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回顧了一遍經典老劇《神醫喜來樂》,以前看的時候還小,就只覺得喜來樂的醫術很高,賽貂蟬長得漂亮做菜有好吃。現在再看又是另一種感悟,喜來樂這個人物是清末時期小人物的縮影,當時底層百姓在皇權,強勢重壓下,猥瑣與倔強相混,蠻愚與狡黠交織,於苦難中尋歡樂的生存狀態。該劇以懸壺濟世的民間郎中喜來樂的跌宕人生為主線,以戊戌變法的歷史,紅顏知己的戀情和同行冤家的相煎為支脈,描繪了在清末社會大背景下的小人物命運。
劇中的喜來樂醫術高明,為人善良耿直,不屈不饒,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守著自己的一笑堂,懸壺濟世和媳婦徒弟好過日子,最好能天天吃到對面賽西施做的鐵獅子頭。但是有本事的人就像金子一樣總是會發光的,靖王爺強行徵召喜來樂進京治病,上層人只要一句話就能改變底層人的生活,這是那個時代的悲哀。喜來樂最不願的就是在太醫王天和面前顯露自己的本事,但是形式所逼,為了爭一口氣用古方治好了格格的怪病,結下了下了王天和這個一生之敵。
劇中所有的事情都是王天河因為嫉賢妒能搞出來的,王天和自視甚高一直看不起喜來樂這個鄉下出來的土郎中,但是喜來樂卻治好了連他都束手無策的怪病,這簡直是赤裸裸的打臉,於是王天和無時無刻不想著打壓喜來樂,甚至買兇放火,但是並未成功。在後面一次又一次的被打臉,喜來樂用他的藥方治好了滄州的瘟疫,讓他學狗叫等等,但是在最後王天和還是害的喜來樂家破人亡,愛妻死於非命,全家流放黑龍江。
王天和身份高貴,是一個衣食無憂的知識分子,襯託著知識的光輝,你就會格外強烈地感受到人性中那最卑鄙,最陰暗的表現。深受慈禧太后寵幸的王天和對來自民間底層的鄉下郎中喜來樂的嫉妒和一連串惡毒的迫害,特別強調的是,這不只是一個強勢惡人對弱勢百姓的欺凌,而是一個有著高深學識,本來也講究醫道的高級知識分子,完全是由於妒火中燒,終把自己塑造成為一個千方百計扼殺人才,也因屢屢犯罪內心備受煎熬惡魔般的角色。
像嶽不群一樣,現實中也有很多像王天河這樣嫉賢妒能的人,在生活上職場上比比皆是,當他們發現別人的才能超過自己的時候不是想著公平競爭,共同進步,而是千方百計的打壓,排擠這些人才,生怕別人的成就超過自己。正是因為這種嫉賢妒能的人才造成了社會上的不公和阻礙了社會的發展,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現實中遇到「王天河」這樣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