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麗結婚三年了,自從結婚後他們就一直在備孕,但是三年過去了還是沒有懷上。最近夫妻兩打算去醫院檢查檢查。
來到醫院後,醫生給夏麗做完B超後發現,她的卵巢上長有巧克力囊腫。
夫妻兩這下迷惑了,怎麼巧克力會長在卵巢上呢?而且夏麗說,自己也很少會吃巧克力啊,怎麼會長有巧克力囊腫呢?
很多女性一聽到巧克力囊腫這個名字,就以為是不是巧克力吃多了造成的,而且為什麼巧克力會長在卵巢上呢?
巧克力囊腫是什麼?
巧克力囊腫就是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的一種通俗叫法。因為囊腫裡面有陳舊性的積血,比較粘稠,呈糊狀,看起來很像巧克力,所以取名巧克力囊腫。
一般情況下,子宮內膜是生長在女性的子宮腔內的,但子宮和輸卵管還有盆腔它們之間都是相通的,子宮內膜的細胞如果在受到刺激的情況下,就會開始跑到其他的地方開始生長。
如果異位到卵巢上,在體內激素的影響刺激下,這些異位了的子宮內膜就會跟著月經周期出現反覆的脫落和出血,刺激卵巢,導致卵巢逐漸增大。
而且之後月經血中的水分會被吸收,這樣血液就會比較濃稠,顏色也會變深。外觀看著像是巧克力,所以起名做巧克力囊腫了。也就是巧克力囊腫實際上和吃巧克力沒有關係。
為什麼查出巧克力囊腫不容易懷孕?
巧克力囊腫一般多見於25--45歲的育齡期的婦女,其實長有這個囊腫後,一般會表現出痛經,月經異常、慢性盆腔痛的現象等。
當然也有少部分人沒有症狀出現,只有在做檢查的時候才被發現。但是巧克力囊腫能夠引起不孕,引起不孕的機率高達50%。而且巧克力囊腫造成不孕的原因還比較複雜。
當疾病比較嚴重的時候,卵巢和輸卵管的周圍就會出現粘連,這樣輸卵管的功能就會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到懷孕。
而且出現巧克力囊腫後,盆腔的微環境也會改變,也不利於女性懷孕。
所以,如果育齡期的女性,發現痛經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或者夫妻生活出現了疼痛的現象,婚後多年沒有懷孕的話,建議及時進行檢查。
查出巧克力囊腫是先治療還是先懷孕呢?
因為有巧克力囊腫,不容易懷孕。但是如果懷孕後,又不會來月經,這樣是導致巧克力囊腫慢慢地萎縮變小,甚至也會消失。
所以,醫生可能會建議如果打算生孩子的,囊腫不大的話可以儘快先懷孕。
具體每個人的情況又是比較個體化,不能用別人的處理方式搬到自己身上,還需要進行全面檢查和醫生的評估,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針對性的是處理。
因為巧克力囊腫的病因並不十分明確,所以也沒有更針對性的預防措施。但是女性日常需要注意不要出現將子宮內膜帶入到腹腔的行為,比如在月經期間不要做婦科檢查,在月經快來的時候也不要做輸卵管通暢實驗,以免將子宮內膜的碎屑帶入到腹腔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