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集合信託規模逆勢攀升 融資類業務萬億壓降難過年關

2020-12-15 新浪財經

來源:時代周報

時代周報記者 黃坤

年末已至,信託公司壓降融資業務規模進展幾何?

用益信託網12月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月,信託行業共計成立集合信託產品1751款,成立規模1685.36億元,與上月相比環比增長均近三成,扭轉前期下行的局面;發行規模同比增長10.27%,成立規模同比增長7.69%。

集合信託產品更是以融資類產品為主。據用益信託12月14日提供給時代周報記者的數據顯示,今年11月,集合類信託中融資類信託成立規模757.42億元,較去年同期1513.27億元下降49.95%,但是較今年10月環比增加39.18%。

信託公司融資類業務萬億壓降目標迎年終大考,集合信託規模及融資類信託成立規模為何不降反增?

12月11日,用益金融信託研究院喻智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年末因信託公司趕業績,往往是集合信託市場發行和成立的尖峰時間節點,但這種「爆發式」增長並不能持續。在監管持續趨嚴的大背景下,信託行業收縮的大趨勢並不會改變。

「壓降信託融資類業務是去年底監管部門就提出的要求,但今年上半年部分信託公司仍然迅猛發展,結果下半年面臨極重的壓降任務。」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12月8日在2020年中國信託業年會上強調,信託業要杜絕與監管博弈的心態。

年底大限將至,信託業完成萬億壓降目標的前景並不樂觀。

12月13日,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信託轉型壓力可見,傳統信託做的就是類銀行的業務,現在壓降融資類業務,發展標準化投資,會面臨公募基金、銀行等激烈競爭,很多信託公司都在提高自身的權益投資能力和債券市場固定收益投資能力。

曾剛認為,信託公司之間的差異較大,全能投行的特徵能在轉型過程中形成競爭力,轉型和分化將成為未來信託發展的關鍵詞。

融資類、地產類屢壓難降

監管部門對2020年的壓降規模有初步計劃,主要是全行業壓降1萬億元具有影子銀行特徵的融資類信託業務。實際上,從第三季度末數據來看,相關產品的壓降是初現成效。

中國信託業協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三季度,信託行業在監管的引導下,繼續有序壓降融資和通道類業務規模,截至三季度末,信託業受託管理的信託資產餘額為20.86萬億元,較年初減少7432.79億元,同比下降5.16%。

其中,單一資金信託和事務管理類信託佔比自2018年一季度以來已經連續11個季度下降;投資類信託業務規模較二季度末增加了4257.06億,而融資類信託和事務管理類信託則分別減少了4966.43億和3473.03億。

信託貸款是融資類業務的主要表現形式,從投向來看,主要包括工商企業類信託貸款、房地產信託貸款、政信類信託貸款等,融資類業務規模壓降情況在集合信託市場體現明顯。

殊不知,話音剛落,11月融資類信託發行量又反彈。

分機構來看,據用益信託不完全統計,部分信託公司11月的融資類信託成立規模較年初大幅增長,其中,外貿信託73.88億元、財信信託45.4億元、西藏信託17.59億元,較今年1月21.72億元、9.15億元、0.49億元增幅較大。

12月14日,一名信託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稱,融資類業務是信託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壓降主要因為近年來信託業風險事件中融資類信託項目佔比較高,公司目前正在努力轉型,但壓降給大多數信託公司帶來的短期陣痛難以避免。

同時,另一個監管部門明令壓降的地產類項目,在11月份卻意外迎來大爆發。

用益數據顯示,11月房地產類產品規模561.53億元,環比增加102.35%,和去年同期386.45億元相比增長45.3%。據用益信託不完全統計,其中光大信託、五礦信託發行規模較大,分別為131.65億元、172.21億元相比於去年同期20.61億元、24.04億元均實現較大幅度增長。

事實上,今年以來,壓降融資類業務最為典型的就是針對房地產類信託業務的規範,銀保監會10月份向各地銀保監局下發通知,繼續嚴控房地產信託規模,嚴禁為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提供通道。

為何房地產信託不降反增?

12月11日,用益金融信託研究員喻智向記者分析,監管層對於房地產類信託的壓力仍在,但年末作為信託公司衝規模的重要時間節點,餘額監管下,有額度的信託公司年末衝規模,且對監管層後續新措施難以預測,故房地產類產品或出現一個集中的釋放期。

不過,喻智認為,銀保監會持續加強房地產信託合規監管,此類業務的規模反彈增長恐難以持續。

信託轉型博弈

針對部分信託公司迅猛發展,仍面臨極重的壓降任務,漠視規則和紀律,各種跨越監管紅線、陽奉陰違等現象,黃洪表示,「今後嚴監管、強監管態勢將進一步鞏固,監管問責也將更加嚴格,不遵規守紀註定沒有出路。」

「壓降融資類業務對多數信託公司的展業產生重大影響,信託行業對資本市場的敏感度較高。諸多信託公司正調整以前房地產融資、類固收等業務,開展標品信託業務以及服務信託業務。」12月14日,一名資深信託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11月金融類信託募集規模和佔比仍牢牢佔據首位。據用益信託統計數據,11月,金融類信託募集資金750.96億元,環比增加34.68%。其中,中信信託、中融信託、建信信託產品發行數量同比大幅增長。

喻智分析稱,金融類信託的成立規模和規模比重持續攀高,一方面是監管壓力下非標類產品收緊,另一方面是信託公司積極轉型證券投資類產品,標品信託的成立數量和規模顯著增加,如資產配置型TOF、TOT、MOM產品等。

12月12日,高禾投資管理合伙人劉盛宇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在標準化投資領域,需要投資、研究、營銷等全鏈條支持,大資管時代將信託、銀行、基金放在了統一跑道上,如何通過策略和配置來降低收益波動,信託公司在這一塊的資源稟賦相對有限,仍需加強研究。

「很多投資者將信託產品默認為固收產品,淨值化產品在短時間之內難以被客戶接受。」上海一名信託從業人員稱,這對信託公司的風控和投資能力都提出了很高要求,不同信託公司之間差異太大。

如是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張明照向時代周報記者分析道,「信託業正在面臨艱難的轉型期,資本實力較弱或一直以非標融資為主、業務發展模式單一的信託公司,面臨較為迫切的資本補充和業務結構調整壓力。」

據媒體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信託公司增資額度已經接近200億元。12月以來,華宸信託、陸家嘴信託、中糧信託等增資的消息頻傳。

相關焦點

  • 8月集合信託產品成立規模繼續下滑 收益率與期限倒掛
    記者注意到,7月共計成立集合信託產品環比減少11.30%,成立規模環比下滑21.70%。集合信託成立規模已經連續兩個月出現下滑。用益信託認為,資管新規延期但監管並未放鬆,信託公司展業難度增加,集合信託在產品端上吸引力不足、收益節節下行,高收益的非標類產品稀缺,淨值化產品投資者認可度不夠高,多方面的因素導致集合信託產品的募集困難。 《報告》認為,2020年6月以來,監管層在融資類業務上要求壓降,信託公司業務受到的影響很大。
  • 「壓降融資類信託規模」之後,信託公司如何突破權益類信託
    2020年以來,坐擁中國資產管理規模第二大的信託業,在監管從嚴規範運作的要求之下,逐漸掀起一場融資類信託壓降風暴。近期,多家信託公司收到銀保監會信託部的窗口指導,要求壓降融資類信託額度。按照年初監管定下的全年壓降1萬億規模來算,各家需要壓降20%左右。從目前情況來看,前三季度融資類餘額壓降了5000億,距離1萬億的目標相差甚遠,接下來恐怕還得持續收緊。
  • 中融信託:融資類業務正常進行 未接到要求暫停相關業務通知
    中證網訊(記者 張玉潔)6月18日,中融信託相關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目前中融信託未收到要求暫停融資類業務的通知。公司目前正按照既定戰略部署和工作計劃有序開展各項工作,公司積極主動調整業務結構,回歸信託業務本源,提升主動管理能力。
  • 11月集合信託發行規模與收益率雙升
    用益信託網10日數據顯示,11月共有60家信託公司發行集合信託產品1941隻,發行規模為2504.10億元,環比增長30.93%;11月57家信託公司成立集合信託產品1751隻,成立規模為1685.36億元,環比增長16.82%。
  • 11月份集合信託募資規模環比大增近三成 「年末翹尾」效應烘熱信託...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記者 邢萌在過去的一個月,國內集合信託市場一改往日的萎靡,成立數量和規模均逆勢大漲。用益金融信託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11月份共計成立集合信託產品1751款,與上月同時點相比增加28.65%,成立規模1685.36億元,與上月同時點相比增加27.23%。可以看出,11月份集合信託產品成立數量和募資規模環比增長均近三成,扭轉了下半年持續下行的局面。
  • 11月集合資金信託市場發行及成立規模均上揚 主因年末翹尾因素影響
    中國網財經12月10日訊(記者 鹿凱) 據集合集合資金信託市場11月份數據,不同於此前持續下滑走勢,市場發行、成立狀況均有所回暖。其中,細分市場地產類逆勢反彈,金融類規模持續上漲,都成為促使市場短期向好重要因素。
  • 集合信託七月「式微」 金融類產品蓄勢「卡位」
    分析人士稱,非標投資比例限制和融資類業務規模壓降是7月集合信託規模下降的重要原因。當前,信託公司業務轉型需求迫切,預計金融類產品將成為信託公司發力的重點方向。用益信託研究員喻智認為,7月集合信託產品發行、成立規模雙降與監管收緊關係密切。融資類信託業務是信託公司「非標」業務主力,集合信託產品更是以融資類產品為主,融資類業務規模壓降對集合信託市場衝擊明顯。
  • 2020年集合信託「量升價跌」 金融類獨領風騷
    伴隨著2020年12月數據出爐,集合信託2020年全年情況也浮出水面。剛剛過去的一年中,集合信託主要呈現三大特點:金融類「一枝獨秀」、房地產類持續壓降、收益率逐步下跌。分析人士稱,隨著信託公司轉型標品業務加速布局以及對後市謹慎看好,金融類產品吸引力有望增強。
  • 我國信託資產規模穩中有降 信託通道業務持續收縮
    在去通道、嚴監管背景下,2020年,信託行業迎來較大調整。截至2020年10月末,全行業受託管理信託資產餘額20.74萬億元,較年初減少8632.68億元。具有影子銀行特徵的信託融資業務持續壓降,地產信託規模被嚴控。信託公司在有序落實壓降通道及融資類業務規模的同時,也在主動謀求轉型。
  • 信託收益率一再下降但仍有優勢,房地產信託逆勢回暖
    第三方數據顯示,今年5月,集合信託產品發行規模出現小幅下滑,發行規模1961.77億元,與上月同時點相比下降6.18%。不過,5月集合信託產品成立規模小幅增長,達1891.72億元,環比上月增長1.1%。
  • 上周集合信託成立規模增超七成 金融類產品佔比連續三周排名第一
    集合信託的發行市場依舊平淡, 41家信託公司發行集合信託產品229款,環比增加16.84%;發行規模284.60億元,環比增加1.68%,發行規模已連續兩周保持在300億元以下。在收益率方面,成立的集合信託產品平均年化收益率為7.51%,環比減少0.17個百分點;集合產品周平均期限為1.76年,較上周減少0.10年。
  • 集合信託產品星級排行榜(12.7)
    1、信託資產規模持續壓降 投資類信託業務增長明顯 (1)信託業務規模 2020年3季度,信託行業在監管的引導下,繼續有序壓降融資和通道類業務規模,截至3季度末,信託業受託管理的信託資產餘額為20.86萬億元,較年初減少7432.79億元,同比下降5.16%,降幅較2季度末收窄0.4
  • 信託周報(12月7日)
    10.參與騙取中原信託2.5億元融資 海絲集團總裁助理被判5年11.吉林省:免去邰戈的省信託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職務12.萬億壓降目標臨年終大考 部分信託公司業務被叫停13.今年以來信託相關企業新註冊142家 陝西信託企業數量居全國第五
  • 信託三季報成績單出爐 賺近490億業務含5大變化
    財經網資本觀察12月3日訊 中國信託業協會網站披露了2020年3季度末信託公司主要業務數據,數據顯示,3季度末,信託行業管理資產規模進一步壓縮,業務結構持續改善,主動管理類及投資類業務表現積極。信託資產規模連降11個季度據中國基金報今日報導,3季度末我國信託資產規模進一步壓降。
  • 2020年集合信託違約超1600億,未來3年還有9.2萬億信託到期
    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2020年全年,集合信託產品共發生310多起違約事件,涉及違約項目金額超過1600億元。業內預計,2021年信託行業日子依然不好過,信託產品2021年到期規模將有3.8萬億元。1月11日,中國信登數據顯示,2020全年新增辦理完成初始登記的信託募集金額為6.82萬億元,新增產品筆數為2.79萬筆,辦理完成終止登記的募集金額為6.73萬億元,清算產品筆數為1.74萬筆。同時,未來3年信託產品到期規模分別為3.8萬億元、3.37萬億元和2.01萬億元。
  • 2020信託業七大關鍵詞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下,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一年。對於萬千信託從業者來說,史無前例的複雜形勢與超強監管讓這個年份更加刻骨銘心。  各類政策新規與窗口指導層出不窮,融資類信託遭遇強力壓降,通道類信託繼續萎縮,行業資產規模降至20萬億關口。
  • 信託公司業務模式轉型將加速
    為了鞏固信託業混亂管理的結果並確保完成先前設定的壓降任務,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最近許多信託公司都收到了窗口。監管部門的指導,要求嚴格降低融資壓力同類信託業務的規模。對此,業內專家表示,隨著年內1萬億融資信託業務的壓力下降,信託公司業務模式的轉型必將加速。
  • 全面剖析信託行業及68家信託公司(2020年版)
    (四)大力壓降融資類與通道類信託,2018年以來信託行業持續縮表2018年以來信託行業持續縮表,在兩年半的時間裡,整個行業的信託資產餘額已從26.25萬億大幅壓縮4.97萬億至21.28萬億,事務管理類信託規模從15.65萬億大幅壓縮6.07萬億至9.58萬億,單一資金信託規模從12萬億大幅壓縮4.63萬億至7.37萬億。
  • 信託收益下滑但搶手 房地產信託回暖
    受到資產荒和嚴監管的雙重影響,信託行業面臨的轉型壓力很大,在資產端和資金端上同時受到較大的影響。第三方數據顯示,5月集合信託產品發行規模出現小幅下滑,發行規模1961.77億元,與上月相比減少6.18%。不過,5月集合信託產品成立規模小幅上行,成立規模1891.72億元,與上月相比增加1.10%。
  • 信託周報(11月30日)
    億10.融資類業務被暫停?北京12家信託董事長明日銀保監開會 議題涉及風險類項目11.信託公司行政許可新規落地 加強準入、強化股東監管12.年內通道業務屢現!11月20日,華夏幸福對外公告,擬向西部信託進行永續債融資,金額不超過20億元人民幣,投資期限為無固定期限。該融資交易擬由西部信託發起設立「西部信託·江城7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初始投資期限內的利率為8.5%/年,每次重置後的利率應在前一個投資期限內最後一個核算期所適用的年利率的基礎上增加200個基點(即 2%),至多重置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