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价格,大市場,論名創優品是怎樣達到百億營收的

2021-01-07 前瞻網

 名創優品門店數量迅速增加的原因分析

根據名創優品的官網顯示,2013年名創優品僅有27家門店,而截至2018年10月名創優品已經在全球開店超過3000家,其中海外門店超過1000家,進駐國家和地區超過70個。2017年,名創優品實現營業收入120億元,年客流量近10億,消費人次達到3億;預計2018年將達到180億元。

在電商衝擊實體店的情況下,名創優品迅速開店以及大幅盈利的原因主要概況為以下四點。

--產品為王:多樣性、高性價比、新品開發能力

名創優品平均每家店鋪的SKU數量控制在3000個左右,產品線覆蓋生活百貨、健康美容、創意家居、食品、飾品、紡織品、文體禮品、數碼配件、精品包飾和季節性產品十大品類,其中定價10元的商品佔據了50%以上的比例。

超高性價比成為吸引消費者在名創優品購物的首要驅動力。《名創優品品牌現狀調研報告》顯示61%的消費者欲望驅動力是因為性價比超高;51%的消費者購買行為的驅動力為超高性價比。

名創優品上新周期短至7天,這意味著每周都有新品推出。名創優品的單品數量始終控制在3000件左右,商品中心的一項日常工作就是審視既有產品,提出升級方案,200餘名買手全天候掃描全球市場,捕捉最新潮流元素和流行元素,結合顧客定位和供應能力,制定新產品開發提案,從而實現每周都有新品上線。

--供應鏈成就優質低價:供應商合作模式、品牌合作模式

名創優品實行獨特的供應商合作模式:以量制價+買斷定製+不壓貨款。名創優品採取與供應商聯合開發商品、深度介入產品設計,並通過買斷版權的形式形成獨家貨源。根據預估的市場需求,規模化採購以量制價,降低採購成本,在一些關鍵品類上甚至投資或收購了部分工廠以確保產品供應和成本優勢。如果供應商遵守約定,那麼名創優品將以最快15天的回款周期(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給供應商回款,以此來吸引優質的供應商和公司長期合作。目前,公司已經與800多家供應商建立穩定的合作關係,這些供應商都經過了嚴格的挑選。

聯手大牌供應商和既有知名品牌,成功塑造優質低價的品牌形象。除了和工廠合作的原創設計款以外,名創優品還有約兩成的既有品牌合作定製款,如與國際知名的彩妝供應商瑩特麗、國際知名品牌香水供應商奇華頓公司、與飛利浦合作定製的插座等。聯名戰略不僅滿足了消費者追逐品牌的需求,而且因為工廠到店和低毛利的策略,名創優品的同類產品價格較知名品牌有明顯價格優勢。通過與大牌供應商和既有品牌合作,名創優品打消了消費者對於產品品質的顧慮,在低價雜貨鋪中脫穎而出,成功塑造了優質低價的品牌形象。

--IT信息系統+倉儲物流系統保障高效運營

店鋪高效運轉,要求有完整的物流系統高頻配送作支撐。MINISO名創優品平均兩天給門店配送一次,生意好的店鋪甚至需要每日配貨。不同於大型商超採用批量配送的方式,MINISO名創優品採用的是小批量配送模式,流程更加細緻、複雜。出貨時,結合計調數據和每家店鋪的訂貨需求,一件一件分揀、裝箱;配送時,按照發貨單逐店核對。店鋪密集區,就對資源進行整合採用專車配送,一輛車配送幾家門店。店鋪分散區,為降低成本,便採用社會化物流拼車配送。通常情況下,小批量、高頻率的配送,意味著更高的出錯概率和更高的物流費用。然而,得益於在設備上的投入、流程上的優化以及對工作人員的培養等舉措,MINISO名創優品的出錯率僅為十萬分之三,物流費用佔整體銷售額的1%不到,只有大型商超的一半左右。

這是名創優品早期就投入3000萬元打造了一套定製化的供需管理系統,這成為後來名創優品騰飛的關鍵。通過集成IT信息系統、倉儲物流系統,對供應鏈進行大規模整合,精簡中間環節,縮短供應周期,將工廠直達店鋪變為現實。

名創優品在中國大陸地區建立了八大倉儲中心,分布在廣州、常熟、武漢、成都、廊坊、瀋陽、西安和新疆地區。且面積都在兩萬平方米以上,名創優品進行集中採購,供應商將按需定製的產品發往指定倉庫,並承擔相應的物流費用。接下來,名創優品再通過獨立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對2000多家門店進行小批量統一配送,最大限度縮短從工廠到店鋪的距離,從而實現國內21天全周轉。據統計,名創優品物流費用只佔整體出貨金額的1.2%,成本優勢明顯。供應鏈管理系統還可以對商品動銷進行大數據管理和監控,從而為商品開發提供依據。

--自營+合作+加盟多種方式並行

支撐名創優品門店快速擴張的是直營+合作+加盟的多元化經營模式,在名創優品的門店中直營店佔比約10%,合作店佔比約15%,加盟店佔比約75%。合作模式下,合作方和名創優品五五投入並按比例分成。加盟模式為"投資型加盟",加盟商投資開店,公司對門店進行全面託管運營,公司向加盟商支付營業額的38%作為回報。

名創優品的競爭優勢分析

與同類生活雜貨類企業相比,名創優品的競爭優勢分別表現如下:

--名創優品VS大創

名創優品的大創分別是國內和日本領先的生活雜貨領先企業,都以"為消費者提供優質低價的產品"為宗旨,品牌相似性較大。

大創和名創優品的布局模式並不相同。大創採用直營店的模式,而名創優品是通過直營和加盟等模式快速擴張。直營店的所有權歸總部統一管理,易於發揮整體優勢,但在創造性與主動性上容易受限制。加盟店靈活性較強,但管理會相對零散。相較大創單一的直營模式,名創優品的模式會使店鋪擴張的數量更多、速度更快,且加盟店佔用公司資金少,將從側面降低公司的融資壓力。

--名創優品VS無印良品

名創優品與無印良品最大的區別就是市場定位。雖然兩個品牌同樣是生活百貨品牌,有相似的店鋪裝修,都走簡約自然風格,但無印良品價格偏貴,面向中產消費群體,而名創優品價格更"親民",強調性價比,更多面向90後、00後的龐大年輕消費者。任何階層的消費者對價格都是敏感的。無印良品MUJI在中國消費者心中的"貴"已根深蒂固,為了挽回業績下滑的頹勢,無印良品從2014年起就在中國推出"新定價"策略,降價頻率基本達到每年兩次。

--名創優品VS宜家

從名創優品的選址開店情況看,名創優品通常開在人口數量超過30萬人,經營地點通常在商場、商業街、行人專用區、地鐵附近等人流量相對集中地段;最近經營實用面積為200平方米左右。而宜家新店開業所需的佔地面積較大,除營業面積外還配備停車場,到目前為止,宜家在國內僅26個門店。綜上,名創優品和宜家的區別在於,名創優品的產品類別僅是宜家產品類別的一個子集;除產品類別差距外,二者在經營理念不同,名創優品是"多店分散化"經營,而宜家在一個城市至多兩個門店。

未來中國消費市場趨向於理性消費,高性價比生活必需品更有優勢

此外,名創優品布局的加速,真的是消費者消費降級導致的原因嗎?從我國城鎮和農村居民的恩格爾係數變化趨勢來看,恩格爾係數一直在穩定下降,表明我國群眾消費行為一直處於升級通道。探究其因,低價商品賣得好是與人們消費結構的調整有關。食品菸酒、衣著等生活必需品消費的比重逐年走低,交通通信、醫療保健等服務類消費比重不斷攀升。部分群體的"消費降級"在於對生活必需品消費的壓縮,體現出的是消費結構的調整。消費者開始對價格更加敏感,追求在價格方面更有優勢的品牌。

在這樣的消費結構變革趨勢下,人們不再輕易地為品牌溢價買單,而根據實際消費需求,更關注具有價格優勢卻又不失調性兼具優質美觀的高性價比產品。

我國居民消費意識正由品牌消費逐步向品質消費逐步升級,以名創優品為代表的時尚簡約、極致性價比品牌迅速崛起。分析名創優品的經營之道,其以高性價比、多樣性、獨特性的產品建立競爭優勢,鎖定800家優質供應商(其中不乏大牌OEM廠商和知名品牌定製)進行商品直採建立成本優勢,憑藉先進的IT和物流系統實現21天從工廠到店的高速周轉,最終以獨特的投資加盟模式實現門店統一管理和輕資產擴張。新零售時代,以產品為王、不斷優化供應鏈和運營效率的零售企業終將贏得未來。

名創優品能否實現2022年在全球100多個國家開1萬家店的目標仍然還是未知數。

名創優品計劃2022年在全球100多個國家開1萬家店,關於是否有足夠的市場容納這一問題,從廣義上來說,在全球範圍內生活雜貨需求是非常大的,一萬家店的市場容量是完全充裕的。但是能否由名創優品來吃下這個"大餅"還是一個問號,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從名創優品企業本身來看,線上業務對線下門店可能存在一定的擠出效應;2018年4月,名創優品嘗試線上業務,首批門店上線京東到家,之後便陸續入駐美團、餓了麼等本地生活平臺;9月,名創優品全國33個重點城市的近800家門店全部上線京東到家;9月30號,名創優品宣布獲得騰訊、高瓴資本10億元投資,三方合作的目的是要在大數據、智慧門店、智慧零售和數位化運營等多方面展開合作。

第二,在全球範圍內各類似企業的競爭,如宜家、大創、無印良品和NOME等企業都會不斷調整企業戰略來迎合市場需求,名創優品面臨的競爭態勢激烈。

綜上,名創優品計劃2022年能否在全球100多個國家開1萬家店還是一個未知數。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零售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十元店」名創優品赴美IPO:百億營收靠加盟,毛利率超30%
    「年輕人都愛逛的生活好物集合店「是名創優品的Slogan,但在消費者眼中,它更像無印良品的「平價代替」。這家「十元店」自面世以來便伴隨著「抄襲」「廉價」「偽日系」等一系列標籤。 近年來,充滿爭議的名創優品卻一路高歌猛進,年營收突破百億,在全球開出了4000餘家門店。
  • 名創優品憑什麼7年開店4200家,成為百億零售帝國?
    對於名創優品,很多人第一個想法就是優質低價,或者就是高大上的優質低價。但是在短短幾年間,名創優品竟然不知不覺開了這麼多家店了,而且這個號稱國民心目中的精品店之王終於準備上市了,那麼名創優品是憑什麼成長成為百億零售帝國呢?
  • 名創優品上市,別想複製模式
    葉國富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只有低成本和低毛利才能有真正的低價格,此前名創優品的毛利率只有8%,而同行一般在40%左右。這大概點名的就是無印良品,無印良品的毛利率就在45%左右。拼命壓低價格的結果是,名創優品至今仍處於虧損中, 2019財年和2020財年,歸屬於名創優品股東的淨虧損分別為-2.9億元和-2.6億元,淨虧損率分別為-3.1%和-2.9%。
  • 7年開店4222家,「十元店」名創優品的百億生意經!
    儘管背負了一身罵名,可名創優品卻還是憑藉著「十元店」走向了納斯達克。另外不要驚訝,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顯示,名創優品已經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自有品牌綜合零售商。 存在即合理,伴隨著爭議而生,糾紛不斷而長的名創優品到底有著怎樣的魅力或實力存在還上市了呢?
  • 名創優品的擴張邏輯
    外界看來,名創優品有不少「負面」,如山寨、抄襲、「偽日系」、「十元店」之類, 但不可否認,在電商高歌猛進的趨勢下,2013年成立的名創優品,短短7年內全球開出了4222家門店,2019年GMV達到190億元。
  • 名創優品要上市:揭秘「十元店」的百億生意
    招股書顯示,2019財年(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名創優品營收93.9億元,虧損2.9億元;2020財年(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收入89.8億元,同比下降4.4%,虧損2.6億元。受疫情影響,名創優品今年在中國的同店銷售額下降了32.6%,在海外市場的門店關閉了20%以上。
  • 市值百億的「十元店」,名創優品憑藉哪些產品思維成功?
    開遍大街小巷的名創優品大家一定不陌生。但你知道這家10元店是怎樣成功上市的嗎? 本文將用產品思維對名創優品的成功進行解構:它的核心數據是什麼?用戶需求是什麼?它的產品如何?產品力、渠道、產品本身的迭代怎樣?商業邏輯的可行性在何處?以及為什麼成功的是名創優品?
  • 名創優品,購買生活好物的首選之地
    傳統的百貨商店,品類不齊全、種類不豐富,同時還存在質量問題,但是名創優品的出現,引發了大家的購物浪潮,也成為購買生活好物的首選之地。它是這樣一家門店,靠平價崛起,截止到2019年底在全球已有3900多家門店,這就是名創優品。
  • 名創優品躍龍門,然後呢?
    由於名創優品的業務主要在線下,全球疫情嚴重拖累了其發展,甚至還嚴重影響其財務表現。根據招股書,名創優品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的營收分別為人民幣16.3億元和15.5億元,同比下降25%和38%。  除了營收,名創優品的淨利潤也一路走低,其一季度的淨利潤3983萬元,利潤率從此前的10%以上驟降至2.4%;二季度則由盈轉虧,虧損2966萬元。
  • 少了「創」和「優」的名創優品,我為什麼要買?
    加盟 + 金融,名創優品利用 P2P 平臺融資開店名創優品,這家滿滿日系風的中國「10元」雜貨鋪,能開在大型高端商場,7年時間打造了一個銷售額上百億的百貨快消帝國,不得不說葉國富的商業模式「借鑑」的很成功。
  • 名創優品第三季度財報發布:營收超20億,淨利潤環比增長140.8%
    12月18日,名創優品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也是其在紐交所上市後的首份財報,財報顯示名創優品實現營收和利潤雙增長,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 季度財報顯示,名創優品在2020年第三季度營收20.721億元(3.052億美元),環比增長33.4%;實現毛利潤5.224億元(7690萬美元),環比增長37.7%;按非國際會計準則調整後的淨利潤為人民幣1.021億元(1500萬美元),較截至2020年第二季度增長了140.8%。
  • 萬店掌明星用戶:名創優品的生意經
    從日用雜貨店走向零售巨頭2013年9月,名創優品在廣州市花都區開設了中國市場第一家門店,店鋪中大多售賣的是眉筆、充電線、小玩具等日常家居生活用品,看上去是再傳統不過的日用雜貨零售生意。但是,在這個定倍率動輒十幾倍的時代,名創優品把定倍率做到了1。也就是說,他的銷售價格,基本就是別人的出廠價格。
  • 公司與行研|IP聯名造氪金「殺器」,名創優品的「加盟遊戲」
    隨著名創優品近期在資本市場的露面,一系列問題似乎得到了答案。傳聞2018年就啟動IPO計劃的名創優品,歷經近3年的籌備後,在9月24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了招股說明書,計劃募資1億美元,股票代碼「MNSO」過去一年,名創優品交出了一份成績不錯的答卷,2019年GMV達到190億元,收入近百億。
  • 公司與行研 | IP聯名造氪金「殺器」,名創優品的「加盟遊戲」
    傳聞2018年就啟動IPO計劃的名創優品,歷經近3年的籌備後,在9月24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了招股說明書,計劃募資1億美元,股票代碼「MNSO」 過去一年,名創優品交出了一份成績不錯的答卷,2019年GMV達到190億元,收入近百億。
  • 無印良品vs名創優品,消費降級帶來家居產品轉向「去品牌化」
    名創優品中國門店超過2000家,年營收已破百億國慶後無印良品發布了中國門店不盡人意的業績,而一直被大眾戲稱「山寨版無印良品」的名創優品卻在國慶前一天宣布,與騰訊和高瓴資本籤署合計根據名創優品的官網顯示,2013年名創優品僅有27家門店,而截至2018年10月名創優品已經在全球開店超過3000家,其中海外門店超過1000家,計劃在2022年前進駐100個國家和地區,全球門店達10000家!
  • 上市首報:名創優品2021財年Q1營收下滑超三成 虧損16.67億元
    其實,名創優品近兩年的業績增長都較為乏力。根據招股書中披露的2019財年及2020財年的業績,名創優品兩個財年均為虧損。2020年,名創優品Q1營收為16.3億元,實現經營利潤3983萬元;Q2營收為15.5億元,經營虧損2966萬元。營收同比下降25%和38%,經營利潤率由盈轉虧。雖然業績增長乏力,但名創優品卻未停下擴張步伐。
  • 名創優品上市,意味著什麼?
    同時據其招股書顯示,名創優品2019年成交總額(GMV)達到190億元人民幣,在2019財年(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實現營收93.94億元,當期海外營收佔比為32.3%,2020財年(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實現營收89.79億元,當期海外營收佔比為32.7%。
  • 名創優品的尷尬:好的生活,真的不便宜
    而且,創始人葉國富曾在2019年名創優品的主題年會上驕傲地宣布:「名創優品在2018年……營收高達170億元。」你發現問題沒?比對葉國富當時的說法和現在的招股書,名創優品2019財年(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的營收數字,將將超過2018年的一半,像是大滑坡。
  • 名創優品上市後首份財報公布:營收超20億 淨利潤環比增長140.8%
    來源:華夏時報名創優品法國巴黎首店開業,位於老佛爺百貨旁邊華夏時報記者 徐芸茜 廣州報導12月18日,名創優品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也是上市後的首份財報。報告顯示,三季度營收和利潤實現雙增長。據介紹,營收和利潤雙增長,得益於創新的產品設計和開發能力、卓越的供應鏈整合能力、以及獨創的合伙人模式等核心能力。使得名創優品在複雜的經濟環境中,持續實現全球化發展和高速增長。
  • 名創優品上市後首份財報公布:營收超20億,淨利潤環比增長140.8%
    名創優品法國巴黎首店開業,位於老佛爺百貨旁邊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徐芸茜 廣州報導12月18日,名創優品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也是上市後的首份財報。報告顯示,三季度營收和利潤實現雙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