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時期,大清和英國,火器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呢?

2020-12-21 深更讀史

說到火器,中國人可以說是西洋人的祖師爺了,我國唐代就已經開始把火藥用在武器製造上並應用於實戰了。

到了清代,其實也還是有火器的,重火器就是火炮,而輕火器就是火槍。

早期的時候,清廷還是比較重視火器的,這源於自己曾經吃過虧。由於頻繁的戰爭,清廷還利用傳教士以及火器專家研製過各種火炮與南明、準噶爾甚至沙俄作戰。

從起名字上看,就可以看出清廷其實挺敬畏火器的,一般都是什麼將軍。像神威無敵大將軍炮、威遠將軍炮等等,這些都在很多戰爭中起過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客觀地說,乾隆往後,大清的火器開始衰微,主要是戰爭少了,沒有了利用價值,雖然有火器在裝備部隊,但是更新少了,下的功夫少了。

鴉片戰爭時期,單兵裝備上看,清軍是以抬槍和鳥槍為主。英國軍隊以燧發槍為主。如果兩下對比的話,那麼清軍的裝備明顯在射程精度上弱於燧發槍。

然而,清軍抬槍的射擊速度則遠遠超過了英軍。

但是帳不是這麼算的,清軍的火器裝備達不到人手一支,而英軍則不同。其實這主要還是因為清朝雖然裝備一定量的火器,但是一般用於專制部隊,比如火器營等等,至於地方部隊,其實大多都沒有配備,或很少。

還有一點,我們都知道弓箭和大刀長矛與火器相比,劣勢明顯。但比如弓箭也不是 一點作用都沒有,關鍵在於人多啊。

所以另一點不得不說,那就是傳統軍隊與英軍相比,戰術甚至排兵布陣都不同。

如果從火炮上看,清軍當時的火炮質量非常低,大部分以生鐵製造,小部分以黃銅製造。正是由於工藝的不過關,使得火炮在使用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問題。

而英國火炮在工業流水線製造後,經過機械生產,可以得到更標準的成品。

不過嚴格地說,鴉片戰爭中,兩軍的火器差距,還沒有到一定能夠決定勝負的時候。只不過一場戰爭,武器裝備只是關鍵點之一,還包括軍隊的戰術等等。

當然了,更關鍵的是政治制度,可以說種種差別使得大清最終輸掉了鴉片戰爭。

相關焦點

  • 鴉片戰爭中清軍與英軍武器裝備對比:火器時代敲碎天朝上國的幻想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鴉片戰爭時期中英武器裝備各自的水平,那就是,英軍已經處於初步發展的火器時代,而清軍仍然處於冷熱兵器混用的時代,並且熱兵器的技術還停留在幾個世紀之前。而因為清軍使用的冷兵器大家也多有了解,其形制與功能一般人也多有詳悉,並且因為種類繁多,在此我們也不多做陳述。因此我們就把目光聚集在清軍的火器實力之上,到底與英軍有著怎樣的差距。
  • 馬戛爾尼與大清「建交」失敗,如果英國發動戰爭,能否打敗乾隆大帝
    清朝因為是少數民族統治華夏大地,馬戛爾尼表示:(中國)至少在過去的一百年裡沒有改善,沒有前進,或者更確切地說反而倒退了……清朝軍隊大部分使用的是大刀長矛,僅有少數火器裝備,還停留在中世紀。就算是冷兵器,當年驍勇善戰的八旗軍早已不再弓馬嫻熟,戰鬥意志薄弱。馬戛爾尼認為,英國可以輕而易舉打敗大清。
  • 清朝在鴉片戰爭中,為什麼自己一敗塗地?武器等裝備差距很大嗎?
    打開國門的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清朝時期的士兵被英國派出的那些遠徵軍基本在各個戰場都形成了碾壓的局面。從當時的兩國之間的武器發展水平來看,英國軍隊整體的武器力量好像並沒有到達碾壓中國軍隊武器力量的地步,那些西方列強的軍事武器快速發展時期是在進行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
  • 大清王朝:嘉慶留給道光一個什麼樣的大清?鴉片戰爭的鍋該誰背?
    嘉慶帝 今天小編就來談談嘉慶帝留給道光帝的大清。本文從疆域、朝局和財政等三方面展開。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指正和補充。該政策暫時抵擋住了英國的企圖,但也錯過了融入世界的機會。至嘉慶帝去世,清朝的疆域版圖沒有發生變化,保持鼎盛。 朝局 嘉慶帝親政初期,通過誅殺和珅,罷黜其黨羽,以圖整頓朝綱;同時廣開言路,厲行節儉以圖挽救危亡。但嘉慶帝資質平庸,缺乏膽魄,完全沒有其父,更不要說其祖父的膽略和革新精神,只進行了非常有限的內部整頓。
  • 鴉片戰爭也是茶葉戰爭:茶葉使英國欲罷不能,鴉片使大清不能自拔
    茶葉是投機買賣的對象,是國家就業和稅收的源泉,而其本身也可以作為一種貨幣,把握著世界經濟的脈搏。一位議員宣稱:「在我們如此龐大的商業圈中,茶葉可能是最重要的貨品。」「英國東印度公司除了在東印度擁有政治壟斷權外,還擁有茶葉貿易、同中國的貿易和對歐洲往來貨運的壟斷權。」東印度公司的運茶船非常之大,如同古堡與庫房的奇異組合。
  • iPhone6s和iPhoneX的拍照差距到底有多大呢?
    打開APP iPhone6s和iPhoneX的拍照差距到底有多大呢? 李倩 發表於 2018-08-15 14:37:46 iPhone6s是單攝像頭設計,iPhoneX是採用的後置雙攝像頭設計,那麼iPhone6s和iPhoneX的拍照差距到底有多大呢?
  • 鴉片戰爭清軍武器不比英軍差多少?人數佔優勢的清軍為什麼還是輸了?
    在刺刀發明前,滑膛槍兵必須有長矛兵保護。刺刀發明後,一個使用裝有槍刺的滑膛槍的士兵,就是一個長矛兵,使用冷兵器的士兵不再是必需,導致戰法和戰術的進步。靈活的英軍隊形,往往能夠成功地通過迂迴等機動動作,對清軍最薄弱處實施攻擊。在鴉片戰爭中,中英雙方武器殺傷效果的差距,遠比武器性能懸殊得多。清朝的失敗,首先是制度上的失敗,然後是技術上的失敗。
  • 周星馳《鹿鼎記》中的虎頭帽,見證大清雅克薩之勝和鴉片戰爭慘烈
    1992年,香港永盛電影公司發行的電影版韋小寶中,主演周星馳延續了他一貫的無釐頭風格,而且這版有處搞笑的鏡頭:每當危急關頭,韋小寶頭戴頂一頂奇特的帽子,仔細辨別能看出,這是一頂舊時農村嬰兒戴的虎頭帽。韋小寶出場時已近成年,顯然不需虎頭帽驅邪避禍。這個鏡頭的出現,只是為了增加搞笑的戲份嗎?
  • 中國航海火器丨自生火銃——燧發槍
    這是國內首個以航海火器為主題的臨時文物展覽,薈萃館藏130餘件/套展品,力圖從多角度、全方位來揭示中國航海火器歷史面貌。除了精彩的展覽,『中國航海火器』系列推文也正式上線,以期讓觀眾進一步了解航海火器背後鮮為人知的航海故事。『中國航海火器』第11期,我們將介紹的是燧發槍,一種管型火器。
  • 鴉片戰爭前,道光問了3個問題,洋人大笑:你想娶英國女王當老婆
    清朝道光年間,中國和英國做生意,中國一直是「出超」,中國的產品暢銷英國,而英國則是「入超」,英國的商品在中國並不吃香,甚至都賣不出去。英國商品賣不出去,英國自然是掙不到錢,他們看到白銀都流入了中國,英國人心中很著急,很眼紅。為了改變局面,英國就將鴉片引入中國,從中牟取暴利。
  • 燈塔讀歷史5:西方入侵是延續了大清還是摧毀了大清
    很明顯他們還是會來,可能有別的什麼三桂給開門。開門只不過是開了一條路,要統治天下,你還需要治理水平,否則你也無法管理如此龐大的國家。大清的治理水平那是相當高超的,用古代的標準,大清的政治治理是集大成之作。其實大清在入關之前就已經升華,繼承了元朝的正統,所以滿人收服了世界上戰爭能力最強的蒙古人,借用蒙古的力量橫掃天下,雄踞亞洲。滿人是怎麼收服蒙古人的呢?
  • 上海和紐約,倫敦的差距還有多大?
    紐約,是美國的第一大都會,全球金融中心第一城,在我國清朝末期的時候,紐約就已經摩天大樓遍地了,那時候留美的清朝人看到美國紐約的時候,終於體會到差距到底有多大了。,中國的經濟中心,金融中心,如果是以前提到上海,根本不可能和紐約,倫敦這種世界性的城市相比,然而經過幾十年改革開放的快速發展,如今的上海已經脫胎換骨,一躍成為有和世界頂尖城市比肩的實力了。
  •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對中國宣戰!
    歷史上的今天第一次鴉片戰爭,對於英國,稱其為第一次英中戰爭或「通商戰爭」,是1840年至1842年英國對中國發動的一場戰爭,及中國近代史的開端。1840年6月,英軍艦船47艘、陸軍4000人在海軍少將懿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率領下,陸續抵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海口,鴉片戰爭開始。戰爭前期,中國軍民奮起抵抗,奮起打擊英國侵略者,但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抵抗不住英國的侵略,同時,限於國力,戰爭以中國失敗並賠款割地告終。籤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 馬戛爾尼出使中國時,乾隆皇帝為什麼會拒絕英國的請求?
    最後乾隆皇帝寫了一封致英國喬治國王的信,信中對英國朝貢的「恭順」表示讚許,但所提的要求全部拒絕,該信被稱為英國外交史上最屈辱的信函之一。那麼馬戛爾尼使團究竟提出了哪些要求呢?主要是開放幾個通商口岸,在北京設立洋行買賣貨物,劃一個小島歸英國人使用,給予一定的免稅等。乾隆皇帝為什麼會拒絕馬嘎爾尼的請求呢,主要是涉及到免稅和割地。
  • 如果當年大清乾隆皇帝答應了英使馬戛爾尼的開放通商請求,會如何
    由於大清與英帝國之間,在文化傳統、外交禮儀、世界觀、政治制度、經濟、科技等方面存在巨大認知偏差,同時雙方在開放通商具體事宜方面也存在巨大分歧,最終雙方不歡而散,馬戛爾尼使團最終空手而回。我個人認為會有兩種結果:第一種結果是如果大清乾隆皇帝答應英使馬戛爾尼所提出的開放通商請求,同意英國在北京設立使館或商館並派常駐使節,同意開放沿海港口與英國開展貿易等,這樣雖然利於大清認識世界,改變封閉狀態,但同樣也會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巨大危險。
  • 被譽為「古今第一戰具」的火器,為何在明朝時期從鼎盛走向沒落?
    隨著腐敗的擴大,戰亂的不斷擴大,明朝廷也逐漸的開始注重起火器的研發和引進以及學習。到了明朝中期,中國的火器研發能力雖然已經被歐洲的國家超越了,但這個時期的明朝還是很積極的將火器運用到戰爭之中,用於軍事和裝備方面。
  • 歷史冷知識:大清重臣李鴻章有多高
    鴉片戰爭時,列強的堅船利炮,讓幅員遼闊的大清帝國,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在國際上的地位堪憂。而李鴻章則憑藉著先「身」奪人的身高優勢,為大清國挽回一點點頹勢。愛爾蘭人濮蘭德,在1883年來到大清後,曾考入海關,任總稅務司錄事司。
  • 翻譯何以造成扭曲的西洋鏡:林則徐在鴉片戰爭前所看到的世界
    鴉片戰爭前夕,林則徐在接待了一批在南中國海落難的美國水手時,曾經向後者問奧斯曼土耳其是不是美國的一個地區。美國水手回答自己的祖國和土耳其完全是兩個國家,之間的航程約為6個月。這讓林則徐大吃一驚!後來美國水手還感慨,大清最富庶行省的總督的地理知識還趕不上普通美國水手,翻譯的地名不統一可謂授人以柄。 除了國名的翻譯不能統一之外,這些譯者對於本國的歷史也不甚熟稔。
  • 熱血傳奇:滿級的骷髏和一級的狗,差距到底有多大呢?
    說道熱血傳奇這款經典的暗黑RPG類網遊,其中帶給你印象最深的職業是什麼呢?我覺得在很大一部分人的心目中。道士這個職業絕對是排得上NO1的。但是聽到這個地方,有些玩家可能想問了,如果購買不起狗書的話,是否可以使用骷髏替代呢?狗書也就是道士35級的技能書「召喚神獸」,這個技能在地圖中的掉落率可以說是非常的低了,甚至擊殺一些稀有的BOSS也不一定能夠爆出這本技能書。就更不用說那些精英或者是小怪了。
  • 悲催的大清Pk囂張的列強:洋人侵略清朝的三步曲
    如果說發生於公元1840年6月的第一次鴉片戰爭,是英國蓄謀已久的試探行動,是為了測試出貌似強大的清帝國的實力。那麼,爆發於公元1856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則是英國勾結法國,進一步展開挑戰大清帝國底線的行徑!第一次鴉片戰爭,是因英國為了扭轉對華貿易的長期「入超」(進口大於出口),為此不惜利用向清朝輸入黑乎乎的鴉片,換取清朝白花花的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