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左左。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原始點調理小孩手足口病的案例。
8月16日晚8點半,小澤爸爸發微信給我,說「小澤發燒了……」。雖然工作室的營業時間是9點到19點,但是情況特殊,我要小澤爸爸趕緊帶小澤過來,安排老師加班給他調理。
小澤爸爸出發後,我第一時間聯繫小星老師。大約22點,小澤來到工作室,溫敷一會兒之後小澤有些微微出汗。
小星老師重點給小澤按推頭部,頸部,上背部原始點。痛點很多,尤其是按脖子的時候,手碰上去稍微用點力就痛。一問才知道,他喉嚨也痛。又重點處理了一下頸部原始點。按完後,又給孩子溫敷,出了一身大汗後,再測量體溫,就不燒了。
按推完後,小星老師第一時間告訴我小澤的情況。23點左右,我發微信給小澤爸爸,告訴他注意觀察孩子體溫,半夜發燒如何處理,提醒他讓孩子吃薑丸。小澤退燒後,當天晚上沒有再反覆。
8月17日早上,我問小澤爸爸小澤發燒的情況。小澤爸爸卻回復我「今天去幼兒園,老師發現是手足口病,你們這裡可以調理嗎?」當時我就有點蒙,怎麼發燒調理的情況追蹤變成手足口問題的諮詢了?
附發燒聊天記錄截屏:
後面溝通才知道,因為小澤已經退燒,小澤爸爸讓小澤去上學了,老師晨檢的時候發現小澤手上長了水泡,檢查喉嚨的時候發現嘴裡也有泡,判斷是手足口病,趕緊通知家長去學校接人……
小澤爸爸一接到人就趕緊聯繫我,然後直接帶著小澤來工作室了。小澤過來的時候,體溫正常,精神體力都很好。在我們看來,小澤情況還好。但是大部分人可不這麼認為,手足口病,那可是會傳染的。只要孩子一患上手足口病,是需要立馬送去醫院的,一直到完全好才能上學。所以,一聽到孩子患上手足口病,家長都會非常的緊張,老師也會很緊張,生怕其他孩子傳染了。
顧及到大家的謹慎心理,周老師在給小澤按推的時候,有帶一次性手套。周老師調理的時候,小澤的反應也很大,又癢又痛。一同來的外公一直在旁邊耐心的安撫他。小澤還算懂事,停下來給他敷一下再按推的時候,他也願意配合。並在周老師的安撫與鼓勵下,情緒比較穩定。小澤爸爸看孩子情況還好,陪了一會兒就趕去上班了。
8月18日下午,問小澤爸爸情況的時候,小澤爸爸說「小澤喉嚨更嚴重了,沒法吃東西,聽說哭了一天,您看要怎麼弄啊?我們現在需要做些什麼呢?」小澤爸爸一改之前的淡定,語氣也有些急切。
因為孩子什麼都吃不下,又哭鬧。家裡人非常的著急,又不肯帶孩子來工作室,小澤爸爸自己又要上班,時間調配有些麻煩,很是頭痛。家人認為,感冒發燒還好,來工作室調理是沒有問題,但是令人聞之色變的手足口病可不一樣,太嚴重了。因為喉嚨長了泡,孩子不吃飯,大人本來就有些緊張。小澤媽媽在網上一查資料,更加被嚇到了。尤其是查到「孩子患手足口病,喉嚨痛吃不下飯,可能會導致死亡」,簡直太恐怖了,這些負面信息最大限度的激發了小澤媽媽的危機意識,讓她總是擔心發生不好的事情。總想著老師說的話,「手足口病中醫調理是調理不好的,必須去醫院,不然出了事情誰來承擔責任?」
大家一致認為,爸爸帶小澤來工作室調理是非常不明智的。發現孩子患上手足口病的第一天,外公因為過於擔心孩子的情況,還和爸爸拌了幾句嘴。因為家人都反對小澤來工作室,所以小澤爸爸只能自己下班後再帶小澤過來,調理上班兩邊要兼顧不說,還頂著家人「以愛之名」要帶孩子去醫院的壓力,過來調理真的不容易。
幸而小澤爸爸內心強大,雖然也有動搖但最終還是堅持下來了,晚上九點多的時候排除「萬難」來到工作室。
當時安排的是小劉老師值班,溝通中得知小澤發燒的原因主要與受涼有關。15日,小澤學校幼兒園組織活動,在水池打水仗可能有點受涼。第二天小澤跟著爸爸一起出去玩,天氣太熱了,爸爸買了一瓶冰的礦泉水自己喝,只喝了幾口,剩下的都讓小澤給喝了。下午回去的時候,外公又給他買了一瓶綠豆沙喝了,當天晚上小澤就發燒了。
主要症狀:喉嚨很多泡,舌苔很白,不僅不願意吃飯,也不願意喝水,按推的時候小劉老師給他喝水,他說「喉嚨痛,喝不下。」
調理的時候,痛點還是很明顯,小澤配合上還可以,但是家人就可緊張了。全家人輪流電話轟炸,一會兒一個電話打到小澤爸爸手機上。尤其是小澤媽媽,最最擔心,她要求小澤爸爸問我「有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搞好」,非得要小澤爸爸找我要一份保證。
遺憾的是我當時不在現場,就算我在現場我也是無法百分百保證的,調理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在這個過程裡,調理的效果如何,會受很多因素影響的。我只能說,這個問題調理三五次後,一定會有明顯的效果。若是想要絕對的效果,那就只能找江湖遊醫了,因為他們不需要為這句話負責。而我,只要說可以調理好的,沒有關係的,那就是左左的把握,我能承諾不傷害孩子的體質,哪怕孩子出現調理反應都不會。
「搞好」這個概念太寬泛,用什麼標準來判斷呢?也許患者的症狀明顯好轉了,精神體力也都在恢復了,你一紙醫院檢測單據過來,說數據顯示不正常。那麼就是沒搞好了?這個鍋我要是背的起,我至於在這裡苦口婆心說理論,說臨床經驗,說預防大於治療嗎?我直接開一家一指神功的店鋪得了。
當然,因為小澤爸爸並沒有要求我這樣做,因為他心裡也有數,雖然孩子不吃飯,但是孩子能哭能鬧,精神體力也還可以,小澤爸爸雖然擔心但也沒有因此慌了陣腳,並沒有因為與家人的分歧而焦慮。
喉嚨長泡了,難受是肯定的,孩子最怕吃苦了,一難受不得鬧騰嗎?如果真特別嚴重,他哪有力氣鬧騰呢?就如小劉老師說的,只要精神體力可以,熱能吸收的好身體是可以很快自愈的。
按完後,讓小澤吃薑丸,沒有再說喉嚨痛。臨走之前小劉老師用一塊頭巾裡面貼一個暖寶寶包裹著給他溫敷喉嚨,並讓爸爸帶一個暖寶寶第二天也給小澤也這樣溫敷。
19日,我問小澤情況的時候,小澤爸爸回復我「喉嚨還是很痛,不過昨晚睡的很好,早上精神狀態也不錯。」
症狀已經在改善之中,過來工作室鞏固一兩次就可以了。但是因為小澤爸爸實在忙,過來又有些遠,就沒有再過調理了,在家給孩子吃薑丸,溫敷,泡腳。
20日,告知「喉嚨好點了,嘴巴長了潰瘍,能吃點東西了。」本來想抽空過來的,最後因為沒能擠出時間,還是沒有過來。
鞏固調理一兩次的話,效果會更快。自然好的話,就會慢一點。調理三次,體傷也基本修復,後期注意內外熱源的補充,避免受涼,注意忌口。熱源到位後,身體就會恢復如初。
21日反饋,「已經好了很多」。
附手足口症狀聊天截屏:
工作室調理三天,在家三天,好好吃薑丸,溫敷,泡腳,各方面注意到位。為期六天的時間,讓一家人緊張不已的手足口病基本恢復。
調理小結:
1,信任:小澤爸爸對工作室特別信任,力排眾議克服時間調配的困難堅持帶孩子過來調理。
2,按推:重點按推頭部,頸部,上背部原始點,輔助推揉腹部。
3,溫敷:全身紅豆袋溫敷,暖寶寶裹在毛巾裡溫敷患處,泡腳排寒溼補充熱能。
4,內熱源:姜丸一日三次,一次三十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