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陽核電站 450 萬平米核能供熱項目正式開工:2021 年建成投用,首...

2021-01-09 IT之家

IT之家 11 月 28 日消息 據央視、國資小新報導,11 月 25 日上午,全國 「零碳」供暖城市創建暨國家能源核能供熱商用示範工程二期開工儀式在海陽核電舉行,海陽核電 450 萬平米核能供熱項目正式開工,在 2021 年建成投用後實現海陽城區核能供暖 「全覆蓋」,創建全國首個零碳供暖城市。

IT之家獲悉,目前,燃煤供熱仍是北方地區的主要方式,能耗高、碳排放量大、氮氧化物及其他汙染物排放多。而核能供熱安全穩定清潔可靠,各類汙染物、二氧化碳等均可實現零排放。山東核電加大核能綜合利用發展力度,核能供熱為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全新的能源方案。

△核能供熱傳輸的是能量不是介質

核能供熱從核電機組二迴路抽取蒸汽作為熱源,通過核電廠內換熱首站、廠外供熱企業換熱站進行多級換熱,經市政供熱管網將熱量傳遞至最終用戶。熱能從核電廠到用戶家要經過四到五個換熱站的熱傳輸,每個環節都是閉路循環,只有熱量交換,沒有水的交換,進入到居民家的只有熱能。由於核電廠持續保持平穩運行,可以實現熱能穩定輸出,進而保證用戶家中的供暖體驗。

二期 450 萬平米核能供熱項目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碳排放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屆時海陽核電廠熱效率將提高 3.25%,預計每個供暖季節約原煤 10 萬噸,減排二氧化碳 18 萬噸、煙塵 691 噸、氮氧化物 1123 噸、二氧化硫 1188 噸,相當於種植闊葉林 1000 公頃,將改善海陽供暖季大氣環境,減少環保投資、緩解燃煤運輸壓力,對保障北方清潔供熱、促進 「碳中和」目標實現、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示範意義。

450 萬平米供熱項目的順利開工,是建立在一期 70 萬平米良好實踐的基礎上。2019 年,海陽核電建成了國內首個核能商業供熱項目,2019-2020 首個供暖季持續供熱 136 天,居民普遍反饋供熱可靠、穩定、效果好。山東省能源局委託獨立第三方對首季運行情況進行了評估,評估指出該項目清潔、安全、穩定、高效,在技術上取得了核能利用效率的提升,經濟上具備了與燃煤供熱持平的競爭力,具有大規模推廣應用價值,被國家能源局命名為 「國家能源核能供熱商用示範工程」。

相關焦點

  • 海陽核電遠距離大規模核能供熱工程力爭內年啟動
    近日,海陽一期工程遠距離大規模核能對外供熱工程可研報告通過專家評審,力爭今年啟動廠內改造工程,屆時海陽核電一期兩臺機組可實現6000萬平米供熱能力,為膠東半島提供更多清潔熱源。據介紹,海陽核能後續遠距離大規模核能供熱緊鑼密鼓推進,目標是1、2號機組同步改造,單臺機組可提供3000萬平米供熱能力,兩機組實現6000萬平米供熱能力。未來,隨著海陽核電後續機組的投運,遠期可提供超過2億平方米的供熱能力,將廣泛應用於膠東半島地區。
  • 取暖方式「變遷史」,目前國內最先進的竟然在海陽?!
    75斤公主30斤皇子20斤皇孫10斤太后作為上屆宮鬥冠軍當之無愧地領受了最多溫暖最豪華|暖閣優點:散熱均勻、室內無菸灰Bug:易引起建築下陷暖閣有個很霸氣的名字——地龍它就是紫禁城宮殿下的地下火道蜿蜒如龍通往宮殿外的地炕專供皇帝和太后用
  • 【地理視野】經常出現在高考地理題中的中國水庫、核電站排名
    1991年9月12日進行前期準備工程施工,1994年9月1日主體工程正式開工,1997年10月28日截流,2000年初第一臺機組投產發電,2001年底主體工程全部完工,主要功能為治沙防洪,輔助功能為發電,被世界銀行譽為該行與發展中國家合作項目的典範。南岸黃鹿山為該景區最高點,從那裡可俯視大壩全景,又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景色。
  • 龍口南山LNG項目開工 百億元投資「大塊頭」很「爭氣」
    該項目是國家環渤海地區液化天然氣儲運體系的重點支撐項目,將在保障我市天然氣充足供應同時,向省內其它城市、環渤海乃至華北地區供氣,為煙臺新舊動能轉換,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據悉,我市列入全省5月份集中開工重大項目名單項目共62個,總投資1040億元、居全省第一位,年度計劃投資210億元、居全省第二位。昨日上午,煙臺市龍口港區,挖掘機轟鳴作響。龍口南山LNG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 世界首個核能「充電寶」問世,能充多少電?
    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已經對該浮動核電站進行整體測試,確保了核能裝置工藝參數「完全達標並可投入運營」,預計今年7月份,「洛蒙諾索夫院士」號浮動核電站將獲得運營執照。(來源:Sputnik)這艘浮動核電站的核反應堆官方代號KLT-40S,是在「泰米爾」號核動力破冰船的核反應堆的基礎上強化和改進而來,可以提供70兆瓦的電力和300兆瓦的熱量。
  • 【項目建設提速年】全市123個重大工業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超600...
    7.聚新新材料項目 該項目由江西氟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資興建,落戶於永修縣雲山經濟開發區星火工業園,項目總投資4.5億元,佔地面積70畝。預計2020年7月開工建設, 2021年12月正式投產。主要生產氟矽新材料。達標達產後,年產值達 3.6億元以上,年上交稅收1000萬元以上,增加就業180人。
  • 2020年我國鈣產業開工項目盤點
    江油蜀玉二期生產線技改項目建成後將年產60萬噸輕質碳酸鈣、活性鈣、納米鈣等高端材料3月18日上午,江油市2020年一季度第二批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值得注意的是,江油本次開工的項目中,新材料產業類項目佔到了6個,總投資13億元,約佔總投資額的57%。
  • 預計2022年建成投用!鄭州二七廣場隧道項目今日全面開工
    鄭報豫覽 劉予平 攝影今日上午,隨著首樁開鑽進行,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鄭州二七廣場隧道項目,>正式進入全面開工。作為鄭州市的重點民生工程,項目預計2022年上半年建成投用。屆時二七廣場周邊道路環境將迎來顯著提升。
  • 河北省首個採用清潔能源天然氣為燃料的重型燃機項目實現雙投,可...
    至此,該公司兩臺燃氣機組實現雙投,標誌著河北省首個重型燃機項目全面投產。該項目於2014年6月26日獲得河北省發改委核准;2016年10月10日主體工程開工;2017年8月14日廠用電系統受電;2018年3月15日,天然氣具備通氣條件;2019年1月9日11時58分,二號機組完成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2020年12月19日12時08分,一號機組完成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
  • 齊翔騰達20萬噸/年丁腈膠乳項目全面建成投產
    2021年元旦剛過,雪松旗下化工產業集團核心企業齊翔騰達傳來重磅喜訊——20萬噸/年丁腈膠乳項目全面建成投產!!齊翔騰達1月7日發布公告稱,其20萬噸/年丁腈膠乳項目已建成投產。此前,該項目一期(10萬噸/年)於2020年11月建成投產。2020年8月9日,齊翔騰達投資6.8億元的20萬噸/年丁腈膠乳項目正式開工。
  • 山東重工城首個外資項目開工,請看「濟南速度」!
    8月17日下午,山東重工(濟南萊蕪)綠色智造產業城的凱傲智能叉車和智能網聯重卡二期項目集中開工。其中,首個外資項目凱傲智能叉車項目從拿地到四證齊發僅用12小時;智能網聯重卡二期項目比原定計劃提前了8個月,充分展現了項目建設的「濟南速度」。
  • 【搶鮮看】中建·長投·葛店雙創谷產業園項目正式開工
    【搶鮮看】中建·長投·葛店雙創谷產業園項目正式開工 2020-03-30 21: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拜登的核能拯救計劃:美國兩黨或將共同支持國內核能發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承諾,將在正式上任的第一天重新加入《巴黎協定》,然後啟動一項2萬億美元的綠色能源革命,旨在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美國將再次努力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此前四年,川普政府和共和黨人普遍持懷疑態度。
  • 總投資11.7億元,壽光這個大項目2021年全面投用
    總投資11.7億元,壽光這個大項目2021年全面投用 2021-01-09 17: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定州39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74.6億元!
    項目建成後,可引進容納客商1200餘戶,提供就業崗位3000餘個,年交易總量可達100萬噸,年交易總額可達20億元。 佔地面積24畝,租賃園區原有廠房1.2萬平米。其中改造使用標準化車間10000平米、附屬生產研發車間200平米、辦公用房497平米。 正常投產後年產pvc手套100億隻,年產值約為2.2億。
  • 達拉特發電廠五期1×100萬千瓦機組項目正式開工奠基!
    達拉特發電廠五期1×100萬千瓦機組項目正式開工奠基! 8月18日上午,北方聯合電力有限責任公司達拉特發電廠煤電一體化五期1×100萬千瓦機組擴建工程項目正式開工奠基
  • 中國核能兩個「第一度電」 都與四川有不解之緣
    原標題:50年的兩個「第一度電」 關注「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併網發電 11月27日0時41分,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正式併網發電。2000多公裡外的成都,中核集團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內,一直關注著這「第一度電」能否順利發出的技術人員也終於鬆了一口氣:「成了,終於成了!」
  • 鄭州二七廣場隧道開鑽 預計2022年上半年投用
    河南商報記者陳朋衝10月16日,鄭州二七廣場隧道項目正式開工,標誌著二七商圈提質改造工程進入施工階段。二七廣場隧道項目工程預計2022年上半年建成投用。二七廣場隧道項目已正式開工,預計2022年上半年建成投用10月16日上午,備受關注的鄭州二七廣場隧道項目進行了首樁開鑽儀式,標誌著該項目全面開工。
  • 成都一批菜市場建成投用 你家門口買菜更方便了嗎?
    成都從2017年開始,啟動中心城區基本公共服務設施「三年攻堅"行動,提出成都中心城區將在三年內新建8大類、18項,共計2818項公共服務設施,打造「15分鐘生活圈」,希望市民享受到15分鐘搞定生活的便利。這之中,關乎市民「菜籃子」的農貿市場,就是其中之一。記者從成都市住建局了解到,自「三年攻堅」啟動開始,截至目前,中心城區開工農貿市場243個,其中建成13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