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足不出戶的生活讓人們消費習慣發生了改變,與社交等有關的非必需品需求短期急劇減少,基本的生活必需品成為主流消費品,其中生鮮食材成為剛需中的剛需。通過蘇寧家樂福,蘇寧小店兩大疫情期間正常營業的業態,以及重慶蘇寧線上平臺、社交電商網絡,為消費者編織了一個全場景零售埠實現了從線上到線下的持續交互,同時將1小時生活圈的空間距離縮短到了100米。
疫情襲來,「宅」經濟風口起飛
在巨大需求的推動下,蘇寧家樂福、蘇寧小店兩大平臺,憑藉平日裡的品牌積累和成熟的供應鏈與服務能力,在這個「不打烊」的春節迎來了流量激增。
重慶蘇寧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蘇寧家樂福在重慶各大核心商圈均有門店布局,與此同時在2月21日,蘇寧家樂福將「隨時」業務範圍從此前3公裡擴展到了10公裡,同時在此前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基礎上,增加了蘇寧物流的配送,同時在每家蘇寧家樂福門店派駐了專職蘇寧物流配送人員,保證消費者在下單後最快半小時就能收貨。
除了蘇寧家樂福以商圈為核心輻射周邊10公裡範圍外,深耕社區的蘇寧小店,也在重慶超過100個社區實現了 線上下單,線下取貨「隨時」的模式,銷售規模同比增長超過50%,為消費者提供日常菸酒、食品、日常生活用品等。與此同時,蘇寧線上超市業務也在蘇寧物流重慶始發倉的支撐下,實現了蘇寧易購線上商品,從春節起到疫情期間的當天下單,次日送達的配送實效,。蘇寧到家業務規模同比增長近4倍。家樂福春節期間銷售額增速同行業領先。
通過線上蘇寧超市、商圈蘇寧家樂福超市、社區蘇寧小店,重慶蘇寧為消費者在疫情期間帶來了全面的生活保障,實現了顧客從下樓到小區門口的「最後100米」的全場景交互。
為了提升到家服務的履約能力,蘇寧也開啟了「跨界共享員工」項目,即在短期時間內,通過蘇寧體系不同部門、不同體系間員工的短期調配和支援,實現效率與效益的雙提升。目前從蘇寧各產業調派至家樂福的支援隊伍已達到上千名員工,重點支援各門店一小時到家業務的揀配服務。同時家樂福也向全社會發出召集令,希望受疫情影響的暫時性歇業人員能夠前來上崗,重點支援「一小時達」的揀配工作,保障用戶體驗。
同時,蘇寧還調動線上線下零售體系各產業資源協同,完善用戶「無接觸」服務。蘇寧物流的無接觸配送、蘇寧菜場的無接觸自提、蘇寧紅孩子無接觸服務、Biu×24h無人店……蘇寧通過全場景、全產業融合的思路出發,以技術為支撐,給出了滿足消費需求最安全的解決方案。
無論是人才共享,還是通過技術手段技術完善服務,都是企業特殊時期下積極向社會與行業輸出資源與能力,通過高效拉通社會資源,所採取的臨時過渡措施。在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創新的價值愈發凸顯,而這也是未來零售行業向好發展的信心來源。
實戰檢閱全場景服務能力
有人將這次疫情看作風口,也有人將其視為大考,但對於行業頭部力量而言,突發疫情更是考驗各家實力的試金石。如何保障「菜籃子」不空,並且把菜送到人們的餐桌上,已然成為首要解決的最大難題。為了保證供應鏈的通暢,各大企業開始全力投入。
張近東認為,此次抗疫戰對蘇寧來講是產業能力和生態協同的一次壓力測試。疫情蔓延之初,蘇寧在張近東的指示下全員保持戰備狀態,全面保障終端服務工作的運轉全面投入保供增援,保持全集團、全產業不遺餘力、集體作戰的力度。利用全球直採供應鏈優勢,通過6個國家50個地區超過200名採購人員緊急與近2000家工廠和商戶溝通,組織了價值超過30億的防疫和民生物資保障供應。
目前,蘇寧到家的商品類目涵蓋時令生鮮、糧油調味、酒水飲料、休閒零食、母嬰用品、個護清潔、家居百貨、各種進口商品等。全場景各產業由表及裡地圍繞消費者的「宅家」需求各司其職:蘇寧易購、家樂福、蘇寧小店、零售雲店等業態,在滿足一線支援需要的基礎上,充分保證防護物資、健康商品、民生產品的供應和價格穩定;蘇寧物流做到抗疫一線物資運輸的行業擔當;體育、健康、紅孩子等體系,充分發揮商品和內容的優勢,為用戶在線提供健身、健康、育兒相關的體驗內容;金融為廣泛的供應商、中小企業提供更大力度的信貸支持。
以蘇寧構建成型的雙渠道、全場景、多能力的智慧零售生態為支撐,張近東承諾,「防疫期間,所有體系都要把保障和援助放在首位,堅守崗位保障百姓的生活所需,就是我們最大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