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包打聽】十大肉食性恐龍!

2021-02-18 科學松果會


上周,一名「果凍」向科學松果會「包打聽」發來一張圖

—— 問:這是什麼恐龍?


小編當時就被「果凍」如此渴求知識的真誠勁萌哭了!第一次碰到拿著玩具來問問題的,不按常理出牌啊。


別急,「科學包打聽」是有問必答的。


答案就是:棘龍!一種肉食性恐龍。(答案正確性與玩具製作廠商對待科學知識的嚴謹程度成正比,哈!)

由此,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

【十大肉食性恐龍!】


肉食性恐龍較大的頭後肢有力而前肢較短的大型恐龍(馳龍科除外)。它們大部分都屬於獸腳亞目,常常被稱為食肉恐龍或獸腳類恐龍。其中,十大肉食龍有:霸王龍、棘龍、南方巨獸龍、鯊齒龍、馬普龍、坦尚尼亞蠻龍、依潘龍、食蜥王龍、魁紂龍。

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1、棘龍

棘龍背部有明顯的長棘,是由脊椎骨的神經棘延長而成,長度可達2米,長棘之間可能有皮膚連結,形成一個帆狀物;然而有些科學家認為這些長棘是由肌肉覆蓋著,形成隆肉或是背脊。

對於這帆狀物的功能,如今已有數種看法,包括調節體溫、視覺展示物。棘龍的頭顱骨長而低矮,它被認為是以小到大型鳥臀目恐龍和小中型蜥腳類為食的頂級掠食者,但偶爾也食魚類。

一項針對棘龍科牙齒的氧同位素組成研究,推測棘龍是半水生動物,可在陸地、水域中生存,類似現代棕熊。根據最近的估計,棘龍是已知最大型的肉食性恐龍和獸腳亞目恐龍,也很可能是歷史上最大的食肉動物,甚至大於霸王龍、南方巨獸龍。也是目前發現最強的陸地食肉動物之一。這些推算顯示棘龍身長17米,高度6米,體重為20噸。根據研究,棘龍的平均咬合力為3噸,掌擊力量可達到80000牛頓。



2、霸王龍

霸王龍又名暴龍,是一種兇猛的食肉恐龍。生存於白堊紀晚期。是已知最大的陸生性食肉類之一,體長12—14.6米,僅頭部就有1.25—1.45米長,頭高4.5—5米,咬合力達10—20噸。

霸王龍頭骨較笨重,高而寬大,牙齒極為發達。頸骨相對較短,其構造特點是短寬高型。肩帶退化,肩胛骨細長,而肱骨短小,長僅有肩胛骨的一半不到。前足退化細弱,僅有二指,亦可能殘存第三指。



3、坦尚尼亞蠻龍

坦尚尼亞蠻龍是第三大獸腳亞目恐龍,屬於斑龍超科班龍科蠻龍亞科蠻龍屬,於2011年在坦尚尼亞被發現,2012年被歸入蠻龍屬並建立新種坦尚尼亞蠻龍。化石只有一顆巨大的牙齒,齒冠達到了15.5釐米,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長食肉恐龍和陸地食肉動物的牙齒,刷新了金氏世界紀錄。

根據牙齒推算,其體型達到了驚人的14.2米高12.2噸重,超過了鯊齒龍等其他巨型食肉龍,最大個體體重僅次於棘龍、霸王龍。



4、南方巨獸龍

南方巨獸龍是陸地中最大的肉食恐龍之一,生存在1億-9500萬年前的白堊紀中期。身長:12.5—13.5米,高:3.5—3.8米,體重:8.35—9.2噸。第一具巨獸龍化石是在1993年由一個名叫ruben garolini的汽車技師在阿根廷沙漠找到的。這幅骨架有35%保存完好,由古生物學家羅多爾夫·科裡亞發掘出來。除了另一塊不完整的下頜骨骨頭,這副骨骼就是我們目前手上南方巨獸龍化石的相對最完整化石。

巨獸龍走路時用兩條小短腿。它碩大的嘴巴長著一口鋒利但單薄的牙齒,共有70顆利齒,最大的牙全長有20釐米長。巨獸龍作為躍龍的後裔,有個又粗又尖的尾巴。



5、鯊齒龍

鯊齒龍又名望齒龍,屬於獸腳亞目鯊齒龍科,生活於10000萬到9300萬年前的白堊紀早期。鯊齒龍是種巨大的肉食性恐龍,成年的估計可達10—14米長,體重6—11噸。



6、特暴龍

特暴龍是十分兇猛的巨型食肉恐龍,體型略瘦。典型的特暴龍身長約有9—12米。身高約有3—4米,重6—7公噸,嗅覺靈敏。這個品種在7500萬至6500萬年前,在今天的蒙古相信很常見。

古生物學家根據身體構造,指出暴龍最早源於空骨龍;到白堊紀末期, 暴龍類似品種則分支成2種。一種是亞洲蒙古的特暴龍,另一種是北美洲本身的達斯布雷龍。



7、馬普龍

馬普龍是一種巨型肉食龍下目恐龍,生存於晚白堊紀的阿根廷。馬普龍與它們的近親南方巨獸龍非常類似,它們的身長超過12.2米,重量超過8公噸馬普龍的化石是在1997到2001年期間,由一群阿根廷與加拿大共同組成的團隊,在一個包含至少7個不同個體的骨床中所挖掘出來。



8、依潘龍

它的化石發現於美國科羅拉多州,年代是1.46億年前的侏羅紀末期。化石包含三節部分脊椎、一個鳥喙骨、以及一個蹠骨。科學家最初認為依潘龍是種蜥腳下目恐龍,依潘龍後來被改歸類於獸腳亞目。依潘龍因其巨大體型而著名,身長估計為12米7噸,幾乎與暴龍一樣大。



9、食蜥王龍

這是一個未證實的名稱,命名人舒爾認為這選模標本(一塊脛骨)與亨特(hunt)和盧卡斯(lucas)於1987年研究的巨食蜥龍是同一種,因此,他用巨食蜥王龍代替了巨食蜥龍,儘管它們存在一些差異。



10、魁紂龍

魁紂龍也叫巨霸王龍,巨暴龍,最大體長接近13米長,最大體重超過9噸,是最大的陸地肉食動物和食肉恐龍之一。骨骼的結構表明魁紂龍的親緣關係屬於在南方巨獸龍和鯊齒龍之間的恐龍,魁紂龍屬於鯊齒龍亞科,親緣關係更接近南方巨獸龍和馬普龍,而離鯊齒龍相對較遠。

魁紂龍分布在阿根廷,是最早出現的鯊齒龍科之一,生活在白堊紀早期的阿弟普階到白堊紀中期的阿爾布階,生存年代大約1.18億年——1.1億年以前。它的身體粗壯度超過南方巨獸龍,鯊齒龍等晚期大型鯊齒龍科,並且強過除霸王龍外的所有獸腳亞目和食肉恐龍,但頭部比例比南方巨獸龍小,總體身體非常粗壯和厚實,

骨骼和厚重寬大,是同體長第二重的食肉龍之一,體重指數和身體粗壯程度僅次於霸王龍。它有著中等大小的前肢和爪子,但在鯊齒龍科裡比其他近親都要大。和其他近親一樣,魁紂龍也被認為是以中到巨型蜥腳亞目恐龍為主要食物的。

我吃肉——


我很強壯——


我很兇殘——


可是——


相關焦點

  • 侏羅紀公園中最兇猛的肉食性恐龍,你知道多少?
    諸城暴龍是獸腳亞目暴龍科恐龍中的一種大型肉食性恐龍,生存在白堊紀晚期的東亞,距今7350-6500萬年前,是目前亞洲發現的體型最大的食肉恐龍,體型比其近親特暴龍和懼龍還要大。發現於山東省諸城市的王氏群,地質年代約7350萬年-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至白堊紀末期,該地也是世界上恐龍化石含量最高的地域之一。諸城暴龍也是目前亞洲和中國第一大的食肉恐龍。特暴龍意為「令人害怕的蜥蜴」,是種大型獸腳亞目恐龍,屬於暴龍超科。是霸王龍的遠親。過去曾經有過許多的種,但目前唯一的有效種為勇士特暴龍(T. bataar),又譯勇猛特暴龍。
  • 恐龍時代有沒有比霸王龍還厲害的恐龍?
    比霸王龍還要厲害的恐龍我認為,比霸王龍還要厲害的恐龍只局限於肉食性恐龍,雖然從現存的生物來看,有些食草動物靠體型依然能做到比食肉動物厲害,比如成年的大象顯然就比獅虎等食物鏈頂端的動物要強悍一些。但是,大象和獅虎的體重差超過了10倍,而目前是霸王龍體重10倍的草食性恐龍並沒有(地震龍130噸的體重純屬虛構)。
  • 恐龍竟然會用尾巴來釣魚,研究者:它們有獨特的感覺器官
    不過,更加準確一點來說,恐龍時期真正統治地球的,是肉食性恐龍,因為同期存在於地球上的,還有草食性恐龍和雜食性恐龍,和如今地球上的生態鏈一樣,肉食性恐龍是生態鏈頂端的存在,雜食性恐龍和草食性恐龍雖然也很強大,但是,卻仍然會淪為肉食性恐龍的盤中餐。那麼,肉食性恐龍是何時出現的呢?
  • 中國百年十大恐龍——青島龍
    中國百年十大恐龍——青島龍2012年,在中國常州舉辦了首屆國際恐龍節。在這次恐龍節上,由著名古生物學家董枝明等12位專家學者組成的恐龍科普科研專家團公布了「中國百年十大最著名恐龍」。小盜龍就將為大家介紹這十種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恐龍,第一種介紹青島龍。
  • 關於恐龍一直被誤解的冷知識,恐龍竟然是啞巴?
    恐龍自從發現至今,一直是一個熱門的話題,在影視劇中頻頻出現,給大眾帶來了極具震撼的畫面,不過與此同時,也有一些錯誤的知識被大眾所接受。在一些關於恐龍的影視作品中,為了營造更為複雜和震撼的場面,不僅會出現在陸地上奔跑的恐龍,還有翼龍、魚龍、蛇頸龍,嚴格的說,這些並不是恐龍,只是恐龍的近親,不過恐龍一次卻成為了它們的統稱。在影視作品中,尤其是在食肉恐龍在進攻之前,都會大孔一聲震懾對方,在勝利之後也有勝利的吼叫,失敗者躺在地上哀鳴。
  • 世界十大最著名恐龍排名,中華鳥龍全身顏色最多、滑齒龍生活在海洋裡
    中華鳥龍是科學家發現的第一種化石中帶有羽毛的恐龍,它是現在發現的恐龍中全身顏色最多的恐龍。 中華龍鳥生存於距今1.4億年的早白堊世。
  • 這隻1.55億年前的恐龍,鱗片竟是感覺器官
    那麼,這種外表看起來好像是恐龍的鱷魚祖先,是如何一步步演化成今天的模樣呢?前段時間,來自澳大利亞的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具來住1.55億年前的肉食性恐龍化石,它來自一個全新的恐龍品種,而且它的身上,竟然和鱷魚有著相似之處。
  • 福建發現一大群恐龍足跡!或有人類未知的「新恐龍」
    這個地方發現一大群恐龍足跡!或有人類未知的「新恐龍」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臨城鎮發現了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化石!首度發掘就有240餘枚恐龍足跡化石!這是中國迄今發現面積最大、多樣性最高的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也是福建省首次發現恐龍活動記錄。
  • 一套恐龍繪本,告訴孩子的人生哲學:叢林法則下的階級對立與合作
    階級對立:弱肉強食的廝殺,拼的不是力氣,而是智慧恐龍時代踐行著真正的叢林法則,肉食性恐龍以植食性恐龍為食,植食性恐龍以植物、漿果為食,生物鏈有著嚴格的等級之分,適合生存、優勝劣汰,任何物種都不能打破。在《戰鬥的恐龍》系列中,黑川光廣以植食性恐龍三角龍為視角向我們展現了弱肉強食的恐龍世界。在該系列繪本中,肉食性恐龍霸王龍、食蜥王龍、異特龍、懼龍等都接連向三角龍發起挑戰。兩個對立階級,為了生存都要付出最大努力,每次相遇都是一場生死拼殺。
  • 中國最強恐龍:諸城暴龍,它的戰鬥力相比南巨龍如何?
    霸王龍是恐龍界最負盛名的恐龍之一,幾乎一提到恐龍,首先浮現在人腦海中的就是這貨。霸王龍之所以如此的有名氣,與它龐大的體型以及食肉的習性有著很大的關係。但是,說起作為同科成員的諸城暴龍,許多小夥伴不一定會聽過。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中國最強大的食肉恐龍-諸城暴龍。
  • 這次又把姚明拿來跟恐龍比身高,看看是怎樣的畫面
    近鳥龍屬又名近鳥,是種小型有羽毛恐龍,屬於手盜龍類的近鳥龍科。化石發現於中國遼寧省,生存年代屬於侏羅紀晚期,是有羽毛獸腳亞目恐龍。 ,跳龍屬又名跳足龍、躍步龍,是種非常小的二足恐龍形類動物。它們是三疊紀晚期的肉食性動物。跳龍身長約60公分,體型如小型貓。跳龍的化石是在1910年發現於蘇格蘭。
  • 中國百年十大恐龍——華陽龍
    中國百年十大恐龍——華陽龍上一期「中國百年十大恐龍」介紹了腦袋上長個一根小骨棒的青島龍。青島龍相貌怪異吧,這一期為大家介紹一個長相更怪異的傢伙,它的背上長有兩排小骨板,尾巴上長有尖尖的骨刺,它就是來自中國四川的古老劍龍類——華陽龍。
  • 這裡曾有恐龍出沒!
    福建首次發現恐龍存在的證據。小型恐爪龍類足跡(2020年11月9日攝)。記者12日從福建省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臨城鎮龍翔村發現大規模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這也是福建省在恐龍及其遺蹟方面的首次發現。
  • 【恐龍探秘】異特龍
    異特龍也是這一時期數量最多的恐龍。外部形態        異特龍是一種大型的肉食性恐龍,以體型而言,異特龍雖然比暴龍略小一號,但是和暴龍相比起來,異特龍具有比暴龍粗大,更適合於獵殺草食性恐龍。兇猛無比        異特龍的兇猛無比,和它長有鋒利的爪子也分不開。
  • 《侏羅紀》系列最「萌」的肉食恐龍——角鼻龍,要回歸了
    一方面再次確認了上一部中的關鍵角色「小龍女梅茜」會回歸,另一方面從這個下大雪的背景來看,片子肯定會有戲份是發生在冰天雪地的場景中,恐龍生活的時代氣候比較溫暖,不知道在這個背景下恐龍們該怎麼生存。當然,《侏羅紀世界3》是明年的事,今年我們最多只是得到些拍攝的消息,今年真正應該期待的是《侏羅紀世界:露營白堊紀》這部作品,這部動畫將於今年8月份在Netflix播出,算一算也沒有多長時間了。
  • 蜥腳類恐龍為何進化出纖長脖子
    蜥腳類恐龍,是侏羅紀早期地球的王者。其家族龐大,足足演化出100多個物種。同時,它們也是地球歷史上體型最大的恐龍群體。  在11月17日出版的英國《皇家學會生物學分會學報》上,古生物學家新近分析了阿根廷巴塔哥尼亞出土的蜥腳類恐龍頭骨,以及附近巖層中的植物化石,得以了解這頭蜥腳類恐龍生活時期的氣候和生態系統,進而推斷1.8億年前的氣候變化。
  • 日本長崎縣發現大型獸腳亞目恐龍化石:長約7米
    日本長崎縣第一次發現大型獸腳亞目恐龍化石據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福井県立恐竜博物館、 Fukui Prefectural Dinosaur Museum)報導,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和長崎市教育員會宣布,在長崎市內的長崎半島西海岸的距今大約八千四百萬年前的上白堊統的三瀬組(三ツ瀬層、Mitsuze Formation)地層,發現了長崎縣第一次產出的獸腳亞目(肉食性恐龍)的化石。
  • 《戰鬥的恐龍》:給小恐龍迷的三位一體繪本,殘酷的戰鬥中有溫情
    作為一名合格的小恐龍迷,3歲兒子的日常生活被各類恐龍內容佔據,電視系列片要看《恐龍星球》、《與恐龍同行》,動畫片要看《豬豬俠之恐龍日記》,玩具箱裡也堆滿了30多種恐龍模型,就連玩遊戲也是模擬繪本《戰鬥的恐龍》中的場景。更不用說每晚的睡前閱讀時間了。
  • 福建首次發現恐龍存在的證據
    記者12日從福建省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臨城鎮龍翔村發現大規模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這也是福建省在恐龍及其遺蹟方面的首次發現。 新華社發 該足跡群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組成的聯合考察隊於2020年11月發現,目前已清理出恐龍足跡240餘枚,包括植食性蜥腳類、大型鳥腳類、小型鳥腳類、肉食性大型三趾型獸腳類、兩趾型恐爪龍類、小型獸腳類等至少8種。這也是晚白堊世大型恐爪龍類行跡在中國首次發現。
  • 恐龍愛吃草
    為了生存,所有生物都必須吃東西,恐龍也不例外。那麼,如何知道恐龍吃什麼呢?雖然許多電影都將大部分恐龍描繪為兇猛的食肉動物,但通過研究恐龍的牙齒化石,我們發現,肉食性恐龍僅佔恐龍總數的35%。也就是說,大部分恐龍是植食性的。牙齒的秘密下圖的兩種牙齒形狀很不同,但它們都來自恐龍。你認為這兩種牙齒分別適合咀嚼什麼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