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化大潮下 日本汽車製造商大幅削減傳統車型

2020-12-13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隨著跨界車型在市場上越來越受歡迎,以及汽車行業電動化趨勢的日益擴大,日本汽車製造商正在削減車型並更新產品線。本田的飛度和思域雙門轎跑,以及豐田的雅力士等曾經的暢銷車型即將被淘汰,而日產曾一度領先市場的Versa也有可能會從市場上消失。

本田忍痛放棄飛度和思域,與通用合作發展EV

本田美國公司的大部分利潤來自跨界車,儘管該公司比其他競爭對手更專注於乘用車。但該公司希望藉助思域緊湊型等流行車型吸引年輕的消費者。

儘管如此,本田依然感受到了壓力,因為消費者開始轉向載重能力更強,駕駛空間更大的跨界車。由於銷量下滑,該公司將停止生產飛度和思域雙門轎跑這兩款經典車型。

飛度:這款小型車將在2020年後停產。2006年推出的這款外形短小的微型轎車一直是本田的入門級車型,深受那些想要創造性地利用空間和相對有趣的駕駛特性的買家的喜愛。但隨著消費者轉向HR-V和思域掀背車,飛度在美國的銷量受到影響。不過,飛度姊妹車型Jazz在其他市場仍頑強地活著。

思域:由於雙門轎跑版本的銷量已經銳減至思域所有版本總銷量的6%,本田計劃在2020年後停產這款車型。而2021年型轎車和掀背版本不會受到影響,第11代思域轎車將於2021年春季作為2022年款車型亮相,重新設計的掀背車將在今年秋季推出。

另一方面,本田正在與通用合作開發兩款電動汽車,並加強混動陣容,以提高其行業領先的燃油經濟性並減少排放。

電動汽車:本田正在與通用合作開發兩款基於通用平臺、使用通用新型Ultium電池的電動汽車。這兩款車型將由本田設計,很可能是跨界車,預計在2024年上市銷售。因此,如果按照最初的時間表,這些車型可能會在2023年亮相。

本田Clarity:本田這款新能源車型即將推出2021年型插電式混合動力版本和純燃料電池版本,在北美沒有一款純電動本田車型的情況下,這款 Clarity是零排放汽車的替代品。由於續航只有89英裡,電動版Clarity在去年已被淘汰。

日產大規模更新北美產品陣容,試圖東山再起

日產正在進行產品改革,試圖在其第二大市場美國東山再起。本次產品攻勢將使日產的平均壽命從目前的5年以上降低到近3年,到2021年中期將更新約70%的產品陣容。

日產已經對其大部分轎車進行了重新設計或升級,該品牌將從最暢銷的Rogue開始,重新調整關鍵的跨界車陣容。與此同時,隨著Ariya走向前臺,標誌著日產將在明年正式進軍新興的電動跨界車市場。

Versa:日產重新設計了2020年型Versa,搭載1.6升的四缸發動機,功率從109馬力提高到122馬力。日產有可能會在2022年下半年再次更新這款入門級微型車,但隨著小型轎車需求的減弱,在現有年型產品生命周期結束後,Versa可能會在美國市場被淘汰。

聆風:日產在去年初推出長續航版聆風,搭載62千瓦時電池組,一次充電可續航226英裡。2023年上半年日產或重新設計聆風,新一代車型預計將通過日產與其聯盟夥伴雷諾和三菱共享的一個新的電動汽車平臺打造。

Rogue:日產將重新設計2021年型Rogue,預計於今年亮相。即將上市的Rogue的設計理念建立在2018年展示的Xmotion概念車基礎之上,但擁有更多的駕駛空間。

2.5升直列四缸發動機將為新版Rogue提供181馬力的動力,比現有版本提高了11馬力。這款緊湊型跨界車還將配置更新的懸架和轉向系統,以提高駕駛性能並減少發動機噪音。

另外,日產還在今年更新了Rogue Sport 的內飾,並增加了標準安全技術和駕駛員輔助技術,但運動版Rogue 在未來可能會被淘汰。經銷商表示,這款車型在Rogue 和 Kicks之間迷失了方向。

Ariya:這是日產第二款電動車型,也是該公司計劃在全球推出的8款新型電動車型之一,將於2021年底上市。

Ariya建立在一個新的架構上,大小與Rogue相仿,續航高達300英裡。這款跨界車摒棄了日產傳統「盾形」格柵,並將首次推出新技術,包括雙電機、全輪驅動系統和日產下一代自動駕駛系統。

與此同時,日本其他汽車製造商的新一代產品也在醞釀之中,而英菲尼迪正準備通過一系列發布會來重振其產品線,而謳歌也在進行多項產品的重新設計和改進。另外,豐田也將推出一款超小型跨界車以及重新設計的Mirai燃料電池車。雷克薩斯將專注於改進輕型卡車,以吸引年輕的消費者。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電池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戴姆勒等傳統汽車製造商爭相招聘程式設計師,加速電動化轉型
    就在特斯拉崛起的同一年,活躍的對衝基金和其他投資者也促使汽車行業轉向電動化。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更投資者認為,燃油車在汽車行業長達一個世紀的主導地位將在十年內走向終結。 目前世界各國都支持最早在2030年開始逐步淘汰燃油車的計劃,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的壓力已經影響到對燃油車進行重大新投資。
  • 禁油令下,日本汽車製造商如何向電氣轉型
    這項歷時15年的逐步淘汰計劃給日本汽車製造商留出一定時間,他們基本可以進行兩到三個產品周期調整。但如果日本汽車製造商轉型速度遲緩,那就只好把日本市場拱手讓給通用汽車或大眾汽車集團等翹首以盼的非本土企業。通用汽車和大眾汽車集團在進軍電動汽車領域過程中表現更加積極,也更有魄力。
  • 豐田,「汽車業的諾基亞」?
    豐田章男 文 | 丁唯一 編輯|周  遊 大潮當下,幾乎所有傳統車企都在謀劃電動化轉型大計。此外,他還表示,向電動汽車全面轉型所需要建立的基礎設施將使日本花費14萬億至37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0.88萬億-2.34萬億元)。 豐田章男此番表態,正面回應了日本可能出臺的「禁燃令」。 12月初,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經濟產業省正在考慮在2035年前後停售汽油車新車,未來日本的新車銷售將全部轉變為混合動力車和純電動汽車等電動車型。
  • 曝雷諾將砍掉多款轎車和MPV車型以削減成本
    據路透社援引四位接近雷諾的消息人士稱,作為成本削減計劃的一部分,雷諾正準備大幅縮減產品線,砍掉Espace等知名但銷量狀況不佳的車型。雷諾從2009年開始就對其產品系列進行全面梳理,但其產品陣容中仍有45至50款車型,包括雷諾品牌以及Dacia、RSM、Lada和Alpine等品牌。對於是否繼續削減麵包車和轎車車型,雷諾拒絕置評。由於前CEO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的下臺以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雷諾受到了巨大衝擊。
  • 馬自達北美 CEO:創馳藍天發動機是電動化的基石
    據汽車新聞網站Autonews報導,馬自達北美公司CEO毛籠勝弘(Masahiro Moro)日前表示,在電動化轉型期間,馬自達打造具有駕駛樂趣產品的決心將不會發生改變,而公司創馳藍天Skyactiv-X發動機將成為馬自達電動化的基礎。
  • 日本考慮2035年禁售燃油車,電動化領域日產搶跑成功
    近日,據日本媒體《東方新報》報導,日本政府正就2035年前後禁止燃油汽車的新車銷售進行最後的評估。預計將於本月10日召開汽車製造商參與的會議,宣布這一計劃。一旦政策實施,對日本車企來講,新能源的發展已經成為必然趨勢。
  • 在中國普及了HEV車型後,豐田又把目光投向了全方位電動化
    相比同時代的汽車產品,THS-I的節油效果沒有其他車型能夠媲美,但它的加速能力存在一些短板。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2003年伴隨第二代普銳斯車型上市,第二代THS系統也同時問世。它在原有一個行星排的基礎上,新增了一個行星排。簡單來說,新增的行星排起到了放大扭矩的作用,提高了車輛的動力性。
  • 「電動化」引發了汽車輪胎的變革性發展
    背景 近幾年來,節能、環保的電動汽車受到了最廣泛的關注,從2019年日內瓦車展發布的新車數據我們可以看出,近乎八成的新車均為電動車,汽車「電動化」將會成為未來汽車最重要的發展方向。
  • 加速推動電動化進程,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揭牌,首款車型2023年...
    2020年12月8日,在安徽省及合肥市相關領導、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安進、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馮思翰等見證下,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揭牌,標誌著大眾汽車集團電動化進程加速推進。根據此前公布的戰略布局,大眾汽車計劃在2029年推出75款純電動產品,基於MEB平臺的純電動汽車銷量將要達到2000萬輛。
  • 戴姆勒五年內投700億歐元 「砸錢」推進電動化轉型
    戴姆勒「砸錢」提速電動化轉型。繼大眾、奧迪宣布投資數百億歐元推動轉型之後,戴姆勒股份公司監事會近日也批准了一項針對電動化和數位化轉型的投資計劃。2021年至2025年,戴姆勒將在研發、不動產、工廠及設備領域投資超過700億歐元,以加速電動化和數位化轉型。
  • 全球第四大汽車製造商 歐盟批准PSA/FCA合併
    日前,網通社從外媒獲悉,歐盟委員會反壟斷機構批准了PSA集團和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FCA)合併成為Stellantis集團的申請。合併後,Stellantis集團將成為全球第四大汽車製造商。
  • 影響就業 大陸集團批評電動化進程過快
    影響就業 大陸集團批評電動化進程過快 資訊]  日前,據海外媒體報導,大陸集團警告稱電動化進程過快,已帶來失業壓力並損害人們的生活。
  • 汽車底盤行業深度報告:電動化、智能化底盤新風口
    共享化則主要側重於汽車商業模式的改變,同時對通訊控制(增加聯網及控制零件)、電子電氣系統具有增量作用。輕量化應用範圍較廣,對動力總成、底盤、內飾、車身、外飾等都具有增量作用。對於底盤系統,電動化、智能化、輕量化都將帶來底盤系統的單車價值量大幅提升,相關供應商有望受益。
  • 車展觀察 | 2020,電動化的分岔路就此鋪開
    相比過去幾年傳統汽車新能源產品的小打小鬧,誠意不足,這一次,各大車企160輛新能源車紛紛在北京車展上秀肌肉,從豪華到合資,要麼有電動概念車亮相,要麼已有電動產品上市,各種新能源概念車與實用車型鱗次櫛比,爭相鬥豔。
  • 為什麼保時捷能成為"最會賺錢的汽車製造商"?
    而保時捷全球執行董事會副主席兼成員、負責財務與信息技術的麥思格也絲毫不謙虛地表示,保時捷是"世界上最具盈利能力的汽車製造商之一"。在全球銷量下滑的態勢下,保時捷的銷量規模、盈利能力令其他同行豔羨不已,那麼保時捷為什麼能成為"全球最賺錢製造商之一"呢?首先,作為超豪華品牌,保時捷的單體利潤可觀。"
  • 《汽車技術路線圖2.0版》發布,燃油車即將退出,新主角是誰?
    對個人來說,《路線圖2.0》後跟進的諸多新能源車型的補貼、上路等政策必將出臺。這對個人在汽車產業相關的股票/基金投資、以及下一輛車買新能源車、還是燃油車,均息息相關。 《路線圖2.0》中汽車「電動化」相關的重要目標摘錄如下: 階段一:2025年 1、我國混動新車在傳統能源乘用車中的佔比將達到50%以上; 解讀:新售車型中燃油車比例將低於50%
  • 大眾居然在「補貼退坡」的時候all in電動化,這是在打什麼算盤?
    2017年9月,法拉克福車展前夕,時任大眾集團CEO穆勒宣布啟動Roadmap E計劃,到2030年大眾全部車型都將有電動版,投資500億歐到電動車電池,200億歐到電動車。大眾將其稱之為「全球汽車行業最全面的電動化倡議」。這意味大眾汽車未來將投入700億歐元用於全面電動車的規劃。
  • 大眾ALL IN電動化,中國市場將是一場「搶灘登陸戰」
    在全球汽車市場轉向電動化、網聯化的大潮中,各大車企、消費者也對數位化製造的關注熱情正在升溫,汽車行業處於一個世紀以來的最大變革中。大眾汽車近日表示,計劃在五年內投資730億歐元,來研發純電動車、混合動力車和數位化技術,其中研發純電動車的資金為350億歐元,約佔總投資金額的一半,正式向造車新勢力施壓。此番投資調整後,大眾集團的研發預算佔比,將從之前的40%,一口氣提升至50%,目的就是要追趕技術領先的特斯拉,並試圖拉開與其他傳統車廠的差距。
  • 東風汽車章國光:汽車動力電動化的開發實踐與思考
    東風汽車章國光:汽車動力電動化的開發實踐與思考蓋世直播2020-12-1111:30:58核心提示:新技術不成熟、故障率高和對新技術不了解,這是混合動力的行業痛點。2020年12月3-4日,由蓋世汽車主辦,上海市嘉定區經濟委員會特別支持的「2020中國汽車動力總成電氣化國際峰會」在上海汽車城瑞立隆重召開。
  • 「日,日本牌汽車?」
    本田加日產,這是日本汽車? 事情的緣由來自日本政府的擔憂, 主要是因為擔憂未來汽車向電動化、 自動駕駛汽車轉變中, 日本傳統汽車製造商會失去如今靠內燃機建立的這種優勢, 這種擔心就像是兢兢業業的實體店 害怕被突然爆火的網際網路購物給搶去了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