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方特恐龍王國年底開園 讓沉睡億年的恐龍化石「活」起來

2020-12-18 川觀新聞SCOL

自貢方特恐龍王國項目建設現場。(何山 攝)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郭靜雯)擁有獨特骨質尾錘的李氏蜀龍,體型碩大、成群結伴的天府峨眉龍,長著鋒利牙齒的建設氣龍……到自貢參觀過恐龍博物館的遊客一定會被這些保存完整、形態各異、種類豐富的恐龍化石所震撼。

這裡的館藏化石標本幾乎囊括了距今2.05億年至1.35億年前侏羅紀時期所有已知恐龍種類,是目前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羅紀恐龍化石最豐富的地方。他們靜靜地陳列在這裡,只有透過專家的講述,人們才得以對億年前的恐龍世界窺知一二。

如今,毗鄰自貢恐龍博物館,一座新的恐龍王國正在拔地而起。這是由自貢市文旅投公司與華強方特集團共同投資31億元建設的自貢方特恐龍王國,在虛擬實境(VR)、增強虛擬實境(AR)等技術的支持下,將一個可聽、可看、可觸、可感的「活」的恐龍世界呈現給各地遊客。

「作為全省標誌性重點文旅項目之一,疫情並未讓恐龍王國的建設進度放緩。」自貢市文化旅遊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宋青山表示,「力爭年底前正式向遊客開放。」

招大引強 叫響自貢恐龍文化名片

發展文旅產業,自貢得天獨厚,「鹽、龍、燈、食」四張名片在世界上都享有聲譽。不過,如何讓資源得到有效開發利用、持續轉化成經濟效益,亟待破題。

2016年底,自貢市政府與深圳華強方特集團籤約,宣布共同打造自貢方特恐龍王國,這也是自貢市打造「鹽、龍、燈、食」四張名片和招大引強的破冰之作。

4月7日,記者來到項目建設現場,7個室內主題項目已完成主體建設,配套建築辦公樓、食堂和部分員工宿舍已經完工並投用。約500名工人正全力推進主題項目、服務中心建設。

工作人員介紹,自2月29日復工以來,項目組在抓實抓細疫情防控的同時,採取多種措施應對疫情影響,包括多方拓展渠道、加大投資力度,確保施工人員、建材供應組織到位等,全力推進項目建設有序開展。

記者在現場看到,碩大的主題樂園已經初具雛形,神秘雨林區、火山峽谷區、叢林部落區、魔幻溶洞區、恐龍基地區等五大分區中,單個建築面積在5000到10000平米的十三個互動體驗項目已全部開工,完成總體進度近半。其中,《生命之光》、《恐龍浩劫》、《恐龍守衛者》等項目土建工程完成量超9成,《飛越恐龍島》、《深潭探秘》、《地心歷險記》等項目主體結構完成超6成。

自貢方特恐龍王國項目建設現場。(自貢市文化旅遊投資開發有限公司供圖)

科技賦能 實景再現億年前恐龍王國

建成後的恐龍王國將是什麼樣?自貢市文化旅遊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規劃建設中心主任李雙洪為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幅場景:在被眾多遠古植物覆蓋的神秘雨林,遊客可以乘坐翼龍翱翔天際飛越美麗的恐龍世界,或者潛入深潭探索神秘的水下世界;在恐龍研究基地主題區,遊客可以探究恐龍起源的奧秘。這裡不僅有遠古恐龍化石、恐龍骸骨,甚至還能與復活的自貢恐龍一起進行「親密互動」。

李雙洪介紹,恐龍王國是華強方特集團旗下首個以「恐龍」為主題的國際一流大型主題樂園。和傳統簡單展示恐龍造型、尋求驚險刺激的主題樂園相比,恐龍王國結合自貢恐龍文化,深入探尋恐龍背後的秘密和故事,挖掘這些背景故事題材,打造出一個個具有完整故事線的主題項目。

支撐這些項目的是一系列現代高科技手段。

園區中將根據恐龍本身的形態、生存特點,將不同種類的恐龍進行1:1比例的真實還原。在VR、AR技術的幫助下,演繹恐龍故事、復原恐龍時代、引領遊客探險恐龍世界,實景再現億年前恐龍王國。

除主題項目外,整個項目還包含主題演藝、主題酒店、綜合商業等業態,形成旅遊產業聚集。建設方還在細節打造上融入巴蜀和自貢本土文化,讓遊客在體驗恐龍世界的同時,也能夠觀賞當地自然景觀、感受自貢人文情懷。

據悉,自貢方特恐龍王國力爭年底對外開園營業,預計每年的遊客接待能力將達300萬人次,有力帶動當地「吃住行遊購娛」文旅全產業鏈發展。

相關焦點

  • 自貢大安區文旅資源在交融共進中大放異彩
    同時坐擁億萬年恐龍遺址、兩千年鹽業文明、八百年彩燈風情、鹽幫菜重要發祥地的大安,濃縮匯聚了「最自貢」元素,多年來吸引了萬千遊客。大安區鹽龍燈美食文化,作為天府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大放異彩。作為中國第一座專業性恐龍博物館和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自貢恐龍博物館館藏的恐龍化石標本囊括了侏羅紀時期所有已知恐龍種類,是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羅紀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之一。地處自貢東北部的大安區,擁有世界第一口人工鑽鑿的超千米鹽井燊海井。這口井至今仍在採用古法製鹽,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和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一泉湧白玉,萬裡走黃金。」
  • 【圍觀】男子外出散步,走著走著就發現了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
    【圍觀】男子外出散步,走著走著就發現了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 2020-12-24 17: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華恐龍園第七屆恐龍文化節 科技魔幻讓恐龍「活」起來
    中國江蘇網訊 中華恐龍園第七屆恐龍文化節已正式啟動,此次活動將延續至6月10日。今年的恐龍文化節在傳統的遊樂體驗的基礎上結合了科技、魔幻、藝術等元素,做到了讓恐龍「活」起來。海外追繳國寶級化石特展《龍歸故裡》、全新原創魔幻劇《庫克傳奇》、五一型男秀《與恐龍同行》、親子互動恐龍實驗室《阿西博士的實驗室》.......不管是化石背後的故事,還是手機裡「復活」的恐龍,這一切都拉近了人與恐龍的距離,為我們展開了一段恐龍前世今生的精彩旅途。
  • 自貢城市IP《時空龍騎士》將登央視 帶來新一輪恐龍熱潮
    中國的恐龍研究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初,早在上世紀的30、40年代,古生物學家就開始以「中國」命名中國境內發掘到的恐龍化石。至今,以「中國」為名的恐龍最少有20種以上,當屬世界之最。 而說到中國恐龍的代表城市,自貢當仁不讓,在這裡發現的恐龍化石種類多樣,填補了世界範圍內侏羅紀早中期恐龍化石稀少的缺環。自貢恐龍化石數量之多,保存完整,世界罕見。
  • 《恐龍化石》聖水將軍-協助拍攝
    恐龍化石,是指恐龍死後身體中的軟組織因腐爛而消失,骨骼(包括牙齒)等硬體組織沉積在泥沙中,處於隔絕氧氣的環境下,經過幾千萬年甚至上億年的沉積作用,骨骼完全礦物化而得以保存。恐龍化石【第1幅圖】此作品由南京攝影愛好者高先生在著名的株洲地區拍攝
  • 中國是發現恐龍最多的國家,「巨型汝陽龍」竟是世界最大恐龍化石
    河南省汝陽縣劉店鄉有座「恐龍國家地質公園」,這裡發現的生活於晚白堊紀早期(距今約1億年至8500萬年間)的汝陽恐龍動物群,是中國乃至世界晚白堊紀早期的一個重要恐龍物證,它的發現填補了我國晚白堊紀早期恐龍研究上的空白,對研究大型蜥腳類和結節類恐龍的分布、遷徙、演化以及揭示恐龍生活習性、生存環境和最終的突然滅絕等具有重大價值
  • 中國發現神奇恐龍,化石保持睡覺姿勢!
    中國發現神奇恐龍,化石保持睡覺姿勢!距今1.23億年前的早白堊世時期,兩隻小恐龍正在地下的洞穴中休息。突然間,地動山搖,洞穴瞬間塌方,小恐龍還沒有來得及逃出去就被活埋。它們並不知道,自己的屍骨會變成化石,並且被人類發現,成為2020年被命名的中國新恐龍。
  • 恐龍化石發現外星人頭骨,科學家表示,可能成了恐龍的食物!
    地球存在了46億年,誕生了多少的生命也是不計其數的,人類可以說是現在地球上衛衣存在的智能生命,而且直立人出現到現在也有了500萬年的發展歷史了。
  • 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 隱藏著大自然什麼秘密?
    巴中市通江縣毛浴鎮一個小山坡的石板上發現了疑似恐龍腳印,經過古生物專家、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現場鑑定,這些腳印確係白堊紀早期恐龍足跡,距今約1.3億年。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留下腳印的恐龍連同那個遠古時代,究竟是怎樣的存在?透過1.3億年的腳印,我們能洞悉大自然的哪些秘密?
  • 重慶,站在恐龍脊梁上的城市
    「20多萬平方公裡的四川盆地,是中國侏羅紀恐龍化石埋藏最豐富的地區,重慶與自貢一樣,又是四川盆地發現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因此有專家形象地將重慶比喻為『恐龍脊梁上的城市』。」歐陽輝手拿一份資料介紹,重慶是四川盆地最早發現恐龍化石的地方之一,上世紀30年代末就有恐龍化石出土。
  • 融入巴蜀文化旅遊走廊 為自貢大安創成天府旅遊名縣創造了歷史機遇
    封面新聞記者 劉恪生 6月下旬,在自貢方特恐龍王國項目建設現場,幾座塔吊來回運送著建築材料,戴著安全帽的工人們正忙碌施工。目前,方特恐龍王國6個室內主題場館之一的飛越恐龍島裝飾工程已完成88%,整個項目力爭在年度開門迎客。 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大背景下,建設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成為全省文旅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近年來,建設「川南旅遊經濟區」、四川南向國際旅遊經濟走廊,推動自貢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設等,為大安加快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創成天府旅遊名縣提供了嶄新的機遇。
  • 成都首個「侏羅紀世界」來了,全是「活」恐龍
    整整2700㎡、14個巨型沉浸互動區、數十種「活」恐龍1:1還原...不僅能零距離接觸,還融合了不少趣味科普。加上現場運用的TOP級電子機械、動畫電子互動等高科技,體驗感更逼真,分分鐘穿越到侏羅紀時代!
  • 小行星撞擊是恐龍滅絕主因?恐龍身上還有哪些謎團
    資料圖: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內遊人如織。該館以恐龍化石埋藏點多面廣、數量巨大、種類眾多、保存完好、層序連續等特點著稱於世。劉忠俊 攝小行星撞擊破壞恐龍棲息地?恐龍為何會滅絕,這是許多人心頭的疑問。日前,有媒體報導,6月29日發表的一篇新研究發現,恐龍滅絕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而非火山噴發。
  • 【中國恐龍的新家】第十四站——恐龍的故鄉,內蒙古自然博物館
    截止至2019年12月,我國已經根據骨骼化石發現命名了322種各類恐龍! 我們曾經有一個49天的約定 還記得這些中國恐龍麼? 內蒙古一直是恐龍科考研究的重要一站 截止至2019年底統計的322種中國恐龍裡 內蒙古發現的恐龍就佔了
  • rtyA發布恐龍糞化石手錶 售價高達12000美元
    導讀:當地時間2011年12
  • 探秘亞洲最大的恐龍收藏中心,看恐龍在這裡「重生」
    塵封億萬年的恐龍化石被挖掘出來後,會經歷什麼?如今,它們又該何處棲身?近日,記者走進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以及研究所下轄的中國古動物館探求答案。這座樸素的建築裡藏著太多的秘密。不對外開放的標本館裡收藏了24萬件珍貴的「山海遺珍」,它也是亞洲最大的恐龍收藏中心。
  • 樂高IDEAS新品21320恐龍化石測評
    在2019年,樂高全年在IDEAS系列中共推出5款產品。這也是有史以來,一個自然年中樂高在IDEAS系列中推出最多款套裝。(年底到了,2020年快來了,工廠估計也在調整生產,記住每年10月之後發售的新品,熱賣的都會溢價,尤其IDEAS系列,從2016年開始就這樣。)如果你看完上面的分析,已經打開了『淘寶客戶端』那麼,相信那些賣家也打開了。
  • 巴西發現新品種恐龍化石,網友熱議:大陸漂移說的有力證據
    7月11日,巴西考古學家在巴西東北部的塞阿臘州阿拉裡皮盆地中發現了一新品種恐龍化石,取名為「阿拉塔龍」。新聞發出後引起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巴西發現新品種恐龍化石#與中國新疆左龍有親緣關係】巴西考古學家在巴西東北部的塞阿臘州阿拉裡皮盆地中發現了一新品種恐龍化石,取名為「阿拉塔龍」。
  • 出土的化石如何讓這些史前巨獸重獲新生?何謂恐龍的廬山真面目?
    接下來的1 億7000 萬年間,大大小小的恐龍遍布全球,從體型與烏鴉相仿的小盜龍,到藍鯨般巨大的阿根廷龍皆有。地獄般的環境不過,末代恐龍全在最近一次的大滅絕中陣亡,好似大自然為之後的人類演化做了安排。恐龍化石深埋在地底數百萬年後,人類始才出現。
  • 中國百年十大恐龍——華陽龍
    在億萬年前,四川曾經是恐龍的家園,從上世紀下半頁開始人們就發現了大量的恐龍化石。1979至1980年,古生物學家在自貢市附近的大山鋪化石層中先後發現了12具劍龍類的化石,其中許多化石保存的非常完整。最完整的兩具化石分別存放在自貢恐龍博物館和重慶自然博物館中,其中保存於自貢恐龍博物館中的骨骼化石是世界上最早的保存最完整的劍龍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