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之行到水窮看雲起

2020-12-18 知行詩文

七絕·人在旅途

知行

誰人寂寂旅途中,風細花香落日紅。

片片霜林飛彩韻,倚聽春水踏山窮。

2020.12.10

每個人都在自己的旅途,「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一路上的風景數不勝數,就看你以什麼樣的心態來對待。千萬不要讓別的人和事影響自己,堅定自己的目標,從容地走自己的路,才會收穫人生最美的風景。

人的一生往往不能完全的順心隨意,清茶的甘甜總是在入口的苦澀之後。喝茶的人都會細心地品茶,不僅是品茶甘,還在於品茶的苦和澀。司馬遷因為李陵事件受了宮刑,這種刑罰給司馬遷帶來巨大的打擊,司馬遷在痛過之後發奮著史,完成《史記》這本紀傳體通史,成為中國史書的典範,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司馬遷本人也被後世尊為「歷史之父」。司馬遷忍受了前期的「苦」,而品到了後期的「甘」。

「苦澀卻不失香醇」,這是中國茶的味道,這,也是我們人生的真諦。現代人的生活匆匆忙忙,上班,帶孩子,加班,是每天都要面對的事,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生活過得跟打仗一樣,所以我們抱怨。抱怨也無可厚非,抱怨過了還得該怎樣就怎樣,因為人生是一場旅行,而我們每一個人都在旅途中,「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無可選擇,唯有用心享受這匆忙的過程,「倚聽春水踏山窮」,就像茶一樣,嘗夠了苦和澀的味道,甘甜自然在後面。

相關焦點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王維的《終南別業》賞析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句詩是什麼意思?這兩句詩出自王維的《終南別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看了一些其他人的解答,包括這首名詩多年來的解讀,基本上說什麼的都有吧。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你真的明白嗎?
    我喜歡「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覺得比之更超脫的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句出自王維的《終南別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每當想到這句,就覺得無所謂前路,心中就飄然走出很多人,他們是老子、莊子、張良、鬼谷子、列子、李白……人生建功立業,一方面是個人努力,一方面要講機緣。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句詩蘊含著怎樣的哲理?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唐代山水田園詩人王維的代表作之一《終南別業》中的名句。全詩是:《終南別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此詩絕佳的句子。這首詩描寫王維在終南山裡瀟灑自在逍遙的生活,無拘無束,隨性而為,自然而然的生活。在「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這首詩的點睛之筆,精華部分!
  • 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王維這兩句詩有什麼深意嗎?
    問題:「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句詩什麼意思?前言這兩句詩出自唐朝詩人王維的《終南別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這首詩的名句,有人說,就是寫景的兩句詩而已,未必有什麼深意。也有人不這樣認為,相信王維這兩句隱含了禪機。我們先從這兩句開始,然後欣賞一下整首詩,看看哪一種人說的有道理。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它的含義你未必知道,看懂之後恍然大悟
    其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更是此詩的點睛之筆,也是千古名句,受到大家的喜愛。王維中年時期,喜歡上了求道,他定居在終南山,閒暇時間就在山中四處走走,走在水的盡頭。就坐下來,等一等,看一看雲起。有時碰到山中的老農,就和他坐下來聊一聊,相談甚歡,忘記歸去。這首詩整體來講,就是講述了王維中年時期的一個生活狀態。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到底何意?詩詞大會蒙曼賞析它受質疑
    然而,因為是寫意,所以他的詩看似簡單,卻並不好理解,比如這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就曾引起過不小的爭議。這句詩出自王維的名作《終南別業》,我看來品一品:《終南別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 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有何禪意,蘊含什麼哲理?
    王維是盛唐的三大詩人之一,提起他可謂是老少皆知,王維現存的詩作有400多首,並且有很多都列入教科書作為必背詩歌,其中《終南別業》是王維最著名的詩歌之一,這首詩的禪意體現得非常充分,其背後的道理更加令人深思,僅僅「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句便蘊含了深刻的人生哲學。
  • 詩歌賞析:詩佛王維的灑脫人生——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01 賞析:詩文開頭就說自己中年離開仕途之後,就開始喜歡參禪悟道,晚年的時候就定居在終南山旁邊。興致起來的時候喜歡自己一人到處遊覽,這美好的樂事只有自己能夠體會。
  • 王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人一生有三大不幸:少年喪父,中年喪妻,老年喪子;王維就佔了倆,老年無子,卻也差點喪命,他卻依然能夠「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意外的落榜使王維認識到是自己的靠山不硬。當時「幹謁行卷」之風盛行,很多人帶著自己的詩作去拜訪權貴,以期得到權貴者的舉薦,進士多已被舉薦名額內定。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品讀王維山水田園詩中的寂寞與唯美
    例如,《少年行》中的「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王詩也有豪邁大氣之作,其《使至塞上》便是最佳例證。「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全詩場景壯闊,意境雄渾,豪邁之氣,躍然紙上。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國內知名國學傳媒,點擊右上角按鈕即可關注、分享,每天數十萬朋友在線閱讀,歡迎免費訂閱。「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如果前方已無風景,抬頭向天空看吧,「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內心到了絕境,那正是希望的開始,煩惱到了極致,意味著立刻就會散去。來回一念之間,已見清涼菩提。人間種種,是誰在感受快樂,又是誰在訴說傷悲?
  • 儒釋道三家之靜坐: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王摩詰詩曰:「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李太白詩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按他們的看法,「喜怒哀樂」屬情,情有善惡之分;而「喜怒哀樂之未發」則屬「性」,性無善惡,王陽明認為「無善無噁心之體」。這個「心之體」或曰良知,或曰儒家的中和之境,無疑可在「靜坐」中體悟。 以宋儒觀之,其「靜坐」之目的並非在於「養靜」,而在於去人慾、存天理,體悟「喜怒哀樂之未發」的未被汙染的「純性」狀態。
  • 三峽之巔 尋奇探幽坐看雲起時
    遊客們在三峽之巔休息平臺上駐足觀賞「清泉石上流,禪音縹緲至」。「三峽之巔」位於奉節縣長江北岸的赤甲山頂,號稱長江三峽海拔最高處,昔日屬於「人不至、鳥難過」的地方,一年四季風為朋友云為衣裳。因此,更加增添了「坐看雲起時,行到水窮處」登頂神秘感。
  • 水孩兒|行到水窮處
    行到水窮處——讀周夢蝶讀葉思芬說金瓶梅,在《說金瓶梅》自序中葉思芬引用了周夢蝶詩歌"行到水窮處,不見窮,不見水——卻有一片幽香,冷冷在目,在耳,在衣"的節選,並以《行到水窮處》夢醒以後,周莊依然是莊周,卻不知是人化為了蝴蝶,還是蝴蝶化作了人。而臺灣現代詩人周夢蝶的《孤獨國》裡也有讓我恍惚的夢——夢裡有曼陀羅花,橄欖樹,和玉蝴蝶,這裡的夜夜比白晝更綺麗、豐實、光燦。這裡的寒冷如酒,封藏著詩和美,甚至虛空也懂手談,邀來滿天忘言的繁星……過去佇足不去,未來不來,我是「現在」的臣僕,也是帝皇。
  • 雲起時 2020.20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這個"瓦灰藍"色,寧靜治癒,衣衣選用1股馬海+1股羊毛蕾絲,營造薄透感
  • 坐看雲起時
    尤其讀「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詞句,讀懂了老師因歲月沉澱而豁然的心境,這句詞是唐代詩人王維晚年生活的超脫寫照,描述了詩人避開煩擾的塵世,尋找怡然自得的閒情雅趣。而高爾純老師以《坐看雲起時》為書名,集結了他近幾年的隨筆散記和詩章,讀其間的文字最大的體驗是那種流溢的清雅與溫潤,老師像似隨意講述歲月過往的記憶,回味的卻多數是從人生碎片中精選的感悟。
  • 失落與升華,看盡人情人暖,閱盡世間繁華
    人是屬於塵世的,一朝一夕都離不開塵世,我們會因為一花一草而心生眷戀,會因為一個故事、一首歌觸動動心底的那根弦,想起似曾相識那個場景,想起那些人,那些事,會因為某個名字,不辭千辛萬苦,背起行囊,去某個城市,一往情深尋找他的足跡,會因為一段情愫所愛所眷所困所累。
  • 從田間野花到坐看雲起 田震新作《水姻緣》出爐
    聽這首歌,讓人們想起了當年的《野花》,只是淡淡的原野在輾轉之間吟詠成一條長長路:來去了許多人,經歷了悲歡事……我們發現她依然微笑,聲音更加滲透了那迷幻的美,《水姻緣》裡的田震在歌聲裡漸隱現了那一直的內心:行經水窮,坐看雲起。談到這首歌時,田震表示自己非常的喜歡這一類帶有濃濃情感的歌曲。這首歌的MTV近日也已拍攝完畢,由執導《靠近我》的香港著名導演鄧榮耀先生擔當。
  • 仙居縣石盟垟村,蛙鳴鳥啾坐看雲起,新農村改革示範村
    當然也有幾家名字洋氣的,如「坐看雲起」民宿,大概起自唐代詩人王維的《終南別業》裡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不過,這裡山清水秀,水並不窮。民宿靠山,看似偏僻,卻剛好滿足了久呆都市的人們呼吸新鮮空氣、尋求一方淨土的要求。
  • 古詩二首——人到晚年都希望過這樣的生活(書法:張德進)
    人到晚年就特別喜好安靜,對人間萬事都漠不關心。 自思沒有高策可以報效國家,只要求歸隱家鄉的山林。 全詩著意自述「好靜」之志趣,寫自己對閒適生活的快意,並表示自己對天地間的大道理有所領悟,已經能超然物外,從表面上看似乎很達觀,但從詩意中,還是透露出一點點失落、苦悶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