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公益學習班:倪海廈-人紀系列黃帝內經篇(45-46)

2021-02-12 母親講堂

     頁面共有兩集視頻     

 學習完一個視頻打卡一次

打卡時請先選擇 相應主題

就只是這樣子而已,因為節氣的關係,所以如果說沒有按照這個夏傷於暑秋必病瘧,冬傷於寒春必溫病,那這個就是按照節氣走因為四時,不按照節氣因為四時的節令不對,就會有這種現象,所以說要因節氣而異。那 307 頁呢,這個溫瘧和寒瘧,大部分它各居在何處呢,屬於哪個髒呢?岐伯就回答了,說溫瘧者得在冬天的時候中於風寒,這個時候呢氣本身寒氣藏於骨髓裡面,因為冬中於寒的時候很深,一般都是很深,冬天是骨病,腎臟在管,所以如果一重的話就會重到骨,那到春天的時候這陽氣大發,那因為傷在骨頭裡面,那陽氣發生的時候只是在肌肉皮膚表面上,那骨頭裡面陽氣病氣還是在骨頭裡面並沒有發出來那這個時候的時候,那病裡面本身的病就在骨頭裡面,從去年的冬天一直帶到春天,帶到今年的夏天的時候,夏天遇到大暑,暑氣很旺,燥熱的時候,就是說腦部、肌肉日消,腠理都發洩,這個時候你或有用力,比如說你去做勞動的工作,造成這時候邪氣和汗一起出來的時候,因為這個病原來藏在腎臟裡面,很深,冬天的時候太冷了,這個病氣呢是從裡面往外走的,像這樣子的情形的話,就會陰虛而陽盛,陽盛則熱,這是溫瘧,所以溫瘧的話大部分都是剛開始的時候病的早因是因為冬天的寒冷太冷了而傷到骨頭,陽盛則遏。那如果衰的時候這個病氣反入,一回來以後表陽又虛掉了,陽虛就增寒了,就是溫瘧,所以就會造成了先發熱再發寒,所以看起來先發熱再發寒,好象是那個熱比較多,其實這個是溫瘧是最早是傷於寒,因為寒在裡面,所以造成這種看起來是這種現象,先熱後寒。那癉瘧呢就是我們前面介紹的因為勞動太多而造成的,這個癉瘧的人肺素有熱,一般做勞力工作的人因為他出勞力,一直在動,耕田哪、做土木工,這個做勞力的,水泥工這種,本來這個人的肺就比較平常人熱得多,因為他勞力工作者汗流得很多,肺就會比較熱,肺呢喜寒,就是在肺裡面是因為像天陽一樣,肺裡面是比較冷一點,現在呢因為平常工作的關系所以肺裡面津液上升比較多,這造成當你生病的時候,氣盛於身,厥逆上衝中氣實而不外洩,你有所用力,那腠理開,這個時候風寒受於皮膚在分肉之間,就是病進來的時候在皮膚分肉之間,不像中於寒的時候在骨頭上面,那一發病的時候就陽氣非常的盛,陽氣盛而不衰,則病矣,其氣不及到不了陰的地方,所以但熱而不寒,就看到都是看到熱症看不到寒症,所以我們有看到寒症的時候大部分從骨頭裡面出來,才會打擺那個牙齒都打顫,大部分都是熱症,熱症都是剛開始起因呢就是平素這個肺裡面就是比較熱的,這個就叫做癉瘧,癉瘧呢一般就是我們講的只看到發熱,只看到熱但是看不到寒的我們稱為癉瘧。

第三十六篇刺瘧

第一節三陽三陰治瘧法

310頁呢到內經第36篇叫做刺瘧論,刺的方法,針刺的手法如何來治療這個瘧疾,如果是這個就開始你要真正的去治療的時候你就要分經辯證,搞清楚他是哪一條經絡出現問題,如果是足太陽的瘧,會讓人家腰痛頭重,寒從背起,先寒後熱。那這種情形諸位記得,我們為什麼要去學這個針灸,學完以後再看《黃帝內經》呢,你現在一看就很明白了,你按照經絡看就好了對不對,那你沒有針灸的基礎你看什麼是足太陽,你要回去學針灸,所以說有針灸的基礎你按照針灸的經絡,足太陽膀胱經怎麼走的,就看這個腰從背上開始,我們知道它是足太陽,這個時候刺郄中出血就是委中讓它出血,委中放血。這個足少陽的瘧讓人家身體疲勞倦怠,但寒和熱都不是很盛,因為在少陽嘛,有觀念,少陽是半表半裡之間,不喜歡看到人,這是病在少陽。一般少陽證的時候,病人這個都是不想看到人,這是一個症狀,那我們可以刺足少陽經的是臨泣穴,如果你說老師我選陽腑可不可以,當然了,初病在一個禮拜以內的病都屬於比較實症,我們可以刺陽腑,陽腑是比較少陽經的子穴。那陽明呢病人會有這種偏稍微陣陣的惡寒的現象,那日久病久了我們就看到一直都是熱症,剛開始是陣陣寒,但是陽明的寒跟太陽的寒不一樣,太陽的寒起來是很冷,因為太陽本身是寒水,那寒上加寒非常得冷,而且在背上,陽明呢都在正面的地方,感覺一陣一陣寒在前面,倒是不會在背後,那陽明本身呢是純陽,是多血多氣的,受傷的時候它喜歡見陽,同氣相求,所以喜歡看到日光、火光都喜歡,這個時候刺陽明刺陽明的瘧的時候都在正面,我們刺陽明跗上,我們講的重衝脈,重衝脈是陽明附上指的是重衝脈,那你重衝脈是個動脈,過去按照針灸的記載,你如果是在重衝脈血出按照針灸大成血出則死,對不對,你們看到是扎出血死掉了,因為以前的針很粗啊,這一根像火柴棒一樣扎進去,那是動脈,一出來就崩出來,那你這遇到的是糖尿病的人給西醫搞了,就腳上本來就不能見血,你給他扎個洞在那邊,老是這個很討厭,糖尿病又剛好又是瘧疾那又怎麼辦呢?那要放血,針灸治療是放血,那你在腳跗上,我們腳跗上你剛剛這個動脈是個重衝,我們現在的針即使很細也不是在重衝脈上放血,而是在到它的旁邊的榮穴,比如說在這個內庭這個和重 中間這一帶,或者是到這個井穴歷兌上面,比方說看到瘀血脈我們把它放掉,而不是,你千萬不要誤解,找那個動脈給他放血,那個都不對的,不可能動脈上放血。311頁,足太陰,大家一看到足太陰馬上就想到什麼?脾經,令人不樂,好大息,不嗜食,主症就是不嗜食,沒有胃口,喜歡嘆息,這個都是脾經,脾足脾常溼嘛,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善嘔,病發的時候病人會噁心,因為脾臟跟胃是連在一起,如果脾溼很甚的時候會壓迫到胃,那嘔吐停下來的時候知道病氣已衰,這個時候我們開始去治療,我們治瘧疾一定是在病氣衰或者是在病氣未發的時候去治它。那為什麼要講這兩個原則,因為當你碰到病人的時候,比如說我們當時的國民政府把這些老中醫都拿去叫做滅瘧大隊,用針灸來滅瘧疾啊,那這一批老中醫家傳的的中醫下來都被招去當軍醫,那所有的瘧疾他們在長江沿岸一帶治療瘧疾的時候,那你不可能說現在去剛好就是病未發對不對,或者是這個人去剛好病發完,有時候正在發瘧,正在發瘧你在旁邊打擺子打一下,等我去還沒有準備發的,都是這樣,所以很難確定什麼時候,但是所以你都要知道我們怎麼治。那足太陰的瘧的話我們就要取在足太陰上面嘛,那太陰經上面你們可以找比如說在那個四肢的末梢,比如說大督、太白這一帶,公孫,你們看到有經脈,這個有青經有瘀血的脈在這就要放點血。那腎經足少陰的瘧如果瘧在足少陰上面呢,令人嘔吐甚至多寒熱,這裡呢諸位要有個概念了,現在我們慢慢進入,那腎為什麼,這個會嘔吐,嘔吐很重,這個是少陰,我們呢中醫有一句話叫做胃為腎之關,什麼意思呢?肺在上面,心臟在這邊,中間是胃,腎在下面,常人正常人肺氣是下降的,都沒有問題,當腎臟有問題的時候,腎氣下面是陰寒的,那這個肺氣下不來了,寒就堵塞到,這個寒會往回走,一回走的時候頂到胃,胃裡面東西吐掉,所以說我們常常就嘔吐得很嚴重的時候,我們知道這個人腎出問題了,所以你在臨床上看的時候,這個病人腎衰竭的時候,要準備開始腎完全衰竭掉,也就是說你現在的俗話來說準備洗腎了,之前的時候病人都是頭非常的暈眩,還有的嘔吐一吃就吐一吃就吐,根本飲食無法入胃,然後暈眩的很厲害,那人躺在床上都會頭昏,那你是倒立過來正反過來怎麼睡都是嘔吐,因為腎臟快要衰竭掉,所以說當你知道胃呢是腎的關,那我們在治腎的時候反過來我們在治腎的時候,這個胃口飲食都很好,一直在恢復中間,那把它延伸出去的時候,我們知道腎是管冬天嘛,冬天是病起的時候,那你在冬天治療的時候病會起來,那比較難治,那在下個節氣春天的時候是它所相生的節氣,他應該痊癒在春天,對不對,那你注意你的病人冬天來治,那你跟他說現在剛好是冬天,你來的時間不是很好,要治就治三個月,三個月以後你開始慢慢會回春,那真正開始好轉的時候你會在這個冬至日開始慢慢慢慢的回升,因為冬至的時候陽氣開始升,那到明年的春天你的腎才會好,那這個病人腎臟有病,跑來,秋天,那你說你要稍微更久一點,這是按照節氣來說話,我們可以預測他什麼時候會好,但是你在處方上使用的時候,你處方使用得很好,可以提前,就不會受到節氣的影響,一般是這樣子。所以這裡嘔吐腎,諸位記得,從這裡開始學到了,胃是腎之關,那少陰呢多寒熱,熱多寒少,為什麼熱多寒少,因為這個腎裡面有陽在裡面,天陽從肺下來都是腎陽在裡面,這個命門火在這個地方,所以腎是一個水火同源,人生命的泉源在這裡,裡邊有很強的陽在裡邊,那腎受到瘧,受到病的時候這個陽會往外散,陽出來很壯啊,當然會看到熱比較多寒比較少。因為腎是陰髒,同氣相求,雖然把門關起來,你看到病人比如說那個家裡面人很多對不對,那門關起來還是有人哪,那你躲在衣櫥裡面,關起來,自己關在衣櫥裡面,腎瘧,馬上就知道了,找個地方躲起來就是這樣子。那足厥陰的瘧,這個厥陰經讓人腰痛少腹滿,小便不利如癃狀,癃就是小便排不出來,肚子脹起來好象小便堵在裡面,其實不是小便堵在裡面,有便意,病人恐懼氣不足,這個時候都是屬於足厥陰的瘧,為什麼氣不足,就是講吸入是腎臟在管,那這個因為吸入我們的氣會入腎,入肝,吐出是心和肺,如果我們光以肺和腎來說一個是吸一個是吐,那如果把心肺叫做上焦的話就是管吐,肝腎管下焦就是管吸,都會有這種現象產生。就是我們刺足厥陰肝經,刺肝經的時候都是在那個五俞穴附近,所以說大部分我們刺瘧,尤其是刺瘧大部分都是在腳趾頭旁邊手指頭旁邊,然後在手關節,還有足踝路以下到腳趾頭旁邊,這都是我們刺瘧的所在,針灸下針的時候的地方。

第二節五臟之瘧

312頁,剛剛是病呢在經絡上面,所以我們有膀胱經、少陽經、足陽明經經絡上面,312頁呢談的是如果是在肺瘧在裡面,在髒裡面,肺呢本身因為這個主寒,肺氣是主寒,大家喜溫的,所以我們治肺病的時候一般來說病人要保暖,我一直在強調病人要保暖,肺呢本身因為肺主寒,那瘧跑到肺裡面去的時候會造成讓人家心寒,上焦畏寒,寒很甚就會熱,這個熱間是會善驚,如有所見,因為肺藏魄,如有所見就是看到不應該看的東西,比如說白天一看怎麼有個人在那邊,實際上沒有人,看到你不該看的東西是魄不守,那裡我們知道他出於肺,所以肺病的人一定會善驚,常常看到異樣,這是肺瘧。這個時候我們刺手太陰肺經和陽明經,因為表裡嘛。如果心臟有瘧,瘧跑到心臟去的時候,令人心煩,心臟有問題的時候一定會煩悶,很煩燥,情緒會不好,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熱甚,這個時候我們刺手少陰,為什麼要喜歡得清水,因為心本身是火熱的,那現在心中瘧了,這個熱會往外散,就會造成病人想要喝點冷水,這個是中到五臟的。那中到肝臟的時候,令人色青,臉色是青黑色的,蒼然太息,其狀若死者,這時候我們刺足厥陰肝經,你一個髒你記一個症就好了,肝經呢傷到肝臟的時候瘧在肝臟的時候臉色會發青。那脾瘧者,脾是主少腹,也是讓人寒,令人怕冷,瘧的冷跟一般傷寒的冷不一樣,傷寒的冷就是皮膚表面很冷,瘧的冷會牙齒會打顫,千萬不要忘記我講的,牙齒會打顫,牙齒會響,咯咯咯這樣子響,這就是瘧,在脾瘧的時候,都是寒嘛,髒在裡的話,中到裡顯現都是寒症,腹中痛,這時候刺足太陰經。腎瘧,這個字念灑(xi),灑就是寒症,屬於寒症,一旦來說我們瘧只要跑到髒裡面去的時候顯現出來都是寒症。這裡呢中間有一個腰脊痛,諸位都知道腎在腰嘛,宛轉,大便難目眴眴然,這個就是眼睛會轉動,手腳冰冷,那中醫的觀念裡面認為,腎主二便,所以你說小便、大便都是腎臟在管,那你從這邊已經可以找到蛛絲馬跡了,一個人說醫生怎麼搞的,我以前都感覺到小便會去上廁所,最近小便的便意沒有了,我不想要去小便了,沒有感覺要小便,肚子很脹,我知道裡面有尿,一點便意都沒有,那大便又不出來了,會有這種現象,然後呢嘔吐得要死,這就知道腎臟,你看他講的症狀就知道已經目標跑到腎臟去了,所以中醫用辨症論治。那胃產生瘧者,如果說胃裡面有瘧者,善飢而不能食,都是很餓了但吃不下東西,一吃東西整個肚子有脹滿,這個常常會看到,所以說你說瘧是瘧原蟲什麼東西,基本上我懷疑這個,為什麼?因為我們中醫講的瘧是廣義的瘧,而不是狹義的瘧,是講一種外在的天時發生的一種病,氣侯的改變造成的病,那你說胃瘧、腎瘧跟瘧原蟲也沒關係,現在看到都是寒症,那胃瘧的時候病人呢常常我們就看到了,肚子很餓但是我不想吃東西,打那個病人你不是找麻煩你想吃東西又不吃東西,這不是故意找麻煩對不對,你肚子餓又不想吃東西,這個病人搗蛋,其實不是搗蛋,他真的就這樣子,叫做胃瘧。那他說那你問他,你為什麼肚子餓你又不想吃東西,因為我每次一吃整個胃就脹滿了,胃脹得很難過,所以那不吃呢,胃又緊,那吃了呢,這個胃又脹滿,又消化不了,胃瘧,這個時候我們刺足陽明太陰來出血,所以說你看到這邊的時候,我們讀《黃帝內經》讀到這邊的時候,對瘧我們下了定義,就不見得就是什麼蚊子帶來的瘧原蟲什麼就推翻掉了,現在顯現出來是這樣子。橫脈出血就是你看到那個在太陽經和脾經中間,兩條是直的嘛,胃經跟脾經是這樣子,一個在足的脛骨,一個在外側一個在內側,兩經之間有一些橫脈的瘀血,放血就好了。這就是瘧症。那313頁,瘧病在發的時候,剛開始身體發熱的時候這是治療的時機,那你如果刺這個腳背上面的那個動脈出血的時候,一出血馬上病人就不熱了,開始冷了,速度是很快,如果瘧呢,準備開始要冷的時候,你知道他熱過了,要開始要冷的時候,你刺手陽明跟太陰,或者足陽明太陰,這個就是我們按照寒熱來決定刺哪一邊。如果是瘧脈,我們講滿大吉的就是瘧,當你的脈出現得又滿又大又急,脹滿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知道是病在背上面,刺他的背俞穴,一般來說我們扎針的時候那個背上要出血,諸位不用那個我們一般那個32毫升,你用直接點刺放血就可以了。好,這樣我們在那個督脈,你在外開一寸半的地方,腑上面上面的那個像心俞、脾俞一般我們放血是這樣子,我們會用到背上的腧穴放血,因為背上的腧是背是陽,是內臟五臟六腑跟外面陽相溝通的地方,門戶的地方,管這個門戶是少陽在管,那我們怎麼知道這個病在哪個地方,所以用我們就阿是穴,當初阿是穴的精神呢孫思邈阿是穴的精神就是按照每一個你的腧穴去按,哪個痛了放那個痛的,痛的就是病的所在,這個是阿是穴的精神,後來呢,那個到後來不知道大陸為什麼變成說你肩膀痛就扎肩膀,哪裡痛就扎哪裡,那我就笑他們眼睛痛就扎眼睛,心臟痛扎心臟,舌頭痛一針就扎到舌頭上面,這個是不對的,這是我們在阿是穴的時候比如說我們在治瘧的時候在背上面找我們可以找到,你壓壓了半天我們什麼地方都沒有,就是肝腧穴上或者肝俞,你的第九椎旁邊一寸我們找到,我們知道是肝瘧,你在上面放血就好了,足太陽膀胱經呢是少氣多血的,你儘量放沒有關係,但是我講這句話你不要太過哦,老師說儘量放,我給他每個地方抽一碗出來,這個虐徒,搗蛋嘛,太過了。那你如果說治瘧的時候,治背俞,那如果是瘧脈也就是說如果脈是滿、大、急的時候,我們在膀胱經上面背上面可以出血,那你看他的胖瘦來決定出血量多少,一般不會多了,幾滴就好了。如果這個脈病人是瘧症,而你得到了脈居然是又小但是很硬很急,我們知道他的陰上面,如果滿、大是在腑上面,這是在髒上面,這個時候呢我們可以在少陰經用灸或者我們刺他的井穴。如果瘧脈是滿、大、急刺背用用五胠俞,背俞各一,我們所謂適行至於血,那個滯瘀血就是你壓痛點,就是痛的要你放,沒有痛的不要放。那至於說按照這種理論來說,你一放出來瘧原蟲就放出來,我不置可否,但是呢你放出來熱退了寒退了,病人恢復就好了。如果你摸到病人是瘧病,往來寒熱,脈很浮,脈緩而且出現大虛的時候代表氣血兩虛,他在講氣血兩虛的意思,這個時候氣和血都兩虛,虛症出現的時候,脈是大且虛的,虛就是沒有力量,很大,你摸脈是中空的,就好象你跑到菜市場摸了個綠蔥頭,空空的,虛,我們知道氣血兩虛。氣和血兩虛的時候我們不適合做針灸,你講老師我再給他背上放血,太過不需要,我們是確定他的脈很宏很大,那我們知道病在表,這時候我們放血,那病人是氣血兩虛的時候我們適合用藥,這個時候他說用藥最好,那《傷寒金匱》裡面都有藥。

第三節治瘧原則

那到314頁呢,他又講了治瘧的原則,凡是治瘧,早治如食頃乃可以治,就是在這個早治不是說及早治療,而是病在發之前趕快去幫他治療,這就是掌握到時機,那恢復得很快,如果是來不及了,就是失去他的時機了,如果這個時候我們治病,所以病在未發的時候治最好,那如果現在你碰到了,他在發病了你就不要治嘛,那你現在急著跟女朋友約會,那你不能說等到他那邊等著等他發完了的時候你再去給他放血,那你就先出去,第二天早上來你先問他你今天幾點鐘發的,九點鐘,好,明天八點鐘來,這個你可以調整。那所有的瘧脈,我們知道這個病人呢有打擺子、發冷的現象,脈沒有,脈看不到,脈都是正常的,在這種呢我們在十指的中間刺出血,它的意思就是你可以我們這個指頭四肢的末梢,我講過這個瘧都在四肢的末梢上面,你看有瘀血、青筋的地方,有那個瘀血血脈你把它刺破放血都可以。那過去呢為什麼們要說要把指頭綁起來,拿那個布把它綁起來,他在發之前你看到那個血脈繃張起來就看得很清楚,因為那個瘧本來是想往身上走,結果現在綁到了,進不去,它就開始停起來,想要通過去,這個時候你就看得很清楚,所以一個一個放掉,你在放的時間它就開始,本來是寒或熱,先寒後熱這樣子,寒症就沒有了,或者是先熱後寒,熱症就沒有了,這個很厲害的,很簡單的。那血去一定會好,如果你在病人身上看到很多小小的紅的豆子,一粒一粒出來,你在上面放也是病灶的所在,就是我剛剛,就是這個地方是不是瘧原蟲,這個我不置可否,反正病好就好了。那這十二個瘧發的時間都不一樣,我們看它的病形看到底是哪個經脈感受到。這裡就介紹了先發的時候我們食頃而刺之,瞬間把他通通刺好,一刺則衰,二刺則知,三刺則已,如果說沒有好,我們再把他舌頭翻過來,兩個脈去刺,你說老師這個舌頭要翻過來那舌頭很滑,口水很多,抓了又跑掉了,抓了又跑掉了,病人很緊張,你怎麼辦,我們沒有那麼傻,我們一般出去去抓舌頭我們就戴著手套,戴手套你拿兩個棉花,兩個指頭夾一個,你把他那個舌頭用棉花來夾住就不會滑,一翻過來他就逃不掉了。這個我們是舌下兩脈放血是這樣子放的。那比較酷一點的人,我不怕,他舌頭就翻過來你就這樣刺,那有的他咬你,抓他他想辦法逃,那怎麼辦?那就拿針開始把舌頭拿出來,他不能咬,一咬就咬到他舌頭了。治他的病也沒有辦法。那如果舌下脈放血沒好呢?這就是一個治療的,你如果按照這樣子治的話,你不需要管他哪條經了,反正抓起來都這樣治了,如果沒好我們再刺委中,旁邊的周圍有青筋有這個血絲的地方我們要給他放掉,再加上刺那個俠脊,督脈旁邊外開五分的地方,找痛點來放血,扎一點放一點血,那舌下兩脈就是廉泉,實際上舌下兩脈在這邊,廉泉在後面。那一般還有個原則就是後面315頁,一般我們要用針刺針灸來治瘧的時候,一定問先病之所先發者,先刺之,你哪裡先發了?我一開始的時候後項強硬,先治後項,你問病人就知道了嘛,如果先頭痛,重者先去頭上就兩個額角,比如說百會,我們的額角、太陽、瞳子髎。先項背痛者我們先刺之。先腰背病人說我不是頭項,我是腰背開始痛,開始發打擺子,這個時候我們就刺委中,腰背委中求。手臂開始痛的時候,我們扎手少陰手陽明的指頭尖,腳酸的話就是按照這個,陽明足陽明。我們所謂風瘧,風瘧的時候一發病的時候,汗出惡風,打擺子忽寒忽冷的時候,身體一直出汗,這個病人風吹得很難過,他不喜歡吹風,這個風瘧我們在三陽經的陽經的背後的俞穴上放血。這個呢倒數第五行我們䯒酸痛甚就是在腳上的那個脛骨上面,按都不能按,這個叫做胕髓病,這個時候我們以鑱針針絕骨穴,鑱針比較粗,像刀子一樣,刺他的絕骨穴放血,這是一個,這個都是講的是一個治法。

請點擊下方打卡 第45關 

倪海廈-人紀系列黃帝內經篇46

黃帝內經46 視頻同步文稿:

如果說病人他有往來寒熱,身體有小痛,不是大痛苦,你就給他刺至陰,這個井穴膀胱經的井穴,諸陰之井無出血,間日一刺,一般來說我們在井穴放血的時候在治瘧的時候,陰經的井穴我們不放,我們大部分都放陽經的井穴,比如說你扎湧泉,我們也不會給它放血,因為是陰經,那刺他的時隔天一三五、二四六隔天刺。後面這一篇都是刺的法則,如果發瘧口不渴,而且隔日而作,那可以刺足太陽經,如果渴隔日發作的話就是少陽,溫瘧的病人汗不出,五十九刺,這裡講的就是後面我們的《黃帝內經》第六十一篇是水熱血論,中間就五十九刺,到時候我們會解釋得很詳細在那一段時間,解釋得很詳細給諸位看。

第三十七篇氣厥論

第一節五臟六腑寒熱之轉移

接下去呢我們是氣厥論,《黃帝內經》第三十七篇,我們所謂的氣就有分寒熱,那這個氣呢我們統歸於陽,陽是什麼,陽你看不到,但是他們動能,你感覺到它的熱,感覺到它的活力,感覺到它的精神都是陽,所以你在看我的時候兩眼有神是陽,神不識人,你是誰,看不懂了,不認識你了,神失了陽就失了,所以你看到是形,那也就是生命力就是陽,我們簡單講,那陰都是你看得到可以摸得到的,那如果光是有陰沒有陽,就是完全沒有生命的,你看那個人死在那邊就是陰沒有陽了,那是死人,所以陰陽呢這個我們因為身上有氣所以才有這個生命力,那氣厥論厥是到頂到極點這叫厥,那黃帝就問了五臟六腑之間這寒和熱的移轉情形是怎麼樣,這篇就很重要了,所以第一段前面講的是寒的移轉的現象,第二段講的熱的移轉的現象。腎臟的寒會移到肝臟上去,那肝臟的寒會移到心臟那邊去,那心臟有寒的時候它就不會進入脾臟,它會移到肺裡面去,寒會移到肺裡面去,那肺裡面有寒的話又回頭到腎臟,這個寒會轉移的。那當脾臟有寒的時候從脾臟會移入肝臟,所以這是它的寒的移轉的一個路線,那移轉的路線那在寒在移轉的時候產生什麼症狀,就是這篇的意思。所以第一段岐伯說腎移寒於肝,癰腫少氣,當腎臟這段就跟我們治肝病很有關係的,腎臟裡面的寒進入肝臟的時候它裡面會化膿,還有會腫,病人會短氣,呼吸會很短,這是腎臟移寒於肝,所以肝會很寒,在裡面。那所以我們前面講補南洩北,我們在溫腎的時候,補腎的時候,強腎的時候,這時候腎的寒會去掉,肝就不受寒,所以我們的母能令子虛,我們要利用這個字,你今天是如果說是你本身是肝是虛症的,或者是那你在強腎會讓肝更虛,那並不是這個意思,因為你本身是肝是虛症的時候我們怎麼會去強腎呢,所以並不是說我們這個母能令子虛就是一定要去補腎來把肝虛掉,而是遇到肝很實的時候我們才會去補腎讓肝虛啊,平常你肝虛的時候不是病,肝實才是病,你了解我的意思嗎,所以不要把它混為一談,是因為實在裡面很紮實的時候遇到它的肝是五臟都是陰嘛,遇到很實的時候非常實的時候我們才會想辦法讓它虛掉,才會這樣做了。那你平常肝沒有病,又沒有實在裡面,你把肝虛掉幹嗎,對不對。所以說如果你肝沒有實的時候,你補腎的時候並不會讓肝虛啊,因為它沒有病啊,所以我們中醫在治病的時候要取它平衡,所以肝裡面沒有積,沒有累積東西的時候你去補腎肝一樣很好,不會虛掉的,所以我們說我們能夠母能令子虛,而是因為子有實的時候我們才利用母去讓子虛,只此而已。所以子沒有病的時候你在那邊補腎很好啊,一點影響都沒有,你真的補腎肝沒有問題的時候你補腎那肝不會虛掉的,是有實症才會虛掉。如果是脾臟移寒於肝,從脾臟的寒進入肝臟的時候,癰腫筋攣,就是肝也會腫起來,造成筋呢會抽動。如果是肝臟裡面的寒移到心臟裡面的時候,就是狂隔中,就會造成發狂神亂,病人會發狂,精神會喪失掉,隔中就是飲食吃不下去了,東西吃不進去了。那心移寒於肺,心裏面如果有寒症會進入肺裡面,那肺呢就會消,陽會消損,因為肺裡面有陽,心裏面有陽,那現在是講寒症,寒症如果說從心臟裡面跑到肺臟裡面,肺臟裡面陽會消損掉,因為太冷,寒會消損掉,這就是肺消,肺消者,什麼叫做肺消,就是津液進不了肺了,因為裡面都是寒掉了,沒有陽氣在裡面,那你喝一碗水小兩碗,這就是肺臟功能完全沒了,死不治。那如果肺移寒於腎,從肺呢這個寒跑到腎臟裡面,為湧水,湧水者,按腹不堅,肚子脹到那邊但是不會堅硬,因為水氣客於大腸,人走路很快的時候肚子好象一個水袋一樣,你會聽到咕嚕咕嚕水的聲音,但是不是堅硬的,是軟綿綿的,這是肺寒症的時候移到肺裡面的寒移到腎臟,那我們為什麼要去知道是寒,為什麼,我們有的時候溫肺的藥,有時候溫腎的藥,有時候溫肝的藥,有時候強心的藥,因為藥性的選擇不一樣,所以我們才需要去辨這個症,當我們選擇藥物的時候我們知道他症是這樣的我們就選擇這個藥物,那這個寒在移轉的時候,有一個很簡單的法則,你如果說我們摸脈,你一摸脈寒的脈都是又細又小,你就知道是寒了嘛。那正常人應該那個寸是陽,尺是陰,應該是這樣子的,那如果現在你摸到寸脈是細細小小的甚至陰寒的,就是心寒,那心臟有寒的時候,趕快要治好,不治好,寒會進入肺,就這個意思。第二段呢講的是熱的移轉,寒熱,熱的移轉呢319頁,脾臟的熱會移到肝臟去,那會造成這個驚衄,流鼻血,病人會受驚,這個熱跑到肝臟裡面去,如果是肝移熱跑到心臟,就是死症了,心如果移熱到肺裡面,傳為膈消,就是消渴,中膈會太熱,造成消渴而多飲,喝水喝得很多,肺的熱呢如果移於腎,傳為柔痓,就是筋軟沒有力的現象,這個一般來說熱會走,比如說髒本身都是屬於寒,但是我們這個寒因為裡面有陽,所以這個寒呢和陽,因為裡面有陽,所以這個寒不會極寒,這裡講的是極寒生病的寒,知道我意思吧,髒都有陰陽在裡面。那如果是熱的時候,陰不足嘛才會熱,那這個太熱的時候它會移動,那移到哪些地方會產生哪些現象,最兇的就是從移熱脾移熱到肝肝這個是一進入心臟,心本身就是熱,那是火上加油,心會死。那還有一個最兇的就是腎移熱於脾,本來呢是脾是土是克水的,能夠治水,所謂克就是又是輔助又是牽制它,讓它不太過,也讓它不會不及,那如果說這個移到脾裡面,那個水呢反濡到土,這個太熱了,土會喪失掉,土就是胃氣嘛,一喪失掉的話脾臟虛掉了,腸澼死,這個脾管少腹,肚子在這邊,所以少腹的地方是脾臟在管,一受傷過熱的時候馬上下痢,一下痢胃氣就沒了,這個不可以治的。所謂的熱就是當你如果摸到脈的時候,脈跳得很速很快就是熱。胞如果移熱於膀胱,我們講過這是小腸,這個中間呢是胞,前面是膀胱,所以呢小腸是火,膀胱是水,當這個正常的時候,這個小腸的火是正常的時候,這個水會汽化上去,這個胞就是這兩個中間,男人有胞是生精的地方,男人的胞是很平面的一個扁扁的一個區塊,女子的胞就可以看到就是子宮卵巢,那如果說胞移熱於膀胱,本來呢正常人是小腸跟膀胱小腸的熱來自膀胱,現在胞的熱沒有辦法,就是胞的熱進入膀胱而不是小腸,這個代表小腸裡面溫度不夠了,小腸的溫度不夠的時候這個裡面的胞的熱就會跑到膀胱裡面來,源頭是因為小腸的火沒了,這個時候呢小便會癃,小便排不出來是因為小腸不夠熱,所以水在那邊沒有辦法汽化,正常的水一汽化的時候膀胱像熱氣球一樣脹起來,就會變得很大,上面有400cc,膀胱的尿液也是在上方,那因為有熱氣才有噴射的力量,所以我們小便可以擠壓出來,現在小腸熱沒有了,小腸熱沒有的時候這個膀胱裡面的熱跟這個裡面寒閉在裡面,這個時候呢小便排不出來因為沒有熱來噴它,那所謂胞移熱,就是這個胞宮呢本來是血的地方,男人呢在這邊的時候是精血,看不到精子,那出來以後這個血性集中到這邊,經過小腸的這個蒸熱了以後才會變成白色來進入睪丸,排出來才是精,所以在精之前白色的精之前呢是血,那女人的子宮本來就是血,那你如果寒太盛的時候這個子宮裡面的血男人的精的血都會進入膀胱,就是小便出來就看到血在裡面,原因是這樣的。那膀胱移熱於小腸,這個怎麼講呢,膀胱如果太冷了,膀胱太冷使小腸的溫度下降,溫度不夠,這個時候呢會膈腸不便,病人感覺到好象有手指頭拉到腸子,因為腸子裡面熱沒有了,蠕動緩下來了,就好象有人拉了腸子你想排大便都排不出來這個感覺,上為口麋,因為大腸腸子裡面小腸跟大腸裡面腸子裡面這個沼氣,就是大便裡面的氣,因為大便排不出來,沒有辦法,沼氣就會往上升,造成口腔就會糜爛的現象。小腸寒的話,小腸移熱於大腸,意思是什麼,本來我們人呢正常小腸在這邊,大腸在上面,小腸本來是相火,大腸是金,所以金在上面火在下面燒,這是正常來講,現在小腸呢冷掉了,這個熱進入大腸,變成大腸跑到熱,這個造成,這個字念瘕(fu),這種會造成裡面會長硬塊長腫瘤,為沉,淺沉在裡面,那個瘕的古字,潛伏就是那個字,這個是沉在裡面的。大腸的熱移於胃,這個本來是小腸的熱,這個胃在這邊,那大腸的熱呢如果不在這邊,回逆跑到胃裡面去,這個都是裡面裡寒掉了,病人善食而瘦入,怎麼吃人還是瘦,謂之食亦。那胃移熱於膽,也叫做食亦膽移熱於腦,這會辛頞鼻淵,這個字念e,鼻淵,造成鼻子裡面呢,這個鼻淵就是講鼻脛,鼻的脛骨這邊叫鼻鼻淵,那這個都是熱的轉移會造成鼻裡面涕下,濁涕,鼻涕非常的濃,下不止,這種都是熱在傳變的現象,這個傳變的時候,上面衄,下面那個字念蔑(mie),蔑就是汙血,就是鼻子會你看到很多的髒血會排出來,瞑目,這個眼睛會昏眩,看不清楚,這個都是氣厥,這個氣厥篇就是正常的氣應該木火土金水這樣走,現在氣逆著走,那氣在走的時候有寒有熱,你會看到這種情形,這是細分,那你真的在治症的時候你不用擔心,說老師這個很難記,你不用擔心,因為《黃帝內經》講的是中醫的所有的生理學、解剖學裡面的病理學,我們在臨床治症的時候真的是,你回頭一看可以看這些,我們治症的時候我們知道裡面是寒熱,下手,我們只要知道寒熱就好,那我們要用辯證法去辯五臟的寒熱,非常的簡單,這本書上只是你要知道他的病早就在這邊,現在不知的話會傳哪邊,你可以預測它發生什麼事情,主要的目的還要告訴你移轉的現象,這樣子的話你可以在辯證上面或者是在治療上面呢你會比較能夠掌握到時機,所以讓病會移轉,怎麼移轉都是按照這樣的移轉,移轉的程度是這樣子的,很奇怪,那你可以治病之初,你可以知道一下可以,比如說這個脾臟移到肝,肝一進入心就死,我們知道這個熱移,我們趕快要去制止免得發生危險,你可以知道這個病會危險,那個病不會危險,原則上就是很簡單,我就講熱進入心,心本來就熱嘛,現在火上加油,那心臟就跳得很快,一下就走掉了。諸如此類,這是一種預測的醫學,也是一種傳變的醫學,病在演變的一種現象。這是我們所謂的氣厥論,簡單講就是氣逆著走,不按照正常走就是這樣子。

第二節移熱

下次呢我們就講這個第三十八篇咳論,專門論咳嗽的咳。我們今天介紹到這裡。在我們開始繼續講那個第三十八篇咳論之前,我們把那個前一篇那個氣厥論《黃帝內經》第三十七篇後面那一段所謂移熱,你只要記得小腸,小腸是火,所以正常呢小腸裡面是熱的,這是常態,如果小腸裡面是熱的,小腸跟心是表裡,心是君主之觀,所以小腸呢控制整個下焦的循環,熱氣的循環,所以我們在小腸關元穴我們可以治療很多的病症,那如果是小腸熱在這個裡面,外面包了很多的陰,比如說水,膀胱裡面的尿,大腸裡面的食物和水,腎臟裡面的水,那下焦呢因為有這個小腸的熱在中間,它就是常態的現象就會出現,那因為下焦水很多,陰和陽的,陰極生陽,陽極生陰,所以我們到腳上陽經到腳背上面的時候,它是陽經,是陽初起的時候,但是它你摸上去是冰冷的,為什麼?因為陰和陽是表裡,那底下腳底下是熱的,是陰經在腳下,那陽在陰裡面,這是正常的陰陽是互相表裡互相之源。當有一天腳上的熱突然沒了,那個氣厥論後面講熱就會移動,那熱移動,當突然冷掉以後熱就會到處亂跑,散亂掉,那整段講的就是歸根結底是這個。那我們今天再稍微補充一下。

第三十八篇咳論

好我們現在開始看咳論篇第三十八,就是《黃帝內經》第三十八篇,專門講咳,黃帝說那咳嗽就是肺了,岐伯說不對不對,五臟六腑都會讓人咳嗽,不單單是肺,所以我們如果說光是咳嗽看肺那就不對,那有非常多種各種不同的咳嗽的症狀,那岐伯就解釋,皮毛者肺之合也,肺主皮毛,那如果是肺咳的話,皮毛先受氣,這個邪氣再慢慢順著經絡跑到肺裡面去,這才是肺咳。那如果當這個寒氣一種是從表的經上進來會造成咳嗽,還有呢,你吃冷的,吃冷的食物下去那這個冷氣胃裡面的寒氣也會順著脈跑到肺裡面去,就會造成肺寒,這個呢也會生咳。所以肺寒,肺常態是這樣子,所以你讀《黃帝內經》你一定要了解什麼叫做常態,就是正常,那心是火,肺是經,存在於經和火之間的關係,生克,它兩個相剋,克就是互相牽制,在平衡的狀態之下的時候,這是心是火,肺如果是寒的,心是熱的,這兩個才能平衡,寒熱才能平衡,那如果有一天呢太冷了,或者是太熱了,那就是在火上,你這個肺裡面太熱了,心本來就是熱,熱加上熱就是過盛,那寒呢太寒了,太冷了就會造成肺寒。所以說寒進來的狀況有從皮膚表面上感到風寒,然後沿著經絡跑到肺裡面,吃冷的東西,所以經常食物熱著吃,吃冷的東西也會造成肺寒,這個是會造成肺咳。當然我們也有熱的咳嗽,但是表面上熱它是生於寒,那因為每一個人的身體的體質不一樣,就是造成表面都是寒的,但裡面有熱是裡面是寒的,有些人裡面是熱,不一樣。那五臟呢各以其時受病,那平常我們五臟呢肝心脾肺腎,我們落上去春夏長夏秋冬,這是不按照時節來受病。那如果是你不是按照這個時節來受病的時候,比如說春天是乾咳,夏天是心臟咳,秋天是肺咳,冬天是腎臟的咳,結果你看到夏天的時候跑出來腎臟的咳,那就不是因為節氣轉換而造成的病,而是內臟傳出來的,它講的就是這個意思,非其時不是按照四時的節氣來,各傳以與之,就是從別的髒傳進來的。所以人和天地互相是相融合的,所以五臟各以治時,感於寒就是受病,那輕微的就是咳嗽,嚴重的就會有下洩甚至有痛的症狀出現。那比如說秋天的時候,肺先受邪春天的時候肝先受邪夏天的時候心受邪,這個乘至陰就是講太陰脾臟這個脾先受邪冬天腎受之,那這個是按照四時的節令產生的咳嗽,你就記得按照四時節令產生的咳嗽它就是內臟傳來的,那黃帝就問了,那你怎麼區分它呢?那就是岐伯說用症狀可以區分,我們五臟的咳顯現出來各種不同的症狀,第一個他岐伯說肺咳的症狀呢,咳而喘息有聲音的,因為肺本身在上,裡面肺葉在伸張,你咳會有聲音,而且會有喘氣,嚴重的時候會咳出血來,因為比如你咳得很用力的時候,它支氣管會破裂會咳出血來,這個是嚴重。那心臟的咳就不一樣了,心臟的咳咳了以後,咳嗽的同時心臟會痛,同時喉嚨裡面好象就會有東西哽到一樣,嚴重的時候咽會腫,喉會有痺的現象,喉就會有堵塞的現象這個是心臟咳的症候。肝臟咳呢,這個兩脅,肝在兩脅的部位,我們是胸脅的兩脅下痛,嚴重的不可以轉動,身體都不可以轉動,轉動的時候兩個脅下就會脹滿,這是肝臟。我這裡簡單介紹一下喉嚨,我們這個喉嚨的病,這個整個喉部的位置,整個頸項的位置,我們人有四個海,腦部是髓海,後面我會再詳細介紹。喉部喉嚨這個地方是氣之海,所以我們這個十二經絡它就像水一樣,實際上像大水,匯在這個,水會歸於海,終歸於海,那脖子這個地方就是氣之海,所以一般氣有病的時候都會影響到喉嚨。那脾咳的症狀,右脅下痛,痛引肩背,甚而也不可以轉動,身體一動咳得越來越嚴重,那個脾臟一般來說脾臟主少腹,脾在脅的下方,有的時候《黃帝內經》講的右脅,比如說我是病人,對我來說是左脅,脾臟左脅,醫生來看是右邊,所以常常有左右,那過去有區分,有人寫得不一樣,過去就很多的醫學家在研究《黃帝內經》的時候,就有的人判斷說這個《黃帝內經》不是兩個人的對話,沒有那麼簡單,是很多的醫生按照慢慢把它記錄下來的,那利用兩個人的對話來問來把這個醫學傳承下來,實際上是很多人的心血的結晶把它寫下來,那我們無論它如何,那我們就不要誤解《黃帝內經》就好了,因為我們現在再去追查以前的東西幹嗎,現在最主要是看如何用它。所以實際上醫生看病人是右邊,實際上病人是左邊。那腎咳呢,一咳腰背,腰會引到背痛,嚴重的話咳涎,就是一咳那個痰液很多,津液出來。那這個只是前面簡單的介紹,後面還會分得更細,哪些症狀,還會分得更細。那黃帝說那剛剛是講的五臟的簡單的區分的症狀來區分,那六腑的咳嗽,膽小腸胃大腸膀胱這種咳這種辦呢?岐伯說,咳的時候是五臟裡面咳很久才會移到腑去,所以是咳呢是由髒先受,內臟先受,然後咳很久沒有治好才會咳到腑上面去。比如說脾咳不已,那脾臟咳很久了,胃會受之,那胃咳之狀,咳就嘔吐了,那你常常提到比如說你家裡有病人說咳得很可怕,咳得飯都吐出來了,這一定是久咳,新咳不會的。久咳才會移轉到腑上面,這個是《黃帝內經》下定義了。那咳得嚴重的時候有長蟲出,比如胃裡面有,那過去呢我們中國也有農業社會,我們沒有這種蛔蟲這種觀念,所以說東西抓了就是,腸道會有那個寄生蟲,是寄生蟲我們當年農業社會的環境之下是很普遍的,非常普遍,所以你看過去的醫書很多的藥都在打蟲打蟲,那孫思邈很會抓蟲。肝咳不已,膽受之,膽是腑,這個時候一咳的時候膽汁都咳出來,所以你就聽病人說我咳得膽汁出來,你就說這個人是腑咳,但是是因為肝咳很久沒有治好。

請點擊下方打卡 第46關 

免責聲明:

視頻中、文中所有的醫案、治療方案和手法、藥物基於專業中醫個案辯證,請讀者謹慎採用,若採用後果自負。《岐黃聖賢智慧》公眾號平臺及相關人員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鄭重聲明:

轉載請註明出自《岐黃聖賢智慧》公眾號,註明編輯名字,學習資料來源於網絡,分享學習資料僅用於弘揚中醫,轉發轉載不可用於謀利。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關注公眾號,傳播正能量

相關焦點

  • (修正版)中醫公益學習班:倪海廈-人紀系列黃帝內經篇(33-34)
    好,那整個內經呢,這個段落我們可以看到,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少陰、厥陰,到厥陰的時候,就是病的極限。臨床上我們看的時候,中醫呢,我們叫六經辯證,經方我們是用六經辨證,不是用氣血營衛。我們所謂的「六經辯證」就是來自《黃帝內經》,出自這裡,「六經辯證」辯證法。從太陽、少陽,第三個階段陽明,陽明在這裡的時候病就止掉了,第一個止。
  • 中醫公益學習班:倪海廈-人紀系列黃帝內經篇(23-24)
    :倪海廈-人紀系列黃帝內經篇24黃帝內經24 視頻同步文稿:第五節汗尿同源那這個,這個你有什麼遺言交代一下,那個看講話,這個要看個人臨場,我們沒有固定中醫的診斷,蟲,這個蛔蟲,我們有非常多的診斷的方式,這裡是《黃帝內經》,等到我們介紹打蟲藥的時候我們會跟諸位詳細介紹…那這裡我們強調一個夢,這個齊桓與葵度,我這次《黃帝內經》會教你們。你如果看到一個人臉色很黑,可是呢吃喝拉撒睡都很好呀,人很正常,你知道有災了對不對,有災。那有災發生的時候,這個災出現的時候,我們一天呢有 12 個時辰,它時辰是相對的,那如果說是 9 點到 11 點,這是巳時。
  • (修正版)中醫公益學習班:倪海廈-人紀系列黃帝內經篇(57-58)
    第四十七篇奇病論第一節疹、息積之因、伏粱症到第395頁,好,奇病,奇病論,黃帝內經第四十七篇,專門論奇病,這個有的人呢懷孕的懷到九個月突然沒有聲音了,岐伯說這是胞之絡脈絕,就是記不記得,你看它解釋,為什麼是這樣子,他說胞絡者,繫於腎。
  • 中醫公益學習班:倪海廈-人紀系列黃帝內經篇(39-40)
    這個《黃帝內經》就把它簡化了。所以說,陽氣受風病,陰受溼氣,所以陽明胃經呢,受風病,陰受地下溼氣從地上,從腳上往身上走,頭呢,陽明呢,從頭上往下走,所以足太陰脾經,是不是隱白大都太白啊,有沒有?公孫啊,一路上來。胃經呢,從頭上,頭維下關頰車,承泣四白巨髎,一路往下走,所以上面是受風氣,下面是受溼氣,這兩個不太一樣,就是講脾和胃,這兩個不太一樣。
  • 中醫公益學習班:倪海廈-人紀系列黃帝內經篇(63-64)
    那如果說《黃帝內經》不講藥,講針灸,如果說刺,刺少腹兩股間,刺腰的髂骨的之間,刺而多之,盡炅病已。第五十六篇 皮部論第一節 十二經絡流注時辰這個黃帝問,我們繼續講皮部論,第五十六,這個餘聞皮有分部,脈有經紀,筋有結絡,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異。別其分部,左右上下,陰陽所在,病之始終。
  • 中醫公益學習班:倪海廈-人紀系列黃帝內經篇(57-58)
    那這個是治它的方式,那這個後面這一段呢就突然跑出來一段,那突然跑出來一段這麼跟前後不搭配的,所以我們留在書裡面,因為原書有這一段,我想就是我們,我有拷貝給你們,我們出來的呢個附帶那個DVD那書上面也會有,就是那個原來的黃帝內經,但是這個黃帝內經就是附上去這些章節,60、66、67、69、70、71,我都有的,但是這個章節在我們從我們過去所有的醫家一致認為這就是擺進去是很牽強,因為散失掉了嘛,擺進去非常地牽強
  • 熱中方位與治病-倪海廈《黃帝內經》第十二篇 異法方宜論 (12.1)
    -倪海廈《黃帝內經》第十篇五臟生成 (10.5)八風八邪-倪海廈《黃帝內經》第十篇五臟生成 (10.4)望診.眼辨五臟健康狀態-倪海廈《黃帝內經》第十篇五臟生成 (10.3)藥物.食物之選擇-倪海廈《黃帝內經》第十篇五臟生成 (10.2)五味之所傷-倪海廈《黃帝內經》第十篇五臟生成(10.1)
  • 中醫公益學習班:倪海廈-人紀系列黃帝內經篇(27-28)
    第十八篇 平人氣象論第一節 脈之五動、常人之氣接著呢,我們看第十八篇,平人氣象論。黃帝說,正常人的脈是什麼呢?「脈絕不至曰死」,都是死症,那「乍疏乍數」時常跳得很快,時常又沒有了,這都是,這幾個脈都是死症,極端的不正常,都是死症,那我們曾經,我曾經治過,這種病脈跳了九下,我們吃藥,一處方下去從九下跳回到六下、七下,這個中藥還是可以救回來的,內經上面說死,因為我們內經不講治症,完全講得是診斷,辯症,就是非常危險的意思,那你不能說,老師,他的脈已死
  • 倪海廈老師推薦——優質的中醫書籍
    想做好人也不行 , 想跟時醫ㄧ起同流合汙也不行 , 給自己這麼多的壓力 , 在海外又無奧援 , 好像是命運之神在控制捉弄我 , 想不幹都不行 , 不扛起復興中國正統中醫文化的工作都不行。漢唐中醫 倪海廈謹記於2010年03月16日請把這篇文章轉發提醒所有人【推薦閱讀】請點擊 ↓學針灸、艾灸,一定要聽倪海廈老師講的針灸課
  • (修正版)中醫公益學習班:倪海廈-人紀系列針灸篇(57-58)
    相應主題倪海廈-人紀系列針灸篇57針灸57 視頻同步文稿:這礬石是乾燥劑,一下就乾燥了,膿水就收掉了,麝香無孔不入。唐容川《中 醫匯通五種》除了討論《傷寒》、《金匱》、《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另外多了一本《血 症論》,專門討論血症,活血化瘀,唐容川是清末民初的傷寒家。還有我們前面介紹過,小孩子七八歲不講話 ,是因為心氣不夠,可以灸巨闕、心俞。同樣屬舌頭症,所以中醫同證同治,這個小孩子不講話,下的跟舌癌的穴道是一樣的,我們 沒有同病同治,取穴的方法是這樣的。
  • (修正版)中醫公益學習班:倪海廈-人紀系列針灸篇(45-46)
    中醫的觀念裡面,認為環跳是骨之始,骨頭開始成長的地方。所以骨頭開始生病的時候,一定是從環跳開始有痛。因為它是剛開始的地方。從環跳到腳趾頭或手指頭的末梢。我們新的骨細胞是每一個人每二年換一套全新的骨骼。初始的地方是在環跳,終點是在手指頭邊跟腳趾頭邊。這個代謝的速度,是不斷不斷的在更新的。所以,中醫知道骨的開始和結束。所以,一開始骨頭有問題的時候,就在這個地方。
  • 中醫公益學習班:倪海廈-人紀系列針灸篇(61-62)
    相應主題倪海廈-人紀系列針灸篇61用三稜針放血出來,自然醒過來, 醒過來如果有痛,表示裡面有內出血。: 倪海廈-人紀系列針灸篇62腹痛、瘀血與便秘(9-00:00:14)很多原因都會造成腹痛 ,:學習班介紹及報名詳情,請點擊閱讀:我們一起來學中醫吧,每天學習打卡,依次進階,純公益哦!
  • 倪海廈2021書籍視頻教程:天紀-人紀-地紀
    中醫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倪海廈老師更是現代中醫的佼佼者,倪老師雖已仙逝,但他為我們留下的精神財富必將熠熠生輝、永垂不朽,這裡有倪海廈老師全部醫學教程全集資料,如果您需要的話,請點擊下方藍字連結,讓我們一起致敬倪老師,弘揚璀璨的中醫文化!
  • 黃帝內經79集全(視頻教程
    點上面「脈脈養生」關注 疾病查詢、健康指導、養生經典、有病不求人 黃帝內經-倪海廈 作者:倪海廈 倪海廈研究中醫達30年之久,並精通其它【命、相、卜、山】四項。
  • (更新版)中醫公益學習班:倪海廈-人紀系列針灸篇(75-76)
    中醫認為氣行則血行,所以下針以後氣會動。氣動後血就會動,所以胸痛當時就會去掉。她痛的位置在左心前區,我們中醫叫心下,井主心下滿,不單單指胃滿,任何地方脹滿都可以用井穴。左心前區橫跨我們的腎經和胃經,所以腎經和胃經的井穴,我們都下針。胃經的井穴----歷兌,直接刺進去,病人就會感覺心臟有掃把在清掃一樣舒服。
  • 倪海廈老師講解天紀易經——第19集(6-3)
    版權歸倪海廈老師所有,轉載是為了傳播中醫文化,不會用於營利!註: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關注本公眾號,共同學習正統中醫,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 倪海廈老師講解天紀易經——第11集(4-2)
    版權歸倪海廈老師所有,轉載是為了傳播中醫文化,不會用於營利!註: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關注本公眾號,共同學習正統中醫,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 中醫公益學習班:倪海廈-人紀系列針灸篇(53-54)
    然後做完以後再到人部,做九次的補、六次的 瀉,再到地部做九次的補,六次的瀉。這是所謂的三部都有一補一瀉。那平常在做九、做六真的很複雜,我平常做一啦,一個補完一個瀉。這是快速的方法。你看書上寫三部都是一補一瀉,但真要做就做九次跟六次。那平常你做一個補、一個瀉。天部做完,做地部,然後 一補一瀉,再人部,一補一瀉。這樣天、人、地都一補一瀉。在龍虎交戰上,都是用捻轉法。在龍虎升降法呢?就是用插提。
  • 倪海廈針灸講座|連載1-11集完整版
    倪海廈,男,國際旅遊文化發展研究會醫師,被喻為當代少見的【命、相、卜、山、醫】五術兼備之曠世奇人。倪海廈研究中醫達30年之久,並精通其它【命、相、卜、山】四項。 目前(2014年)行醫於佛羅裡達州,2000年~2003年年底間,曾任職佛羅裡達州衛生署中醫委員會最高委員會委員,職掌所有醫師鑑定資格 、更新執照 、 醫師再教育計劃等相關業務。
  • 倪海廈老師——如何保養自己?
    ,現代中醫看不懂原方,於是就用等量來製作,於是效果完全不同。,我們中醫是使用過去的宮廷用處方,專門給皇后或妃子使用的,從體內調理起,可以使肌膚光華柔軟,人看起來更年輕美麗,還有些中藥是補腦生發用的,禿頭的女人 , 會好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