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誰!誰給我起了這麼坑爹的名字!/(ㄒoㄒ)/~~
有不少女性做完婦科B超檢查後發現,卵巢裡面竟然有個「巧克力囊腫」,一聽到這個名字,真是滿臉問號,好好的卵巢裡長個囊腫,還是巧克力的!?這到底是個什麼東西,是因為巧克力吃太多了嗎?
什麼是巧克力囊腫?
巧克力囊腫的學名叫做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簡單來說就是子宮裡面的子宮內膜長到卵巢裡形成的囊腫。正常的子宮內膜本來是乖乖呆在子宮裡面的,但因為多種原因,導致一些內膜不安分,跑到子宮以外的部位,並且紮根生長,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症。這些逃跑的子宮內膜最喜歡去的一個地方就是卵巢。
若流到盆腔的子宮內膜細胞種植到卵巢上,受到卵巢周期性激素的影響,每月也發生月經樣的出血,但血液由於卵巢包膜無法排出,時間長了便形成囊腫。因為囊腫裡面積聚著壞死的內膜和陳舊性血液,在手術時可以看到裡面含有暗褐色糊狀液體,就好像巧克力一樣,在醫學上俗稱「巧克力囊腫」。所以巧克力囊腫和吃巧克力沒有半點關係,它只是醫學家們在手術時的豐富聯想。
巧克力囊腫可以沒有症狀,絕大多數巧囊都是醫生做婦科檢查或B超時發現的。患者同時可能有痛經、同房疼痛、月經期大便異常等內膜異位症的其他表現。巧囊的面目之所以猙獰,是因為它的危害可不少。它可以讓你:不孕不育。據統計,1/3的不孕可能是內異症造成的。有巧囊的女性懷孕比較困難,懷孕後流產的風險也升高。巧囊造成的粘連也是不孕的重要因素。腹痛。巧囊患者常常伴有痛經,甚至是很嚴重的痛經。大的巧囊在月經前或來月經時可能破裂,造成急性的腹痛。小的、不易察覺的巧囊破裂時有發生,讓你的肚子裡反覆出現粘連,弄得你不得安寧。感染。巧囊破裂或者完整的時候都可能感染,讓你發燒、肚子痛,如果治療不徹底可能反覆發生,讓你的肚子永遠都不舒服。癌變。雖然巧囊癌變不多見,但是偶有發生,如果短期內巧囊迅速增大、痛經的性質近期發生了明顯的改變要及時就診。如果育齡期有痛經進行性加重、慢性盆腔痛、性交不適、不孕,提示內異症可能性大。通過醫生的婦科查體、B超可進一步明確,血清 CA125 水平也有助於診斷。有一部分患者內異症位置很深,往往就需要更多的檢查才能作出診斷。
查出內異症一定要治療嗎?
輕度內異症沒有明顯症狀,不影響正常生活,可不用治療,定期隨訪。如果每次都痛到不能起床,那就要趕緊治療了。主要有藥物和手術治療。
一、藥物治療
既然異位內膜是隨月經出現疼痛,那麼用藥物讓月經停止來潮,使異位內膜萎縮,問題就解決了。一線的治療藥物有複方避孕藥和宮內節育環,在體內形成假孕狀態,抑制卵巢雌激素合成。還有使體內形成人工絕經狀態的藥物,如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GnRH-a)。
二、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無效、卵巢囊腫較大、局部病變嚴重、症狀加劇等要靠手術治療切除病灶,分離粘連,腹腔鏡手術是首選手術方式。手術方式根據每個人的症狀、病變和生育要求而不同。
內異症是一種慢性疾病,具有遷延難愈、易復發的特點,主要治療目標是緩解相關疼痛和治療不孕,減少復發。在治療中常常將藥物和手術治療聯合使用。在手術前用藥可使病灶萎縮,有利於減少手術範圍;有一些病灶難以切除乾淨或者隱藏太深看不到,術後繼續藥物治療可減少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