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嚴文井說:「寓言是一個怪物,當它朝你走過來的時,分明是一個故事,生動活潑;而當它轉身要走開的時候,卻突然變成了一個哲理,嚴肅認真。」一句話概括出寓言故事的精妙。
說起寓言故事,流傳最廣、最知名的自然是伊索創作的寓言。在伊索創作的眾多寓言中,《獅子和老鼠》無疑是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故事。公元前5世紀末,伊索在古希臘的土地上吟唱這則寓言,引發人們的追捧和思考。21世紀的當下,美國著名畫家、凱迪克獎得主南希·埃克霍爾姆·伯克特與兒子蘭德·伯克特對這則寓言進行了全新演繹,賦予它新的價值和意義,也給它取了一個新名字《老鼠和獅子》。
《老鼠和獅子》是用全新的思維方式演繹古老的寓言,改變老鼠和獅子的主配角關係,揭示了世界的本質和生活的真相,彰顯了弱者的勇氣和智慧。
01、用古老的內核和新式的演繹,揭示世界的本質和生活的真相
一位母親曾把自己9歲的兒子帶到愛因斯坦面前,問怎樣才能讓孩子把數學學得更好。愛因斯坦回答說:「試著給他講些故事。」這位母親解釋說,自己問的是關於數學的問題。愛因斯坦耐心地說:「如果想讓他聰明,就給他講故事;如果想讓他有智慧,就講更多的故事。」故事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2600多年來伊索創作的寓言,如同春天的雨露滋養著孩子稚嫩的心靈,呵護他們健康成長。《獅子和老鼠》簡潔生動,富含哲理。老鼠匆匆忙忙趕路,無意中驚醒了正在睡覺的獅子。獅子非常生氣,抓住老鼠想要吃掉它。在老鼠苦苦哀求下,獅子放走了它。一天,獅子不小心落入了獵人的陷阱。老鼠恰巧趕來,咬斷了網繩,解救了獅子。這個故事揭示了人們經常忽視的一個哲理:命運變化莫測,有時強者也需要弱者的幫助。
蘭德在改編這則寓言時,基本保留了原故事的框架和內核,然後注入了新的血液。新故事中,增加了獅子和老鼠的對話。獅子問老鼠:「小老鼠,你打過多少架呀?」老鼠回答:「請相信我,尊敬的國王。我會儘量避免衝突。你瞧,我的個子很小。但是我不會避開高山。如果它們擋住我的路,我會直接跨過去。」
這段對話不僅生動形象地勾勒出一個智慧而又勇敢的老鼠,而且揭示了世界的本質和生活的真相,並教會了我們高明的處世哲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處世哲學,這決定了我們會成為什麼樣的人。老鼠的處世哲學體現的就是現實中的處世智慧。在現實世界裡,儘量避免衝突,卻不畏艱難險阻,這不僅是一種高明的生活智慧,也暗含深意,讓人醍醐灌頂,學會如何正確地面對生活。
獅子不小心陷入獵人布下的陷阱,被一張網纏住,無法脫身。老鼠發現了被困的獅子,用牙齒咬斷了網繩,解救了獅子。分別時,老鼠好心地叮囑獅子:「請您多加小心!人類在到處誘捕我們,滿世界都是大大小小的陷阱。」
老鼠對獅子的叮囑,是不是像極了生活中父母對子女的叮囑?我們生活的世界,亦是如此,不僅充滿了希望和機遇,也充滿了危機與困境。這就是世界的本質和生活的真相。那些危機與困境,就像獵人布下的大大小小的陷阱,我們只能小心應對,或巧妙避開,或成功戰勝,才能成就自我。
《老鼠和獅子》不僅讓我們看到世界的本質和生活的真相,教會了我們高明的處世哲學,也讓我們懂得深刻的哲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我們不僅要認清自己,也不能輕視他人。
02、改變主配角的關係,顛覆固有認知,彰顯弱者的勇氣和智慧
蘭德把《獅子和老鼠》改編成《老鼠和獅子》後,不僅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也改變了主配角的關係。由於獅子是百獸之王,是強大的象徵,所以原來的標題把獅子放在前面,因此它是故事中絕對的主角。蘭德卻認為老鼠才是故事中最活躍的角色,於是他打造了一個人見人愛的老鼠,它善良勇敢、樂於助人、牙齒鋒利、背上長著黑色和赭色的條紋,讓它成為故事中的頭號主角,並且在標題中放在獅子的前面。這種改變主配角關係的改編方法,顛覆了人們的固有認知,彰顯了弱者的勇氣和智慧。
無論是對於獅子和老鼠的角色處理,還是整個故事的構思,作者都遵循了道法自然的法則。老鼠被獅子抓住後,為了逃脫,於是發誓效忠獅子,並且哀求道:「求求您,放了我吧!在某個緊要關頭,說不定您會需要我的。」面對強大的獅子,老鼠只能示弱自保,但是它並不是完全喪失骨氣,而是在草叢中爬上爬下,並且咬斷草莖,努力表現自己的勇敢,以博得獅子的認可。作者的目的雖然是讚譽弱者,但是並沒有讓老鼠逞勇鬥狠,而是讓它該示弱的時候示弱,該勇敢的時候勇敢。這就像是人類為了適應現狀,順勢而為的智慧。這也是作者不違背現實,遵循道法自然法則的體現。
對於老鼠的宣誓效忠,獅子顯然是不以為然,但是它覺得老鼠很可愛,所以還是放走了老鼠。它對老鼠說:「去爬更多的山吧!但是不要再吹噓你的勇敢!」當老鼠救了獅子後,獅子對老鼠說:「我賦予你自由,允許你攀登我王國裡的每一座山,包括那些在睡夢中鼾聲如雷的『山』,你可以在上面翻跟頭、打滾兒。歡迎再次相遇,我的朋友。」這裡的獅子既不是處於食物鏈頂端的暴君,也不完全是儀表威嚴的國王,更像是現實世界裡不偏不倚的高位者。
獅子目送老鼠離開後,在一處山脊躺了下來,進入了夢鄉。它夢見了蝙蝠、甲蟲、螞蟻、鳴蟬、耀眼的太陽島,還有奔跑的老鼠。夢中的獅子感慨,這些小小的生命讓我如此幸福!真是神奇的一天!故事通過獅子的夢境結尾,立足平實又立意高遠,說明世間萬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關係,只有和諧共生,才能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老鼠和獅子》雖然是「新瓶裝舊酒」,但是蘭德·伯克特的高明之處在於,豐富了故事的內容,升華了故事的內核,提升了故事的立意,並且遵循了道法自然的法則,讓故事既有血肉又有靈魂,擁有了更廣闊更豐富的生命力。
03、用精美的繪畫挖掘過去與現在、神話與現實之間的關係
《老鼠和獅子》除了精彩的文字,還配以精美的插圖。繪畫者南希·埃克霍爾姆·伯克特是美國著名的畫家,她最受歡迎的插畫作品是《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該書榮獲《紐約時報》暢銷書及凱迪克獎銀獎。她的繪畫注意光、影與深度的把握,既注重現實的細節,又在內容上呈現出奇幻、永恆之感。
伊索在創作這則寓言時,並沒有交代故事發生的地點。南希與蘭德共同創作《老鼠和獅子》時,想找到一個同時見到非洲老鼠、猴麵包樹和獅子的地方,於是南希把故事發生的地點放在了非洲。她找到了波札那和納米比亞邊境的阿哈丘陵,因為這裡有猴麵包樹和獅子。她認為阿哈丘陵的自然環境和社會文化能為《老鼠和獅子》這個故事提供營養基質,所以將此作為故事發生的地點。
故事中主角的形象將以哪種老鼠為創作藍本,南希也是費盡心機。南希在紐約布朗克斯動物園的老鼠館裡,發現了一群紋鼠,於是這種原本在非洲荒原中尋找種子和漿果的小紋鼠最終成為故事的主角。
在色彩的運用上,南希也是別具一格。一張張大幅的水彩畫,色彩絢麗,生動逼真,基調是低調而神秘的藍色。老鼠在獅子爪子中被晃來晃去時的陰影是灰藍色;獅子身旁的巖土和野草是灰藍色;猴麵包樹的樹幹是藍紫色;獅子落入陷阱時夜空是灰藍色;結尾獅子進入夢鄉後,獅子的臉一半是淺黃色,一半是灰藍色,背景也是灰藍色。南希用藍色把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每一個瞬間相連接,把神話和現實巧妙融合,讓故事和繪畫擁有了非凡的生命力。
澳大利亞資深幼兒教師、作家蘇珊·佩羅在《故事知道怎麼辦》一書中寫道:「故事就像水,能夠找到直抵靈魂深處的道路,能夠透過裂縫滲入堅不可摧的牆壁,能使萬物重新煥發青春的光彩;故事就像水,對兒童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老鼠和獅子》就像水一樣,滲入孩子們的心靈,使其開闊視野、汲取智慧、感悟真諦、滋養人生。
作者簡介:小靜,童書編輯,從童話中尋找現實的影子,從故事中領悟生命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