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連鎖咖啡店密度獨步全球!到底這黑漆漆的一杯魅力何在?看臺灣人怎麼說~
據說臺灣人一年飲盡的咖啡杯,疊起來約等於21萬座101大樓!
儘管密集度第一的要屬便利超商現煮咖啡(偉哉全能的便利店員!),但由於不夠客制化、加上品質無法滿足老饕口欲(最便宜一杯25元臺幣你還想怎樣!),讓相較之下品質整齊的連鎖咖啡店,依然是消費者心目中優先想買、想喝的咖啡。
多數臺灣人認為,超商咖啡雖還「喝得過去」,但只能作為解饞或應急的選擇,畢竟身處小資時代,能有杯經濟實惠的咖啡提神就很不錯了!
至於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的獨立咖啡店,由於家數眾多、各有賣點與特色,雖然討論度高,但網友各有所愛且便利性不足、品質不一定穩定,因此綜合好感值僅與超商咖啡並列。
檢視上述需求,這也難怪既能方便購買、又較能維持品質,還可提供多樣客制化服務的連鎖咖啡店,綜合好感值會略勝一籌了。
說了這麼多,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臺灣最愛討論的前五名連鎖咖啡店吧~
第1名 統一星巴克(需求面積:150-350平方米)
不只是臺灣聲量調查第一,相信在世界上許多國家也都排名第一的星巴克,以開宗明義的白領情調,打造傲視全球的連鎖咖啡品牌,更自1998年起一路引領著臺灣的咖啡風潮。
而提起星巴克,除了在臺門市數量傲視他牌的佔有率,另一個最令人難忘的,就是它可以滿足《穿著PRADA的惡魔》裡米蘭達指定的『I want one no-foam skimmed latte with an extra shot and three drip coffees with room for milk』-連如此刁鑽的客制化都能做到,難怪非頂級不用的米蘭達離不開它啊。
第2名 伯朗咖啡館
「Mr. Brown~Café!」還記得這一句Slogan嗎?從小時候看著叔叔伯伯愛喝的易開罐,到如今街頭巷尾都有的現煮咖啡。從市場普遍看衰下在檳榔攤殺出血路,讓「維士比套伯朗咖啡」成為藍領流行飲料;到1998年開始經營「伯朗咖啡館」現煮咖啡通路,終至2009年與全家合作,大幅拓展客群與品牌討論度!這個經營超過30年的臺灣本土品牌,就如同它們推出的電視廣告,始終與在地、文化、藝術、人文結合,讓我們在品嘗咖啡的同時更多了一分親切感。
第3名 西雅圖極品咖啡
不說你恐怕不知道,西雅圖極品咖啡不但是MIT品牌,成立時間還比星巴克早了一年!是排行榜上僅次於丹堤咖啡(1993年)和怡客咖啡(1994年)的臺灣連鎖咖啡店創始者之一。所以到美國的西雅圖,是看不到這款店家與商品的喔。以「重烘培」起家的西雅圖,最自豪的就是自家師傅專業烘培的新鮮咖啡豆,有多新鮮?曾聽喝坊間咖啡容易鬧胃疼的朋友現身說法:喝他們家的咖啡,還真不曾胃痛過呢。
第4名 85℃
如果說其他連鎖咖啡品牌賣的是某種布爾喬亞氛圍,那85℃絕對是真正為小資族而存在的幸福-一杯35元臺幣(雖然只能點到小杯美式),讓咖啡不再是有錢人專屬的日常、魯蛇只能偶一為之的奢侈;搶先便利商店推出平價現煮咖啡,兼以各種臺灣味的麵包、點心,讓85℃不但展店迅速,是本榜僅次於星巴克擁有最多分店的連鎖店,版圖更擴及澳洲、中國、美國-畢竟不論國界,人們永遠熱愛物美價廉呀。
第5名 丹堤咖啡
1993年在臺北市南京東路開立了第一家門市,以義大利詩人但丁(Dante)為名,當年的丹堤不但是臺灣連鎖咖啡店先驅,更是正宗的「35元好咖啡」鼻祖(20多年後的現在當然沒有這個價了別為難人家店員哦);2001年還首開餐飲業先例發行晶片儲值卡-硬生生比悠遊卡快了將近一年,實在走得有夠超前啊。此外,丹堤咖啡在印尼、科威特、阿拉伯等地都有分店!下次有機會造訪這些地方,別忘找一找丹堤的招牌。
本文轉載來自:臺灣這點事,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