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ware前內部員工透露《質量效應:仙女座》滑鐵盧的原因!

2021-02-15 攻殼遊戲

最近《質量效應:仙女座》各網站的評分已經出來,雖然不算太差,但是平均7分的成績,對於這款備受矚目的大作,已經算是翻車了。GAMEKR一直沒有報導這件事,是因為我們不想看別的網站的評分,想看自己的感覺。

但是這款遊戲「翻車」的氣氛已經凝聚在網上,而就在今天,一位Bioware前員工曝光了一些細節:

 

在5年開發《質量效應:仙女座》的期間,共有超過13名領導離職,包括遊戲設計、藝術、音樂、優化、高級核心層的領導,甚至有些員工遣散費都沒拿到。

 

除此之外裙帶關係、領導衝突,員工之間的種族歧視等等問題深深困擾著Bioware埃文蒙頓和蒙特婁工作室。

 

這篇發表於去年七月的評論稱,稱自己曾是BioWare蒙特婁分部僱員,儘管公司位於蒙特婁城區,能拿到3A級項目,但工作室內部存在諸多問題,比如:

 

- BioWare埃德蒙頓總部與蒙特婁分部之間互相傾軋,拉幫結派之風盛行。

 

- 蒙特婁分部五年間損失了十三名骨幹(創意設計、美術、音效、編程、資深組長),而埃德蒙頓只走了三個人,顯然蒙特婁的管理出了問題。

 

- 看誰不順眼就拿績效考評來挑毛病,就為了把那些不馴服的員工趕走,來掩蓋管理層的無能。

 

- 把996換了個好聽的名字,叫「衝刺階段」。公司提供工作餐,半小時內吃完,然後趕緊回去工作,這樣持續了兩個多月,堪稱人間地獄。

 

- 打擊報復和穿小鞋並不鮮見,只要敢質疑就會被視為刺兒頭,發配去垃圾崗位。

 

- HR屁用沒有,他們只會否認事實,從來不做記錄,想呆下去就別嚷嚷,無視即可。

 

- 加班太多導致許多福利形同虛設。

 

以上諸多原因可能間接導致了《質量效應:仙女座》滑鐵盧的部分原因。

 

歷史回顧:早在2012年BioWare老員工談創始人離職就被內鬥壓垮:

 

最近的莫過於BioWare兩位創始人的離去——他們不僅僅是從BioWare和EA 退休,還同時告別了整個產業,這是整個遊戲界無法挽回的損失。  關於兩人離職的原因,同為BioWare合作創始人的Trent Oster(現為發行商Beamdog及其旗下開發商Overhaul Games創始人,《博德之門增強版》項目發起者)有一定的發言權——作為BioWare資格最老的一批員工,他與共同創業的兩位博士——Greg Zeschuk及Ray Muzyka私交甚密。在接受NowGamer採訪時,他對兩位博士離職的原因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上次與Greg Zeschuk見面時,我就感到他非常憔悴。當時我建議他『下班後跳出這個環境,忘了這檔子爛事』(原話為『Punch out, eject, get the hell out』,吐槽點是整句話的字面意思分明就是在勸人辭職……),結果他做出的決定卻比我的提出的建議更徹底。此外,我覺得《質量效應3》在該系列愛好者群體中受到的批評和《星球大戰——舊共和國》玩家群體的消極回應對他而言著實難以承受。」

「當你真心熱愛一款遊戲,並將心血投入於研發過程之後,自然會難以承受來自愛好者群體的集體抗議。如果你曾在過去的幾年中為遊戲如期發售而加班趕點的話就更是如此。來自網際網路的消極意見和批評噴薄而出,沒有人能做到充耳不聞,如果這些內容所針對的是你的名字和你的公司,它們就會顯得更加刺耳。」

 

聽上去這就是在不到一年時間裡,GregZeschuk由滿面春風的絕地武士轉變為酗酒失意的中年男人的原因——但Ray Muzyka又為何離開呢?他表現得就像是在功成名就之後選擇了急流勇退,在遊戲界已經實現了他年輕時追求的人生目標……

「Ray的離開著實讓我感到驚訝,」Trent Oster如此表示:「我還以為他能在EA幹一輩子。按照我之前的看法,Ray Muzyka會首先奪下Frank Gibeau的位置(品牌總裁),然後接任John Riccotello登上CEO的寶座。」

 

「我敢肯定,是EA的內部文化導致了將《星球大戰——舊共和國》轉型免費運營判斷為失敗,並將責任完全推卸給Ray的結局,這會對他在公司的升職前途造成嚴重打擊。即使情況不堪至此,我也本以為他會更加努力地與逆境抗爭。這樣的結果說明EA的高層管理肯定比我想像得更為糟糕。」

 

EA於2007年收購BioWare,TrentOster於2009年離職並獨立創業,在BioWare工作期間他曾參與過《博德之門》《無冬之夜》等名作的開發,並擔任過Eclipse Engine(《龍世紀》所採用的引擎)的技術總監。

GAMKER聶俊說

我剛開始嘗試這款遊戲,我不敢說真的很差,事實上很多方面還是吸引到我。但是我能明顯感覺到,這不是一款BIOWARE應有的水平的作品,更無法和出於「徒弟」的《巫師3》相提並論。

並不是它「優秀」的地方不夠優秀,而是它應該「優秀」的地方卻不優秀。我不知道這句話你們懂了沒有,但是就是我真實的感覺。

我不知道這個離職員工說的話是真是假,但是遊戲的表現已經一定程度反映出公司的確出現了問題。這對於BIOWARE這個本來應處於上升期的公司來說,實屬不應該。希望曾經黑島的慘痛經歷,不要又出現在BIOWARE身上。

投稿:gamker_china@outlook.com

留下你的觀點和GAMKER互動吧

GAMKER感謝你的支持

相關焦點

  • 終於有十多名匿名員工出來曝光《質量效應:仙女座》為什麼做不好了
    Kotaku近日發布了一篇名為「《質量效應:仙女座》背後的故事」的長文,講述了這款遊戲糟糕的5年開發歷程。如果說我們之前發布的「歷史轉折中的《質量效應:仙女座》」一文是臺前,這就是更為重量級的幕後。《質量效應:仙女座》因為沒有中文等原因,在國內並非很受關注,現在也基本過氣。
  • 《質量效應:仙女座》:說好的仙女呢!?
    A Better Beginning - 《質量效應 仙女座》原聲OST說到由兩位醫生棄醫從遊所創立的遊戲工作室BioWare,馬上就能想到由它所開發的
  • 《質量效應:仙女座》發售三周年 生軟發文慶祝
    今日(3月22日)生軟(BioWare)發表推文,為質量效應系列最新作《質量效應:仙女座》發售三周年慶賀:「慶祝與好朋友們一起探索星河三周年,生日快樂,《質量效應:仙女座》!」《仙女座》的故事發生在前三作的600年後,故事背景設定在仙女座星系。2185年人類開始實施移民仙女座計劃,故事的的主角兄妹倆正是最早的一批冒險者之一,他們在經歷了600年的身體冰凍後,在2785年於仙女座邊界地帶甦醒然後展開後續的殖民任務。
  • 新《質量效應》會和三部曲和仙女座有關
    昨天,BioWare在TGA上發布了《質量效應》新作的第一個預告片,並確認在聽了粉絲的話後,回歸到了原三部曲的人物和故事,但並沒有官方宣布是《質量效應4》。但是這個新的《質量效應》還和衍生的《質量效應:仙女座》有關嗎,這樣原三部曲就可以和《仙女座》連接了?
  • 《質量效應:仙女座》最新試玩!主角出場就被外星女撲倒?!
    作者:S.Mars《質量效應:仙女座》馬上就要發售了!
  • 《質量效應》新作不僅銜接三部曲 可能還與仙女座有關
    在昨天的TGA 2020頒獎典禮上,開發商BioWare公布了《質量效應》新作的首支預告片,遊戲回歸到了原三部曲的角色和故事那裡。不過這個新的《質量效應》是否還和衍生作《質量效應:仙女座》有關,如果有關的話就能把三部曲和《仙女座》連接起來。
  • 《質量效應:仙女座》解析 太空牛仔沙盒探索
    EA太空牛仔經典之作《質量效應》新篇章《質量效應:仙女座》正式公布,雖然仍需2016年11月商戰期才可遊玩,但Bioware採用寒霜引擎打造的實機畫面效果預告片仍包含大量信息
  • 《質量效應:仙女座》Steam獲特別好評
    《質量效應:仙女座(Mass Effect Andromeda)》發售後遭到了大量媒體的差評,ME系列傳統玩家也不買帳,由於處境太尷尬
  • Funko發布更多《質量效應:仙女座》pop玩具
    玩具公司Funko本周再次發布新的《質量效應:仙女座》玩具,此次發布的人物角色數量不少,包括Peebee(帶槍),Liam KostaJaal, Sara Ryder (戴面具)以及執政官。除了質量效應之外,Funko還發布了一系列POP的玩具公仔,包括《巫師3》、《泰坦天降2》甚至是《冰與火之歌:權力的遊戲》。《質量效應:仙女座》計劃在3月21日登陸PS4、Xbox One和PC平臺,此前Bioware發布了新的預告片,展示了更多隊友的特性以及反派執政官的相關細節。
  • 新聞丨《質量效應:仙女座》玩家評分4.3分 被噴是「屎」
    《質量效應:仙女座》不僅是《質量效應》系列中媒體評分最低的一部,同時也是玩家評分中最低的一部。如上圖,Metacritic上,《質量效應:仙女座》(PS4)玩家評分只有4.3分,刷新了BioWare開發遊戲中史低記錄。
  • 前《質量效應》編劇加盟BioWare元老成立的新工作室Archetype娛樂
    這家位於德州奧斯汀的新工作室吸納了很多BioWare資深人才,包括前BioWare創意總監James Ohlen擔任工作室領導,前BioWare即時服務總監Chad Robertson擔任總經理。而現在又有一名BioWare員工加入,他就是《質量效應》編劇Drew Karpyshyn,擔任工作室的首席編劇。
  • 新聞丨《質量效應:仙女座》PC性能分析:技術上的良心
    質量效應:仙女座》可以說是今年第一季度最受期待的遊戲之一。雖然坊間一直在詬病它的人物面部動畫和口型同步。
  • 福利升級《質量效應仙女座豪華版》加入EA Access免費陣容
    繼《質量效應:仙女座Mass Effect Andromeda》在10月中旬加入EA Access免費陣容之後,今天(11月22日)EA官方宣布
  • 《質量效應:仙女座》單人技能加點及職業搭配圖文教程
    導 讀 大家知道質量效應:仙女座技能怎麼加點嗎?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質量效應仙女座單人技能加點及職業搭配圖文教程,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新遊下載:《質量效應仙女座》免安裝中文版下載
    【遊戲封面】中文名稱:質量效應:仙女座遊戲名稱:Mass Effect: Andromeda
  • 新遊搶先測 |《質量效應:仙女座》需要什麼顯卡才能暢玩?
    經過六年的等待,EA & Bioware的17年開幕大作《質量效應:仙女座》終於在2017年3月21日正式發售,並且登錄PC/XBOXONE/PS4全平臺。 《質量效應:仙女座》的故事發生在位於仙女座星系的赫利俄斯星群,雖然時間定於質量效應2與3之間,但由於劇情設定,主角經過幾百年的冷凍睡眠到達了仙女座,對銀河系發生的事情一概不知,因此與質量效應三部曲的劇情關聯不大,從未接觸過質量效應的玩家不必擔心因不了解遊戲背景而帶來的遊玩障礙。
  • 2017年十大RPG遊戲排行 質量效應仙女座第一
    點擊上方藍色小字↑↑↑關注我們最近美國雜誌GameInformer對2017年的RPG遊戲進行了投票評選,質量效應仙女座排名第一
  • 《質量效應仙女座》如何成為絕佳編劇的反面教材(中):角色塑造
    雖然我們在上篇指(pen)出了《質量效應:仙女座》(以下簡稱「仙女座」)的敘事問題根源在於深層結構中,而很多玩家指摘的劇情缺陷只是表象。但這些表象問題中,有設定矛盾這一類花時間圓就能圓回來、毫無技術含量的;也有情節架構、人物塑造和對白設計這類十分有價值、可以做完美反面教材的。情節架構方面我在有關《龍騰世紀:審判》的系列文章中其實說了很多,此處就不再贅述。
  • 《質量效應:仙女座》PC豪華版下載公布
    作為《質量效應》的最新作,《質量效應:仙女座》將帶領玩家及一群銀河系盟友們前往遙遠的仙女座另謀生路。
  • 《質量效應仙女座》技能流搭配與打法心得 瘋狂難度技能打法解析
    導 讀 《質量效應仙女座》大多數玩家都能創造出自己的流派,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嘗試過技能打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