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錯地方」的子宮內膜細胞本性不改,受雌激素的影響,依舊會反覆脫落出血。如果在卵巢「安家」,就會在卵巢長出含有陳舊性積血的囊腫,並因積血黏稠似巧克力漿,而得名「巧克力囊腫」。
Ta就是「巧克力囊腫」,俗稱「巧囊」。
統計顯示,每100個女性就有10人可能出現巧克力囊腫,而巧克力囊腫恰恰是導致女性不孕的常見原因。
「巧克力囊腫」,為什麼會成為「女性生育之敵」?
這要從Ta的「身世」說起。
「巧囊」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表現之一。
正常情況下,子宮內膜應生長在宮腔內。然而有時候,子宮內膜的碎片並不「安分」,會趁女性來例假時,隨著血液跑到盆腔,在卵巢表面或者盆腔其他地方「安家」,進而形成子宮內膜異位囊腫。
「跑錯地方」的子宮內膜細胞本性不改,受雌激素的影響,依舊會反覆脫落出血。如果在卵巢「安家」,就會在卵巢長出含有陳舊性積血的囊腫,並因積血黏稠似巧克力漿,而得名「巧克力囊腫」。
「巧囊」對生育力的損害有多重:
其一,它會導致卵巢反覆出現炎症,盆腔粘連,不利於精卵結合。
其二,卵巢儲備了女性生育的「本錢」,反覆炎症會讓卵子數量銳減,「本錢」太少,受孕成功率也隨之降低。
其三,「巧囊」容易復發,患者過夫妻生活時如同「受刑」,劇烈疼痛及其造成的畏懼、緊張情緒,也不利受孕。
其四,「巧囊」會破壞卵巢組織,導致卵巢功能快速下降,女性生育期被大大縮短。
其五,對於直徑在4釐米以上的「巧囊」,一般需要做手術確定是屬於良性病變,還是惡性的卵巢癌。張清學教授表示,巧克力囊腫的惡變率在5%以下,絕大部分都是良性的,但一旦惡變為子宮內膜癌,也會危及患者生命。然而,手術本身會損傷卵巢,也會導致受孕困難。
「巧囊」患者想當媽,要「與時間賽跑」!
對於「巧囊」患者,醫生通常建議儘早確診,對直徑在4釐米以下的囊腫應採取口服避孕藥等藥物治療。直徑在4釐米以上的巧克力囊腫可採取手術治療,但如果囊腫復發,不要多次進行手術治療,以免進一步損傷卵巢功能。
更多的患者則收到了醫生的勸告:「早結婚,早生育,千萬不要拖!」
醫生擔心,隨著時間的流逝,「巧囊」患者的卵巢會老得更快,從而失去生育機會。因此,「巧囊」患者在備孕路上應「與時間賽跑」。
人物故事「巧囊」復發 她備孕四年未成功
然而,也有一些「巧囊」患者早早結婚,依舊難以成功受孕。這時,被稱為「試管嬰」的輔助生殖技術,或許可以助她們一臂之力。
在生育的路上,25歲的羅女士經歷了過山車式的大喜大悲。從12歲起,每當來例假時,她便疼痛劇烈,冷汗連連,後來被查出雙卵巢囊腫,左側囊腫直徑約8釐米。由於囊腫太大,羅女士做了「盆腔粘連松解+雙側卵巢囊腫剝除術」。病理檢查結果顯示,她得了「卵巢巧克力囊腫」。醫生在給她開藥治療的同時,叮囑她將來儘快結婚。
喜歡孩子的羅女士,結婚後立即開始試孕。然而,兩年過後,她依舊沒有喜訊傳出。在當地一家醫院,B超提示她左卵巢又長出了一個直徑約4釐米大小的囊腫。「巧囊復發了?」羅女士十分沮喪。她想把囊腫清除了再備孕,隨後進行了腹腔鏡下「左側卵巢囊腫剝除術+盆腔粘連松解術+」。
然而,手術做完了,喜訊卻沒有傳來。兩年的時間,她不斷試孕卻不斷失敗,更糟糕的是,她的例假頻率也發生改變,時常兩三個月才來一次。為了圓當媽媽的夢,羅女士想盡了一切辦法,採用中藥調理也沒有改善。隨著時間的流逝,她越來越焦慮,內心非常痛苦。
最終,在朋友的介紹下,羅女士到生殖醫學中心就診,被診斷為「原發性不孕症、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術後(IV期)、子宮腺肌病、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輸卵管阻塞」。
生殖醫學中心的專家告訴羅女士,受「巧囊」和兩次手術的打擊,她的生育儲備能力已經所剩不多。醫生為她量身定製了第一代「試管嬰」治療方案。
經過半年的幹預,在第三次微刺激方案後,移植的胚胎成功存活,最終,羅女士順利誕下一個健康的男嬰。
生娃不能只靠「運氣」!
科學備孕錦囊來了!想順利生娃,該怎麼辦?
生一個健康的寶寶,不能只靠「運氣」,而要靠科學合理的備孕。
首先,要積極試孕。如果備孕一年以上仍然沒有好消息,可以考慮到生殖醫學中心諮詢,查找病因。對於明確病因為「巧克力囊腫」的女性,除了積極進行藥物治療外,對於手術治療,應聽從婦科和生殖醫學科醫生的診療意見。如果卵巢儲備功能已經明顯下降,則要果斷尋求輔助生殖技術的幫助。
其次,要重視健康生活方式,遠離不利於受孕的危險因素。
歡迎關注蒲荷孕育
或者直接留言!
如果這篇有用就點個收藏和贊
或者轉發給身邊有需要的人吧
蒲荷優選 好"孕"連連
歡迎點擊下方圖片進入商城了解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