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年份錯了已發表不能改真是鬱悶)去自貢完全是計劃外的。
近年來每次去四川,結兒都會念叨一句,來我們自貢耍嘛。而我每次都回復,時間不夠安排。這次從莫斯卡徒步出來,我將日程略作調整,有了四天空閒,終於可以實現長久以來想去看看結兒生活的念想。從她的朋友圈和微博上,我能感覺到她的小日子過得不錯,但還是想親眼看看,當然最重要的是想吃她做的飯菜。剛來到成都那天在一家專賣「璧山兔」的飯館,我就嘟囔說比結兒做得差遠了,當時還沒想到真的能去結兒家呢!
自貢不通高鐵,從成都北門客運站坐大巴大約四個小時到達自貢,下車後我們把行李往車站對面的酒店一放,便直奔結兒家而去。結兒已經做好午飯等著我們了。
我提前點名要吃冷吃牛肉和兔肉,上桌後一看只有冷吃兔肉,忍不住問:「冷吃牛肉呢?」結兒笑:「做了,下頓吃,不但吃還讓你打包帶走。」
其他的菜是筍乾燒鴨子,青椒皮蛋,素炒香菇,涼拌黃瓜。很家常,相比外面川菜館比較清淡,紅油不是很重,更合我們北方人胃口。
幹筍是在鄉下收的自己晾乾的筍子,我特別愛吃筍子,無論幹的還是鮮的。我一直在鴨肉裡挑筍子吃。
素炒香菇不是鮮香菇,也是她微店裡賣的野生香菇,之前總見她打廣告說是她自己吃過的最好吃的香菇,這次吃了一下,真的比以前吃過的香菇好吃,沒那種乾貨的陳腐味,就是菇子本身的味道。
青椒皮蛋也不是簡單地切些青椒粒或青椒絲和皮蛋拌一下,而是一種細細的小青椒(不是很辣),做成有點像虎皮青椒的味道,小青椒和皮蛋牙兒綠黃相間地碼著。我把小青椒挑著吃了不少,覺得皮蛋也比平常的好吃。
我覺得她做的菜好吃,一是廚藝確實高,二是食材好配料好,那些豆瓣醬之類,都是自己做的。
我光顧著吃了,都沒拍照,照片都是從結兒微博上蕩下來的。她是微博認證美食博主,習慣做了菜拍照,還要講究光線背景構圖。但是幹筍燒鴨子她也忘記拍了。
冷吃這種做法是自貢菜特有的,我看到結兒的教學菜譜裡還有冷吃香菇。
自貢還有一個特色做法是小煎。小煎鴨子、小煎排骨。後面結兒也給我做了小煎排骨,超級好吃。
以下是冷吃兔肉、冷吃牛肉和素炒香菇。筍乾燒鴨子沒圖。
吃完飯聊天,她拿來一個相冊,裡面有她早期的不太多的照片,還有我以前寄給她的幾張我的照片。那是我03年去鳳凰的照片,穿著當地的扎染圖案的文化衫和短褲,坐在一個木橋上,晃著兩條腿,拿著一瓶礦泉水大笑著。
她還保留著我以前寄給她的信,問我看不看,我說不看了。其實我也保存著十幾年前還手書信件時和朋友的所有的信,壓箱底了。
我們是03年在網絡上認識的,當時她處於困境,我給過她一點精神和物質上的幫助。她為此念我的好念了十幾年,賣褲子的時候給我寄褲子,賣私房菜的時候給我寄私房菜,賣水果的時候給我寄水果。後來我說你要是不收錢我就不在你這裡買任何東西了。我在她的微店裡買了好幾年的麻辣香腸和醜柑,偶爾也買點別的。可惜她現在不賣香腸了,一是現在肉價太高,成本太高,二是她老家舅舅年齡大了,有點做不動了,她還沒找到可靠的做香腸的人。她家的香腸特別好吃,我只要想到就流口水,已經兩年沒吃到了。
他們現在日子過得還算不錯,房子是帶電梯的多層,小區內環境很好,也買了車。我問她那時有沒有想到會有現在這樣的生活?幸好她沒有放棄,沒有放棄愛情,也沒有放棄生活。
晚飯是黃土開車,帶我們出去吃自貢的豆花飯。
自貢只有兩個縣,一個榮縣,一個富順縣。兩個縣的豆花飯吃法不一樣,今天我們吃的是榮縣的,叫做可口銀磚,指雪白的豆腐塊看起來像銀磚一樣。
我理解中的豆花是那種豆花魚、蟹黃豆花什麼的那種豆花,這就是嫩豆腐麼!
這家小店旁邊是賣牛肉蒸籠的,也是自貢特色,我覺得類似粉蒸牛肉。
四川人都愛吃肥腸,結兒不太吃,但她還是給我們點了一個胡蘿蔔燒肥腸,說她哥哥們愛吃這個,認為這個好吃。我第一次看到用胡蘿蔔配肥腸。飯館的菜就相對比較油汪汪的了,我還是喜歡吃她的私房菜。
中午飯吃得晚,下午飯又吃這麼硬,我覺得撐著了,便轉了轉周圍的龍湖公園。公園還不錯,但是蚊子太多。
上兩張風景,證明我這還是遊記。
第二天,結兒和黃土陪我們逛自貢恐龍博物館。旅遊這方面,自貢最有名的就是恐龍博物館和春節燈會,據說春節燈會時整個自貢市賓館的價格都會翻番。
我倆到哪個城市都喜歡去博物館,所以恐龍博物館自然不會放過。自貢這個恐龍博物館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恐龍骨骼的碎化石擺放在外面,允許觸摸。可能也是自貢出土的恐龍化石量特別大,所以比較大方,放幾塊品相不好的給大家體驗一下。這是我們頭一次摸到恐龍化石哦!
遊覽完畢,結兒說帶我們吃自貢特色兔火鍋,我表示更想吃她做的菜。於是便打道回府,結兒臨時出門買菜,然後手腳麻利很快又擺上一座桌,簡直就是飯館上菜速度。
結兒做了小煎排骨。我一直認為做排骨又費事又費時,沒想到那麼快就能吃到口。她說這是自貢特色的做法,需要把排骨剁成很小的塊。我後來看了她在微博上發的教學視頻,看起來似乎不太難,但是估計得要她做的豆瓣醬炒起來才好吃,還要配他們這邊的鮮紫薑。
另外的菜是冷吃牛肉,炒空心菜,還有什麼?我的注意力都被小煎排骨吸引走了!
飯後我說打算回成都了,想去一趟青城後山,在山裡或者山下住一晚上。結兒有些不舍,說下次再去青城山唄,在自貢再玩玩。
我覺得此行目的主要是看她的生活以及吃她做的菜,如今目標實現,可以另行安排了。於是開始查詢安排去青城山。下午先坐大巴去內江,然後坐高鐵去成都東站,然後轉專線去青城山,晚上住山腳下。計劃得差不多的時候,我突然發現,去青城山的專線車不在成都東站乘坐。啊!這行程也太輾轉了。
黃土說:我給你們安排吧,明天去我們鄉下,看看鄉下的風光。結兒老家新修的五間房子,每間房子都配的有衛生間,我們那兒青山嶺也號稱森林公園呢。後天早上去趕個場,中午飯後送你們去內江高鐵站。
於是就這麼愉快地決定了明早去結兒老家。她給她媽媽打電話,讓提前燉好雞湯。她說她媽媽知道我。
第三天早上出發去結兒老家。她老家距離自貢市並不太遠,只有四十多公裡,但花費時間卻挺長。從市裡到縣裡的路很好,可以開得很快,但後面那一段鄉村路,我體驗了一把丘陵地帶的特別駕乘感。
沙漠地帶經常會遇到上下起伏的路,但路本身是直的;山路一般會左右盤旋,但路是平的。這裡是既上下起伏又左右盤旋,就像遊樂園360度翻轉的八爪魚。黃土說他如果不開車,坐車在這段路上會暈車。
這種路對新手和不熟悉路況的外地司機而言很難超車。因為上下起伏大且頻繁,超車時完全看不到對面有沒有來車。我們曾經被擋在一個載重開得很慢的大卡車後面,多次找不到超車機會,最後還是人家大卡車在一個路口拐走了,我們才舒了口氣。
結兒說這裡過年時的風景特別好,油菜花開了,沿著山坡參差錯落,她個人覺得比門源那一望無際的的油菜花田好看。
快到結兒家的一個路口,她下車買點當地的李子。賣李子的都是他們村的,相互認識。李子1.5元一斤,她挑了兩斤給3元,對方一開始不要錢,推搡數次後收了2元。本地小李子,酸甜可口。
結兒家的房子修得真不錯。
鄰居家是開農家樂的,養了很多土雞。結兒說他們這裡是真土雞。
院子裡種了紫薇、小菊花、鳳仙花等,我最感興趣的養在枯樹根上的肉肉,特別有感覺。
結兒指著房屋後面的山坡說:這都是我家的!後面開闢了一些菜地,她興奮地指給我看:空心菜、莧菜、韭菜、茄子、辣椒、西紅柿、豆角,還有魚香草,做茄子做魚的時候放一些很香。
說到魚香草,就必須提一下魚香肉絲和魚香茄子。我們都認為這兩個菜是川菜,但結兒說,我們才不會炒菜的時候加糖,做成甜鹹味道的。後來在網上查了一下,1909年出版的《成都通覽》收錄了1328種川味菜餚,沒有魚香肉絲。這道菜的名稱,據傳是抗戰時期由蔣介石的廚師最終定名的,並流傳至今 。這就可以理解為啥有甜味了,符合南方人口味麼。
結兒給我做了正宗魚香茄子,現掐的魚香葉子、現摘的茄子。好吃!從此我再也不會點外面川菜館的魚香茄子了。
這魚香草其實就是藿香。
結兒在摘空心菜和莧菜。
昨天結兒提前讓媽媽殺雞燉湯,除了雞湯外,還有一道麻辣雞,鮮嫩入味。
還有毛豆炒肉沫。我們經常的做法是帶殼煮成五香的,當零食活或佐酒小食吃。這邊是把豆子剝出來炒著吃。
咋每道菜都這麼好吃呢!
吃完午飯,我們去附近趙化古鎮遊玩。像常見的古鎮一樣,這裡有狹長的小巷,青綠的苔痕,古舊的建築,但這是個完全沒有商業氣息的古鎮,人們就在老街生活,處處麻將聲。因為天氣悶熱,大多數人家都開著門,可以看到房屋門臉雖古,裡面都是正常居家的裝修風格。
在這裡見到傳說中完美解決三缺一問題的三人麻將。我以前一直在想三人麻將的桌子是什麼樣的,難道是三角形?否則四方桌空一個座位看起來很彆扭。看到真實版才知道原來是桌子都靠牆放,這樣自然只有三個方向可以坐人。
趙化古城最有名的名人是戊戌六君子的劉光第。路過劉光第舊居時,發現大門敞開卻四顧無人,一個八九十平方米的老屋,一目了然看到後門後院。我們很納悶無人管理,再一想裡面除了一些破舊桌椅也沒啥東西,頗有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古風啊!
結兒建議我們在碼頭坐船到江對面,讓黃土原路返回取車從橋上過江,這樣我們不用再走那麼久走回去。在碼頭突降急雨。我們三人在碼頭躲雨,辛苦黃土了。他說雨最大的時候他在劉光第舊居躲雨。
在古鎮上買了結兒強烈推薦她愛吃的涼糕給我們嘗,說是米粉做的,澆紅糖汁吃,可做夏日甜點。我沒吃之前估計類似我們這邊鏡糕的味道,但嘗了之後,發現和攪團的口感很像。於是我告訴她,我們那邊漿水攪團、酸湯攪團和這個口感很像,她不可思議第說:「這怎麼可以吃酸辣的,這是要吃紅糖的啊!」
所謂甜豆花和鹹豆花的爭議,就不要牽連涼糕了。涼糕是涼糕,蘸紅糖汁吃;攪團是攪團,酸的辣的吃。
我們之間還有一個關於鍋盔的爭議。
結兒說成都有個軍屯鍋盔特別好吃。我去成都那麼多次,都不知道成都還有鍋盔,在網上搜了一下,再結合他們的描述,我說:「這不是回民的香酥牛肉餅嘛!」我把陝西這邊的鍋盔搜出來讓結兒看,她說:「這不是燒餅嗎?」
從古鎮逛回來,結兒和媽媽就去準備以及明天的主菜。她讓媽媽在家做粑粑肉,她回去後炸小酥肉。剛炸出來的小酥肉很香。
小雨依然在下,涼風習習,我搬了藤椅坐在屋簷下看雨,吃著結兒店裡買的芒果。這芒果很甜,HG總是只吃半個,說太甜了。我決定回家後買一箱。
真是好愜意啊,唯一的問題是有一種極小的黑蟲子,只咬我和HG,我倆點著蚊香抹著風油精香草膏各種號稱能防蚊的物品,還是被咬得傷痕累累。可是結兒、黃土和她媽媽都沒有被咬。這也太欺負外地人了吧!
晚飯我強烈要求吃簡單點,熬了綠豆稀飯,做了幾個素菜。酸豆角炒肉末是自家地裡的豆角,結兒媽媽醃製的。她還醃了一些酸菜,第二天給我們做了酸菜魚,其他的結兒打包放微店裡賣掉。
第四天早上七點,我們便去趕場。趕場在山下的鎮子上,路上看到很多背著背簍去趕場的人。黃土拍了視頻,拍得很棒。
趕場回來才八點多,HG和黃土又去睡回籠覺,我雖然困,但珍惜剩下不多的相聚時間。結兒一邊幹活一邊跟我聊天。她要摘很多菜帶回自貢去,今天還需要提前吃中午飯,因為我們要趕三點多內江的高鐵。
午飯十一點半開動。主菜是酸菜魚、粑粑肉,素菜是蒸茄子,空心菜。
在地裡挖一個芋頭,切成塊墊底,昨天做的粑粑肉和小酥肉依次碼整齊,滿滿一盆加水蒸,香而不膩。結兒說這是過年必做的菜。魚是早上趕場買的活魚,裡面也加了魚香葉子。
茄子是手撕茄子的做法,但是沒有撕成條,吃的時候現撕。結兒說他們本地人吃這個蒸茄子不蘸料,直接吃,清淡的口味作為吃辣的一個調配。
不枉我千裡迢迢來自貢找結兒混吃混喝,這幾天可真是大快朵頤,心滿意足。
吃飽喝足,向結兒媽媽表達感謝及告別,臨走時她讓把垃圾帶到垃圾站。我覺得這邊農村管理得真好,到處都特別乾淨,每隔一段有垃圾分類箱。
此外,這邊廚房竟然通的是天然氣管道。每逢趕場的時候,天然氣公司會派員工在固定的地方設點收天然氣費。
基礎設施做得真好!
帶著對自貢鄉下滿滿的好感,帶著對結兒廚藝美美的回味,我們離開了,希望油菜花開的時候有機會再來。
來的時候我倆一個背包一個斜挎包,走的時候又多了一個包,裡面是結兒給我們帶的冷吃兔肉、冷吃牛肉、幹香菇,幹筍。
最後,想學做以上的菜以及其他家常川菜的,可以加她微信21515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