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化的女性疾病--巧克力囊腫

2022-01-06 漢醫神農時綱

收錄於話題 #疾病 32個

越來越年輕化的女性疾病

巧克力囊腫是「腫塊」但並非是「腫瘤」,它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一種病變。正常情況下,子宮內膜生長在子宮腔內,受體內女性激素的影響,每月脫落一次,形成月經。如果月經期脫落的子宮內膜碎片,隨經血逆流經輸卵管進入盆腔,種植在卵巢表面或盆腔其他部位,形成異位囊腫,這種異位的子宮內膜也受性激素的影響,隨同月經周期反覆脫落出血,如病變發生在卵巢上,每次月經期局部都有出血,使卵巢增大,形成內含陳舊性積血的囊腫,這種陳舊性血呈褐色,粘稠如糊狀,似巧克力,故又稱「巧克力囊腫」。

這種囊腫可以逐漸增大,有時會在經期或經後發生破裂,但很少發生惡變。巧克力囊腫可在宮腔鏡的窺視下看到子宮內膜樣組織,由於這種囊腫內瀦留的陳舊血瘀如巧克力糊狀的顏色,故稱它為「巧克力囊腫」。雖然這種病初起只見有小型囊腫,但拖延日久不去重視治療,或堅持服藥,則每次月經來潮前後腹痛劇烈,患者多因異位的子宮內膜組織,在卵巢激素的影響下,發生周期性充血、出血及剝脫等月經樣變化,故又稱它為「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症」。

 

 

症狀體徵

 

(1)痛經 主要症狀,為繼發性且逐年加重,但也有少數病人無明顯的痛經。異位的子宮內膜受卵巢激素的作用,與正常子宮內膜有同樣的周期性變化,月經後半期,異位的內膜高度增厚充血,子宮內膜異位瘤內壓力逐漸增加,行經時經血聚積囊內,使囊壁承受的壓力驟然增加而引起疼痛。因此,子宮內膜異位症痛經的特點多從月經前甚至周期後半期開始,持續整個月經期至月經後數日消失。疼痛部位多在下腹正中,或偏於一側,病變浸及子宮直腸。月經過多,月經血量多,也是臨床常見症狀之一,一般月經周期規律表現為經血過多或帶經日久。

(2)性交痛 宮直腸窩陰道後穹隆,宮骶韌帶等部位的子宮內膜異位症均可發生性交痛,而且常於月經前較為明顯。

(3)不孕 30-70% 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伴有不孕症,在原因不明的不孕症患者中約70-80%的患者伴有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常因盆腔器官粘連,使輸卵管蠕動受阻或輸卵管堵塞等機械因素導致不孕,亦可能為卵巢功能不全,自身免疫反映增強,前列腺素增加,泌乳素增高等因素有關。

(4)卵巢子宮內膜囊腫 壁較脆缺乏彈性,經血逐漸聚積,囊內壓力不斷增高,內容物可自囊壁的薄弱部位潰破,溢入腹腔刺激腹膜,引起腹膜炎,出現急腹症。

病理病因

卵巢巧克力囊腫是子宮內膜異位症中最常見的一類,卵巢巧克力囊腫隨著病程的延長,囊腫內積血的不斷增加,囊腫體積也隨之增大。當囊腔內積血過多、壓力過高時,可撐破囊壁薄弱部卵巢巧克力囊腫分,發生囊腫自發性破裂,囊內流出部分積血,壓力降低後,囊壁破口常可自行癒合。

若干時間後,囊內積血再次增多、壓力再次增大時,又可發生自發性破裂。囊腫破裂後流至盆腔內的積血,刺激腹膜,引起劇烈腹痛,並可造成盆腔器官的粘連。卵巢巧克力囊腫可以在沒有誘因情況下自發破裂,粗暴或劇烈的性生活,尤其是經前期性生活,常是常見的導致囊腫破裂的重要誘因。較小的卵巢巧克力囊腫,通常不易發生破裂。卵巢巧克力囊腫的藥物治療效果差,難以消除巧克力囊腫,當囊腫增大到3釐米以上,自發破裂的風險開始出現,並逐漸增加,它長到一定大小,自發破裂常難以避免。因此,它的確是藏在盆腔內的「炸彈」,說不定何時會發生「爆炸」。

由於卵巢巧克力囊腫破裂流至盆腔內的是陳舊積血,並非大量新鮮出血,除腹痛外,通常不會影響生命體徵,不會出現休克。有人認為,既然不會危及生命,能否採取不手術的保守治療,使患者免受手術之苦。其實不然,保守治療後,囊壁破口癒合了,症狀消失了,但不久又有可能發生自發破裂。如此反覆發作、受苦,且發作次數越多,引起的盆腔粘連越重,盆腔粘連引起的腹痛等症狀,更會使她「雪上加霜」,苦不堪言。


因此確診為卵巢巧克力囊腫,直徑達到或超過3釐米者,應及時採取治療,清除「炸彈」爆炸的危險。從而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正常的卵巢組織,一旦囊腫過大,破裂之後必須採取手術切除囊腫。術後還需要服用藥物鞏固療效,這對防止卵巢巧克力囊腫的復發有著重要意義。 

巧克力囊腫的誘因

巧克力囊腫是因為盆腔裡有異位的子宮內膜生長,這種內膜每月也有一次月經樣出血,這些出血積聚在盆腔等處而成為囊腫。囊腫常是雙側性的,囊腫的內容物是月經血,其中水分被吸收、血液被濃縮成為深咖啡色、質地粘稠的糊,看上去很象巧克力所以叫「巧克力囊腫」。

巧克力囊腫主要發生在30-40歲之間的中青年婦女。主要是由於月經期子宮壁脫落的子宮內膜碎片因引流不暢,不能全部從陰道排出,有少量經輸卵管向盆腔倒流。卵巢巧克力囊腫的病因尚未清楚,環境因素、生活習慣、精神狀態等都可能與卵巢囊腫的發病有關係,但與已婚未婚沒有什麼關係。所以,卵巢囊腫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段,一般高發於20-50歲女性,未婚女性患如發現有月經失調、經量減少甚至腹痛等症狀時,應提高警惕,及時檢查,特別是身材偏胖的青少年女性更需注意。

(1)痛經:為巧克力囊腫的主要症狀,同時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症狀表現,為繼發性且逐年加重,但也有少數病人無明顯的痛經。

(2)月經不調:月經過多,月經血量多,也是巧克力囊腫臨床常見症狀之一,一般月經周期規律表現為經血過多或帶經日久。

(3)性生活痛:這也是一個明顯的患病信號,患者還可能會出現滴狀的出血,而且常於月經前較為明顯。

(4)患不孕症:巧克力囊腫會導致婦女不能懷孕,其不孕率達50%左右,在不孕症女性中,巧克力囊腫所造成的不孕佔有很高的比例。

病發機制

1、內分泌因素:卵巢雖然小,但卻是生成卵子並排卵、平衡內分泌的重要器官之一,多出現在內分泌旺盛的生育年齡。因此認為和內分泌失調有關。此外月經時生氣可能就沒了,垃圾排不出來,在卵巢裡便形成了囊腫。

2、性生活頻繁:通常發病大多是在青春期少女以及更期女性,這和她們過於頻繁的性生活有關。

3、輸卵管阻塞:卵巢內無受精的卵泡,廢品垃圾要排出去,就需要靠體內液壓把垃圾排出來,因為機能衰退,輸卵管有堵塞現象,排不出去的卵子積在卵巢裡,就形成了囊腫。

4、壓力過大:是導致卵巢巧克力囊腫的主要因素,長時間精神壓力太大、可以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影響內分泌調節,則導致卵巢功能過早衰退,雌激素的分泌減少,提前進入更年期。

檢查方法

常見的檢查有:婦檢、超聲診斷、MRI、CT、腹腔鏡及實驗室檢查。

B超聲象圖:B超顯象是目前輔助診斷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有效方法,主要用以觀察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其聲象圖的特徵為:囊性腫塊,邊界清晰或不清。如囊腫周圍粘連重,則邊界不清;如囊腫與子宮或周圍組織粘連少,則邊界清晰。囊腫多為中等大小,囊腫內可見顆粒狀細小回聲,是囊液粘稠表現。有時因陳舊性血塊濃縮機化而出現較密集的粗光點圖象,呈混合性腫塊狀。

腫塊常位於子宮後側,可見囊腫子宮伴隨症。囊腫自發破裂時,聲象圖示後凹陷,囊腫較前縮小。腹腔鏡檢查:腹腔鏡檢查是目前診斷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新標準,通過腹腔鏡可直接窺視盆腔,見到異位病灶即可明確診斷,且可進行臨床分期,以決定治療方案。

 

併發症

不孕

約有50%左右內異症患者伴有不孕,在不明原因不孕患者中,約30-40%患內異症。內異症患有不孕,常因病變造成盆腔腫塊、粘連、輸卵管堵塞卵泡發育不好或排卵障礙等因素引起;而一旦懷孕則異位內膜受到抑制而萎縮,對內異症起到很好的治療,習慣性流產病例中有部分為子宮內膜異位症所致。

痛經

內異症的臨床特徵為漸進性痛經,是常見而突出的特徵,多為繼發性,即自發生內膜異位開始,患者訴說以往月經來潮時並無疼痛,而從某一個時期開始出現痛經,可發生在月經前、月經時及月經後。有的痛經較重難忍,需要臥床休息或用藥止痛,甚至痛得「滾炕」或撞頭,疼痛常隨著月經周期而加重,月經結束而消失,但國內報導有21%約無痛經。

周期性直腸刺激症狀:進行性加劇的周期性直腸刺激症狀罕見於其他婦科疾病,是診斷本症最有價值的症侯。直腸、肛門、外陰部墜脹、墜痛、裡急後重感和大便次數增多。當病變逐漸加重時,症狀日趨明顯,而經後症狀消失。

月經不調

內異症患者常有月經周期縮短、經量增多或經期延長等現象,說明患者有卵巢功能障礙表現。月經不調可作診斷參考,但在鑑別診斷中並無價值。

性交痛

當存在於陰道穹窿部異位子宮內膜結節、直腸凹陷結節或粘連,或卵巢粘連在盆底時,均可產生性交痛。闊韌帶後葉病灶纖維化增生及收縮明顯時,可以外源性壓迫輸尿管,使其狹窄阻塞,亦可能出現泌尿系統症狀,嚴重的可發生輸尿管積水或腎盂積水。

周期性膀胱刺激症狀

當內異症病變累及膀胱腹膜反褶或侵犯膀胱肌層時,會同時出現經期尿急、尿頻等症狀。若病變侵犯膀胱黏膜(膀胱子宮內膜異位症)則有周期性血尿和疼痛。

巧克力囊腫經期或行經前後的急腹症:一般為卵巢子宮內膜囊腫,有穿破的特點,多數患者因卵巢囊腫扭轉或宮外孕而急診手術。若不手術而好轉時,盆腔粘連加重,今後還會反覆破裂發生急腹症。

周期性下腹不適

本症狀的出現率高於痛經,無痛經的內異症患者常存在於本症狀。出現於輕症患者,或某些病變雖較重但由於痛閾的個性差異或其他原因,不產生痛經症狀而僅有經期腰酸、下腹墜脹不適感。

腹壁疤痕及臍部的子宮內膜異位症則出現周期性局部腫塊及疼痛。內在型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往往子宮脹大,但很少超過3個月妊娠。如為後位子宮,往往粘連固定。在子宮直腸窩、子宮骶韌帶或宮頸後壁常可觸及1-2個或更多硬性小結節,如綠豆或黃豆大小,多有明顯的觸痛,肛診更為明顯,這點很重要。卵巢囊腫可長至拳大,由於常有囊腫內容物外溢和異位內膜出血,盆腔臟器粘連加重成冰凍盆腔狀,即是所謂廣泛內異症。病變程度輕重不同時體徵差別很大。

腹膜炎

生長在卵巢的巧克力囊腫,囊壁常常很糟脆,具有一種自發破裂的傾向。囊腫破裂後,小的破口可以很快自行癒合,並與周圍組織形成粘連;如果破口較大,則無法自行癒合,其濃稠的巧克力樣囊內液可流入腹腔,這種巧克力樣液體的刺激性極強,可刺激周圍的腹膜,引起劇烈的腹痛,如果處理不及時,還可能導致瀰漫性腹膜炎,造成致命的後果。

 

預防護理

 

卵巢巧克力囊腫的8個預防措施:

1、注意調整自己的情緒,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使機體免疫系統的功能正常。

2、要注意自身保暖,避免感寒著涼。

3、月經期間,禁止一切劇烈體育運動及重體力勞動。

4、如已查出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卵巢巧克力囊腫大於6cm以上者,在月經期或月經中期一定要注意保持情緒穩定,避免過度勞累,一旦囊腔內張力突然升高時,囊壁破裂,會形成急腹症。

5、儘量少做人工流產和刮宮,做好計劃生育。

6、女性月經期一定要禁止性生活。

7、女孩子青春期要避免受驚嚇,以免導致閉經可形成溢流。

8、預防卵巢巧克力囊腫要注意月經期要做好自身的保健,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生悶氣,否則會導致內分泌的改變。

飲食保健

術後保養

巧克力囊腫治療之後又很容易復發,無論是保守治療還是藥物治療,效果均不太理想,而根治手術又不適合想要生小孩的女性,所以此病不但治療棘手而且給患者帶來巨大痛苦。

腹腔鏡手術是診斷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最佳方法。但手術後卻並非萬事大吉,因為手術後,人體會恢復排卵,發揮內分泌功能,殘存的內膜又會開始生長,所以手術後儘早懷孕,因為懷孕後至少有一年的時間可以讓這些內膜組織因為沒有雌激素而逐漸衰退而被吸收掉。所以妊娠是最好的治療,助孕技術也是最好的治療。

如果不能懷孕的婦女,如痛經則可以口服避孕藥,卵巢抑制是好辦法。有人說,原本就擔心雌激素刺激,避孕藥不是含有雌激素嗎?雖然避孕藥含有激素,但外來的激素不足以影響到巧克力囊腫的生長。

巨大內膜囊腫、估計有廣泛腸黏連、需進行腸切除術或判定為很複雜的手術以開腹手術為宜。對於不想生育,且接近停經的婦女,則可以考慮切除子宮和卵巢,以達到一勞永逸的目的。



相關焦點

  • 女性「生育之敵」——巧克力囊腫
    如果在卵巢「安家」,就會在卵巢長出含有陳舊性積血的囊腫,並因積血黏稠似巧克力漿,而得名「巧克力囊腫」。國家相繼開放二胎、三胎政策,不少夫婦躍躍欲試,要」為國生娃「。然而,有一種在育齡女性身上高發的疾病,卻可能讓人們的希望落空。Ta就是「巧克力囊腫」,俗稱「巧囊」。
  • 女性查出巧克力囊腫,是吃太多巧克力了?巧克力為何會長在卵巢上
    來到醫院後,醫生給夏麗做完B超後發現,她的卵巢上長有巧克力囊腫。夫妻兩這下迷惑了,怎麼巧克力會長在卵巢上呢?而且夏麗說,自己也很少會吃巧克力啊,怎麼會長有巧克力囊腫呢?很多女性一聽到巧克力囊腫這個名字,就以為是不是巧克力吃多了造成的,而且為什麼巧克力會長在卵巢上呢?
  • 巧克力囊腫
    卵巢巧克力囊腫(chocolate cyst ofovary)又名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一種病變。
  • 巧克力囊腫,不死的癌症!灸療60天,巧克力囊腫消失!
    在她看來,艾灸不吃藥、不打針,能調治身體的疾病,是匪夷所思的事情。她的「異見」讓我們頓時來了精神,作為專業艾灸工作者,有必要把這個道理跟講解清楚,讓需要艾灸幫助的她,能夠享受到艾灸的福音——不得不說,這有點類似「布道」,而做一個艾灸的「忠實布道者」,恰恰是我們的使命:「幫助女性少吃藥、少打針、少開刀、少住院」,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
  • 卵巢巧克力囊腫
    卵巢巧克力囊腫名字很好聽,但中看不中用,這個囊腫裡充滿著黑乎乎的「巧克力醬」,是定植在卵巢裡的子宮內膜周期排出的陳舊性血液。
  • 巧克力囊腫的症狀、治療及預防措施
    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巧克力囊腫。首先要說明的是,這種病跟是不是愛吃巧克力完全沒有關係。巧克力囊腫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一種病變。正常情況下,子宮內膜生長在子宮腔內,受體內女性激素的影響,每月脫落一次,形成月經。
  • 蘭州巧克力囊腫對女性傷害有多大?
    蘭州天倫不孕症醫院 輸卵管性不孕, 排卵障礙, 宮腔粘連, 卵巢囊腫 「巧克力囊腫」和我們吃的巧克力可沒有任何關係。
  • 巧克力囊腫需要手術嗎?
    最近一條長微博向女性朋友們講解了痛經的危害,引出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子宮內膜異位症。因為女性長期對痛經的忽視和忍耐,導致這一疾病的平均延誤診斷時間長達7-12年。很多門診病人就診,並不是因為痛經,而是因為不孕或者常規體檢發現卵巢長了「巧克力囊腫「。
  • 巧克力囊腫被喻「亞癌症」,專家提醒女性要注意四個方面
    巧克力囊腫被喻「亞癌症」,專家提醒女性要注意四個方面巧克力囊腫是常見的婦科疾病,各種年齡均可患病,但以20—50歲的女性最為多見。2、導致水腫,影響生活巧克力囊腫患者除了能感覺到食欲不振、體重減輕和腹部腫脹之外,還可能引起嘔吐、發燒和腹部劇痛;後期甚至會導致腹部與四肢發生水腫。3、導致女性容顏早衰:巧克力囊腫也會引發女性的內分泌失調的情況,會讓女性早衰。
  • 卵巢巧克力囊腫會自然消失嗎?
    燦燦明白卵巢巧克力囊腫(簡稱卵巢巧囊)的形成原理後,理解這個內異症就是良性的疾病,就沒有那麼緊張了。我說:「從燦燦的卵巢巧囊大小來看,已經達到8cm了,所以,我還是建議做手術比較安全。」燦燦媽媽問道:「不做手術,通過吃藥打針會不會消失啊?」我回答說:「卵巢巧克力囊腫一般不會自然消失,但某些針對子宮內膜異位症方面的藥物,是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囊腫的大小。」
  • 巧克力囊腫有哪幾種類型
    卵巢對於女性來說是重要的器官。但是隨著女人年紀的增長和其他一些方面的原因,卵巢囊腫會找上很多女性患者,為了保護女性朋友的健康,女性朋友一定要多了解一些卵巢囊腫方面的相關知識,以方便患者進行自我判斷。巧克力囊腫有哪幾種類型一、巧克力囊腫(子宮內膜異位瘤):是指子宮內膜異位症長在卵巢內,在卵巢內形成大量黏稠咖啡色像巧克力狀的液體。
  • 『卵巢疾病』卵巢巧克力囊腫怎麼回事?
    小林因房事疼痛到醫院檢查,醫生告訴她得了卵巢巧克力囊腫。巧克力,是一種可食性糖果,巧克力囊腫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叫卵巢巧克力囊腫呢?
  • ️ 【巧克力囊腫】的症狀、表現和嚴重性?
    巧克力囊腫的學稱叫做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症型囊腫。正常的子宮內膜,也就是在宮腔內的子宮內膜,每個月脫落一次,形成女性的月經。反覆的周期性出血以後,血排不出去就會在卵巢內形成囊腫。囊腫存在時間長了,內部的血液就會變得陳舊,就會形成很粘稠的像巧克力一樣的東西,所以叫做巧克力囊腫。
  • 小心「巧克力囊腫」
    原創 蔡曉輝 婦產科醫生蔡曉輝前幾天就有位用戶在後臺留言:「蔡醫生,最近去醫院檢查出了巧克力囊腫,我是不是不能吃巧克力了?」其實巧克力囊腫是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子宮內膜組織異位到了卵巢,每個月來月經的時候這個地方也會出血,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個血包,也就是巧克力囊腫了,跟吃不吃巧克力沒有半點關係的哦!巧克力囊腫好發於25-45歲女性,發病率約在15%。生育少、生育晚的女性發病多於生育多的女性,絕經後婦女罕見。
  •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巧克力囊腫?
    巧克力囊腫,聽著挺好聽的 一個名字, 可以在這好聽的名字下面卻有著讓眾多女性朋友害怕的危害。嚴重影響女性朋友們的生活。
  • 卵巢巧克力囊腫,盆腔裡的定時炸彈!
    「巧克力囊腫」是國內外發病率日趨增高的常見婦科疾病,是由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起,因此又叫「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成熟女性的子宮內膜每個月都要脫落一次,正常情況下,脫落的內膜會順陰道排出體外。但有些人由於子宮後傾、人工流產或月經期同房等原因,導致這些內膜通過輸卵管流到卵巢、直腸、膀胱等處,造成盆腔器官廣泛粘連,甚至在胸腔、腦膜、四肢也偶有發生。
  • 卵巢裡的「巧克力醬」不會自行消失!專家談巧克力囊腫的治療
    卵巢巧克力囊腫是什麼疾病?做一個比喻,這個囊腫裡充滿著黑乎乎的「巧克力醬」,是定植在卵巢裡的子宮內膜周期排出的陳舊性血液。
  • 巧克力囊腫不敢吃巧克力?來看看正確的預防措施吧!
    自從發現長了這個東西,我都好久一口巧克力也不敢吃了,連最喜歡的巧克力蛋糕,巧克力威化,凡是跟「巧克力」有關的東西,我都不敢碰,但是這個囊腫卻越來越大了! 巧克力的美味,讓很多女生痴迷。而這個聽起來好像跟巧克力有著莫大關聯的「巧克力囊腫」,實際上跟巧克力真的一點兒關係都沒有。
  • 卵巢「巧克力囊腫」的超聲診斷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育齡女性常見疾病之一,以25-45歲婦女多見,是種激素依賴性疾病,卵巢是異位內膜常見侵犯部位。
  • 巧克力囊腫,不死的癌症!灸療2個月,囊腫消失了!
    今天的這篇文章,即希望能幫助到正需要的人,也希望其它女性灸友能多了解這方面的東西,防患於未然。下面先介紹一個案例:灸療2個月,巧囊消失了!曾經有一位艾灸「異見者」找到我們諮詢巧克力囊腫的問題。這裡插個題外話,為什麼稱她為「異見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