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農民,最有發言權,我要用事實告訴你:分田到戶不能讓糧食產量增加。
那你就問了,從分田到戶開始我國的糧食每年都在增加,這不證明是增產了嗎?
是的,中國的糧食的確按畝產每年都在增加,已增加了幾十年,從糧食不夠吃,到現在糧食有富餘,糧食成為幾十年來漲價最少的中國商品。
但是糧食的增長並不是分產到戶所至的,糧食的增產要歸功於科學的進步,歸功於像袁隆平這樣的千千萬萬的農業科學家。
分田到戶不但沒使中國的糧食增產 ,確使中國農業出現了嚴重到退,使中國剛剛要實現的農業機械化一夜之間倒退了二千年。
我記的我們村當時是稱大隊,所有的水澆地都實現了機械化,耕種有拖拉機完成,收割有收割機,脫粒機,揚場機。已基本實現機械化。
可是分田到戶後,有於地少人多,還由於土地的質量問題,又分為一二三級。大片的土地分到各家各戶成了每家只有幾分地的一塊塊小田,機械化已無法耕種,一夜之間耕種又回到了原始的人力翻地,鐮刀收割。
在當時沒分地之前,我們村山下的土地已全部由旱田變成水澆田。山地是一層層的梯田,大隊已建成三極電灌站,水渠已修到半山腰,一年之後將有一半的山地變成旱澇保收的水澆田。
分田到戶後,最大的弊端是集體資產的流失。包括機械,生產資料,資金等。山上的水利工程其本報廢。山下的水利設施也因年久失修好多水澆地變成了旱田。
到現在由於城鄉差距的不斷拉大,農村的收入已無法養活現有的農村人,年青人已其本進城某生。我們村山上的土地已其本荒廢,山下的土地大部分是由五十歲以上的老人在耕種。
我想這種現象不只發生在我們村,這也是全國的普遍現象。今天中國農村的落後和城鄉差距的拉大完全是由分田到戶造成的。如果沒有分田到戶相信中國的農村將比現在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