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醫大二院眼科專家提醒糖尿病患者定期檢查眼底早發現早治療

2020-12-21 瀟湘晨報

人民網哈爾濱12月8日電 絕大多數的糖尿病患者在就診過程,都會被醫生們叮囑「到眼科查個眼底,看看眼睛有沒有問題」或者是在出院指導上看到「定期複查眼底」的字樣,但許多患者及家屬以為這項檢查沒必要,或者抱著僥倖心理認為都查過一次了沒問題就不用再查了,一拖再拖,導致出現嚴重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力突然消失甚至是失明時才追悔莫及。對此,哈醫大二院五官醫院院長、眼科主任原慧萍教授表示:「糖尿病患者中,超過三分之一的患者會發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儘管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診斷率在內分泌科醫生和眼科醫生的共同努力下可達30%,但能得到早期治療的患者不足10%,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規範檢查眼底十分重要,早期發現、早期診治,才能維護患者的視功能。」

眼科副主任孫大衛教授為患者檢查眼底。

女子視力突然下降險失明 竟是血糖惹的禍

「沒想到僥倖心理把自己給坑了,我現在左眼幾乎看不見,右眼看東西也不如以前清楚,每天都活在焦慮、恐懼和自責中。要是當初我能聽醫生的話,好好控制血糖,定期複查眼底,也不至於這樣。」今年46歲的哈爾濱市民周女士(化名)懊惱地說。

據周女士回憶,2019年2月,周女士的左眼視力突然下降,眼前模模糊糊像被蒙上了一層布一樣,嚇得她趕忙來到哈醫大二院眼科就診,眼科副主任孫大衛教授接診後為周女士進行了詳細的專科查體,眼底鏡檢查結果顯示「左眼底出血」,建議患者進行進一步檢查。隨後眼科樊攀主治醫師為周女士進行了眼底螢光血管造影檢查時發現,患者的右眼為重度NPDR(非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左眼為早期PDR(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對於這個結果,周女士感到不解,「醫生說我是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但我從來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啊,檢查眼睛咋還查出糖尿病來了?」半信半疑中,周女士接受了血糖檢查,驚訝地發現自己隨機血糖值竟然高達18.9mmol/L,第二天早上空腹血糖值為9.7mmol/L,經內分泌科醫生會診診斷為糖尿病,並為周女士制定了詳細的降糖方案。血糖控制一段時間後,周女士回到哈醫大二院眼科接受了雙眼全視網膜光凝治療,周女士眼底出血部分逐步吸收,視力也逐漸恢復,孫大衛教授及樊攀主治醫師建議周女士在內分泌科醫生的指導下嚴格控制血糖,3-6個月後回來複查眼底。

遺憾的是,周女士並不是一個聽話的患者,醫生們再見到她時已經是14個月之後了。2020年4月,周女士在家人的攙扶下走進哈醫大二院眼科門診,進門後周女士一邊哭一邊說道:「醫生們快幫幫我吧,我的左眼什麼都看不見了,右眼也看不太清楚。」醫生為她進行眼底鏡檢查後發現患者的左眼玻璃體大面積積血,仔細詢問後醫生們了解到,周女士因抱有僥倖心理,既管不住嘴,又邁不開腿,降糖藥物想起來就吃,想不起來就不吃,才導致這個結果。因積血吸收不好,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持續惡化,繼續發展等待周女士的將會是視網膜脫落乃至失明。為保住左眼,周女士接受了玻璃體切割術聯合矽油填充術,目前仍在恢復階段。

眼科輔助檢查中心樊攀主治醫師為患者進行眼底螢光血管造影檢查。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有多可怕?

哈醫大二院眼科輔助檢查中心樊攀主治醫師說,「在臨床工作中,我們遇到過很多位像周女士這樣的患者, 她們不規範控制血糖,也不按照醫囑定期檢查眼底,總抱著一絲僥倖的心理,到疾病發展到不可挽回的局面才後悔萬分。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危害很大,視力急劇下降甚至失明,讓很多患者失去了勞動能力甚至是獨立生活的能力,並長期處於焦慮情緒中。」

醫生正在為患者進行眼部超聲檢查。

專家介紹,任何疾病都有一個發展的過程,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也如此。在臨床中,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可分為非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NPDR)和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PDR)兩類,根據病情嚴重程度NPDR可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PDR又可分為早期、纖維增生期和晚期。在非生殖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輕度或中度,患者可能無明顯的自覺症狀或者僅表現為輕度的視力模糊,但醫生在眼底鏡下可發現輕微的眼底改變;重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的患者,眼底鏡下出現明顯的改變,此時醫生需要利用眼底螢光血管造影檢查進行鑑別分期,並查看有無新生血管;當疾病進展到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中晚期,患者常發生玻璃體積血,表現為視力驟降甚至是視力喪失,此時需要通過眼部超聲來鑑別出血量的多少及有無玻璃體視網膜牽拉、視網膜脫落等情況。

孫大衛教授為患者進行雷射治療。

發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怎麼辦?

專家指出,不管是哪個時期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患者,在專業內分泌科醫生的指導下規範控制血糖始終是最關鍵的一步,其次需要在專業眼科醫生的指導下,按期進行眼底檢查,及時了解眼底變化。非增生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患者,定期複查即可;部分重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的患者,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局部光凝或全視網膜光凝治療,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打雷射」; 當疾病進展到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中晚期建議進行手術治療。

據悉,哈醫大二院眼科是全國僅有的七家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防控中心之一。在哈醫大二院眼科的牽頭下,黑龍江省目前已實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分級防控布局。一級防控(縣級醫院)主要篩查作用,對於病情較輕的患者在當地就可以實現全身系統的治療,發現病情嚴重的患者可向上級醫院輸送;二級防控(地級市醫院),可以實現雷射治療甚至是球內抗VGF治療;如果患者嚴重程度進一步增加,不受控制可到哈醫大二院等三級防控中心進行手術治療,爭取最大程度保留患者的視功能。(焦洋、李華虹、楊嘉安)

圖片、視頻由哈醫大二院提供

(責編:李宏頔、李忠雙)

【來源:人民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哈醫大二院召開2020年黑龍江省眼科學術會議
    、哈醫大二院眼科主任原慧萍教授致開幕詞,開幕式由哈醫大二院眼科副主任孫大衛教授主持。哈醫大二院眼科副主任孫大衛教授主持開幕式 學術交流中,邀請全國及省內眼科領域近50名頂尖級專家進行專題講座。
  • 2020年黑龍江省眼科學術會議在哈醫大二院召開
    黑龍江省眼科發展史紀念館建成並落戶哈醫大二院。開幕式現場。、哈醫大二院五官醫院院長、哈醫大二院眼科主任原慧萍教授致開幕詞,開幕式由哈醫大二院眼科副主任孫大衛教授主持。哈醫大二院眼科主任原慧萍教授介紹,隨著黑龍江省眼科醫生隊伍不斷壯大,黑龍江省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在黑龍江省醫學會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已成立了13個專業學組,並成立了黑龍江省青光眼聯盟。黑龍江眼科各專業帶頭人不斷進取,在國內的影響力逐步提高,目前進入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各學組的龍江眼科專家18名,達歷史最多。
  • 哈醫大二院開展經口甲狀腺癌切除術
    近日,哈醫大二院普外科四病房(甲狀腺外科)成功開展經口甲狀腺癌切除手術,在確保甲狀腺癌根治的同時,最大程度保留了患者頸部美觀。  據介紹,今年26歲的王女士(化姓),在一周前發現甲狀腺左側有一個0.5cm*0.6cm腫塊,並確診為惡性腫瘤,需要手術切除,到哈醫大二院甲狀腺外科就醫,甲狀腺外科主任秦華東結合患者個人情況和特點,決定為其進行經口腔前庭甲狀腺癌根治術。王女士術後沒有出現聲嘶、飲水嗆咳、手足抽搐及感染等常規併發症,也沒有明顯疼痛,術後一天可以洗澡,術後兩天順利出院。
  •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致盲 早治療是關鍵
    南陽市眼科醫院眼底病專家李兵介紹說,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主要是高血糖對眼底微小血管造成損傷所引起,由於患者對糖尿病眼部併發症缺乏了解,且病變早期無明顯症狀,有不少患者是在視力明顯下降時才到醫院就診,而這時病情已經很嚴重了。
  • 全國愛眼日:哪些人群需要定期查眼底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眼科主任周劍:眼底是通過瞳孔能看到的眼內部分,包括視網膜、視盤、黃斑及動靜脈等,眼底病不僅種類繁多,而且大多對視功能的損害較大,大眾普遍缺少對眼底病的正確認知,常常錯失了最佳治療時機,使視力受到不可挽回的損傷,甚至失明,所以眼底的定期檢查十分有必要。那麼,哪些人群需要定期查眼底呢?
  • 大咖雲集聚焦罕見病前沿診療理念 哈醫大二院召開第二屆龍江罕見病...
    黑龍江省衛生健康管理服務評價中心書記兼黑龍江省醫學會秘書長馬玉傑為大會致辭,哈醫大二院院長焦軍東致歡迎辭,開幕式由黑龍江省醫學會罕見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哈醫大二院糖尿病院副院長、哈醫大二院內分泌科五病房主任喬虹教授主持。黑龍江省百餘名專家學者齊聚冰城,現場聆聽講座,全國相關領域萬餘名專家、學者雲集線上共襄盛會。
  • 哈醫大二院網上免費問診平臺上線四天 日均諮詢量破萬
    人民網哈爾濱2月10日電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為降低百姓到醫院交叉感染的風險,2月7日,哈醫大二院在繼省內率先開通「哈醫大二院發熱門診諮詢平臺」之後,又開通了「哈醫大二院網上問診平臺」,搭建起「居家隔離+網絡問診」的抗疫新陣地,實現百姓不出門就可以享受到免費的專家門診諮詢服務。
  • 疫情期間哈醫大二院專家支招如何保護好你的嗓子
    哈醫大二院五官醫院副院長、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劉鳴教授進行題為「疫情期間咽喉症狀的自我評估」網絡視頻直播講座。劉鳴教授介紹,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出現過聲音嘶啞、咽喉腫痛、咽部幹癢等情況,有些人並不把它們放在心上,認為是上火或者是感冒,忍忍就好了,也有一些人過於擔心,即使是在疫情期間也要到醫院去進行一番詳細的檢查。
  • 哈醫大二院開展經口甲狀腺癌切除術實現「刀過無痕」
    很多確診的年輕女孩一想到手術會在脖子上留下一道「蜈蚣疤」,對手術治療十分排斥,造成很大心理壓力和負擔。近期,哈醫大二院普外科四病房(甲狀腺外科)成功開展了經口甲狀腺癌切除手術,在確保甲狀腺癌根治的同時,最大程度保留了患者頸部美觀,不會留下任何傷疤,真正實現「刀過無痕」,具有恢復快、效果好、美觀等優點。哈醫大二院甲狀腺外科開展經口甲狀腺癌切除術。
  • 哪些人群需要定期查眼底?
    哪些人群需要定期查眼底?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眼科主任周劍:眼底是通過瞳孔能看到的眼內部分,包括視網膜、視盤、黃斑及動靜脈等,眼底病不僅種類繁多,而且大多對視功能的損害較大,大眾普遍缺少對眼底病的正確認知,常常錯失了最佳治療時機,使視力受到不可挽回的損傷,甚至失明,所以眼底的定期檢查十分有必要。那麼,哪些人群需要定期查眼底呢?
  • 眼底一張照,眼病早知道!關注眼部健康,你要知道這些
    出血多的患者,臨床上多表現為突然看不見東西。 很多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確診時情況已經非常嚴重了,面臨著失明的風險,這是由於糖尿病發病早期症狀不明顯,所以部分人並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往往等到出現一些併發症才得知患病,錯失了最佳治療時間,而即使是糖尿病患者,也往往忽略關注眼底情況。
  • 石家莊愛爾眼科醫院姜彩輝:血糖升高靜悄悄 糖尿病患者警惕視網膜...
    王先生看起來心情不錯,但誰能想到,在進入石家莊愛爾眼科醫院治療前,被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困擾的王先生整日愁眉不展。 內蒙古患者千裡尋醫,石家莊愛爾眼科悉心除眼疾 今年53歲的王先生是一位有著15年糖尿病病史的老糖友。雖然多年來一直進行血糖控制,但還是患上了糖尿病併發症。
  • 為什麼要做眼底檢查?那些你不知道的眼底秘密
    隨著健康意識提升,眼底檢查開始被人們高度重視,當然,仍有很多人認為這是沒必要浪費錢的檢查。其實,眼底檢查沒那麼簡單。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為什麼要做眼底檢查這個話題。眼底神秘又複雜,它有視網膜、視乳頭、黃斑、視網膜中央動靜脈等眼部關鍵組織,也是全身唯一能直接、集中觀察到小動脈、小靜脈和神經組織的部位。眼底檢查,是通過專業的儀器檢查視網膜、脈絡膜和視神經等,不僅可以了解眼部健康,查出眼疾,如青光眼、視神經病變、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等,還能查出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實現早篩查、早預防、早治療。
  • 糖尿病患者警惕視網膜病變
    原標題:糖尿病患者警惕視網膜病變   專家簡介姜彩輝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副
  • 哈醫大二院成功為八旬結直腸腫瘤患者手術
    但家屬卻不願輕易放棄,選擇來到哈醫大二院普外科九病房(結直腸腫瘤外科)放手一搏。最終,劉明教授帶領團隊以最快的速度、最精準的治療方案,成功為老人切除了直徑4公分大的右半結腸腫瘤,解決了腸梗阻的症狀,術後老人各項指徵平穩,直接轉回普通病房。術後一天,已經將近三個月沒有好好吃過飯的老人終於有胃口了,主動要求吃飯,並且排便正常。
  • ...脫,患者打飛的回杭治療,浙二眼科中心開通視網膜脫離綠色診治通道
    當病情發生的時候,這類患者往往心理壓力會很大,尤其是到了大醫院掛不上專家號,或者一來二回地輾轉科室,讓本就焦慮的患者心情雪上加霜。浙二眼科中心近期特別開出視網膜脫離診治的綠色通道,大大縮短了就診速度,可以讓患者最快時間得到專家檢查面診,避免掛不上號的尷尬。
  • 治療複雜的眼底疾病,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有專業團隊
    目前,在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治療黃斑退化的方式主要採用雷射光凝法、光動力療法、玻璃體注射類固醇及玻璃體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藥物。臨床上,有些患者可通過以上方法混合使用,有著不錯的治療效果。   (2)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這種類型眼病具有隻要患有糖尿病,就會患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特點,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 哈醫大二院為頸椎骨折四肢癱瘓合併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完成手術
    人民網哈爾濱12月9日電 患強直性脊柱炎十餘年,又遇車禍導致頸椎骨折,由於手術難度大風險高,患者張先生來到哈醫大二院醫治。經過全面評估和制定詳細的手術方案,哈醫大二院骨科六病房B區王新濤教授團隊在o-arm三維導航系統的護航下為其順利完成手術。
  • 哈醫大二院首批援鄂醫療隊46人平安凱旋
    3月31日16時,在武漢協和西院持續鏖戰65天,出色圓滿地完成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任務的黑龍江省首批援鄂醫療隊,乘坐的專機平穩降落在哈爾濱國際機場,哈醫大二院首批援鄂醫療隊46名隊員全部凱旋。武漢當地向醫療隊贈予錦旗  哈醫大二院首批援鄂醫療隊隊長王洪亮介紹,在65天的戰「疫」中,醫療隊和內蒙古醫療隊、安徽醫療隊、以及武漢協和西院的醫護人員並肩作戰,由哈醫大二院首批援鄂醫療隊負責的兩個病區共收治患者
  • 爭分奪秒 哈醫大二院成功為八旬結直腸腫瘤患者手術 延長壽命提高...
    但家屬卻不願輕易放棄,選擇來到哈醫大二院普外科九病房(結直腸腫瘤外科)放手一搏。 最終,劉明教授帶領團隊以最快的速度、最精準的治療方案,成功為老人切除了直徑4公分大的右半結腸腫瘤,解決了腸梗阻的症狀,術後老人各項指徵平穩,直接轉回普通病房。術後一天,已經將近三個月沒有好好吃過飯的老人終於有胃口了,主動要求吃飯,並且排便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