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從一開始的不適應,到慢慢習慣,相信很多人都在這突如其來的疫情中重新審視自己,也在改變中尋求突破和安慰。我則是通過畫畫來適應這場變化。
差不多從2020年1月18日開始,我和小茶包就抱定了「每日一畫」的想法,互相督促,相互鼓勵。有時候我們畫同一個畫面,有時候各畫各的。慢慢的,我們各自找到自己的方向,我主要畫書房,他則畫飛機和國旗。如今,他已經畫了全球大部分航空公司的飛機,以及亞洲、非洲全部國家的國旗,正在畫疫情嚴重的歐洲。
我從2020年2月22日開始了「朋友圈畫書房」之旅。通過微信,向朋友們要來書房照片,其實我更喜歡現場速寫,對著照片總覺得不真實。通過這輪畫下來,逐漸適應了看照片畫,有時候,還加入很多自己的想像,甚至把書房中的不同細節拼合在一起。好在朋友們都很理解,很鼓勵,讓我越發肆無忌憚起來。
每幅書房畫都題籤一小段文字,和畫面構成一些協調關係。有時候,構圖的同時就把文字的位置留出來。
今天是4月22日,剛好兩個月過去了,把已經畫好的五十八幅書房一併展示給大家,謝謝這段時間來大家的鼓勵和點讚。我會繼續畫下去,敬請期待!
(以繪畫時間先後順序排列)
於飛書房
(於飛 編輯)
題記:畫書房想法發出來後,收到很多朋友發來書房照。於飛姑娘的書房首先吸引了我,很溫馨很別致。她是讀庫編輯,愛書人,戀物魔,各種神奇的小物件多到令人髮指。瘦得像閃電一樣的於飛姑娘,背影非常迷人,我很想把她畫下來,可我不會畫人像,最終,背影比例嚴重失調。為了找補,加入了於飛微信頭像,畫面倒生動有趣起來了。之後的書房畫,再不敢畫入書房主人了。(綠茶 2020.2.22)
邱小石書房——讀易洞
(邱小石 創意人、攝影師)
題記:開放的讀易洞書房歇業後,店內書架和書以及招牌都搬回了家,我和楊早經常會去洞主的私家書房聊天,順便聊聊讀書會的事,他家「噹噹」(小狗)也會參與開會並大叫著發表觀點。那時候沒想過畫一畫書房,倒是現在不能見面了,卻通過照片畫了熟悉的讀易洞書房。(綠茶 2020.2.23)
松山書房——松社
(松山 松社書店創始人)
題記:鄭州松社是一家堅持以文化沙龍主打的有品質書店,曾經和張翎老師一起去做過一場活動。此為松社老闆松山先生的書房,這個書房太大,讓我無從下手去畫,也許只有在現場才能表現出其壯觀的場面。以後有機會去鄭州再去現場好好畫一張。(綠茶 2020.2.24)
韓浩月書房
(韓浩月 作家、影評人、六根成員)
六根同仁雖然熟的跟自家人一樣,但我們平時並不串門,主要在一起定期喝酒。韓浩月是六根公號主編,保證了六根常年更新不間斷,這樣的自律品質從他書房中也能看出端倪,整潔有序,簡單大方。牆上掛有楊葵先生書法「掃花坐晚涼」,特別生動地描繪出書房主人的生活態度。(綠茶 2020.2.25)
葉匡政書房
(葉匡政 詩人、六根成員)
葉匡政剛搬了新家,新書房整潔、大氣。年前飯局上還說等搬完家六根一起去坐坐,沒成想如今只能各貓各家。等疫情結束一定再去拜訪,不知道到時候是否還能保持這樣鮮亮、整潔。(綠茶 2020.2.26)
潘採夫書房
(潘採夫 作家、評論家、六根成員)
潘採夫的書房和我的書房一個風格,以亂見長。於是我就亂畫一氣,那些書在書房內亂飛,地上也撒著書。我們聊以自慰的就是,亂證明看書多,亂翻書亂翻書,講的大概就是我們這樣的亂書房主人。(綠茶 2020.2.26)
武雲溥書房
(武雲溥 作家、六根成員)
武雲溥是六根中最小的,但他自號「老武」,所以,總讓人以為他排「老五」。他說自己沒有獨立的書房,書都散落在各個房間,只有一個寫字檯。作為一名電子產品發燒友,他的書可能都藏在電子閱讀器上了。無書一身輕,我們這些為書所累的人,羨慕這樣輕便的書房。(綠茶 2020.2.27)
張翎書房
(張翎 旅加華人作家)
旅加溫籍作家張翎老師和我是純老鄉,她多部作品都帶著濃濃的鄉情,讀來特別有共鳴。那一篇篇優質的小說,原來都是從這個中西合璧的書房誕生的。(綠茶 2020.2.27)
曹可凡書房
(曹可凡 主持人、演員)
曹可凡先生身份多元,主持人、演員、名流……而當他回到自己古香古色的書房,又成為閱讀者、寫作者,其實,他還有一個角色特別讓人羨慕——傾聽者,傾聽來自不同領域名家的心聲。(綠茶 2020.2.28)
梁鴻書房
(梁鴻 作家、學者)
梁鴻老師既是書齋裡的學者,也是田野上的作家,書齋與行走是她踐行的書寫方式,所以才有像《中國在梁莊》《梁光正的光》等漢語文學獨特的作品。今天,我們先去她的書齋瞄一眼。(綠茶 2020.2.29)
楊葵書房
(楊葵 作家、書法家、策展人)
以前畫過一次楊葵兄書房,去年他新搬了地方,約了好幾次再去畫,結果趕上不能出門。楊葵的書房書好、茶好,可以泡一整天,我決定等疫情結束去霸佔那張藍綠沙發。楊葵出書喜歡用三個字書名,什麼《東榔頭》《西棒槌》《不經意》等等,最新一本叫《過得去》,已經譁譁譁出了七八本書。(綠茶 2020.2.29)
這是己亥年二月畫的楊葵書房。
楊早書房
(楊早 學者,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
學者楊早兄和我鄰居,他家去過幾次,書房體量太大,書密,無從下筆,只好選個溫馨的讀書角一畫。我們一起辦閱讀鄰居讀書會,早茶夜讀,這些年讀了那麼多書,也不及他書房萬分之一。(綠茶 2020.3.1)
孫恆海書房
(孫恆海 戲劇導演)
戲劇人孫恆海家的書房精緻得有點可愛,和他長發飄飄的藝術家氣質不太相符,也許這是家中女主的風格。(綠茶 2020.3.1)
王道書房——一水軒
(王道 作家、學者)
蘇州王道兄有一間讓人羨慕的書房,四面環書,每個寫作主題資料,都有自己獨立的書架。中間是他夫人的版畫工作檯,互不幹擾,相輔相成。置身其中,會有書醉感,哈哈!(綠茶 2020.3.2)
趙勇力書房
(趙勇力 媒體人)
勇力是做事認真有序的人,就像他的書房一樣,看似擁擠,卻錯落有致,其實書架不一定多大,好用能找到自己想讀的書更為重要。(綠茶 2020.3.2)
張新穎書房
(張新穎 學者 復旦大學教授)
沈從文專家,復旦大學張新穎教授的書房裡有一股「福」氣,一部《沈從文的後半生》寫出了一個作家的偉大與平凡。「無事此靜坐,有情且賦詩」是讓人羨慕的狀態,也表達了書房主人的性情與心境。(綠茶 2020.3.3)
傅月庵書房——半不肯齋
(傅月庵 臺灣出版人)
臺北傅月庵兄是臺灣著名書人,歷任遠流、茉莉二手書店等出版、書店機構要職,後自創出版品牌「埽葉工坊」,出版了很多小眾好書。他的作品《蠹魚頭的舊書店地圖》《天上大風》《書人行腳》等是愛書人的必讀書。我去過幾次臺北,都因其他原因沒能拜訪蠹魚頭的「半不肯齋」,借著畫書房之機,得以一睹「半不肯齋」芳容。(綠茶 2020.3.4)
阿乙書房
(阿乙 作家)
阿乙兄原來和我在一個報館工作,他是體育編輯,我是書評編輯。那些年經常在一塊兒吃飯、喝酒,酒過半巡他就藉口醉了,其實是躲一個角落看書去了。幾年後,體育編輯成為作家阿乙,「時間的玫瑰」在阿乙身上綻放。(綠茶 2020.3.5)
蕭振鳴書房——不鳴齋
(蕭振鳴 學者、魯迅研究專家)
蕭振鳴老師是魯迅研究專家,也是書法家。他說自家書房太亂不好意思發給我,我則喜歡這股亂勁。書房堂號「不鳴齋」,顯然是有態度的,「不鳴則已」是這個時代知識分子的無奈選擇。(綠茶 2020.3.5)
向明書房
(向明 臺灣詩人)
臺灣詩人向明老師今年已九十二高齡,我在編副刊時和他認識,多年來一直保持密切地交往,多次去臺北都去他家小坐,這個書房裡,有他幾十年的生活積累和大大小小的寶貝,一杯茶坐下了聽他講述臺灣的詩歌往事……向明老師是臺灣現代詩重要團體藍星詩社的主要成員,和余光中、覃子豪、周夢蝶等藍星成員共同見證和推動了臺灣現代詩發展,如今,那一代詩人相聚故去,唯留向明老師還在散發著臺灣早期詩歌的溫度。(綠茶 2020.3.6)
任小米書房
(企業家、公益人士)
企業家中有很多讀書人,他們不僅自己熱愛閱讀,也熱心資助文化事業,當年我參與編輯《東方歷史評論》時,與為這本刊物提供很多資助的企業家們有一些交集,深知他們對閱讀的態度。老任就是其中一位愛讀書的企業家,他多年辦讀書會,邀請頂級學者、作家做讀書分享,營造自由的思想交流空間。如今,這樣的文化空間越來越少了,還好可以回到書房,享受《野心優雅》的讀書生活。(綠茶 庚子春二月十六,3月9日)
商震書房——三餘堂
(商震 詩人)
夜晚、冬天、陰雨天是詩人商震的「三餘」時間,所以,把書房命名為「三餘堂」。書房裡書多到只能見縫插針,我喜歡這樣有些亂的書房。和他的詩集《半張臉》《誰是王二》等比起來,我更喜歡他的《三餘堂散記》及其續編,這些隨筆更符合三餘堂散亂的氣質。(綠茶 庚子春二月十七)
朱成梁書房
(朱成梁 插畫家)
朱成梁老師是我蔥白而景仰的插畫家,作品曾入圍博洛尼亞插畫展,我曾參與博洛尼亞插畫展中國巡展策劃,得以拜識。一直好奇他是在什麼樣環境下創作,卻原來在如此狹小的畫室,可見藝術真是最樸素的創造。(綠茶 庚子春二月十九)
九兒書房
(九兒 插畫家)
學雕塑出身的插畫家九兒老師是我偶像,她的作品想像力和表現力都很強。我自瞎畫以來,承蒙九兒老師一再鼓勵和肯定,非常受用,一直想去造訪九兒老師工作室,今天先以這種形式認識一下,疫情後一定去拜訪,不知道呼和小姐是不是歡迎我?(綠茶 庚子春二月二十)
陳曉卿書房
(陳曉卿 紀錄片導演、美食家)
陳曉卿書房就像他拍的紀錄片一樣,精緻、準確,沒有一處多餘的。面對這樣的書房,我只能哭贊[流淚]即使讓我把家裡的書堆清空,都做不到這麼整潔。然,這麼舒適的書房,大黑兄弟有時間享受嗎?是不是忙著四處拍片以及品嘗美食呢?(綠茶 庚子春二月廿一)
羅雪村書房
(羅雪村 畫家、作家)
羅雪村題記:說到書房,我的這間也是沿牆立書櫃,窗前放書桌,與一般書房無二。退休後,想看書了。很奇怪,雖然有書房,但很少在書房裡看書。每晚,夜寂心靜時,倚在床頭,擰亮檯燈,捧起一本書……這是一天最愜意的時候。我喜歡在床頭柜上堆放一些想看的書,還有報紙雜誌,隨時更換。現在床頭放的書有《一九四九,北平故人》《茶生活》《我的音樂生活》《春彥手癢:插圖速寫》《通往查濟的路上》《荒原》《東山魁夷散文選》《唐詩宋詞元曲》,還有《讀庫》《開卷》《上海文學》《中華讀書報》《北京晚報》等。我還在床頭放個筆記本,記性差了,有了閱讀感受,就隨手記下來。我享受這樣的夜晚,從不讓手機進臥室,而臥室就成了我的「臥書房」。(綠茶 庚子春二月廿二)
寧遠書房
(寧遠 服裝設計師、手工師傅)
寧遠每一步都讓人羨慕,從當紅主持到淘寶店主,進而創辦自己的服裝品牌,養娃、手作、寫作……一切都向著明亮那方。遠遠的陽光房,暖暖的工作間,眼前的畫面畫著都很享受,住在裡面的人,當是幸福的人。(綠茶 庚子春二月廿二)
許知遠書房
(許知遠 作家、旅行家)
「十三叔」許知遠本質上是個讀書人,他的節目中和讀書人對談的那些都比較精彩,如近期的許倬雲,早期的陳嘉映、西川、徐冰等。在他那麼多節目中,我比較喜歡他的讀書節目如「單讀」,所以,十三系列節目,在「十三遊」後,我很期待老許能再做一檔「十三書」,嘿嘿! (綠茶 庚子春二月廿四)
熊亮書房
(熊亮 插畫家)
我真是活膩了,居然敢在熊亮老師面前舞大刀,也不怕熊老師詠春拳把我放倒。熊老師說:「他的書房和畫室是各自獨立的兩個區域,功能不同」。我既喜歡他的書房也喜歡畫室,於是擅自把他們挪到一起了,哈哈。熊老師莫怪! (綠茶 庚子春二月廿六)
鄭培凱書房——知不足齋
(鄭培凱 香港文化學者)
香港鄭培凱,隱堂先生,歷史學家、文化學者、戲劇專家、書法家……印象中沒有他不精通的。這只是「知不足軒」書房一角,不敢想像全局該是多麼壯觀。面朝大海,滿屋書香,下次去香港一定要去「知不足軒」小隱半日! (綠茶 庚子春二月廿七)
顏小鸝書房
(顏小鸝 童書出版人)
蒲公英顏小鸝是讓我尊敬的兒童出版人,相信每個有孩子的家庭都有不少蒲公英出版的書,如《神奇校車》《地圖》等,非常感謝顏老師邀請我參與博洛尼亞插畫展中國巡展策劃,讓我打開插畫的眼睛,見到那麼多世界級的插畫,進而自己也樂此不疲地畫起來。這是顏老師成都家裡的其中一個小書房,春色滿園,書香滿屋。(綠茶 庚子春二月廿七)
費嘉書房
(費嘉 圖畫書研究專家)
滬上費嘉先生是資深童書研究專家,據說他家書房是世界童書資料庫,世界各國經典版本童書應有盡有,可惜還沒機會親眼目睹,先藉此機會瞻仰一角,下次去上海一定登拜。繪本比較重,所以他家書架是鋼結構,配上這花花綠綠的繪本,煞是好看。(綠茶 庚子春二月廿八)
馮驥才書房——心齋
(馮驥才 作家、文化遺產保護專家)
馮驥才先生可謂是「書世奇人」,他的書房有多處,我只去過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這處,這裡存有他十幾萬種藏書,分布在不同的空間,供學生們閱讀。去年參加馮驥才「記述文化五十年」研討會,得以見識馮先生在學院裡的各種寶貝和大量藏書。我畫的這幅只是他眾多書房中一個小小的角落。馮先生最新作品《書房一世界》中說:「生活的一半是情感的,書房的一半是精神的,情感升華了也是一種精神,精神至深處又有一種情感。書房裡是一個世界,一個一己的世界,又是一個放得下世界的世界」。(綠茶 庚子春二月廿九)
方韶毅書房——半畝方堂
(方韶毅 文史學者)
宗兄方韶毅君,居甌江之畔,編《甌風》史刊。愛書如命,尤著力溫州鄉邦文獻,有窮盡之願。舊居「半畝方堂」曾造訪,擁擠而有序,新居書房明亮奢豪,未能畫顯其貌,取其幾處局部,畫為「半真方堂」。(綠茶 庚子春三月初一)
史航書房
(史航 編劇、演說家)
史航家書多、貓多,每天過著讓人羨慕的讀書、擼貓日子。他閱讀海量,速度驚人。一次跟他一起出差,見他背包裡裝著十幾本書,一個來回,我一本書還沒看完,他已經讀完五六本,並且每本書都貼了滿滿都標籤。就像他說話「突突突……」一樣,看書也是「嗖嗖嗖……」(綠茶 庚子春三月初二)
周濂、劉瑜書房
(周濂 劉瑜 學者)
周濂、劉瑜伉儷,學術帶娃兩不誤,書照出,課照做,還把小布穀養的白白胖胖,睿麗可愛。人生贏家,了解一下。而且,家有神獸居然還能保持書房如此整潔有序,也沒誰了。(綠茶 庚子春三月初三)
薛原書房——我們書房
(薛原 作家、媒體人)
青島薛原兄,有「我們書房」一間,這是家以外的獨立書房空間,每日在此讀書、畫畫、會友,如此清靜之所的確讓人羨慕。我曾兩度造訪,一次和韋力兄一起,另一次和王道兄。書房內掛滿葫蘆,形態各異,甚是有趣,薛原兄則在書房畫葫蘆為樂!(綠茶 庚子春三月初四)
周實書房
(周實 作家)
長沙周實兄,曾主政《書屋》雜誌,使這份小刊一時成為思想重鎮。後從事出版與寫作。我做副刊編輯時,他常年賜稿。去年中去長沙訪鍾叔河先生,也是第一次見周實兄,他是鍾老的同事和老朋友,領我們去「念樓」,相談甚歡。遺憾那次行程匆匆,沒能去周兄書房造訪,藉此小畫遙訪。(綠茶 庚子春三月初五)
解璽璋書房
(解璽璋 學者、評論家)
解璽璋老師是書媒前輩,我剛做書評編輯時,他已經在這行幾十年,我們都很尊敬他。退休後從事研究,這些年出版了《梁啓超傳》《張恨水傳》等,非常厲害。他家書房四面環書,這是唯一一面透氣的靠窗一角,其他幾面書堆驚人,大家感受一下。坐擁書城大概就是這種感覺吧。(綠茶 庚子春三月初九)
黃集偉書房
(黃集偉 出版人、語詞收集者)
黃集偉老師全名:黃集偉大光榮與正確於一身老師。他早年主編的《中國圖書商報》書評周刊給我種下了一顆成為書評編輯的種子,並最終如願。黃老師是民間語文收集者和研究者,他的「語詞筆記」系列是中國漢語史繞不開的著作,記錄了那些也許只是曇花一現但卻在漢語史中佔有一席之地的民間語詞。(綠茶 庚子春三月初十)
陳子善書房——梅川書舍
(陳子善 學者、華東師大教授)
滬上陳子善老師,其書房「梅川書舍」聞名讀書圈,那堆積如山的場面更是驚人,而這樣的迷宮卻整好適合皮多先生(貓)捉迷藏,「一日一貓」也是陳老師持續多年的行為藝術。一直惦記著去造訪梅川書舍,卻一再錯過,下次去上海一定去找多帥玩,也許陳老師可以發一張「一日一貓一茶」,嘻嘻!(綠茶 庚子春三月初十)
劉擎書房
(劉擎 學者、華東師大教授)
劉擎教授是我非常景仰的政治學者,很喜歡他和許紀霖教授主編的「知識分子論叢」,見一本收一本,尤其他每年年底的「西方思想年度述評」更是必讀收藏。以前在新京報編副刊的時候,一直向他約稿,劉教授總是很客氣地「下次一定逢稿指正」,然而八年來,一直沒機會發表劉教授的大作。近兩年常去上海評年度好書,總能見到偶像。今天,終於有機會「瞄繪」他的書房。(綠茶 庚子春三月十二)
沈星書房
(沈星 主持人)
香港沈星小姐,曾在鳳凰衛視主持一檔「大家書齋」節目,探訪眾多名家書房,聽書房主人講述書與人生故事。也許因為看了很多好書房,她家書房設置的古色中有浪漫,古典中又具現代感,可惜我畫不出這種味道,只能汲取書房幾個局部,混搭一下,嗯!(綠茶 庚子春三月十三)
邵劍武書房——問梅齋
(邵劍武 美術評論家、書法家)
美術評論家邵劍武老師,能書能畫,去年在長沙飽覽他的書畫展,驚佩!其字其畫就像其人,熱情、灑脫、隨性,又有一種莫名的氣勢。此為劍武師畫室「問梅軒」,羨慕有畫室的人。(綠茶 庚子春三月十四)
書雲書房
(書雲 旅英紀錄片導演)
出門?還是讀書?旅居英倫的紀錄片人書雲女士微信中說,她一切都好並發來她家書房一角。如今英國疫情嚴重,聊以小畫,願旅英友朋們健康、平安! (綠茶 庚子春三月十六)
愷蒂書房
(愷蒂 旅英作家)
愷蒂老師旅居英倫,早年編副刊時她經常賜稿,結識十幾年來去年底在北京始見。疫情讓世界各國陷入前所未有的境地,還好書房窗外春色盎然,讓人心情一暢!(綠茶 庚子春三月十七)
陳徒手書房
(陳徒手 學者、 媒體人)
陳徒手兄除了上班,大多數時間應該都在檔案館,查資料、寫作。有《人有病 天知否》《故國人民有所思》等大作。但沒想到的是,「檔案黨」家裡的書房卻如此整潔有序,不知道能有多少時間在這舒適的書房「有所思」呢?(綠茶 庚子春三月十七)
陳豐書房
(陳豐 旅法出版人)
朋友陳豐旅居巴黎,在寸土寸金的巴黎市區房子不可能太大,而書又佔據了大部分空間,好在屋內擁擠卻有序,讓避疫的日子可以舒心宅家。(綠茶 庚子春三月十八)
屠岸書房
(屠岸 詩人、翻譯家、畫家)
屠岸先生是著名詩人、翻譯家、畫家。二零零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辦了「邊寫邊畫——屠岸、高莽先生紀念展」,作為參展者之一,第一次把自己稚嫩的小畫展示在公眾面前,和屠岸先生有一次同展的機會。屠岸先生仙逝後,家人保留了先生書房原貌,藉此機會補畫先生書房,也是對屠岸先生另一張紀念和致敬。(綠茶 庚子春三月十八)
高莽書房——老虎洞
(高莽 翻譯家、俄蘇文學專家、畫家)
高莽先生是著名翻譯家,俄蘇文學專家,也是我很喜歡的畫家。二零一七年六月,和肖復興、羅雪村兄一起去老虎洞拜訪高老,那天他很高興,現場為肖復興兄畫像。女兒曉嵐老師說:「這是爸爸半年來第一次拿筆畫畫」,沒想到這是最後一次拜訪。那天沒時間畫高老的「老虎洞」,藉此機會補畫,懷念高莽先生。(綠茶 庚子春三月廿三)
張抗抗書房
(張抗抗 作家)
張抗抗老師的書房就像她的作品一樣,豐富而簡練,充滿審美情趣。每次畫完書房,主人都說我美化了他的書房,但這次怕是把抗抗老師的書房畫亂了,不及原書房十分之一整潔。(綠茶 庚子春三月廿四)
鍾立風書房——書旅人
(鍾立風 民謠音樂人)
寫歌、唱歌、讀書、寫作、旅行……民謠音樂人鍾立風是一位讓人羨慕的「書旅人」,而這樣的生活狀態不是憑空飛來的福氣,可以想見北漂音樂人有著多麼辛酸的往事。喜歡他的歌,有點淡淡的憂傷,但更多的是「老人們在曬太陽」,還有人在沒完沒了地歌唱……(綠茶 庚子春三月廿五)
陸建德書房
(陸建德 學者,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
英國文學專家陸建德老師,同時從事歷史研究,談晚晴人物,談戊戌變化等,跨界學者書房自然擁擠起來,既有線裝中國典籍,也有英美文學經典,他們在陸老師書房裡各居其位,井然混搭。(綠茶 庚子春三月二十六)
閻連科書房
(閻連科 作家)
田湖的孩子閻連科,這段時間的演講和訪談頻頻刷屏,也許他更願意享受書房的寧靜,但現實世界總讓人不得安寧。不久前讀了閻老師自印新作《心經》,書中那些荒誕的描寫與現實世界各種秒合。(綠茶 庚子春三月二十六)
魯敏書房
(魯敏 作家)
書房有不同的功能,有些私密,有些開放。魯敏老師這間小書房,平日裡應該是會友、聊天、賞花、看風景的開放空間,她還有一間用於讀書、寫作的私人空間書房,那裡有很多書,以及源源不斷的故事素材和此起彼伏的創作。(綠茶 庚子春三月二十七)
曉昱書房
(曉昱 企業家、物質生活書吧主人)
集美麗與智識於一身的曉昱女士,曾為電臺主播,後創辦物質生活書吧,是深圳文化地標之一,還是中國杯帆船賽創辦人之一兼營運長。她家書房整潔美觀到沒朋友,可惜我的拙筆無法表現出來。(綠茶 庚子春三月二十八)
天水丫頭書房
(天水丫頭 策展人)
天水丫頭和我有種特殊的緣分,我們同一天生日。有一位和自己同天生日的朋友挺好的,每年生日的時候,總惦念著向對方說一聲:「生日快樂!」丫頭的書房,審美近似。希望我的拙筆也能讓她有審美同感。(綠茶 庚子春三月二十九)
範笑我書房——多晴樓
(範笑我 文史學者)
嘉興範笑我兄,圖書館員,館社秀州書局由他掌店,《笑我販書》《秀州書局書訊》在讀書人中很有影響。笑我兄書房「多晴樓」豐富、講究,堂號系古籍大家、藏書家顧廷龍先生所題。希望下次下江南可以去「多晴樓」喝茶、看書。(綠茶 庚子春三月三十)
以上為兩個月來的全部書房畫。還有很多朋友的書房照片還沒來得及畫,接下來將一一畫來。有約稿或合作事宜,請郵件聯繫:greencha@qq.com
-END-
敬請期待
4月23日 / 楊早 / 被偷竊的書
4月24日 / 葉克飛 / 舊書
4月25日 / 張豐 / 書店
4月26日 / 莊秋水 / 被禁的書
4月27日 / 白水 / 籤名的書
4月28日 / 邱小石 / 私人藏書
4月29日 / 傅斯鴻 / 尋書
4月30日 / 刀哥 / 正確的書
5月1日 / 西門媚 / 公共圖書館
5月2日 / 餘少鐳 / 焚毀的書
△ 長按上方二維碼識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