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刀王」陳當華:一把菜刀竟要千元天價,為何顧客還搶著買?

2021-01-09 一個人談歷史啊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相信大家都曾聽過這首詩仙李白兒時的典故,也從中得到了與李白一樣的啟發,學到了一個道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然而,恐怕此時有人要問,到了現代社會,一根針的價值並不一定比鐵杵磨成針更高,鐵杵磨成針有什麼用呢,而我們大多數人其實都是那根對社會無關痛癢的鐵杵,再怎麼怎麼也無法引導時代的潮流。

這類想法在某些方面也許不無道理,但也難免有些悲天憫人,人世間有許多人,付出了卻得不到相應的回報,其實很可能是因為「功力不夠」,即沒有找到努力的方法,或者沒有投入足夠的精力。

不可否認,無論是哪一種職業,都有人把它訓練得非常出色,並取得了成功,「香港刀王」陳師傅就是其中之一。恐怕沒人能想像到,一個普通的磨刀匠,手裡拿著一把菜刀,居然能賣出千元的天價,這就是「香港刀匠」陳當華的技藝。

為他的制刀技藝,許多遠道而來的人都來找他買刀,其中不乏一些海外友人,更甚者,一家遠在德國的刀匠也不遠萬裡來到香港,請陳當華為他們代工,並請他們做刀子,做技術顧問,可見陳當華的匠心。

對於陳當華這個磨刀手藝,其實說起來也不算什麼大不了的,就是用磨刀石普通地把刀具打磨一天又一天。

雖然現在已經很少見到了,但是相信在很多人的家裡也曾有過這麼一塊磨刀石,所以我們對這門技藝應該並不陌生,這門磨刀術,歸根結底,其實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是一門老祖宗傳下來的幾乎人人都能做到的技藝。

然而,即使曾經有過人人都會的技藝,也不可能人人都能像陳當華那樣磨出人人都稱道的好刀,至少我們可以想像,新手磨出的刀一定與老手磨出的刀不同。

無論在哪個行業,都會有技術層面的差距,磨刀也是一樣,新手和老手的技巧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只要肯下工夫,磨刀一定能磨出出類拔萃的好刀。

就是在磨刀這個看似不起眼的技藝上,陳當華也花費了很多時間,恐怕誰也想像不到,這個如今已面色憔悴的老頭子,從13歲開始,就傾盡心血在磨刀上,至今已走過了多少歲月。

這門手藝是他花了幾十年的時間練就的,可想而知,當今時代的中光論磨刀技術,已無出其右,所以他磨出的刀才被大家所青睞。

陳當華的刀具通過他所經營的一些公司,早已遍及全球,到處找他磨刀具的人也越來越多,甚至預約排到3個月後,可想而知,他的收入也是相當可觀的。不過,即使現在把陳當華的成就告訴大家,他在這條路上走得最好的人,恐怕也不會有人像陳當華那樣願意走上這條磨刀不誤砍柴工的老路,畢竟,可以想見,這條路實在是太艱難了。

從13歲開始,陳當華就在辛勤地磨刀,因為長時間的功課,手上的老繭甚至早就被磨平了,這樣的工作量也算是可以想見的痛。

另外,磨刀這門手藝既無趣又無前途,陳當華已經有了自己的繼承人,可不少年輕人聽說陳當華的手藝是磨刀後,都是立刻百般推脫不幹,畢竟誰也不願意花幾十年的時間去做這件小事。

再說,磨刀這個手藝,要想把它做好,其實也並不簡單,比如陳當華,他為磨刀專門找來了九塊材料各異的石子,日積月累就當磨刀石用,最終讓磨刀石和磨刀刀一起成為極品。研磨時所需的力控制精度也非常高,稍有不慎就會導致刀刃偏離理想形狀。由於種種困難,難怪這些年輕人對這門手藝十分畏懼,避之不及。

於是陳當華到了現在將近90歲的高齡,還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傳人,誰也不願意把光陰浪費在這個瑣碎的小事上,即使是以三百六十行來展示狀元作為激勵,也無法緩解重複性作業之後人們的精神疲勞。這世上有許多事也是如此,真正能窮盡其極限的人,往往是萬無一失,甚至前無古人後無一人,即使是今天,也能發現不少看似微不足道但卻大有可為的事。

陳當華畢生都在苦練磨刀,他以堅持不懈著稱,他在當代的「工匠精神」下獲得了聲譽。眾所周知,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通過改革開放,迎來了一個飛速發展的時期,同時也是各行各業進入市場的黃金時期,在這種社會潮流下,陳當華竟不聽從親友的忠告,不轉行,不走磨刀之路,這就是今天的精湛技藝。

因此說,假如在一條路上走到底,終會見到成功,只是大多數人最後都選擇半途而廢,有時是因為努力找不到辦法,有時只是單純地放棄。

過去的年代,光是磨刀子的手藝人何止千萬?但最後卻只走出一位陳當華,也只有一位「香港刀刀王」,那些銷聲匿跡的匠人幾乎無一例外都選擇了放棄,只有陳當華才是合格的「工匠」。

事實上,像陳當華這樣走到「匠人」極致的例子,在我們隔壁國家日本也有很多,日本叫它「匠人精神」,比如曾經有一個做了50多年飯的老者。

陳當華這樣的行為,無疑也是「工匠精神」的體現,一個國家有這樣的手藝人,可以想見的是,這個國家的手藝永遠不會消亡,在他和其他許多手藝人的共同努力下,今天的中國製造也已走進千家萬戶。

這幫手藝人是怎麼走上這曲折的路的啊?幾年過去了,商界風起雲湧,他們卻不屈不撓地選擇了拒絕做生意,堅持自己的工藝,這樣才把曾經的中國傳統工藝傳承下來。

不只是磨刀,木匠,瓷匠,還有很多人堅持到現在,結果也是一樣,他們都成為了傳統技術的代表,受到人們的推崇,經過日復一日的勤奮學習,最後也取得了成功。

相關焦點

  • 香港刀王陳當華多厲害?磨一把菜刀千元天價,店鋪卻從來不缺顧客
    而在香港,有一個80多歲的「香港刀王」陳當華,磨一把菜刀千元天價,顧客卻遍布半個地球。年過80餘歲的陳當華,苦於無人繼承自己的磨刀技術,在被問何時退休時,他曾無奈地表示:「做到我眼睛看不到為止!」他到底有著怎樣傳奇的經歷?一起來了解陳當華的故事!
  • 「香港刀王」陳當華多厲害?磨一把菜刀上千元,得提前3個月預約
    可不要小看這一把菜刀,中國人做菜講究色香味俱全,刀工好不好直接會影響到之後菜的色香味。好的刀工依靠的正是手上的那一把菜刀,憑藉著多年以來與菜刀的磨合才能形成那樣一種高超的刀技。有一位香港手藝人他被稱之為「香港刀王」,他是誰呢?他的名字叫做陳當華,他有多厲害呢?要想找他磨一把菜刀,不光需要好幾千塊錢,而且還得提前三個月預約,可以說他是當之無愧的「香港刀王」。
  • 他被譽為「中國刀王」,磨一把菜刀千元天價,顧客卻遍布半個地球
    別的不說,在中國香港就有一位「中國刀王」,他將磨刀剪這一傳統手藝做到了極致,堪稱「匠人精神」的真實寫照!守得雲開見月明——「中國刀王」的傳奇一生一些在農村長大的人可能還對磨刀剪這一傳統手藝有些印象,舊時常有專業的「磨刀人」背著磨刀石走街串巷,吆喝著「磨菜刀、磨剪刀嘍」,每當這時,各家的大人總會打發小孩拿著菜刀和剪子去磨,伴隨著沙沙的磨刀聲,時光悄然逝去。
  • 陳當華:被稱為中國刀王,磨一把菜刀千元天價,顧客遍布半個地球
    熱愛鑄就才華這位工藝人被稱為"中國刀王",他憑藉自己的努力和堅持,將磨刀工藝流傳至今,使越來越多的人知曉了這門古老的手藝,也吸引了不少人前來參觀。"中國刀王"名叫陳當華,出生在中國香港,之前經營著一家陳華記利器店,陳當華的主要工作就是為顧客磨刀。
  • 這位老人被稱「香港刀王」,磨一把菜刀幾百塊,顧客遍布大江南北
    自從長大之後,小時候的一些新奇玩具,那時候讓我們垂涎欲滴的小零食已經不再能勾起我們的興趣,也早已經養成了每年都要買新衣服的習慣,媽媽也不會再動手去縫補那些破舊的衣服。小的時候,在我們農村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有一塊磨刀石,每當快要過年的時候,也會有一些換剪刀,磨菜刀的老爺爺騎著一輛裝滿各種工具的三輪車經過,他們接連不斷的吆喝聲成了那時我們爭相學習的對象。
  • 陳當華:80歲中國「刀王」,一把菜刀上千元,顧客卻遍布半個地球
    陳當華是少數傳統民間磨刀技藝的繼承人之一。"磨剪子咧!戧菜刀!"相信這句話很多人小時候都聽到過,但是如今已經基本上聽不到這句話了。陳當華就是這稀少的磨刀匠之一,他賣出的菜刀價格能達到上千,顧客遍布半個地球,他被稱為「中國刀王」。家境貧困,繼承祖輩衣缽走上磨刀路陳當華出生在八十多年前的中國香港,那時候香港的貧富差距是比較大的。
  • 香港80歲「稀世刀王」,一把菜刀賣上千,為何顧客卻遍及全世界?
    新事物要誕生,自然會有舊事物的消亡。這是一種好現象,代表著社會在進步。然而,並不是所有的舊事物都是不可取的。就像下面這一位老人,憑藉一門老手藝,可謂「大吃四方」。這個老人可謂是真正的手藝人,被譽為「香港刀王」。刀工舉世無雙,磨一把菜刀要價上千,顧客卻絲毫不覺得貴,非他不買!這個人叫作陳當華,是香港知名的刀王。在陳當華年輕的時候,便在香港的街頭巷尾做磨刀生活。
  • 80歲中國刀王多厲害?磨一把菜刀要出天價,顧客卻遍布半個地球
    在香港就有一位號稱「中國刀王」的老爺爺,至今依然堅持磨刀,不僅將這項手藝傳承下來,還傳去了國內外。前半輩子生活艱苦,不放棄磨刀這位老爺爺名叫陳當華出生於中國香港,在香港經營著一家店鋪——陳華紀利器專門店,當時在香港磨刀、磨剪子出售利器的價格很低,所以陳當華當時的收入不多,只能維持日常生計。
  • 他是「香港刀王」,磨把菜刀要千元,顧客卻分布半個地球
    香港也有一位做事做到極致的人,他被稱之為「香港刀王」,在他那兒磨刀要上千元,顧客分布半個地球,關於他的故事又是怎樣的呢?陳當華被人們稱之為「香港刀王」,這樣的稱呼算得上是名不虛傳了,他在香港的廟街街頭開了一家店,並且命名為陳華記利器專門店。
  • 他被譽為「中國刀王」,磨一把菜刀開價上千,顧客仍然遍及全球
    比如有著「中國刀王」美譽的陳當華,磨一把菜刀便能收入上千,顧客卻仍然遍布全球。 很多人可能會好奇,就算買一把新刀也要不了一千塊吧,憑什麼陳當華僅僅是磨一把刀就能收入上千?他磨刀究竟有什麼神奇之處嗎?
  • 80多歲的香港刀王多厲害?磨把菜刀要千元,需提前3個月預約
    但是在我國香港,有位響噹噹的刀王,雖然現已經80多歲,但是他磨刀技術名不虛傳,那他到底有多厲害?聽說就連磨一把菜刀都可高達上千元,並且找他磨刀還得提前3個月預約。這位刀王名叫陳當華,他當時被人們稱為「香港刀王」,他的磨刀技術高超,令人驚嘆,甚至傳到了海外。陳當華將老一輩的精神傳承了下來,並且保持初心,堅守傳承。
  • 中國刀王陳當華:磨一把菜刀要價1000元,歐洲客戶卻爭先搶著預約
    從前還有一種非常常見的「磨刀匠」,他們以磨刀為生,只是如今這種職業已經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唯有一位有著「刀王」稱號的老人,還在堅持著這份獨特的手藝活。 陳當華出生於廣州,十多歲時隻身來到香港謀生,由於他的磨刀技術很好,漸漸地生意也興隆起來。從路邊小攤到如今的「陳華記」,都是他熟練的磨刀技巧帶來的成果。 由於陳當華磨一把刀會用到9塊山心石,一磨就是一個小時,故而經過他手的刀都格外鋒利好用。
  • 他被稱為中國刀王,磨一把菜刀要價800元,顧客卻遍布世界各地
    鏹菜刀……」小時候,門外總是傳來各種各樣的吆喝聲,磨刀老頭兒那悠長又洪亮的吆喝聲似乎有「魔力」,只要他一喊,各家各戶就會打開窗戶回到:「等等咧!我家刀要磨!」一時間門口熱熱鬧鬧,各家各戶的鈍菜刀、鈍剪刀經過磨刀老頭兒的手,瞬間煥然一新。
  • 香港世相|「刀王」陳當華:香江最後的磨刀匠人,這件事他堅持了75年
    那是「香港刀王」陳當華正在打磨一把鋒利的匕首,在燈光下,匕首的刀刃最鋒利處,散發出一種清冷的光芒。這股「刀芒」讓看客的眼球為之定格,無疑是一把可以吹毛斷髮的利器才能散發出的「氣場」,但這卻出自一個下眼袋鬆弛耷拉,看上去垂垂老矣的長者之手。一代宗師,大隱隱於市,這是你第一時間所能想到的兩個詞語。
  • 80多歲的香港刀王有多厲害?磨把菜刀要上千元,得提前3個月預約
    香港刀王陳當華精雕細琢、十年如一日的開胚、鍛造、打磨,在全面工業化進程突飛猛進的現在,聽起來已經是遙遠且不可思議的事情了。一、香港「刀王」,五十年如一日來自香港的陳當華,是陳華記利器專門店的主人,有將近50年的磨刀經驗。經他之手磨的刀鋒利無比,質量上乘,經久耐用,而且都是手工磨製。他磨出的刀與剪,鋒利且持久耐用,他打磨過的菜刀,也能夠凌空削開番茄而番茄不出汁水。
  • 「中國刀王」陳當華:磨把菜刀要1000元天價,老外卻爭先搶著預約
    古人甚至將「吳鉤」比作自己建立軍功名揚天下的寄託,比如熱衷於開疆拓土的唐朝,即使是李賀這樣的「文人」也幻想要帶著利劍吳鉤去血染疆場,萬裡覓封侯: 刀這種東西,現在似乎已經遠離人們的眼睛了,因為現在已經不是冷兵器時代了。不過在一個地方,卻還有一位老人被稱為「中國刀王」,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這位中國老人是一位專門從事磨刀的磨刀師傅,他名叫陳當華。陳師傅是祖傳的磨刀功夫,20歲開始就在為鄰居等人磨刀了。
  • 80多歲的香港刀王:磨刀需要上千元和三月時間,為何顧客絡繹不絕
    在香港深邃而又幽靜的老街巷裡,有一家名叫陳華記利器專門店的磨刀小店隱藏在最不起眼的地方。別看這家小店狹小而又陳舊,每天來這裡的顧客絡繹不絕,它的影響力甚至能覆蓋半個地球。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這家小店的主人名叫陳當華,他是赫赫有名的「香港刀王」,經他磨過的刀,可以達到削鐵如泥的境界,而磨一次刀的價格甚至可以達到千元以上!也許你會有疑問,不就是磨一把刀嗎,收費怎麼會這麼貴?現在科技發達,隨隨便便發明一個機器不就能完成磨刀的工作嗎?
  • 他被譽為「中國刀王」,磨一把刀要1000元,國外客戶卻搶著要預約
    是很多人沒心都曾想過的問題,不過在「中國刀王」面前,堅持本身就是理所當然。 如果是在農村生活過的孩子,基本都知道家裡面會有一塊磨刀石,當刀不夠鋒利時就要磨一磨,而被譽為「中國刀王」的人名叫陳當華,如今陳當華老先生已經是80多歲的高齡,他也磨了50年的刀
  • 被稱為「中國刀王」,磨一把刀收費達千元,一門手藝打磨了一輩子
    香港就有這麼一個手藝人,陳當華,一位80多歲的老人,他被稱為:"中國刀王"。自小學了"磨刀"這一門手藝,從上個世紀走街串巷吆喝"磨剪子、磨刀",到如今手藝精湛,磨得最貴的一把刀高達千元,顧客依舊絡繹不絕,紛紛找上門來求磨一把刀。他一輩子就做了"磨刀"這一件事情,並且把它做到了極致。
  • 他是「中國刀王」 磨一把菜刀開出1000元天價,老外搶著預約
    她帶著兩個女兒到香港街頭賣餃子。十幾年的堅持,她的餃子不僅風靡香港,還遠銷日本,美國。她創造了「灣仔碼頭」餃子品牌,如今已佔據中國餃子市場的半壁江山。不過,相信你小時候一定聽過「磨剪刀,殺菜刀」的經典吶喊。它來自於我國的一個傳統職業--磨刀。對於這個職業,大家肯定不置可否。畢竟是夕陽產業中的夕陽產業,隨時可能被時間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