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在三門峽戴卡輪轂製造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裡,工人們在生產線上各司其職,繁忙有序,正儘快趕製完近期訂單交付客戶。撐過了疫情時期的艱難,戴卡輪轂製造有限公司的產量逐月上升,基本恢復到正常水平,終於迎來企業的「晴天」。
今年年初,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三門峽戴卡輪轂製造有限公司面臨「大考」,4條生產線關了3條,產量下降80%,產品銷路不暢,開工不足,嚴重影響企業生產經營效益,導致部分職工轉崗待崗。
「雖然困難嚴峻,但市人社部門的暖心政策、給力幫扶,讓我們有了信心和希望。」該公司副總經理王利華說,市人社局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工作專班的同志主動聯繫到他,並多次深入企業了解情況,宣傳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有關政策,量身制定職業技能培訓方案,指導幫助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和以工代訓活動,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由於當時產量小,很多職工都處於歇業狀態,工資發放也成了企業最大的難題。」該公司製造部員工王女士說,當單位宣傳了培訓政策後,她們就積極在家通過網絡學習機械通用技術,從專業角度學習理論知識,提升技能水平,「開工後,理論知識得以運用,實實在在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水平」。
據了解,目前,三門峽戴卡輪轂製造有限公司組織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930人次,組織開展以工代訓1010人,涉及撥付職業技能培訓補貼資金224萬元,極大地安撫了職工情緒,穩定了職工隊伍,進一步支持企業穩定崗位,鼓勵企業吸納就業。
越是特殊時期,越要穩住民生「底盤」。三門峽戴卡輪轂製造有限公司的例子就是我市人社部門聚焦「六穩」「六保」,堅持援企、穩崗、擴就業、保民生幫扶的碩果。
2020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市許多企業陷入經營困境。市人社局全力做好「娘家人」,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用足用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帳資金,實施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和以工代訓,讓好政策「落地開花」,民生紅利惠及各企業職工。
42歲的胡海江是恆特保安公司一名普通的保安員,也是好政策的受益者。從業16年的他在今年首次接觸了「網際網路+」的技能培訓,進行了現代智能化安保設備的理論和實操培訓。「線上課件可以隨時學、反覆學,內容非常實際,對平時工作的幫助很大,深受我們一線保安員的歡迎。」其間,市人社局還對該公司給予各種補貼政策,保障工人們的基本生活,將關懷和溫暖送到勞動者的心坎上。
邊提升、邊工作、邊掙錢,一線員工不再有疫情期間的職業恐慌,而是實實在在感受到了黨的溫暖。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市組織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5.35萬人次,撥付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帳資金達3205.829萬元。
市人社局職業能力建設科負責人說:「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形式下,我們將聚焦『六穩』『六保』,全力支持企業穩崗擴崗,努力提高勞動者的技能水平,促進就業和再就業,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更加強有力的人社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