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覺時總哼唧,還一直扭動身體,兩種可能父母要區別對待

2020-12-23 媛媽育兒日記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由於育兒經驗不足,新手爸媽帶娃時總是特別小心,寶寶的一舉一動都會細心觀察,生怕有什麼發育問題不能及時發現。

這種小心留意的做法是正確的,育兒非小事,確實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昨天后臺收到一條私信,這位寶媽剛出月子不久,最近發現自家寶寶睡覺時總緊緊握著小拳頭,嘴裡總哼唧,小臉憋得通紅,還一直扭動身體。

見寶寶這樣她擔心得很,想知道到底怎麼了,是不是哪裡不舒服。

其實這種情況有兩種可能,一是孩子正在經歷猛漲期;二是漲肚了。

父母先別擔心,這不一定就是異常,首先要細心觀察,而後做出判斷,才能根據具體原因採取有效措施,畢竟這兩種可能是要區別對待的。

01如何判斷孩子是哪種情況?

1)猛漲期

孩子一周歲前,身體處於快速發育的時期,所需的營養特別多,因此吃奶次數也會增加,還有寶寶會變得很煩躁、脾氣差。

這位寶媽家的寶寶一個月多,剛好處於七個生長期中的第三個猛漲期。手腳亂蹬,小臉通紅還吭哧吭哧地哼唧,這正是處於猛漲期的煩躁表現。

這種情況很正常,只要按需餵養,讓寶寶補足營養,並且多多安撫,轉移注意力就可以了,每個孩子都要經歷的。

2)漲肚子

寶寶漲肚子,說明腸胃裡有氣體,非常不舒服,於是通過亂動或哼唧來向父母表達。

通常來說,寶媽的判斷方式都是用手按一下寶寶的小肚子,看看軟硬程度。

辦法雖然對了,但時間是有限制的,時機不對就可能判斷錯誤。寶寶醒著時總是會用力,因此肚子摸起來就可能硬硬的,最好選擇寶寶睡覺時按,這時發硬多半就是漲肚子了。

另外,漲肚子的寶寶還會同步出現以下表現,大家可以對照一下:

吐奶頻繁,剛吃完奶就吐餵完奶平躺在床上會哭鬧不停寶寶哼唧時有些氣喘手腳用力亂蹬胃腸內脹氣多會經常放屁便秘或腹瀉排洩綠便且帶泡

02寶寶漲肚子,應該怎麼辦?

1)首先排除生理原因

有些孩子天生就喝不了母乳和奶粉,喝完後會脹氣,哭鬧嚴重、不愛吃奶,這些都是乳糖不耐受的反應。

如果孩子的肚子有些鼓,但沒有其他異常反應,那就沒有什麼大問題,寶媽多給按按摩,隨著孩子逐漸發育這種情況自然就會消失了。

如果孩子脹氣很厲害,哭鬧不止還不愛吃奶的情況,最好帶去醫院檢查,有沒有其他毛病,比如壞死性小腸結炎。

若是乳糖不耐受,寶媽還是可以採用母乳餵養,但餵孩子前可以先餵些乳糖酶;如果採用普通奶粉餵養,可以更換乳糖不耐受寶寶的專用奶粉。

另外,也不用太擔心,有些寶寶逐漸長大後,就可以喝正常奶粉了。

2)緩解和調整

①餵奶後拍嗝

孩子會漲肚子,是因為吃奶時空氣進腸胃裡了,又由於腸胃弱,不像大人一樣能自己消化。

因此,為了緩解這種情況,餵完奶後可以豎抱一會兒,讓孩子靠在你的肩膀上,手握成勺子狀在後背上輕輕拍打,一直到孩子打出奶嗝為止。

還可以把孩子平放在腿上讓他趴著,然後在後背輕拍。

②改正餵奶姿勢

若寶媽的餵奶姿勢不對,孩子也會漲肚子。

怎麼確定姿勢是否正確呢?寶媽餵奶時可以觀察孩子的反應,如果喝奶時寶寶發出有節奏性的吞咽聲,就說明姿勢是對的,寶寶感覺很舒服;如果時斷時續則說明銜接姿勢不正確,要讓孩子含住大部分乳暈。

對於吃奶粉的寶寶來說,衝奶粉的技巧很重要,記住一定要左右搖晃,不要上下隨便搖晃,不然奶瓶裡會有大量氣體,喝了也會導致孩子脹氣。

③排氣

餵完奶後如果拍不出奶嗝,可以通過按摩幫助孩子排氣。如餵奶30分鐘後,按照順時針方向輕揉寶寶腹部,每次按6—10圈。

還可以採用飛機抱來緩解,讓寶寶面部朝下,身體緊趴在媽媽或爸爸的手臂上,頭在肘彎附近,雙腿搭在左邊。

注意,家長一定要抓緊寶寶大腿根部,以免摔傷,一般3到5分鐘就可以了。

嬰幼兒時期的孩子都非常脆弱,護理不當就會生病,哭鬧個不停,新手媽媽經驗不足就需要時時留意。

而且寶寶腸胃弱,睡覺時無論溫度高低都要蓋好被子,不然會著涼。哺乳期媽媽要注意清淡飲食、少鹽少油,多吃健康有營養的食物,寶寶也會受益。

相關焦點

  • 寶寶睡覺時,這兩種睡姿不安全,很多娃都中招了,父母趕緊糾正
    事實上,由於不良的睡姿,增加了寶寶發生「嬰兒猝死症候群」的概率,因而發生突然死亡的現象。這是極其危險的行為,必須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視。那麼,寶寶睡覺時有哪些睡姿不好呢?孩子最適合的睡姿是什麼呢?年齡在2-3個月的寶寶,還會因為俯臥不易散熱,讓寶寶的身體產生過熱的反應。因此,建議1歲之前的寶寶保持仰臥的睡姿最為安全。在白天寶寶清醒的狀況下,短暫地趴睡也有利於寶寶的身體發育,但必須有父母的陪同。
  • 寶寶三個月了,白天睡覺睡得少,晚上正常睡覺,這種情況正常嗎?
    寶寶的月齡所處的階段不一樣,餵養方式不一樣,睡眠時間的長短自然也不盡相同。充足的睡眠時間是保證嬰幼兒身體正常生長發育的關鍵,寶寶從新生兒階段到嬰幼階段,在從嬰幼階段到幼童階段,每天的睡眠時間也是不一樣的,三個月的寶寶一天正常的睡眠時間應當保證在12-16小時左右。
  • 寶寶睡覺時這3個動作,可能是身體缺鈣的信號,媽媽們要重視
    一、寶寶睡覺時這3個動作,可能是身體缺鈣的信號此前有新聞報導,黑龍江一名18個月大的寶寶因為感冒而去醫院治療,沒成想醫生在治療的過程中檢查出寶寶的輸尿管中有一塊花生米粒大小的結石。追其原因後醫生認為,這是家長盲目補鈣導致的。原來寶寶的父母擔心孩子缺鈣,於是便盲目補鈣半年多,沒成想,孩子不缺鈣還長出了結石。
  • 寶寶睡覺有這些動作,可能是缺鈣,3個「隱藏危害」父母不能小覷
    父母都知道鈣對寶寶的重要性,幾乎從寶寶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已經為他們準備好了補鈣產品,當然也不會忘記通過維生素d加強寶寶對鈣的吸收。畢竟寶寶身體發育很快,所以需要大量的鈣質作為支撐,如果寶寶缺鈣,很有可能造成不利的影響。
  • 寶寶睡覺時總發出「哼唧」聲,多半是這兩個原因,家長要分別對待
    聽完後我跟她說,我家二寶小時候也這樣過,不用太擔心,可能是兩個原因引起的。寶寶睡覺時總發出「哼唧」聲,多半是這兩個原因,家長要分別對待由於篇幅限制,我簡化了寶寶的症狀,有些寶寶可能還會哼哼唧唧的,這種情況可能是兩種原因引起的。一是寶寶處在猛漲期,二是漲肚子了。
  • 寶寶睡覺總是蹬腿、唧哼、搖頭,可能是這3個原因導致,別忽視
    寶寶睡覺蹬腿,或許是求救信號孩子睡覺蹬腿,可能是孩子自身發育的問題,也可能是孩子身體不舒服,正在通過蹬腿向父母求救呢。寶寶睡覺總是蹬腿、唧哼、搖頭,3個原因很常見,父母別忽視1.寶寶不舒服寶寶不舒服的因素比較多,可能是睡眠環境不好,寶寶太熱、太悶;可能是寶寶腸胃不適,腸脹氣;或者是寶寶缺鈣,總之各種各樣的原因,需要父母用心觀察寶寶的情況,及時找到原因,然後對症解決。
  • 若寶寶出現這幾種表現,說明該用枕頭了,父母可別太粗心
    為了防止寶寶著涼,點點媽半夜總要起夜給他蓋被子,晚上睡不好,白天還得做家務,眼睛都熬得紅通通的。一個星期後,點點媽決定帶去縣裡的醫院查查,是不是身體出現了問題。直到有一次婆婆和社區醫生聊天后,才討來一個說法:這可能孩子該用枕頭啦,在找枕頭呢。果不其然,點點媽買了一個好枕頭之後,當天晚上寶寶就不扭動了,睡得很安穩。
  • 寶寶為啥睡覺老哼哼、一驚一乍?可能跟這些原因有關,父母要明白
    因為只有充足的睡眠,才能讓寶寶的身體和大腦發育的更快更完善,反正也會導致寶寶體質變差,影響他們的發育。正常情況下,新生兒每天的睡眠時間在20個小時左右,很多新手父母在最初都非常不適應,覺得寶寶從早到晚都在睡覺,是不是身體出現了什麼狀況呢?
  • 父母做好6件事,可以讓寶寶安靜睡覺
    1、點擊頂部藍字「慈幼健康」讓寶寶有個優質睡眠很多父母對於孩子睡覺這件事感到非常頭疼,有的孩子不能自己躺在床上入睡,而是一直需要父母抱著,直到抱很久寶寶睡熟了,才能慢慢把寶寶放到床上。
  • 寶寶睡覺總哼唧、睡不安穩?4個原因對應4個對策,當媽的快看看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可以健康茁壯地成長,在其成長過程中,也都傾盡心力。都說寶寶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因此,只要寶寶一點點的風吹草動,當媽的都擔心不已,尤其是寶寶晚上睡覺不安穩這個問題,讓大多數寶媽焦急萬分。前幾天朋友歡歡就在寶媽群裡問,寶寶最近睡覺總是哼哼唧唧睡不安穩,自己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沒想到群裡很多寶媽也反映這個問題。
  • 寶寶睡覺滿頭大汗,是熱的還是缺鈣?父母不能忽視的3個原因
    3、調節體溫現在很多家長都害怕孩子睡覺凍著,即使在夏季,晚上孩子睡覺時,父母都會給孩子包裹著嚴嚴實實的,可是由於孩子年齡小,活力十足,新陳代謝旺盛,為了調整孩子體內溫度均衡,當孩子的體溫過高,就會對體內機能產生刺激,從而通過身體排汗降低體溫,來達到孩子身體溫度的均衡。
  • 寶寶睡覺時應該要穿襪子嗎?
    每個嬰兒都有不同程度的舒適,同樣的穿戴,一個寶寶感覺舒適,另外一個寶寶並不一定。不是所有的嬰兒都覺得穿襪子睡覺很舒服。母親需要從孩子的行為中尋找線索,了解多少衣服可以幫助寶寶保暖。在潮溼的環境中,過度穿衣是不可取的。過多的流汗和過多的不適會讓寶寶變得暴躁易怒。不過,在冬天,你可能需要讓孩子穿得暖和一點。但這並不意味著你要把你的孩子裹在一捆毛織品裡面。
  • 寶寶什麼情況下需要穿襪子睡覺?原來很多人都弄錯了,父母別忽視
    對一個家庭來說,寶寶無疑是最重要的了。從懷孕的那一刻開始,母親就小心謹慎,生怕自己的一個馬虎大意就會給寶寶帶來影響。寶寶出生後,家長們更是對其呵護有加,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都更加的注意。但是很多年輕夫妻,剛有了寶寶,從照顧寶寶這方面來說還是「新手」,沒什麼經驗,難免會出現很多問題。
  • 寶寶睡覺哼唧還老使勁,快看睡得安穩的4個方法
    一、各月齡寶寶,睡覺「不踏實」表現身體會扭動甚至手舞足蹈,尤其是臨近早晨時,會出現腿伸直緊繃、伸懶腰、憋紅臉等情況。應對方法:喝完奶後一定要給寶寶拍嗝。2.缺乏安全感寶貝一直在媽咪的子宮裡無憂無慮地生活,也是個相對狹小的空間,突然降臨到這個世界上,周邊沒有很空闊,也不是他熟悉的環境,會沒有安全感,這是一種人性的本能,即便孩子小,也是能感知得到的。應對方法:寶寶哼唧時,不妨躺在他身邊摟一摟他,輕輕拍一拍他,悄悄地哼唱一些,胎教時經常對他唱的歌曲。
  • 睡覺經常流口水,或是身體在「投訴」,尤其第3個,麻煩正確對待
    睡覺醒來總是發現自己的枕頭上有苦水漬,甚至還沒有幹,其實這是一件令人尷尬的事情,而且有些人覺得流口水只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其實他很可能是身體疾病向你發出的暗號。所以說對於身體任何的異常變化,我們都應該提高警惕,只有這樣才能夠有利於身體健康,所以說當身體向你發出投訴信號的時候,你一定要正確對待。睡覺經常流口水,或是身體在「投訴」,尤其第3個,麻煩正確對待睡覺時流口水可能與睡覺姿勢有關。
  • 寶寶在這2個「黃金時間」睡覺,不僅促進大腦發育,還容易長高
    大家都知道睡眠的重要性,尤其是寶寶生長發育階段,擁有好的睡眠對大腦發育、身體健康、營養吸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睡覺時,寶寶身體中產生的生長激素是平時的3倍多。但是很多父母都覺得,寶寶每天只要睡足8、9個小時就已經足夠了,至於寶寶什麼時候睡覺並不是特別重視。實際上,寶寶什麼時候入睡直接影響到了寶寶的身體和大腦發育「效率」。
  • 孩子睡覺如果出現這2種表現,說明可能是該用枕頭了,父母別忽視
    隨著孩子慢慢的長大,脊椎才會慢慢彎曲,變成和成年人一樣的S型,所以在孩子小時候是不需要枕東西睡覺的。雖然都知道給小孩子用枕頭不好,但是很多父母也不知道具體什麼時候該給孩子準備枕頭。如果孩子睡覺時有這兩種表現,說明可能是該用枕頭了,家長別忽視!
  • 寶寶睡覺有這3個舉動,說明寶寶需要「枕頭」了,父母要了解
    寶媽因一直沒給孩子枕枕頭,導致孩子頸椎受損蘭蘭和老公都很年輕是95後,因為一次意外於是就有了現在小寶寶,本來兩個人還沒做好準備當父母,但是在看到寶寶出生的那一刻。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新手父母。其實不需要糾結,當你發現你家寶寶睡覺有這3個舉動,那就說明寶寶需要枕頭了。
  • 寶寶睡覺有這幾種行為,說明他們身體不舒服了,家長要及時去醫院
    很多父母在寶寶睡著之後,不是去休息就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但實際上,寶寶在睡覺的時候也是需要關注的。尤其是寶寶在睡眠過程中出現皺著眉頭、蜷縮身體、亂踢亂翻時,那並不是可愛,而是寶寶的身體出現問題了。正常情況下,小寶寶的睡眠要以深度睡眠為準,才是對身體發育最有利的,但如果寶寶在睡覺時頻繁地做表情和動作,那麼就說明寶寶遲遲停留在淺度睡眠階段,進不到深度睡眠中去。
  • 孕婦睡覺時感到呼吸困難,是胎兒缺氧嗎?兩種情況可能是異常
    有一次半夜感覺呼吸困難、心慌氣短,睡著睡著覺突然醒了,擔心是寶寶缺氧,趕緊喊醒家裡人連夜去醫院掛急診,結果看上醫生時狀態已經恢復了。一詢問才知道,原來這些症狀都是正常的,但醫生也特意囑咐她要多加小心。02出現這兩種表現可能是異常,要重視起來1)胎動異常如果平時活躍的寶寶突然變得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