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送應急抗疫物資的司機:找到了人生意義,但不想當「異類」

2020-12-16 澎湃新聞

過去一個月,劉世海把高速公路作為戰場,日夜兼程把口罩、手套、消毒液和呼吸機的應急物資運往湖北。

3月17日,劉世海在家鄉一家快捷酒店改成的隔離點接受醫學觀察,此間他並未閒下來,還在忙著為湖北省的社區籌集愛心蔬菜。

「我往返湖北一個多月時間,知道當地老百姓最需要什麼。」劉世海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稱,過去一個月,他把高速公路當作戰場,日夜兼程把口罩、手套、消毒液和呼吸機等應急物資運往湖北多座城市。

「我總共向湖北各地運輸了11車應急物資,僅武漢就運輸了4車。」劉世海稱,這是最值得回憶的一個多月,他從中找到了人生意義。

在湖北疫情防控最危急時刻,像劉世海一樣的貨車司機們不懼病毒,義無反顧地衝往前線。他們共同組成一條條應急物資的「生命線」,為身處困境的疫區人民帶去希望。

雖然他們是媒體筆下的「公路英雄」,但在現實中還要時不時面對歧視、流言和敵意的傷害。

「聽說我從湖北回來,我感覺很多人內心都很害怕,對我們投來異樣眼光。」劉世海稱,很多奔赴湖北運送各類應急物資的貨車司機都面臨不同程度的歧視。

「我的老家已在傳我和父親確診了,影響很不好,我現在不敢回家了,即使隔離結束,也不會大搖大擺地回家,只是偷偷摸摸地回家。」劉世海稱。

馬秋華說,每次裝卸物資時,人們都遠遠地躲著他。

「見到泡麵就想吐」

2月2日,一家慈善機構聯繫到劉世海,希望他前往湖北武漢護運一批醫療和應急物資,對此他內心略微有些矛盾。

「我也害怕會被病毒傳染,但後來想到武漢急需物資,最終還是答應了。」劉世海稱,往返湖北運輸應急物資,他馬不停蹄,不敢有絲毫懈怠。

前段時間高速路沿途服務區和城市的餐飲、旅館全部關閉,因此他不能吃飯,不能住宿,更不要妄談換衣服和洗澡,猶如奔跑在高速路上的「流浪漢」,大貨車成為他唯一的家,每天只能吃方便麵。

「我現在看見泡麵就想吐。」劉世海說,在服務業停擺情況下,吃飯是一大難題。

為能吃上熱飯,河北石家莊的貨車司機馬秋華提前準備了液化氣灶,他還在超市購買了大量麵條、蔬菜和礦泉水作為戰略儲備。

「在疫情期間,吃頓熱飯是貨車司機們最奢侈的事。」馬秋華說,有次他把應急物資送到武漢國際會展中心,前來對接的負責人邀請他吃了頓豐富的早餐,熱乾麵、饅頭、米粥和豆漿,至今讓他回味。

劉志濤說,「不用把我們當英雄看待,只要當做一個正常人就行了。」

在運送物資過程中,貨車司機們常能感受到人性溫暖的一面。

劉世海回憶稱,他記得有次給湖北孝感運送應急物資,剛下高速時,前來檢查的路政人員見他送的是應急物資,很感動,當即給他敬禮。

「這個敬禮代表了對我們的認可。」劉世海說,他在往返湖北運輸物資時,經常接觸交警、路政、城管和社區工作者,他們嘴裡說得最多的就是感謝。

劉世海記得還有一次,他把運輸應急物資送到目的地,前來裝卸物資的湖北志願者為避免把病毒傳染給他,主動要求保持距離,此舉令他既感動,又難過。

「我從內心已把他們當成兄弟姐妹了,所以不會對他們另眼相待。」劉世海說,他在和湖北人接觸中,始終堅持在安全距離下正常交流。

劉世海說,他在物資運送過程中已經和當地人建立了深厚感情。

劉世海回憶說,他有次把應急物資送到湖北孝感市孝南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卸完物資已是深夜十二點左右,當地一位政府官員見他身心疲倦,再三挽留他當晚住下來,休息好後再走,還給他送了一箱牛奶和食物。

劉世海說,他最終還是決定深夜返回山東拉貨,但對方此舉令他感動。事實上,他當時已很長時間沒正常睡覺了。

「湖北人在危急時刻還知道如何去關心別人。」劉世海說,他所到之處都能感受湖北人的熱情、樂觀和積極向上的精神,最關鍵的是,大家對他充滿信任和感謝。

「我感覺自己也是半個湖北人了。」劉世海說。

在湖北疫情防控最危急時刻,全國無數像劉世海一樣的貨車司機不懼病毒,共同組成一條條應急物資的「生命線」。

只能待在貨車駕駛室裡,不準下來

1月28日,劉志濤正在河北邯鄲老家過節,他在一個微信群看見有人招募貨車司機,送貨目的地為武漢,他當即報名。

「我沒想太多,國家有難,人人有責,如果疫情不解決,什麼都幹不了。」劉志濤說,他先從河北邯鄲開車到山東淄博一家生產口罩廠裝貨。

2月1傍晚,他從山東淄博出發,2月2日下午抵達湖北孝感。

「大街小巷都沒人了,感覺特別荒涼。」劉志濤說,前來裝卸物資的是湖北孝感的志願者,他們很熱情,但由於物資奇缺,只能用方便麵和礦泉水來招待他。

送完這趟物資後,劉志濤一刻不敢停留,徑直開車回家。

聽說他從武漢回來,當地政府給他在一家醫院安排了集中隔離,但是吃喝拉撒全在一個房間,沒單獨的衛生間,他感覺不安全,後來通過市長熱線投訴,獲準在貨車上自我隔離12天。妻子心疼他,騎著電動車給他送熱飯。

實際上在前往湖北運送物資過程中,他已感受到了一些「異樣」眼光。

「大家都躲我遠遠的,即便救護車在接我到隔離點時,我都從一些人眼神中看見異樣的意思,仿佛我做錯什麼事了。」劉志濤說。

馬秋華也有相似感受,前往工廠裝卸物資時,工人們都遠遠地躲著他,他只能待在貨車駕駛室裡,不下來,包括在運輸物資過程中,不斷有人來詢問他從哪裡來。

劉世海說,聽說他往返湖北運送物資,老家已有人坐不住了。

「最初我父親感冒去醫院檢查,有人傳言是因我在湖北已確診,父親被我感染了,但我一直都沒回家。」劉世海說,最讓他生氣和難過的是,鄰村把他們村的路都給堵了。

聽說他往返湖北護送物資,當地公安機關、街道、社區、縣政府及市政府紛紛給他打電話,了解情況。

「我和公安部門溝通得很好,我說是為響應國家號召,為前線白衣戰士輸送醫療和生活物資,如果沒貨車司機他們怎麼戰鬥?聽我講完,縣公安局領導很高興,說向我們致敬,那次溝通得很愉快,此後給我打電話就很少了。」劉世海說,在少數人眼裡,奔赴湖北的貨車司機猶如病毒攜帶者,對他們心生牴觸。

劉世海稱,他的大貨車只要在某個地方停留,就會有人看著他,希望他不要亂跑。

「我感覺把我們當異類。」劉世海說,如果別人不問起他從哪裡來,他不主動說,以免讓別人恐懼。

貨車司機把運輸應急物資送到目的地,前來裝卸物資的都是湖北當地的志願者。

「不能把我們當威脅一樣對待」

1月30日,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明確表示,根據應對疫情工作需要,運送物資到湖北省的貨車司機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後,返回無發燒、咳嗽等症狀,不需要留觀,允許其繼續運送物資。

澎湃新聞採訪多位貨運司機了解到,他們從湖北回到家後,部分當地政府還是對他們採取了集中隔離措施,此舉令一些司機感到不安。

「我們對任何地方的防疫工作都很理解和支持,只是希望用更人性化的工作方式,不能把我們當威脅一樣對待。」劉世海稱,無數貨車司機乃至冒著生命危險為災區送物資,因為經常到醫院、殯儀館和超市等相對危險的場所,因此他主動要求隔離和核酸檢測。

「我嚴格按照規定進行隔離,這樣既是保護自己,也是保護家人。」劉世海說。

劉志濤說,前段時間部分高速路口拒絕往返湖北的大貨車,連服務區都不允許司機進入,因此造成有的司機只能在高速路上流浪,還有司機隔離結束回到家後被鄰居舉報。

「我曾經邀請幾位火車司機一起拉物資,我告訴他們說,只要來你們就是英雄,你們就會得到人們的尊重,然而現實是他們回家後,卻被一些人當異類對待。我現在要求很簡單,我們既不想當英雄,也不想當異類。」劉世海稱。

「只要當做一個正常人就行了。」劉志濤說,他隔離結束後並未回家,原因是害怕鄰居「說閒話」。

讓他難受的,還不止於此。2月15日,交通運輸部宣布,2月17日起至疫情防控工作結束,全國收費公路免收通行費,該項政策原本是為促進物流暢通,未成想有的貨主、貨站憑此壓低運費,乃至對前往疫區運送救援物資的司機進行「道德綁架」,不願意支付運費,因此部分司機只能倒貼油錢。

劉世海認為,國家政策用心良苦,但這種情況也希望能得到更多關注。而伴隨國內疫情接近尾聲,一些從湖北歸來的貨車司機重新上崗成為難題。

「我認識的一些司機回家鄉後在政府指定隔離點完成了醫學觀察,也開具了相關證明,但公司還是不讓上班,沒任何理由。」劉世海稱。

貨車司機的生存困境,現已引起學界和公益人士的關注。

2月25日,浙江傳化慈善基金會聯合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北京大學非營利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錦萍教授共同發起「關愛抗疫卡車司機行動」項目,準備為參與抗疫物資運輸的貨車司機提供1000元激勵金,並為參與抗疫物資運輸並被隔離的卡車司機提供一次性補助2000元。

「第一批200人已經發放了,第二批的在準備中。」傳化慈善基金會助理總幹事庫崢對澎湃新聞稱。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河北航空「客改貨」包機向新疆喀什運送抗疫物資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張佳麗 報導:8月5日晚,河北航空NS3313「客改貨」包機航班緊急運輸抗疫物資從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起飛,飛往新疆喀什,支援新疆疫情防控工作。近期新疆受疫情影響,對抗疫物資的需求迅速增長,河北航空始終密切關注疫情發展形勢,全力打通抗疫物資空中運輸通道,隨時準備承接抗疫物資緊急運輸任務。
  • 浙江英特物流:晝夜配送 將防疫物資運達最需要的地方
    24小時連軸無休,每天100多輛抗疫物資專用運輸車晝夜配送……疫情期間,省國貿集團下屬英特物流累計供應口罩、防護服等重點防疫物資1.3億件(只、套),累計提配貨1.6萬餘車次,保障了全省80%以上政府調用防疫物資的供應。
  • 奔襲15小時 免費運送物資 重汽經銷商馬馳彰顯中國軍人硬核力量
    自開工之日起,建設者們與時間賽跑,加班加點加快建設;卡車司機們爭分奪秒,一趟又一趟的為抗疫一線運送建築材料和物資,中國重汽邳州恆鑫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馬馳在得知消息後便從老家出發,自發性的加入到援馳武漢的行列當中。
  • 盛輝物流騰出千餘平米倉庫 通宵運送防疫物資到縣區
    圖為滿載著防疫物資的車輛即將啟程。盛輝物流供圖  現場,記者看到盛輝物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用輝帶著公司工作人員正在認真察看裝車情況,反覆叮囑司機注意安全做好防護。「預計這車貨明天中午會到,車裡還配備了防護服、口罩、消毒水等醫院急需物資。這是自除夕以來我們發往火神山醫院的第二輛貨車,共計運送醫療IT設備800多臺。」
  • 浙財大學生變身抗疫物資的跨國快遞小哥
    在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共同抗「疫」的過程中,口罩緊張,醫用防護服不足,醫療物資成為一大難題。近日,浙江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17城鄉規劃的施禹麟,主動請纓抗疫物資運送,從倫敦到上海,跨越上萬公裡,飛行十幾個小時,完成了一次抗疫物資的跨國傳遞。
  • 風雪中推車運送防疫物資照片刷爆全網 他們是戰疫突擊隊
    風雪中推車運送防疫物資照片刷爆全網 他們是戰疫突擊隊17人平均19歲每天送餐12219份……1月6日,孩子們在風雪中運送物資的照片開始在網絡上刷屏。大連海洋大學供圖1月6日晚,一張風雪中推車運送防疫物資照片刷爆全網,昨日記者獲悉,照片中的場景事發大連海洋大學。
  • 禦寒物資送到手 寒冬之中暖民心——中江縣應急局組織禦寒物資發放
    12月18日一大早,各鄉鎮運送禦寒物資的車輛有序停靠在縣應急物資儲備倉庫,中江縣應急局工作人員穿梭在物資運送車輛之間,清點、打包、裝運禦寒物資,第一時間把禦寒物資送到受災困難群眾手裡,確保受災困難群眾溫暖過冬。
  • 架起疫情下的生命保障線 貨多多司機保障鄭州民生物資供應
    由於大量運輸企業已經進入了春節休假階段,有著千萬級人口的鄭州市,面臨著民生物資供應不足的困境。眾志成城,抗擊疫情!貨多多運輸公司及時響應國家號召,努力克服車輛和人手緊缺等問題,快速調配司機和貨運車輛,成立應急運輸車隊,免費支援鄭州民生。
  • 疫情下的司機 喜馬拉雅司機電臺上線!
    2月20日,為中國3000萬卡車司機服務的《中國卡車司機電臺》在喜馬拉雅正式上線。首期節目中,講述了幾位卡車司機在特殊時期下深入疫區運送物資的動人故事。自疫情爆發以來,武漢乃至湖北地區人們的醫療物資及生活日常所需成為了牽動著全社會的頭等大事,平凡的卡車司機們不顧自身的安危,為保障疫區物資的供應、為更多人的健康,默默地衝刺在了戰疫的最前線。
  • 「我在湖南感受到了好大的溫暖」 湖北司機長沙「奇遇記」
    湖北司機運送抗疫物資在長沙遭遇車禍 半路翻車,涼了!湘親湘愛,暖了!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小劉軍 攝 長沙晚報3月2日訊(全媒體記者 小劉軍)他痛心——連夜駕車向湖北運送抗疫急需物資,不料經過長沙時卻意外翻車;他幸運——減免了數額不菲的路損、施救費不說,受損車輛也被及時修復,還受到了熱情相待。湖北籍貨車司機彭伏平,這兩天在長沙的遭遇可謂大落大起「奇遇記」。
  • 程騰飛:疫中「千裡走單騎」 運送救援物資
    一碗泡麵、一瓶水、3小時睡眠、28小時駕駛、往返行程近1300公裡運送「救命物資」,這是疫情最嚴重時期,民警程騰飛戰「疫」中經歷的一次特殊旅程。臨危受命往返漢川、鄭州運送防疫物資 駕駛28小時行程近1300公裡2020年2月,疫情防控正處在關鍵時期,由於武漢海關暫時關閉,一批已經從國外發出,定向捐贈給湖北漢川市的防疫物資
  • 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千方百計把物資運進湖北
    程煒緊急聯繫了「災急送」公益應急物流平臺,這批食品從江蘇發貨到湖北接收,只用了兩天時間。「災急送」由招商局慈善基金會依託招商局集團旗下物流建立,為社會各界緊急救災物資提供公益運輸和倉儲幫助。該平臺負責人王軍介紹,此次戰「疫」中,「災急送」面向全社會開放,無論是個人、社會組織、企業還是政府機構,只要是運送公益捐贈的一線救援物資,都會儘量協調運力提供支持。
  • 綜合消息:中國向亞洲多個國家援助抗疫物資
    中國雲南省政府援助馬爾地夫抗疫物資27日運抵馬爾地夫維拉納國際機場,由中國駐馬爾地夫大使張利忠向馬爾地夫外長沙希德轉交。沙希德在交接儀式上對中國政府和人民、特別是雲南省政府表示感謝,同時表示願向中方積極學習借鑑抗疫經驗和做法。  張利忠表示,此次援助體現了中國人民對馬爾地夫人民的真誠友好,更是兩國傳統友誼的生動體現,希望這些物資有助於幫助馬爾地夫政府抗擊疫情。
  • 旅日華商包機運送救援物資 馳援湖北戰「疫」
    旅日華商包機運送救援物資 馳援湖北戰「疫」
  • 提供運輸支援 看貨拉拉司機如何「千裡走單騎」
    1月9日,經歷12小時,河南貨拉拉大貨車司機李玉坤「千裡走單騎」,順利將第一批抗疫物資送達石家莊。在疫情管控背景下,為確保李師傅健康安全,中志協應急委河北服務隊、石家莊市長安區衛健局、長安區紅十字會、長安區交警四大隊及長安區環城大隊等部門多方協調,最終採用接力運輸的形式,李師傅將物資運達石家莊附近的趙縣高速服務區,再由專人「接棒」,最終將物資順利送達了抗疫最前線。
  • 北京應急局倡導家庭儲備這些應急物資
    當居家生活中遇到地震、火災等突發情況,一聲哨響,就可以讓救援人員及時找到你;一瓶碘伏棉棒,可以幫你迅速處理傷口……近期,北京市應急管理局對《北京市家庭應急物資儲備建議清單》進行了調整、豐富和完善,適當增加了個體防護用品,提出了家庭應急物資儲備清單的基礎版和擴充版。記者注意到,醫用外科口罩等醫用材料、多功能組合剪刀、救生哨均在清單中。
  • 棉大衣、帳篷、摺疊床……上海市應急局緊急調撥抗疫物資
    人民網上海2月10日電 (唐小麗)面對來勢兇猛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上海市應急管理局會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部門,第一時間開闢應急物資儲備緊急調用綠色通道,全力做好相關物資保障——1月26日正月初二,為堅守在抗擊疫情第一線的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
  • 免費運送物資、海外籌集款物……看,他們全力參與疫情防控攻堅戰
    連日來,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全力落實各項防疫措施,優先安排防疫藥品、醫療器械、口罩、手套等防疫重點物資運輸,嚴格按照要求及時運達目的地,同時免費為旅客辦理退票手續,服務防疫工作大局。1月24日,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支援武漢的5萬隻口罩、12箱測溫儀快件,分別在南京南站、杭州東站緊急裝車,搭乘D4203次和G594次列車運往武漢。
  • RFID應急物資倉庫管理系統解決方案
    項目概述1.1 項目背景應急救援物資,是每當災害發生時必須第一時間準確無誤被調撥、發放到災害現場的救命物資,不容許有任何理由的拖延和失誤。為了規範應急物資信息管理,使相關數據高度共享、信息及時反饋,進一步完善防汛減災體系,杭州東識綜合運用物聯網技術、移動通訊技術建立了一套RFID應急物資管理信息系統。通過智能化物資管理,更加智能、高效的管理應急物資,提高防汛抗旱物資管理水平。無線射頻識別(RFID)這一最新科技產品的投入應用,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上述的問題。
  • 北川打通空中「生命線」:直升機運送物資到受災鄉鎮,轉運病人和孕婦
    21日早上,一輛載有醫療物資的直升機從北川通用機場起飛,成功將物資送到北川關內桃龍鄉等受災鄉鎮。災情發生後,北川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在紮實做好防汛減災各項工作的基礎上,根據受災群眾面臨的困難和生活需要,在北川縣委、縣政府、縣應急管理局和經開區等相關部門的溝通下,協調了四川駝峰航空公司的直升機,在道路無法通行的情況下,搭乘醫務人員到北川壩底鄉轉移出了1名孕婦和2名患者,並為桃龍等鄉鎮送去了醫藥等救援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