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能兩個「第一度電」 都與四川有不解之緣

2020-12-21 人民網四川頻道

原標題:50年的兩個「第一度電」

關注「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併網發電

11月27日0時41分,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正式併網發電。2000多公裡外的成都,中核集團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內,一直關注著這「第一度電」能否順利發出的技術人員也終於鬆了一口氣:「成了,終於成了!」

「華龍一號」與四川有何淵源?核動力院相關專家表示:「『華龍一號』一直在四川!」不僅僅是「華龍一號」,50年來,中國核能兩個具有標誌性意義的「第一度電」,都與四川有著不解之緣。

50年前

在四川大山深處發出中國核能的「第一度電」

50年前,在距成都市區100多公裡外的一座大山深處,有個代號909的基地。作為我國第一艘核潛艇的陸上模式堆所在地,我國核能的「第一度電」就從這裡發出。

如果說今天「華龍一號」併網發電標誌著我國邁出了從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跨越的重要一步。那當年從無到有的「第一度電」,則事關當時新中國的國際地位——不久後,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艘核潛艇成功下水,中國由此成為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絕大多數人接到通知來這裡時,並不知道具體要做什麼。」核動力院原總工程師黃士鑑回憶,當年單位對外稱是「西南水電研究所」,其通信地址「成都291信箱」更是一個地圖上找不到的地方。「剛來這裡,喝的是池塘水、住的是泥巴和石頭壘起來的『幹打壘』,更要命的是當時關於核動力裝置的全部資料只有兩張模糊不清的照片……」

在生產生活資料都十分匱乏的條件下,正是老一輩核動力人夜以繼日的艱苦奮鬥,才實現了這個陸上模式堆滿功率運行。

繼「白手起家」造出國人自己的核潛艇後,1980年,核動力院又自主設計並建成中子通量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高通量工程試驗堆,為我國後續自主開發各種反應堆提供了關鍵設備。上世紀80年代末期,核動力院又「乘勝追擊」,建成我國首座脈衝型反應堆,打破了美國對該技術的獨家壟斷。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核動力院為秦山一期核電站與大亞灣核電站提供了大量人才、技術支持,完成多項重要試驗。在秦山二期核電站相關建設中,核動力院更是完成了相關反應堆及主冷卻劑系統設計任務。

「中國核動力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信心和底氣,就是在四川西南部這片山區澆築的。」出生在這裡、成長在這裡,現在回到這裡守護基地的核動力院基地副基地長唐斌說。

50年後

「華龍一號」的「第一度電」再度激勵中國人

1996年底某天的一個午後,基地的一棟兩層辦公樓裡迴蕩著激烈的爭論聲——當時,核動力院的20多名科研人員就在此討論中國自主百萬千瓦級核電方案的主要技術參數……

「『華龍一號』就是在那時埋下的『種子』!」經歷「華龍一號」設計、研發、試驗和建造全過程的核動力院科技委主任吳琳回憶,那次研討會上,大家創造性地提出了「177堆芯」設計。

在核電站中,堆芯是能量源泉,是一個核電機型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而在很長一段時間,中國核電技術就是因為在堆芯設計和燃料元件設計製造等方面還不具備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出口常常受制於人。

相關業內人士指出,當時國外絕大部分採取的都是「121堆芯」「157堆芯」等技術,而這種「177堆芯」,不僅可使核電機組的發電功率得到5%至10%的提升,同時也降低了堆芯內的功率密度,提高了核電站安全性。「形象點說,這就是『華龍一號』的靈魂所在。」

事實上,「華龍一號」從概念提出到工程建設,就是一個不斷破解「卡脖子」難題的過程。「越是被制約,就越堅定了我國自主研發的決心。」吳琳說。

據了解,「華龍一號」已形成一套完整的、自主的型號標準體系,其所有核心零部件均已實現國產,其首堆國產化率也超過85%,完全具備了批量化建設的能力。如今,中核集團在海內外共有6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在建,建設工程安全和質量處於良好受控狀態。

中國核電挺直腰杆「走出去」,不再只是期待。

一圖看懂「華龍一號」

●「華龍一號」

採用的是中國自主研發,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第三代核電技術——ACP1000,代表著當今我國壓水堆核電站最高水平

2015年,「華龍一號」分別在國內福清和巴基斯坦喀拉蚩開工建設,是全球建設最為順利的第三代核電機組

●安全性如何

安全性達到國際最高標準。能夠保證在事故情況下,72小時內不需要外部幹預,也能確保反應堆安全,杜絕了車諾比和福島事故重演的可能

採用了雙層安全殼,能夠防止大型客機的撞擊

●發電量如何

「華龍一號」一個機組併網發電之後能夠滿足一個中型城市,如山西大同市的用電需求,每年減少耗煤530萬噸,以及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300萬噸,相當於植樹2.6億棵

●意義何在

「華龍一號」打破了國外核電技術的壟斷,讓中國成為擁有世界先進水平的自主三代核電技術的國家之一,成為中國創造走向世界的新名片

(四川日報記者朱雪黎)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相關焦點

  • 中國核能兩個有標誌性意義的「第一度電」 都與四川有著不解之緣
    2000多公裡外的成都,中核集團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內,一直關注著這「第一度電」能否順利發出的技術人員也終於鬆了一口氣:「成了,終於成了!」「華龍一號」與四川有何淵源?核動力院相關專家表示:「『華龍一號』一直在四川!」不僅僅是「華龍一號」,50年來,中國核能兩個具有標誌性意義的「第一度電」,都與四川有著不解之緣。
  • 世界首個核能「充電寶」問世,能充多少電?
    文/ 夕揚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4月24日發布消息稱,該公司已完成對世界首座浮動核電站「洛蒙諾索夫院士」號核能裝置的試驗。「洛蒙諾索夫院士」號作為世界上第一座浮動核電站,是由一艘長144米、寬30米的駁船搭載兩座35兆瓦核反應堆組成。
  • 1公斤燃料鈾235裂變相當於2700噸標準煤完全燃燒 濟南能否實現核能...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6日訊 今天上午,由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濟南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省區域能源學會、中國電促會核能分會、中國電促會核能供熱專委會、啟迪新核(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2020年泰山科技論壇濟南清潔供暖核能供熱研討會在濟南舉辦,專家學者們就核能供熱的創新發展及推廣展開熱烈研討
  • 中國核電: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擬收購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
    債券簡稱:20核電Y1        債券代碼:175096 債券簡稱:20核電Y2        債券代碼:175285 債券簡稱:20核電Y3        債券代碼:175425 債券簡稱:20核電Y5        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擬收購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
  • 「漢語橋」全球總冠軍戴廬可與中國的「不解之緣」
    受訪者供圖中新網重慶11月15日電 題:「漢語橋」全球總冠軍戴廬可與中國的「不解之緣」中新網記者 鍾旖僅三年時間,22歲的比利時青年戴廬可已來往中國8次。他既愛中國的山水田園,也熱衷尋訪各地美食,甚至還在微博、Youtube、Instagram等社交平臺上開通帳號「廬可思議」,寫腳本、拍視頻,展示自己的生活日常,吸引數萬粉絲,點讚他與中國的不解之緣。戴廬可出生於比利時一個文化世家,家人多是語言老師,外公退休後利用業餘時間學習中文,彼時8歲的他懵懵懂懂中「第一次感受到中國」。
  • 愛沙尼亞成立核能工作組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核電網訊:愛沙尼亞政府已決定設立一個國家工作組,審議採用核能發電問題。該小組將在國外專家的支持下分析愛沙尼亞引入核能的可能性,並向政府提出相關結論和建議。愛沙尼亞總理尤裡·拉塔斯(Juri Ratas)表示,為提高愛沙尼亞能源安全、可持續性和競爭力,並實現2050年氣候目標,其中一個解決方案是在2030年後啟用核能。
  • 拜登的核能拯救計劃:美國兩黨或將共同支持國內核能發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承諾,將在正式上任的第一天重新加入《巴黎協定》,然後啟動一項2萬億美元的綠色能源革命,旨在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美國將再次努力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此前四年,川普政府和共和黨人普遍持懷疑態度。
  • 國網四川電力(送變電)共產黨員服務隊:甘阿涼地區的一面旗幟
    「杆塔本體及基礎正常,金具部分未發現異常,通道內無超高樹木……」11月3日,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爐霍縣雅德鄉,國家電網四川電力(送變電)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馬勇與班組人員巡檢220千伏新孜一二線。線路通道大部分位於海拔4100米以上的山區,通道內山路荊棘叢遍布,部分路段需藉助登山繩攀登坡度近80度的懸崖。「這條線路巡檢難度非常大。黨員服務隊理應承擔起巡檢任務。」馬勇說道,「前段時間,我們在甘孜二郎山巡線的事登在了報紙上,好多網友都說我們工作辛苦,可黨員服務隊就是要衝在最難、最險的一線。讓大家安心用電是我們的責任。」
  • 名菜宮保雞丁與一位四川總督的不解之緣
    (丁寶楨塑像,圖來自網絡)(丁寶楨像,圖來自網絡)飲食史流傳著兩個版本的 「宮保雞丁」誕生的故事。第一個版本是這道菜的誕生和丁寶楨的家廚有關。丁寶楨原籍貴州平遠(今織金)人,是清朝鹹豐年間的進士,他中進士後,依然保持簡樸的生活作風。
  • 中國第一座樂高樂園,為何要選址在四川?
    這背後可能有兩個邏輯,一是避免較大競爭和分流,上海有迪士尼,北京環球影城預計2021年開業,雖和樂高樂園不一定會有流量衝突,但畢竟是兩個很大的咖位,不得不細細斟酌,而且,在上海,默林娛樂旗下已有小豬佩奇、樂高探索中心等多個品牌布局,落地樂高樂園可能會給同體系產品帶來競爭與分流;二是西南區域是文旅市場潛力重鎮,市場正在擴容,前景可期,但國際
  • ...中國電力建設集團董事長晏志勇:「懂水熟電」的我們,還想在四川...
    四川在線記者 朱雪黎 攝影 郝飛11月17日,落實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戰略——四川省與中央企業合作發展座談會暨項目籤約儀式上,中國電力建設集團董事長晏志勇是六個發言央企代表之一。發言中,他細數了「懂水熟電」的中國電建未來想在四川做的事。
  • 宮崎駿的漫畫人生與中國有不解之緣,卻在中國之旅後,不再來中國
    幾乎看過他電影的人,沒有不深深地喜歡上他的,《千與千尋》奪得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娜烏西卡蟬聯最受歡迎的動畫人物……他的作品深受世界各國觀眾的喜愛,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世界級的大師,卻在人生的漫畫之路上和中國有著鮮為人知的不解之緣。然而他卻在第一次中國之旅後,發誓不再來中國,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四川遂寧有個「中國死海」
    人民網遂寧10月26日電(陳思) 四川鹽滷文化發源已久。大約1.5億年前地球的兩次造山運動,在四川省形成了地下古鹽湖。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水利專家李冰父子入蜀治水發現地下鹽滷,打下蜀中第一口「廣都鹽井」,開始了取滷煎鹽。
  • 釷元素:核能開發新思路(圖)
    目前,英國科學家們已經在曼徹斯特南部的柴郡平原,建起了一個用於研究釷的小型加速器——EMMA,目的是尋求用釷代替鈾作為新型核燃料的方式  為解決人類未來的能源需求,人類研究應用鈾和鈽的核電技術已經有六七十年了,雖然核電相對於煤電有其不可替代的優點,但是安全性和核廢料的處置兩大問題一直引起廣泛關注。
  • 有人說如果可控核聚變成功了,一度電連一毛錢都不到,可能嗎?
    根據核反應原子核的變化情況,可以將核能細分為核裂變、核聚變和核衰變三種方式。其中核裂變和核衰變都是由較大原子序數的原子演變為原子序數較小的原子,只不過衰變是自發進行的,裂變是由一個重原子在特定的條件下(外界環境影響下)分裂為兩個或多個輕原子。
  • 比核能更厲害的能量出現了?通古斯大爆炸,是特斯拉惹的禍?
    除軍事上的競爭外,一切都是工業文明的初級狀態。但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貝加爾湖西北部突然發生了一場震驚全球的大爆炸,在瞬間,2000平方公裡的土地被夷為平地,無數的樹木被燒成灰燼。距爆炸源650公裡處的房屋玻璃被悉數震碎,強烈的光線不僅照亮了整個天空,還可以看見飄落在幾乎亞歐大陸的巨大蘑菇雲。
  • 中國核電(601985.SH)擬向中國鈾業增資5億元以打造核能產業生態鏈
    A股 中國核電(601985.SH)擬向中國鈾業增資5億元以打造核能產業生態鏈 2020年12月11日 21:10:01
  • 從中國手中拿走21億度電,卻把有毛病的產品出口給我國,真好意思
    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經濟發展迎來了爆發期,在2008年中國經濟總量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如今中國經濟正在以每年6.5%的增速高速發展,人均GDP從2001年的8670元到現的59261元,發展速度令老外們瞠目結舌。同樣在國際上的地位也有所提高,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 四川有個「絲綢之都」,有兩個5A級景區,卻鮮有人知!
    眾所周知四川一直享有「天府之國」的美稱,是旅遊天堂。那裡有令人無法抗拒的熱食、令人驚嘆的自然風光和古蜀文化,每年吸引無數遊客。省會成都,是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它優美的環境,宜人的氣候,無數的美食,獨特的茶館文化,現代化的經濟建設,無疑使它成為西部第一城!
  • 中國廚電第一品牌的底牌:擊敗洋品牌坐穩高端頭把交椅
    對於中國家電產業來說,廚電一直是個另類的存在。不只是在於,廚電行業是唯一完全由本土企業主導、定義的產業;同時,廚電產業,還是中國家電第一個由本土品牌主導高端市場的品類。這一切,皆因為廚電第一品牌方太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