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句詩蘊含著怎樣的哲理?

2020-12-13 芬傑說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唐代山水田園詩人王維的代表作之一《終南別業》中的名句。全詩是:

《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此詩絕佳的句子。這首詩描寫王維在終南山裡瀟灑自在逍遙的生活,無拘無束,隨性而為,自然而然的生活。

在「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這首詩的點睛之筆,精華部分!也是蘊含豐富多彩的哲理,才使這句詩句成為名句。

我們從這句詩句裡蘊含怎樣的哲理呢?首先作者告訴我們應該隨遇而安,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其實生活是艱難困苦的,但是詩人自己確是心胸開闊,眼界深遠,思想隨和。

在山裡尋找自己的樂趣,當詩人走到山窮水盡疑無路的時候,可是詩人卻是自己尋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風景,坐在地上看著風起雲湧的時候。

詩人不會因為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就會放棄自己的理想,而是積極去尋找更多更好的風景的機會,顯示出詩人不會因為環境的改變就會產生傷感,而是自己去主動尋找出好風景,也就是作者坐著靜靜看著天上的雲彩美景。

這首詩蘊含的哲理就是不要被眼前的困難和挫折給嚇住,而是自己應該積極去尋找別的機會尋找更有利可圖的環境來讓自己變得越來越高興越開心。這樣才能連續不斷的欣賞到人生美景,度過自己難關,說白了就是不管遇到什麼問題,都有解決的辦法,都不要有坐以待斃的想法,而是另闢蹊徑。

雖然詩人沒有直白地告訴人們這些哲理,但是我們卻能夠感覺到詩人隨性灑脫,遇人和諧,平衡的心態,不被世俗所打擾,自己尋找自己的生活樂趣。

這樣的生活態度其實對我們在這紛紛擾擾,熙熙攘攘的生活中有很大的教導意義!我們應該學會詩人為人處世的灑脫態度和隨和的心態,不被困難和挫折嚇到,積極尋找更多更好的機會的這樣有趣人生!

相關焦點

  • 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有何禪意,蘊含什麼哲理?
    王維是盛唐的三大詩人之一,提起他可謂是老少皆知,王維現存的詩作有400多首,並且有很多都列入教科書作為必背詩歌,其中《終南別業》是王維最著名的詩歌之一,這首詩的禪意體現得非常充分,其背後的道理更加令人深思,僅僅「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句便蘊含了深刻的人生哲學。
  • 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王維這兩句詩有什麼深意嗎?
    問題:「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句詩什麼意思?前言這兩句詩出自唐朝詩人王維的《終南別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這首詩的名句,有人說,就是寫景的兩句詩而已,未必有什麼深意。也有人不這樣認為,相信王維這兩句隱含了禪機。我們先從這兩句開始,然後欣賞一下整首詩,看看哪一種人說的有道理。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王維的《終南別業》賞析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句詩是什麼意思?這兩句詩出自王維的《終南別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看了一些其他人的解答,包括這首名詩多年來的解讀,基本上說什麼的都有吧。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你真的明白嗎?
    我喜歡「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覺得比之更超脫的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句出自王維的《終南別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每當想到這句,就覺得無所謂前路,心中就飄然走出很多人,他們是老子、莊子、張良、鬼谷子、列子、李白……人生建功立業,一方面是個人努力,一方面要講機緣。
  • 詩歌賞析:詩佛王維的灑脫人生——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01 賞析:詩文開頭就說自己中年離開仕途之後,就開始喜歡參禪悟道,晚年的時候就定居在終南山旁邊。興致起來的時候喜歡自己一人到處遊覽,這美好的樂事只有自己能夠體會。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到底何意?詩詞大會蒙曼賞析它受質疑
    這就是王維的魅力!然而,因為是寫意,所以他的詩看似簡單,卻並不好理解,比如這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就曾引起過不小的爭議。這句詩出自王維的名作《終南別業》,我看來品一品:《終南別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它的含義你未必知道,看懂之後恍然大悟
    其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更是此詩的點睛之筆,也是千古名句,受到大家的喜愛。王維中年時期,喜歡上了求道,他定居在終南山,閒暇時間就在山中四處走走,走在水的盡頭。就坐下來,等一等,看一看雲起。有時碰到山中的老農,就和他坐下來聊一聊,相談甚歡,忘記歸去。這首詩整體來講,就是講述了王維中年時期的一個生活狀態。
  • 王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人一生有三大不幸:少年喪父,中年喪妻,老年喪子;王維就佔了倆,老年無子,卻也差點喪命,他卻依然能夠「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回去後,內心仍無法平靜,便提筆寫了首詩,叫書童拿上「藥方」再去買藥。書童來到藥店,將藥方遞給了姑娘。姑娘展開一看,是一首謎詩:「二者缺一真可嘆,書房偏又無石硯,金童身邊少玉女,晴天無日煩心添。」姑娘斟字酌句,原來是「一見鍾情」,不禁兩腮飛紅,連忙問書童:「那公子是誰?」書童答道:「是大名鼎鼎的詩人王維!」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品讀王維山水田園詩中的寂寞與唯美
    他曾經向宰相張九齡獻詩以求汲引,這種積極的態度,詩中也有體現。例如,《少年行》中的「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王詩也有豪邁大氣之作,其《使至塞上》便是最佳例證。「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全詩場景壯闊,意境雄渾,豪邁之氣,躍然紙上。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國內知名國學傳媒,點擊右上角按鈕即可關注、分享,每天數十萬朋友在線閱讀,歡迎免費訂閱。「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如果前方已無風景,抬頭向天空看吧,「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內心到了絕境,那正是希望的開始,煩惱到了極致,意味著立刻就會散去。來回一念之間,已見清涼菩提。人間種種,是誰在感受快樂,又是誰在訴說傷悲?
  • 人在旅途之行到水窮看雲起
    2020.12.10每個人都在自己的旅途,「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一路上的風景數不勝數,就看你以什麼樣的心態來對待。千萬不要讓別的人和事影響自己,堅定自己的目標,從容地走自己的路,才會收穫人生最美的風景。人的一生往往不能完全的順心隨意,清茶的甘甜總是在入口的苦澀之後。
  • 儒釋道三家之靜坐: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王摩詰詩曰:「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李太白詩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這就要求人們在具體的事務中提高自己,在「靜坐」中省察自己的行為。只有在靜坐中,才可能讓心停下來,回歸其「定」「止」之處。 俗語云:「靜坐常思自己過,閒談莫論他人非。」 關於體悟中和之道,儒家經典《中庸》云: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 真正聰明的人,會謹記這一句禪詩,往往能解開心結,心情暢快
    非常喜歡「詩佛」王維這句詩: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每每讀到,心頭總會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這句詩看似簡單,卻蘊含了無盡的人生哲理。很多人以為這句詩,只是王維簡單地一個林中散步的歷程,閒來無事在山中走動,走到水盡處沒有路了,就直接坐下,看天上雲捲雲舒。也有人以為,這是在鼓勵大家絕境不要放棄,堅持下去就會有希望。
  • 山窮水盡時,不要灰心喪氣,讀懂王維這句禪詩,助你一路無憂
    這就是人們所說的「人生低谷」!那麼開頭也說了,想要走出低谷,靠的還是你自己。如果你現在正處於人生低谷,面臨著山窮水盡的窘境,不如來讀一讀詩佛王維的這一句禪詩。王維《終南別業》有詩曰: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前半句說的就是「人生低谷」,而後半句講的,是如何走出去。
  • 坐看雲起時
    尤其讀「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詞句,讀懂了老師因歲月沉澱而豁然的心境,這句詞是唐代詩人王維晚年生活的超脫寫照,描述了詩人避開煩擾的塵世,尋找怡然自得的閒情雅趣。而高爾純老師以《坐看雲起時》為書名,集結了他近幾年的隨筆散記和詩章,讀其間的文字最大的體驗是那種流溢的清雅與溫潤,老師像似隨意講述歲月過往的記憶,回味的卻多數是從人生碎片中精選的感悟。
  • 疲憊纏身,狼狽不堪時,千萬不要放棄!這句禪詩會拉你一把
    正如詩佛王維《終南別業》一詩中寫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句詩的原意是,詩人獨自漫步,不知不覺走到了流水的盡頭,當他發現前方已經沒有路的時候,索性坐在那裡看著天空中雲起雲落。從這句詩中我們不難看出,這是詩人對人生的一種態度,亦是處世的一種心態。這「行到水窮處」就可以比作人生中的種種困境,人這一輩子哪能每件事都十全十美,要是這樣的話,這個世界就亂套了。
  • 王維這句禪詩,助你重振信心
    莫言先生這句話,當是世間所有人的人生常態,試想一下,沒有哪個人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就算是古代那些「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帝王,也會遇到許許多多的煩心事。所以說,如果你在人生路上遇到了一些低谷了,千萬不要輕言放棄,當你熬過去之後,你就會走出低谷,更上一層樓。
  • 從獨往到談笑:哲意人生的詩與遠方
    儘管有很多收穫,但思考仍然是孤獨的,每次感到有很大收穫時只能自己知道,只能獨自在心中興奮,狂喜。雖然有機會也會將自己的心得講給朋友聽,但畢竟朋友無法完全懂得自己內心的所得。這思維精進、思想升華之路是美妙的,無奈知己難求,這路上的風景似乎只有自己一個人欣賞了。
  • 唐朝詩人王維被尊稱為詩佛,他的哪一首詩最有禪宗的味道?
    禪宗以無念為宗,以虛空為最高境界,人生得意與失意交織的王維認識到,心空則無欲,無欲則無執,無執則無痛,無痛則無生,如此方能達到彼岸實現涅槃。第二,禪宗尋求內心的超越。禪宗強調佛就在心中,涅盤就是生命過程之中,理想就是現實生活之中。這樣,禪宗就把彼岸世界轉移到現實世界,把對未來生命的追求轉換為內心反求。其實王陽明的心學,很大一部分就是吸收了禪宗的思想。
  • 朱熹經典哲理詩6首,首首蘊含人生大智慧,讀懂一生受益
    宋代理學大師朱熹,將「理」與「詩」結合,創作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哲理詩。他以詩說理,卻又不將理講得多麼分明,人們須得透過一層去感知,才能領悟到他「欲說卻不著一言」的境界。讀一讀朱熹這6首最經典的哲理詩,感受其說理詩的高妙,也感悟其寄寓在寥寥數語間的深刻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