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9日,在城南堂心理輔導班,由肖莉老師講授《建立你的心理界限》的心理輔導課。
我們首先做了一個示範,由肖莉老師分別與兩位班內成員在講臺上,以偶然相遇、打招呼、聊天這樣的生活情景,再現人們在不同的關係中所表現出來的距離感。進一步理解以下幾個數值:
3: 公眾距離: 210—370cm
在不同的場合,比如公交車上、宴席、會場、教室,大家選座位也會按照不同的場合和相處的親密程度以一種內心的暗示來選擇自己想要的座位。
小到選擇座位,大到囯與國的相處,重視的就是相鄰關係的影響。
中國古代最有名的故事:孟母三遷。孟母為了選擇一個合適孩子健康成長的環境,不惜舉家搬遷,擇鄰而居,成就了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
在聖經《創世紀》第二章中我們以崇敬的心讀到上帝創造萬物的奇妙。他以全備的智慧創造了生靈及萬物,使生靈「各從其類」。在基因的構成中看到嚴謹的生物法則。這也可以理解為建立界限,是生物正常合理存在的必然。課中從不同角度例舉了界限的存在:國與國之間、家與家之間、公司之間等等。物種的種類、皮膚、免疫系統。友情、親情、愛情。它們都為各自存在而建立界限,妄自突破界限,便產生一種過猶不及的結果。
我們讀了一篇故事《一日沒有界線的生活》女主人雪莉是一名出色的服裝設計師,她每一天要用很多時間來思考和動手完成她的工作目標。她又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九歲的兒子有一點叛逆,五歲的女兒有一點孤癖。丈夫習慣於飯來伸手的生活,母親守寡十二年,雖然母女分開住,但是不時的走訪總是雪莉百忙之中增加的一忙。
早晨鬧鐘響起來了,疲憊是她的第一份感覺,兒子的家長會,母親來串門,女兒趕著要做的演出服,閨蜜的電話傾訴,上司將自己未能完成的工作找藉口推給她,教會中應做的事奉…她不知道什麼是該推辭的,她只是想在臨到一個人、一件事情時,能夠儘快地把它們妥善解決。為此,她也說些謊言,又為謊言自責,因為做為一名基督徒,她覺得自己實在應該做得更好一點。時鐘均勻地走在自己的軌道上,雪莉卻感到神為她劃定的生活界線是那樣的模糊不清,她不知道自己的生活軌跡什麼時候消失了、變亂了。在工作上她失去了原則,在婚姻上她失去了底線,在親情上,她失去了自己…她的每一個日子就是在這種沒有界線的生活中製造矛盾,積累焦慮。
這個故事讓我們明白了這樣幾個道理:
1: 試著更加努力是沒有用的;
2: 因為恐懼而友善是沒有用的;
3: 替別人承擔責任是沒用的。
雪莉的無界線生活,讓我們也在反思自己的人生,我們也有許多相同的經歷,特別是身邊那些熱情過頭的閨蜜,她們或者把自己煩惱一股腦的渲瀉給它人,並不在意它人是否也有自己的情緒需要傾訴,或者想當然的充當起家長、上司的角色,把自己的觀念強加於人。這樣的閨蜜就是沒有建立生活界線的人。
「身體的距離就是心理的距離。」
有一種舒適,叫距離;有一 種尊重,叫界限。這句話特別能夠說明人保持適度的距離感,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相互間的尊重。它讓我們不至於努力付出卻出現過猶不及的結果。5: 建立我們與神的關係,這是一種至高的、健全的關係。
三、在生活中怎樣建立界線
從這幾個應該思考的問題中,可以找到答案。
我是什麼?不是什麼?會選擇什麼?不會 選擇什麼?會忍受什麼?不會忍受什麼? 會感受到什麼?不會感受到什麼?喜歡什 麼?不喜歡什麼?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
【 創3:22、23、24】耶和華 神說「:那人已經與我們相似,能 知道善惡。現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樹的果子吃,就永遠活著。」耶和華 神便打發他出伊甸園去,耕種他所自出 之土。於是把他趕出去了。又在伊甸園的東邊安設基路伯和四面轉動發火焰的劍,要把守生命樹的道路。
思想神的話語,我們對於建立和守住自己應有的界限有了更深的認識。我應該做什麼?我應該守護什麼?放棄什麼?超越界限,放棄原則,將要承受有此帶來的後果。4: 我要怎麼回答那些需要我的時間、愛心、精力、金 錢去幫助的人呢?【羅8:26】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只是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嘆息替我們禱告。
學完本課的內容,我在反覆思考,我和雪莉一樣都是基督徒,在生活中同樣也會理不淸事情的輕重緩急,沒有建立心理界線,軟弱時也不斷地在禱告中祈求主來幫助,卻又不知道怎樣的禱告才是蒙神悅納的。感謝神,聖靈的同在,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建立與神的親密關係,建立起健全的合理的心理界限,讓生活有秩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