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網友們對於俄羅斯造艦工業總是嗤之以鼻。但有句話叫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核潛艇建造領域,俄國人的底蘊依然非常深厚,前天,是俄「聯合造船公司」(JSC)麾下最大企業——北方機械製造生產聯合體(Sevmash,不少人俗稱叫北德文斯克造船廠)成立81年,這家工廠,時至今日依然是世界上最強悍的核潛艇建造企業。
北方機械製造生產聯合體這家船廠,位於俄羅斯西北白海之濱的阿爾漢格爾斯克地區北德文斯克市,成立於1939年12月21日,在這一天,這家船廠開工了噸位高達6萬噸級的23型「蘇聯」級戰列艦「蘇維埃白俄羅斯」號,但由於衛國戰爭爆發,生產活動被迫停頓,在衛國戰爭期間,它主要為紅海軍修理戰損的主戰艦艇,由於船廠位於俄西北白海之濱,德軍鞭長莫及。
圖片:Sevmash全貌,超日王號航母
北方機械製造生產聯合體真正發展壯大,是上世紀50年代核動力潛艇出現後,這奠定了它今天在俄羅斯造船工業中舉足輕重的地位,1955年9月,蘇聯第一艘627型(北約稱為N/11月級)魚雷攻擊型核潛艇「列寧共青團」號(K-3)在內部代號為402廠的北方機械製造生產聯合體開工,1957年8月下水,稱為世界上第3艘(僅次於美「鸚鵡螺」號、「海狼」號)和蘇聯第一艘核潛艇。
圖片:「列寧共青團」號
在冷戰時期,美蘇的核潛艇競賽非常激烈,北方機械製造生產聯合體是蘇聯核潛艇最重要的生產基地。
從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627型N級,到第一代彈道飛彈核潛艇658型「旅館」/H級,到第一代巡航飛彈核潛艇675型「回聲」/E級,以及第二代彈道飛彈核潛艇667A型「楊基」/Y級再到第二代改進型彈道飛彈核潛艇667B型「德爾塔」/D級、第三代彈道飛彈核潛艇941型「颱風」級、第四代彈道飛彈核潛艇955型北風之神級,這家船廠迄今為止一共承建了多達128艘核潛艇,數量非常驚人。
圖片:「北風之神」和「颱風」(遠)
需要指出的是,蘇聯對核潛艇的投入是非常巨大的,不止一家船廠能夠建造核潛艇。比如現在主要建造636型基洛級常規潛艇的聖彼得堡「金鐘」(「海軍部」)船廠、下諾夫哥羅德(高爾基市)「紅色索爾莫沃」船廠、阿穆爾河(即黑龍江)「列寧共青團」船廠這4家,都承擔過攻擊型核潛艇或巡航飛彈核潛艇,但承載蘇聯海基核反擊能力的彈道飛彈核潛艇,絕大多數(少數在阿穆爾河船廠)都是北方機械聯合體承建的。
圖片:巨大的塢池
這是由於這個廠,擁有全蘇甚至是全世界最龐大的室內船臺和浮船塢設施。
該廠一共擁有3個大型室內船臺(廠房),代號為「50號車間」的1號室內船臺、代號為「55號車間」的2號室內船臺、代號「42號車間」的3號室內船臺,室內生產面積高達12萬平方米,可以在全天候情況下,無需顧忌美國偵察衛星的情況下同時建造14艘核潛艇,這能力遠遠把美國「通用電船」格羅頓分廠和紐波特紐斯造船廠這兩家核潛艇總裝廠甩在了身後,多達3萬名員工,在這家船廠製造各種水下「國之重器」。
圖片:室內船臺的照片很罕見
現在,俄羅斯只有這一家船廠承擔核潛艇的建造任務。它現在主要承擔了955A型「北風之神」A型彈道飛彈核潛艇,和885A型「北德文斯克」級攻擊型核潛艇的建造,與此同時,它還承擔著改裝1144型「基洛夫」級核動力飛彈巡洋艦「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的改造任務,當年,印度的「維克拉瑪蒂亞」號(原「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巴庫」號)航母,也是在這個廠改裝的。
圖片:改裝中的「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
可以說在,在俄羅斯經濟狀況吃緊的情況下,優先保證了「北風之神」的建造,讓這家俄羅斯最久負盛名的核潛艇建造重鎮,得以延續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