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南京「新農人」的新作為

2021-01-19 騰訊網

揚子晚報網11月16日訊 (記者 薛玲) 2019年全國新農民新技術創業創新博覽會,將於11月19日至22日在南京舉辦,揚子晚報記者新近前往江寧區,探訪了南京清色風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秣陵街道觀音殿村、南京櫻桃鴨業有限公司和谷裡現代農業示範區。現在,就跟隨揚子晚報記者來一睹「新農人」的風採吧。

組委會供圖。

稻田裡套養青蛙「呱呱叫」

稻田裡除了種水稻還能幹什麼?南京清色風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南京首創稻田套養青蛙、野鴨等,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全面開花。南京清色風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周程告訴記者,青蛙非常適合在稻田裡生長,並構成了一個生態鏈循環,達到取長補短的效果。水稻生長過程中產生許多害蟲,作為青蛙的食物,青蛙活動過程中疏鬆土質,糞便還能成為天然的有機肥。整個生產過程中不需要額外的人工治草治蟲施肥。

不僅如此,該公司還利用水質監測機器對種植中的PH值、水溫、水量進行控制,水位低了可以自動調整,水質異常可以發出提醒,工人坐在辦公室裡通過手機就可以精準地對園區進行管理。

組委會供圖。

廢物利用實現農業持續性生產

走進谷裡現代農業示範區的一處大棚,在一個個長條形的坑中,掛在繩上生長的小番茄很是可愛。南京谷裡現代果蔬產業研究院科研技術部部長夏彭飛介紹說:「園區所在的這塊地原來是一個經過建築垃圾回填的荒廢地,在這塊地上我們採用了槽式無土栽培模式,讓植物垂直生長,規避了土壤和外圍環境的影響,使廢棄地成為可耕作的良田。同時我們引用了循環農業的概念,就地取材,將沒有地方堆砌的食用菌廢棄物作為栽培基質,利用食用菌栽培時沒有消耗掉的養分供蔬菜使用。」更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灌溉用水都是收集的雨水。

組委會供圖。

茶香型鹽水鴨更有「南京味」

南京櫻桃鴨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禽肉深加工企業,南京櫻桃鴨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建文介紹說,以前的鹽水鴨都是手工製作,耗時耗力,後來公司自主研發了800隻/小時標準化、柔性化、自動化鹽水鴨生產線。原來一個老師傅一天只能煮四鍋共兩百多隻鴨,現在一條生產線一個臺班可以煮六千隻,只要1-2人控制。不僅效率大大提升,產品質量也非常穩定。今年該公司還推出了茶香型鹽水鴨,選用在茶樹林中生長,以茶樹果為食的鴨,在醃製時加入雨花茶。將南京的雨花茶和鹽水鴨這兩大特色產品有機結合的茶香型鹽水鴨,填補了南京市場的空白。

非遺文創植入村莊

白牆黛瓦,木質的臺階樓梯……作為江蘇省首批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單位之一的觀音殿村,位於江寧區秣陵街道元山社區西部,這裡將非遺文化整體植入生活生產生態中,成為具有非遺文化創意特色的田園鄉村。秣陵街道田園辦主任孫靜介紹說,因為村莊周圍聚集著有一批民間手工藝人,剛開始他們只是想打造一個文創非遺市集,把這些手藝人集中起來,恢復市集文化。沒想到近三年來這裡吸引了很多大學生、城裡的創業者入駐到村中,讓他們很是驚喜。

相關焦點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南京農村三產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人氣...
    近日,南京印發了《關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走在前列的實施意見》,到2022年南京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走在全省前列,爭當鄉村產業振興排頭兵。近年來,南京將農村產業融合發展作為農業農村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大量興起,走出了一條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興之路」。
  • 把建設新南京作為提升能力的最好課堂
    2020-12-15 06:52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七種能力」
  • 返鄉創業 「新農人」把茉莉花種成「致富花」
    兩年前,在金牛湖街道的支持下,「新農人」萬廣軍創建了茉莉園,目前已種植12個品種,3萬多株茉莉,讓金牛山告別了「只聞歌聲少見花」的歷史。同時,一朵朵茉莉花也成為了當地鄉親們的「致富花」,更成為六合區打造全域旅遊的重要載體。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農村電影公益放映轉型升級 南京32座鄉鎮...
    林山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小劇場將作為影院。農村電影公益放映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惠民工程,覆蓋南京每一個行政村,將一大批優秀的故事片、科教片等文化大餐送到了農民身邊。溧水邰村外出打工人員較多,每當放映隊到來,留村裡的人,幾乎都到場看電影,露天廣場上一片歡聲笑語。村裡的孩子更是歡天喜地:「除了過年,我們最喜歡放電影的日子了,村子裡就像過節一樣熱鬧。」而且,片單也更新得很迅速,很多院線大片才下線沒多久,就在農村放映。
  • 周茜:崇尚「真善美」爭當「新農人」
    她就是「90後」「新農人」,羅景楊。誰能似蚯蚓,蟠屈泥土中——「雖然創業很辛苦,但要踏踏實實地做,只要自己用心付出了,所經歷的髒累苦都會成為一輩子的財富,我覺得奮鬥的青春最美」。但由於非科班出身且沒有相關的專業知識,創業之路頻頻受阻,家人的不理解、村民的不信任、初實驗的失敗以及每日與秸稈、汙泥打交道,照顧上億條蚯蚓的辛勞……「蚯蚓女孩」與大多數「90後」夢寐以求的職場達人以及大眾審美的光鮮亮麗相距甚遠,但在她不斷成長為「新農人」的道路上,「坐擁上百畝土地、麾下上億條蚯蚓、日耗百餘噸垃圾、帶動百萬元創收」的傲人成績又誰人不說「美」!
  • 渤海銀行南京分行:支持四新 主動作為
    自2020年4月11日,南京市發布「四新」行動計劃以來,渤海銀行南京分行積極響應,主動作為,認真貫徹落實《關於印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新基建新消費新產業新都市「四新」行動計劃的通知》。南京分行積極落實、主動作為,採取合適的業務,高效切入客戶各類需求,支持地方經濟發展。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南京江寧:以首屆和平精英高校賽為抓手...
    江寧高新區跨界進取、主動作為,攜手騰訊電競舉辦此次比賽,以電競為契機,培育新興產業,拓展消費領域,促進園區的高質量發展。 》,明確指出要提升南京城市電競品牌影響力。為努力將南京打造世界級數字經濟名城,電競產業是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著力點。不久前南京出臺的「刺激新消費」的政策,提出將電子競技產業作為資助行業之一來給予大力扶持,江寧高新區切合時機,積極響應,讓電競之風吹拂,讓產業發展展翅翱翔。   江寧高新區攜手騰訊電競,可謂強強聯合。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300億授信,南京推動老舊小區「舊貌換新...
    7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2020年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涉及居民近700萬戶。而此前幾天,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大力推動下,中國建設銀行已與重慶、瀋陽、南京、合肥、福州、鄭州、長沙、廣州、蘇州9個城市,分別籤署支持市場力量參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戰略合作協議。
  • 恆豐銀行南京分行:探索金融助農新模式
    連雲港分行「港城小屋」助農直播間。恆豐銀行南京分行供圖 入選「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讓人唇齒留香的灌雲縣花果山風鵝,鮮嫩有嚼勁、好吃到舔盤的東海縣白果燒雞、水晶肘子,醇香綿甜、酸中有香、愈陳愈香的海州區「非遺」汪恕有滴醋……近日,由恆豐銀行南京分行、連雲港分行零售產品經理、大堂經理等組成的「直播帶貨」團走進連雲港,通過「雲直播」的方式,帶領各路網友解鎖一個又一個時令鮮食和寶藏特產,盡情感受「舌尖上的連雲港
  • 《超級新農人》刷新你對中國農民的認知
    這,就是央視17套農業農村頻道每周日晚黃金檔正在熱播的《超級新農人》的精彩環節之一。乍看這節目的名字,不由讓觀眾好奇——何謂「超級新農人」?他們的新理念、新技能都「新「在了哪些方面?這些問題,持續熱播的《超級新農人》正在用令人耳目一新的新農人農技展示,讓你得到答案。據悉,《超級新農人》是全國首檔大型「新農技能」挑戰節目。其在全國選取農業現代化比較發達的城市,通過節目中特別設置的新農發掘人和推薦人的幫助,走到田間地頭,尋找著那些身懷絕技的農業「牛人」們,為觀眾進行農業技術的風採展示和技能挑戰。
  • 文旅「新禮物」 代言「新南京」
    日前,市文旅局擬新授牌一批「南京特色文旅商店」「南京特色文旅商品街區」和「南京特色文旅商品研發基地」,並更新了「南京特色文旅商店名錄庫」「南京特色文旅商品研發基地名錄庫」的名單。「孵化基地」裡,看南京禮物如何誕生南京長江大橋的設計圖案印上了連衣裙,古老的南京剪紙紋樣「貼」上了行李箱,雨花石變身胺基酸手工皂……走進江蘇鼎藝國際文化創意產業有限責任公司,各種以南京元素為主題開發的文創產品,於方寸之間書寫南京故事,充滿了巧思妙想。
  • 廣東新豐縣有一群從都市回來的新農人
    以一幫千助農 探索新農人模式在深山的農場裡,一聲清脆的哨響打破了清晨的寧靜,漫山遍野的鵝浩浩蕩蕩地從山上衝了下來,「鵝司令」潘志敏不慌不忙地用勺子向四面八方湧過來的鵝撒著飼料。在海外碩士畢業後,潘偉回國成了一名新農人,把國外的社區支持農業(CSA)模式搬回家鄉,以無農藥化肥的傳統農法和現代有機種植方式為標準,在家鄉創立了蔬東坡有機農園。「剛開始比較難,大家都不了解這種農業模式。」
  • 「南京網絡公益周」「為小康代言·團長在行動」 助農豐收直播節
    9月11日,「為小康代言·團長在行動」南京助農豐收直播節——走進江寧區 網聚青力量 助農促消費活動正式啟動。本次活動由中共南京市委網信辦、南京市農業農村局、共青團南京市委共同主辦,中共江寧區委網信辦、江寧旅遊產業集團、南京廣電貓貓承辦。同時,也得到了ME拼團、U家小站等平臺的大力支持。
  • 從「駐村大師」到「新村民」「新農人」 郫都區盤活鄉土人才助推...
    從「駐村大師」到「新村民」「新農人」,郫都區鄉村變化和振興的背後,離不開人才的作用,更少不了人才創新機制的助力。「駐村大師」為鄉村帶來什麼改變?記者走進以小微盆景聞名的安龍村。村口的盆景吉祥物趣味滿滿,盆景集市聚集盆景愛好者作品……這裡,盆景元素隨處可見。「小盆景」變成「大風景」,幫助鄉村聚集人氣,帶動鄉村旅遊發展。
  • 來南京鼓樓,看「美麗古都」新註腳
    俯瞰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11月29日,南京天空放晴,位於紫峰大廈背後的雲載巷裡一片忙碌場景。巷中,幾名工人站在腳手架上,正給一家飯館和列印店更換店招,巷尾,另外幾名工人忙著給路口的花壇修砌石板磚。作為鼓樓區重點打造的精品街巷之一,200米長的雲載巷今年將迎來改頭換面。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南京打造濱江九大「城市客廳」 書寫長江...
    南京作為長江進入江蘇的第一站,也作為江蘇省內唯一跨江布局的城市,長江對於南京的意義不言而喻。  魅力濱江 「九大城市客廳」盡顯特色  為促進南京濱江地區的高質量發展,進一步落實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國家要求,南京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組織編制完成了《南京魅力濱江2035》(南京濱江核心段詳細規劃和城市設計
  • 「食禮秦淮」首家旗艦店開業,它為何成了南京美食文化新名片?
    自2019年12月31日,由南京市農業農村局、南京新農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南京新農公共品牌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發起,集結了南京30多家優質農產品企業,首次向外界發布「食禮秦淮」區域公用品牌,以傳承南京「天下文樞」的飲食規範食禮文化,開啟代表南京美食傳統的一張新名片。 而發布至今不過半年時間,況且期間全國上下一直在經歷疫情。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南京智慧醫療 動動手指實現「精準就醫」
    南報融媒體記者 徐琦 攝鼓樓醫院門診三樓的候診區,趙女士近日樂呵呵地告訴記者,自己呼吸不暢,有心慌感,幾天前從鼓樓醫院微信公眾號上預約了心內科專家號,預約號為2號,早上8點到醫院,到了診室就看,8:20,她已經出現在抽血處了。「幸福是什麼?看病無憂,健康有保障啊!」趙女士對於幸福如此定義。
  • 「多多農研科技大賽」助力數字農業發展 對接新科技 走向大市場
    近日,由中國農業大學與拼多多聯合舉辦的第一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決賽在雲南昆明正式啟動,4支人工智慧隊伍(科技組)和來自中國草莓種植強縣的4支農人隊伍(傳統組)將開展為期120天的高原草莓種植競賽。  「這次比賽將探索數字農業科技的本地化應用,形成一套可複製、可推廣的模式與經驗,在中國各大農業產區落地。」
  • 12月《網易號短視頻最美新農人》成績單揭曉!
    網易號短視頻「最美新農人」三農內容創作激勵計劃正是網易新聞響應數字鄉村發展戰略和短視頻內容圈層推出的以「尋找農村最真實的記錄者」為初衷的三農類目扶持活動內容創作計劃。為了更好地激勵和表彰三農類內容的創作者,網易號除了繼續進行「最美新農人」三農內容創作激勵計劃,還聯合克勞銳推出網易號最美新農人榜單,將從原創視頻的播放量、互動量、粉絲量等三個維度篩選帳號和發布榜單,榜單根據帳號發布的熱度指數、互動指數、質量指數等數據綜合計算出態度總分,對帳號進行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