚新區全域數據、統籌新區數據管理、實現新區數據融合應用的重要使命,成為新區打造數字孿生城市的數據基底。 

總體而言,雄安城市計算(超算雲)的布局,是雄安新區布局未來的一次大手筆,新興信息科技將逐漸植入到數字雄安的每一個環節和角落。當然,雄安新區的示範作用更加凸顯,也將助推國內整體數字孿生城市的建設大潮滾滾向前。 

以上為2020年度智慧城市領域最重磅的10大事件,記錄,以便更好地讀懂智能與未來。(雷鋒網雷鋒網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十大事件,見證智能安防激蕩2020
    走過2020年,你或許在AI產品研發上收穫滿滿,抑或仍為某個落地項目意難平。而回顧智能安防2020年十大事件,則讓我們暫時跳出個體的得失,來鳥瞰整個行業最真實的進展。作為我國人工智慧的最佳落地場景,智能安防產業的2020年,也向我們呈現了中國產業AI化、AI產業化進程的躍動脈搏。
  • 2020中國智慧城市十大企業揭曉 蜜度信息為城市風險治理提供新方案
    (原標題:2020中國智慧城市十大企業揭曉 蜜度信息為城市風險治理提供新方案)
  • 「龍源數字文化城市」獲得中國智科會「智慧城市十大推薦案例」
    本網訊(記者 張雪嬌)由中國智慧城市百人會、新京報社等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智慧城市科學發展大會近日在京舉辦。大會以「新基建、新空間、新賽道」為主題,展示2020智慧城市市場新發展,研討未來智慧城市新趨勢,向社會集中推薦一批智慧城市建設的優秀成果。
  • 名單公布|2020年度十大智慧社區品牌重磅揭曉!
    本屆品牌評選自2020年8月份啟動以來,經過微信投票、專家評審、工程商調研等環節全方位考核評分,最終決出各獎項10強。智慧社區作為智慧城市重要的組成部分,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全國各地,究竟哪些智慧社區企業能夠在產品、技術創新、研發與應用落地上披荊斬棘,站上獲獎舞臺?
  • 力安科技榮膺2020年度智慧消防十大品牌
    力安科技榮膺智慧消防十大品牌2020年12月17日,以「擴路聚力·同心前行·共贏未來」為主題的2020年度中國應急安全(消防)產業峰會暨消防行業十大品牌頒獎盛典在北京隆重舉辦。2020年度中國應急安全(消防)產業峰會暨消防行業十大品牌頒獎盛典出席本次會議的有中國安全產業協會秘書長陳瑛;原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長兼總工杜蘭萍;應急管理部滅火救援專家組成員兼原北京市消防局局長吳志強;原上海消防總隊總隊長、中國應急管理學會消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趙子新;應急管理部瀋陽消防研究所研究員丁宏軍;河南省智慧消防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執行理事長
  • 2020中國應用新聞傳播十大創新案例在京公布
    新華網北京12月12日電(記者馬曉冬 烏夢達)2020中國應用新聞傳播論壇暨中國應用新聞傳播十大創新案例頒獎大會12日在中央民族大學舉辦。  十大創新案例頒獎大會獲獎嘉賓與頒獎嘉賓合影(圖片由中央民族大學提供)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重大事件融合報導、新華社武漢前方報導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報導、湖北日報融媒體中心、湖北廣電「
  • 年中回顧|2020年物聯網十大熱點事件
    暮然回首,2020年的進度條已經加載了50%,由新冠疫情爆發不利開局後,安企戰「疫」、首個測溫標準發布、華為安防更名、新基建四次提名各地出臺政策……在這些大大小小的事件背後,顯示著物聯網行業的影子。特此年中之際,慧聰物聯網甄選並整理了2020年上半年行業熱議的十大事件,分享給大家以供參考和借鑑!
  • 「2020年中國兒童福利與保護十大進步事件」 在津發布
    12月12日,在天津舉辦的「健康人生,從童年開始——第十個中國困境兒童關注日倡導活動」上,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兒童福利與保護服務分會發布了「2020年中國第十個困境兒童關注日之十大進步事件(即『2020年中國兒童福利與保護十大進步事件』)」。
  • 「2020年中國兒童福利與保護十大進步事件」在津發布
    12月12日,在天津舉辦的「健康人生,從童年開始——第十個中國困境兒童關注日倡導活動」上,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兒童福利與保護服務分會發布了「2020年中國第十個困境兒童關注日之十大進步事件(即『2020年中國兒童福利與保護十大進步事件』)」。
  • 華為城市智能體獲得第二屆智慧城市科學發展大會 年度特別貢獻獎
    【中國,北京】第二屆智慧城市科學發展大會於12月22日開幕,華為出席大會開幕式、主論壇及年度頒獎典禮等多個環節,全面展示城市智能體理念與實踐成果。此次大會上,華為榮獲「2020中國智慧城市年度特別貢獻獎」唯一大獎。
  • 荊濤獲「2020中國智慧經濟十大傳播人物」大獎
    原標題:荊濤獲「2020中國智慧經濟十大傳播人物」大獎11月28日-29日,2020智慧經濟發展高峰論壇暨年度經濟人物頒獎盛典在淄博舉行,本次活動由經濟日報社(集團)《經濟》雜誌社發起和主辦,師董會承辦,旨在表彰為經濟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家、傳播企業家智慧,展現企業家風採,
  • 2020上海國際城市與建築博覽會2020智慧城市展
    2020上海國際城市與建築博覽會2020智慧城市展 舉辦時間:2020-11-25 ~ 2020-11-27 舉辦地區:上海
  • 年度盤點:2020建築中國十大事件回顧
    下面就跟著ARCHINA建築中國一起回顧2020的建築圈年度十大事件吧。  01  中國速度: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    02  2020蛇形畫廊由三位90後建築師操刀  項目歷經了八年的精心打磨,由十七棟建築單體及中央的「城市公園」組成。天目裡是江南布衣集團和GOA大象設計的總部所在,也入駐了中國首家蔦屋書店、%Arabica咖啡等品牌。  08  杜拜世博會及威尼斯雙年展將推遲舉辦
  • 熵基科技獲評2020「智慧城市」優秀創新技術及解決方案提供商
    熵基科技獲評2020「智慧城市」優秀創新技術及解決方案提供商日前,由中國安全防範產品行業協會組織的2020「智慧城市」優秀創新技術及解決方案評選結果揭曉。熵基科技的「智慧校園解決方案」和「智慧園區解決方案」,成功入選「智慧城市」優秀創新技術及解決方案行業推薦名單。
  • 【2020·指尖城市】智慧+會展 做靚"智慧之城"名片
    悅來投資集團供圖   人民網重慶10月23日電(胡虹)足不出戶,展商們就能實現VR看館;憑藉「掌上」智慧小程序,就可快速導航至心儀的展位;會議現場實時同聲傳譯,讓觀眾跨越語言不通的障礙,帶來更舒適的參會體驗……22日,「2020·指尖城市」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走進重慶悅來國際會展城,了解到當地正以智能化集中展示為依託,全力推進「辦公+智慧」「會展+智慧」「生態+智慧」「城管+智慧」「產業
  • 2020金住獎 | 第二批城市十大名單出爐
    「金住獎-中國居住空間設計年度評選」是首個以業主宜居指數為評判標準的中國居住空間設計師大型年度盤點,秉承「房子是用來住的,不只是用來看的」的理念,倡導「做有溫度的居住空間設計」,在全國範圍尋找優秀的空間設計,發布並表彰全國各城市最具宜居設計力的居住空間設計師和機構,助力國內家居設計優秀力量的成長。
  • 山東金誠石化獲「2020中國智慧經濟十大標杆企業」稱號
    11月28日,以弘揚企業家精神、促進智慧經濟發展為宗旨,為期2天的「2020智慧經濟發展高峰論壇暨年度經濟人物頒獎盛典」在山東省淄博市開幕。業界專家學者和企業家濟濟一堂,碰撞火花、交流思想、洽談合作,共創智慧經濟新未來。
  • 智慧城市以用為本,十大趨勢要知道!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不僅如此,大會組委會基於本屆經驗,決定從2021年起,每年舉辦全球智慧城市大會(上海)峰會,將上海作為在亞太地區的主節點平臺。足以可見對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程度的認可。  國內智慧城市建設也掀起了新一輪的建設高潮。與以往的智慧城市建設不同,經過疫情洗禮的智慧城市更加強調以人為本、頂層設計、城市感知、城市智能等新型建設方向。盤點2020,這十大關鍵詞值得關注!
  • 智慧城市萬裡行|看濟南如何繪好智慧泉城底圖
    從數位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智慧城市時空大數據平臺,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礎性信息資源。
  • 看過來,都看過來!一年一度,2020年定製家居行業十大事件揭曉了
    2020太不平凡,僅用「破局」、「逆戰」「轉型」等詞已經難以形容定製家居行業在這一年中經歷的災難,不存則亡,如何實現「重生」才是關鍵。基此背景下,中華衣櫃網聯手中華櫥櫃網為大家評選出定製行業年度十大新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