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後半句卻很少有人知道

2020-12-21 趙趙的期待

老話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後半句才是精華,卻很少有人知道。

大家都有聽過一句老話吧,舉頭三尺有神明,我們只知道前半句,後半句是什麼,你們知道嗎?

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是一個保存古代文明比較完整的一個國家了,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東西不計其數,都是精華,一直流傳至今。

就說老祖宗就我們流傳下來的一些名句,一直到現在,我們都會當作口頭禪或者警醒自己或者是世人,就像我剛剛說的那句舉頭三尺有神明。

還有一句很類似的話,叫做人在做,天在看,和舉頭三尺有神明的意義是很相似的,都是用來形容一個人的道德底線。

老話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後半句才是精華,卻很少有人知道

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管你在什麼地方,你做了什麼事情,你頭上三尺神明都會把你做所的所有事情看得清清楚楚的,所以,你要以為你做了什麼壞事,別人就不知道了,有神明在看著你呢。

舉頭三尺的下一句話是:不畏人知畏己知。

連起來就是: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這句話的意思很好理解,神明就在你的頭上,看著你,你如果做了壞事,就會受到神明的懲罰。就算你逃過了神明的懲罰,你也逃不過自己內心的譴責,它會跟隨著你一輩子,要被心魔折磨一輩子的。

古人把沒有辦法理解和解釋的事情,都會用神靈來解釋,後來這種信神供佛的事情就越來越多了,其實,比神明更可怕的,是人心,也就是那句不畏人知畏己知。

清朝有一位官員,叫做葉存仁,他為官三十多年,淡泊名利,這一生都保持著自己兩袖清風、一身正氣的原則,誰的賄賂他都不接受,為官的三十多年,堅決抵抗賄賂、貪汙、腐敗等這種不正的歪風邪氣。

也是因為他的一身正氣,所以葉存仁的下屬和官僚們都很尊敬他,愛戴他,一直到他要退休回家養老,鄉親父老們都來送他,還給他準備了很多的東西,但是葉存仁都拒絕了,即便是在官位的最後一天,他也沒有接受賄賂。

後來,葉存仁的下屬就偷偷為他準備了一艘小船隻,葉存仁非常的感動,於是就即興寫了一首詩贈送給大家:

明月清風夜半時,扁舟相送故遲遲;感君情重還君贈,不畏人知畏已知。

葉存仁的一生都乾乾淨淨,他就是用這句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衡量自己的清譽和為官的作風。

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一段簡短的格言、俗語的可以讓我們收穫很大,它們的魅力正是在於即使時代不同,但它仍有積極的意義,內容上對人頗有啟發而且雅俗共賞。不需要付出很多的時間,往往讀到的卻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對人生經驗的深刻總結。對於比較繁忙,但又需要及時總結的人來說,是再適合不過了。

至於要看什麼書,才能收穫到這麼多「金句」,取材於民間諺語和各家典籍中的佳句的《增廣賢文》,就是一本不錯的讀物。

可以說,《增廣賢文》是一本什麼時候讀都會有收穫的好書,想要吸取國學精華,從簡單文字中獲得處世之道,看《增廣賢文》就是你最好的選擇。

《增廣賢文》精裝正版,有完整原文,譯文,解析,完全不怕 看不懂。只需要49元,也就是2包煙錢,就能讓你受益終生!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俗語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後半句是什麼?可能能讀懂的人很少
    老話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後半句才是精華,卻很少有人知道。大家都有聽過一句老話吧,舉頭三尺有神明,我們只知道前半句,後半句是什麼,你們知道嗎?就說老祖宗就我們流傳下來的一些名句,一直到現在,我們都會當做口頭禪或者警醒自己或者是世人,就像我剛剛說的那句舉頭三尺有神明。還有一句很類似的話,叫做人在做,天在看,和舉頭三尺有神明的意義是很相似的,都是用來形容一個人的道德底線。
  • 古語說「舉頭三尺有神明」,為何是三尺?下半句7個字才是關鍵
    俗語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很少有人知道,下半句7個字才是關鍵。第一、「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俗語已經有300多年的時間了,最早出自乾隆年間官員葉存仁之手。這位官員為官三十載一直都甘於淡泊,從來都不會向蠅營狗苟屈服。
  • 俗語「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才是至理名言,看完真長見識!
    歷代王朝,都有各項法律及規章制度,用來約束百姓的言行。古人為了能夠讓後人自覺地遵守道德標準,留下了很多告誡的警句。這些告誡話語,逐漸演變成廣為流傳的俗語,對於後人的行為準則都有廣泛很深的影響。舉頭三尺有神明「舉頭三尺有神明」是一句關於道德規範的俗語。當一個人在做違反道德的事情時,他以為別人都不知道,但是人在做,天在看。
  • 古人常講:「舉頭三尺有神明」,後半句更經典,讓人受益匪淺
    周朝建立後,慢慢制定為人處世的道德準則,也就是所謂的「周禮」。春秋時期,孔子繼承和發展了周禮,融入了自己的思想,從而總結出影響深遠的儒家思想。孔子主張克己復禮,克制自身的不好想法和行為,用聖賢的標準約束自己,如果每個人都能成為君子,天下就不會有戰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會十分融洽。孔子曾說:「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 俗話:舉頭三尺有神明,有哪些神明呢?有哪些出處呢?
    《漫談傳統民間俗語文化》系列第3回我們經常聽到過這樣一句俗語「舉頭三尺有神明」,大家也都知道其意思,是源自古時候人們祭祀的行為。人們遇到不順就會到寺廟中祭祀叩拜,認為神明在供桌上面三尺的地方看著,若誠心禱告,神明就會顯靈並幫助自己。
  • 老話「舉頭三尺有神明」,它的上一句其實更經典,卻少有人知
    比如本期和大家說的一句俗語「舉頭三尺有神明」,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詳,也是一句有關道德準則的俗語。這句話的意思說,一個人不要做壞事,因為人在做,天在看,距離頭頂三尺的地方就有神明的存在,而這些神明會把我們做的好事壞事記錄下來。其實這是一句勸人向善的老話,很多家庭教育中,長輩們也經常拿這句話來教育自己的子女。
  • 古人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其實下一句更經典,老俗語深藏大智慧
    經常聽到老人說:「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都多」,其實有時候老人說的話都是很有道理的,你仔細品味之後,都會發現深藏大智慧。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話,意思是人抬頭三尺的地方就有神明在看著,也就是說神明離我們很近,所以人不能做壞事。
  • 古人講「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才是經典,古人的智慧
    但這基本上是基於每個人自身的判斷,如果說有一個具體的劃分準則,大概就要依靠儒家的思想,依靠人自身的本性。古人講「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其實就體現出,不管你在幹什麼,總會有神明在盯著你,如果你做盡邪惡之事,那麼神明就會給你懲罰。不過,這句話的下半句才是經典,而且體現出老祖宗的智慧,就算是今天也讓人感嘆不已。
  • 道教那些事:「舉頭三尺有神明」,我們身邊都有哪些神呢?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話的意思非常明了,就是說每個人的頭上都有神明,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應該嚴格遵守道德底線,保持自己的原則,否則就會「欺天」,正所謂「天道好輪迴」,不是不報,而是時候未到。
  • 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萬事勸人休瞞昧,什麼意思呢?
    舉頭三尺有神明,相信這句話大家經常會聽到,但是還有下半句,不畏人知畏己知,萬事勸人休瞞昧。其實這幾個字可以用正大光明來形容,告訴人們不要做自欺欺人的事,你想騙取別人以獲得信任,結果只是騙取了自己的良心。
  • 你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這句話嗎?
    你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這句話嗎?我是酉水之子,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這句話,但是我並不認為這句話在實際當中真的存在。相信是我的主觀感受,這是一個自我約束心存敬畏之心的必然,而真實存在這是客觀事實,這種所謂的神明其實是不存在的。
  • 《智囊全集》:「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更為經典,受益終生!
    因此 有一句老話「人在做,天在看」,而取自這句話老話誕生的俗語就是「舉頭三尺有神明」,想來很多人都了解,但你知道這句話俗語的下半句嗎?剛開始聽到此俗語還是在孩提時代,那時候就有一個疑惑,「舉頭三尺」確實有神明嗎?之前有古代人將自身沒法理解的事情稱作「神跡」,長此以往人們創造出來的神越來越多,最終構成了一個神仙宇宙,不說西方的古希臘神話,我們國家的古代神話就絢麗多姿。
  • 大話降龍:舉頭三尺有神明,二郎神閒著沒事幹,跑到人間「主持正義」!
    這裡是CRD遊戲人生,很高興和大家見面,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會得到什麼,結果往往出人意料。即將為你分享《大話降龍》漫畫,漫畫講述降龍在天宮中發生的日常趣事,再加上二郎神以及太白這對歡喜冤家,他們的生活過得十分有趣!大話降龍:舉頭三尺有神明,二郎神閒著沒事幹,跑到人間「主持正義」!
  • 「舉頭三尺有神明」:「陰德」厚重之人,有這4大特徵,你有嗎
    「舉頭三尺有神明」,「陰德」厚重之人,身上有這4大特徵,看看你有嗎?◆一、不怕吃虧,樂善好施第五倫,複姓第五,名倫,陝西人,東漢初著名清官。他質樸正直,樂德好施,體恤百姓。無論在哪兒做官,都以為民解憂為己任。
  • 【推薦】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善惡自有記功坊)
    另外還有三屍神,(鬼道的神,神有鬼神和天神之分)一位住在我們的頭部,讓我們多思,一位住在我們腹部,讓我們多食,一位住在我們的腳部,讓我們多淫,所以當我們吃飽喝足,腳上也很暖和的時候就容易做淫穢的夢。就是這個緣故。離頭三尺有神,名曰三臺北鬥神君,這是天上的福德正神分身而來,時刻和我們在一起。白天還有日遊神,晚上有夜遊神。那麼這些神都來做什麼呢?
  • 俗語「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蘊含古人智慧,然而幾乎無人知曉
    因此,如果有人在有邪念的時候想到這句話,就害怕再做。因此,這句話已作為生活的基本要求而傳世。東漢著名大臣楊震認為石津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楊震曾任荊州州長,後調任東萊縣長。上臺途中,曾被楊震提拔為毛菜的茂名縣長王密悄悄地看望了他,並帶來了十根金條作為禮物。楊震不肯收下禮物,問他:「你知道你是誰,你不知道你是誰。」王蜜說,「晚上沒人知道。」
  • 道教小知識:舉頭三尺有神明,其實神靈一直在我們身邊!
    人們常說「舉頭三尺有神明」,用來告誡世人莫作惡,人在做,天在看,神明會記錄你的一言一行。其實,這一說法並非是沒有根據的,事實上,在道教傳說中,我們的身邊始終存在著神明。灶王神不但有守護的職責,更有監察的職責,每年臘月二十三日灶王爺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匯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善者賞,惡者罰,可以說掌管著一家人未來一年的禍福兇吉。2. 遊神遊神分為日遊神和夜遊神兩種,負責巡邏監察人間。
  • 老吳艾國潮|舉頭三尺的神明是否存在,那究竟是什麼?
    「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古語亦云:「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惡者天報之以禍」,在生命哲學領域理想境界也是「天人合一」。那麼,究竟什麼是天呢,如何做才能正確打開或者符合天道規律,這些似乎都是難以驗證的存在,更難把握和踐行。
  • 莫道因果無人見,舉頭三尺有神明!
    刺蝟一直看著他,他覺得這刺蝟有靈性,便開口跟獵人買下了這隻刺蝟。等獵人離開後,他便打開籠子,扯下一點衣衫,簡單的為刺蝟包紮了一下,然後將刺蝟放走了,而刺蝟看了項易幾眼,隨後鑽進草叢不見了。多年後的一天,項府門口來了一位衣衫襤褸的老者,想要討口飯吃。誰知卻被門口的家丁惡言相向,甚至拿出棍棒驅趕乞討的老者。
  • 「舉頭三尺有神明」,我們要舉頭三尺有尊佛,默念「南無阿彌陀佛」,觀想自己頭頂上有尊佛,全身要放鬆,一放鬆你念佛就得力了
    其實不然,他不知道萬念紛飛的時候,正是做功夫的時節,應該提起正念,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後功夫純熟,自然妄念不起。況且你之所以能夠覺察到妄念重,多虧這一句佛號,如果不在念佛時,縱然妄念如潮翻湧,剎那不停,自己又怎能覺察到呢?所以,當我們的頭腦妄想多、全身不舒服的時候,正是念佛做功夫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