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10年,計劃投入數十億支持創作者,或已啟動IPO

2021-01-16 新浪財經

來源:投中網

網絡問答社區知乎即將迎來它的10歲生日。1月13日,知乎線上舉辦了品牌成立十周年的《2021新知青年大會》,會上,知乎創始人兼CEO周源及知乎社區優秀創作者進行了知乎十年主題演講。

周源在2021新知青年大會演講中表示,以知乎各個領域的創作者為中心,為廣大用戶創造價值,將是知乎的長期戰略。2021年,知乎計劃投入總價值數十億元的現金和流量,繼續加大對創作者的支持。

同時,周源首度披露了知乎最新用戶數據。數據顯示,知乎月活躍付費用戶數,目前已經超過250萬,在集音視頻課程、電子書、期刊雜誌、論文庫、鹽選專欄的高價值付費內容庫中,總內容數超過300萬,年訪問人次超過30億。知乎活躍用戶中,18-35 歲的青年佔比約 75%

最近另有消息傳出,知乎正在撰寫IPO報告和上市申請書,目前已確定高盛集團,摩根史坦利和瑞信銀行為承銷投行,上市地點可能在港股或美股,尚待確認。投中網向知乎求證,對方答覆「暫無可回應的口徑」。

100位創作者月入過10萬,計劃投入數十億支持創業者

知乎於2011年正式上線,過去十年,以問答為主的業務模式和產品形態,形成了中文網際網路獨特的內容生態。用戶可以在上面提問、尋找答案、分享知識,保障了知乎相對高質量內容的持續產出、廣泛傳播和長久沉澱。截至2020年12月,知乎上的總問題數超過4400萬條,總回答數超過2.4億條。知乎每天會新增超過2000萬條創作和互動。

營收模式上,知乎成立初期,廣告為其主要營收來源,隨著用戶數量的增加,開始不斷拓展新的變現模式,先後上線了付費問答產品「值乎」、實時問答產品「知乎Live」、學院式產品「知乎大學」、付費精品內容服務「鹽選會員」、「好物推薦」等多種產品服務。

2020年,知乎開始在視頻領域發力,構建視頻創作生態。以圖文+視頻的多元化內容生態中,實現知乎創作者收益大幅提升和規模化效應。

近兩年,知乎在用戶和商業增長上,開始呈現前所未有的蓬勃勢頭。知乎月活躍付費用戶數已經超過250萬,形成了集音視頻課程、電子書、期刊雜誌、論文庫、鹽選專欄的高價值付費內容庫,總內容數超過300萬,年訪問人次超過30億。

周源透露,目前知乎已經有100位創作者,月收入超過10萬元;有1000位創作者,月收入超過1萬元。2021年,知乎計劃投入總價值數十億元的現金和流量,繼續加大對創作者的支持。

周源表示,以知乎各個領域的創作者為中心,為廣大用戶創造價值,將是知乎的長期戰略,「我們願意為所有的創作者,提供足夠的賦能」。據此,2021年,知乎的品牌Slogan也得到了升級,沿用了3年的「有問題,上知乎」更改為「有問題,就會有答案」」。知乎對此解釋稱,這一更改的背後是知乎對知識分享時代知乎價值的進一步強化。

已經完成8輪融資,或已啟動IPO

知乎10年,另一個消息沸沸揚揚。知乎已經啟動IPO進程,消息傳出同期,周源發布內部信,並在信中強調,知乎絲毫不容許任何懈怠,快則生,慢則死。

另有Prospect Avenue Capital(PAC)基金創始人廖明曾發表言論,知乎一直在猶豫去美國還是去香港上市。投中網就IPO事宜向知乎求證,對方答覆「暫無可回應的口徑」。

截止目前,知乎已經完成8輪融資,最近一輪是在2019年8月完成的F輪4.37億美元融資,快手戰投部與百度投資併購部投資,投後估值近35億美元。在過往融資中,其股東名單亦包括今日資本、賽富投資基金、啟明創投、騰訊等,創新工場為其天使輪投資方。

主要股東信息方面。CVSource數據顯示,知乎目前最大股東是創始人周源,持股約21.2%;北京創新方舟科技有限公司(實際控主體為創新工場)持股約18.1%;廈門思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股約10.6%,股權穿透後,實際控制人為賽富投資基金合伙人趙鈞;騰訊持股約9.7%;搜狗持股約3.1%。

以下為周源在品牌成立十周年《2021新知青年大會》的演講全文:

尊敬的女士們先生們,各位可愛的知友們:

知乎十歲了。十年光陰,說短不短,說長不長。對人而言,仍是衝齡;對酒而言,剛剛陳釀;對知乎而言,這十年,我們已經紮根時代的土壤,而仍然滿懷激情,堅持夢想。

我的分享從一組數據開始。

截至 2020 年,知乎上的總問題數超過四千四百萬條,總回答數超過兩億四千萬條。回答是提問的 5 倍多,我想這能說明,過日子辦法總比問題多。

我們盤點發現,知乎十年,用戶最喜愛的兩個提問是——我們窮極一生,究竟追尋的是什麼?有哪些知識,你知道後你的世界馬上就不一樣了?

知乎十年獲得贊同票最多的 100 個回答裡,出現較多的關鍵詞既有情感、體育、娛樂,更多的是提升、堅持、發現……

我們來知乎做什麼?

我們在尋找自己的解答。

我們在相遇有趣的靈魂。

我們在點亮生活的燈盞。

我們在錨定人生的航向。

知乎最大的特色是問答。問與答,作為古老悠遠的文化基因,影響了社會延續與文明傳承的方向。

幾千年裡,有一些問答,宏大而觸動人心。惠施問莊子: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也?莊子反問:子非我,安知我之不知魚?

還有些問答,具體而經世致用。比如哲學三問——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比如科學之問——地球為什麼是圓的?蘋果為什麼會掉在地上?還有李約瑟之問,錢學森之問……

偉大的提問催生劃時代的回答。某種程度上,不管是阿拉伯人發明的 10 進位,還是萊布尼茨創立的 2 進位,世界的本質,是「問」進位。總有人提出好的問題,令人期待的問題。

提問和回答,在漫長歲月裡滋養了文明;而文明,又將問答變成本能,播下不斷進步的種子。

這些種子,留在殷墟地下的龍骨龜甲上,留在雅典特爾斐的神殿大門上。網際網路時代,它們也留在了大家的博客裡,留在了 BBS 論壇裡,留在了知乎裡。

知乎早就確立了自己的使命——讓人們更好地分享知識、經驗和見解,找到自己的解答。我們致力於服務那些有好奇心、有求知慾、有精氣神的人,服務那些勇於探索、熱愛分享、真誠交流的人。

我們共同組建了容納億萬用戶的知乎社區。我想,社區是人們相互幫助的工具,社區也是人與人變得親密的方式。也正因為這樣,社區具有互生再造的魅力,社區具有互洽共榮的活力,社區具有自驅生長的動力。

社區也會形成獨特的文化,知乎就已經擁有了自己的社區文化。我認為,一個網際網路社區是否形成了獨特文化,有三個核心標誌。

第一,形成了一批有辨識度的專屬詞彙。「謝邀」「認真你就贏了」「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不要跨界強答」「熟人太多,利益相關,匿了」等,這些詞彙想必大家都熟悉。

知乎的邀請回答機制一開始就有。經過初步考證,用戶「flypig」是第一個在回答中表明自己受到了邀請的人,那是 2011 年 1 月 27 日,知乎正式上線的第二天。然後,這個梗就陸續被大家玩了起來,但是措辭並不統一,並不是一開始就叫「謝邀」。有的說「應邀作答」,有的說「多謝邀請」,有的說「被人盛情邀請,所以稍微說一下」,還有的說「為什麼要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啊」。

突然有一天,就有了「謝邀,人在美國,剛下飛機」。謝邀體,也因此走出知乎,衝向世界。

這個詞彙表,到現在還在不斷增加。一開始像暗號,後來有點像方言,時間長了,你會發現,其實好像更像是主流日常用語。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在知乎回答問題,常用「謝邀,人在法院,剛下法庭」。

環球時報,在知乎說「謝邀,人在三環,報導全球」。

航天員王亞平來知乎互動,第一句話就說「謝邀,人在太空,剛下飛船」。

網際網路社區形成自己獨特文化的第二個標誌,是形成了基於價值認同的公序良俗和自治公約。知乎就形成了《良性討論公約》,產生了大家共同參與社區維護,眾人當裁判的「眾裁」制度。

第三,具有高度的包容性和堅定的排異性。知乎用開放的心態歡迎每一位用戶,但我們旗幟鮮明地捍衛科學理性,推崇獨立思考,反對愚昧反智,打擊嘲諷謾罵。

這樣的獨特文化來自於社區,來自於大家,又滋養了社區,讓知乎能夠不斷升級,持續發展。社區沉澱下海量的精彩內容,凝聚了我們的智慧,記錄了時代格局的變遷。

大家想知道,十年來,知乎獲得贊同票最高的回答是哪個嗎?哪個城市聚集了最多的創作者嗎?在這裡我做個預告,幾天後,知乎將發布十年萬贊分析報告。

十年裡,知乎像一面鏡子,折射出時代氣象。在知乎,人們認識自己、探索未知、發現更大的世界。

我們關心時事,當曠日持久的英國脫歐計劃接近尾聲,知乎有豐富詳實的討論,展現談判的來龍去脈。

我們反思災難,為馬航 370 失聯揪心牽掛,為天津港特大爆炸事故傷心悲痛,為阻擊新冠疫情吶喊助威。

我們聚焦科技,感受第一張宇宙黑洞照片帶來的震撼,分享「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的喜悅。

當屠呦呦接過諾貝爾獎章的那一刻,我們心潮澎湃。

當中國女排時隔 16 年再次捧起大冠軍杯,我們歡呼雀躍。

當科比直升機墜毀的消息傳來,我們哽咽落淚。

我們不僅在知乎上發現更大的世界,也發現美麗的心靈。有一位讓我難以忘懷的用戶,在他短暫的 20 年生命中,從未下過病床,但他面對生命的態度感動了許多人。他的故事像火炬一樣,給了無數知友前行的力量。

這位用戶曾經回答過一個問題:「做一個特立獨行的人,需要付出什麼代價?會有什麼收穫?」在回答的最後,他說:「我希望,每個人因為平凡而獨特,卻不因為獨特而平凡。」

這樣的回答發人深省。我常常在想,多少年之後我們再回望今天,會不會有一些影響世界的決定,就是在知乎上,長出了自己小小的尖角呢?

有人問我,知乎到底長什麼樣子?我想,知乎像一個規模空前的虛擬咖啡館。我們穿梭於此,或者仔細聆聽,或者高談闊論,大家君子之交,和而不同。

雖是虛擬空間,但知乎始終與真實世界保持同步。真實到虛擬的切換,只是指尖與屏幕的輕輕一划。在一問一答的交談裡,在贊同和關注的互動中,現實的熱鬧和寂靜,溫暖和悽冷,歡喜和煩惱,被一字一句、一屏一幀地記錄下來。時事熱點,在這裡解讀剖析;質疑傳言,在這裡辨明澄清;觀點態度,在這裡碰撞激蕩。

這個世界需要一個敞開心扉的交流空間,需要一個認真友善的討論場景,需要一個高效求解的問答場所。而知乎,藉助科技互聯的力量,承擔起這份使命,把問答的能量成倍激發。

今天的知乎,正在快速成長。每天,知乎會新增超過 2000 萬條創作和互動。

我想,在這裡最應該致敬的,是各位創作者,也就是知乎上的答主們。

創作者像路燈。在黑夜裡,一盞燈,可以帶來光明,一盞燈,可以溫暖心窩。

我自己也是知乎上一名骨灰級的創作者。我回答過生活中的小經驗,比如「有哪些快速入睡的妙招?」,也回答過創業過程中的方法論「創業公司應該如何招人?」。但我更多的,還是從知乎上其他領域的答主身上,從他們分享的知識、經驗和見解裡,汲取新知和養分。

而今天的創作者,帶著自己的專業知識,帶著自己的影響力,帶著對世界的熱愛,正在成為全新的內容品牌。我們願意為所有的創作者,提供足夠的賦能。

我想說,以知乎各個領域的創作者為中心,為廣大用戶創造價值,將是知乎的長期戰略。

兩年前,有個媒體前輩問我:怎麼在文章裡插入會動的 GIF 圖?這些動圖是哪兒來的?當時我想,這位老師是不是 out 了。其實這有一定的普遍性,表達方式的變化,媒介的升級,是面向所有人的。

事實上,在過去的一年,知乎社區增長最快的就是視頻,湧現出一批圖文+視頻的新一代創作者。我們也針對性的推出了新的視頻創作工具和視頻答主扶持計劃。現在那位前輩,已經成為知乎的一名視頻答主。

我認為,在今天的中文網際網路,在媒介升級和技術進步的推動下,內容行業還會不斷拓展邊界。

目前,知乎已經有100 位創作者,月收入超過 10 萬元;有 1000 位頭部創作者,月收入超過 1 萬元。

2021 年,知乎計劃投入總價值數十億元的現金和流量,繼續加大對創作者的支持。

成長路上,知乎也時常受到外界的質疑,比如大 V 被挖,內容水化,格調高冷。

有個朋友跟我抱怨,說知乎總是給他推送談情說愛方面的內容,很俗氣,越來越水了。我開玩笑說,對於內容而言,你有多愛它,它就多愛你,內容對你是絕對忠誠的。

人生海海,各有解答。年輕人難免有情感方面的困惑。這些內容,對他們來說,能夠滿足需要,也能解決問題。我們也思考,怎樣既能擁抱越來越豐富的內容,又儘量減少給用戶帶來的內容噪音。

有人說知乎格調「高冷」。但其實,知乎上的內容非常多元,既有量子糾纏,也有柴米油鹽。既有多愁善感,也有出國考研。既有詩與遠方,也有打工賺錢。我們努力做到「高而不冷」「低而不俗」。

我們不迴避自己的問題。處於高速發展期的網際網路企業,容易出現「三化」風險——對環境感知的鈍化、企業機體的老化和創新能力的弱化。面對問題,應該做的不是解釋,而是解決。

值得欣慰的是,在過去的一兩年中,我們在用戶和商業增長上,都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勢頭。

2019 年五四青年節,我與一所高校的大學生朋友對話。那天我問大家,有誰是知乎的用戶?全場齊刷刷地舉起了手,包括現場的攝影師。我特別高興,就繼續問,誰是知乎的付費用戶?結果,舉起的手幾乎全放下了,場面十分尷尬。

僅僅過了一年半,現在知乎月活躍付費用戶數已經超過 250 萬,總內容數超過 300 萬,年訪問人次超過 30 億。

在惠施提問莊子的兩千多年後,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指出,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知乎活躍用戶中,18-35 歲的青年佔比約 75%,他們正處在人生的「第二個十八年」,正處在從認識世界邁向影響世界、改變世界的關鍵階段。知乎該如何更好地為他們提供服務?進而讓世界變得更好?

知乎社區的問答和內容篩選機制,鼓勵真誠的表達、專業的討論、友善的互動,保證了高質量內容的持續產出、廣泛傳播和長久沉澱。

在這裡,我們希望人們能夠收穫知識和智慧;在這裡,我們希望人們能獲得溫暖和情感;在這裡,我們希望人們能凝聚成集體的觀念和態度,為更好的世界提供力量。

或許,在知乎社區這個「虛擬咖啡館」,已經悄然孕育著一些改變世界的「小尖角」。

或許,這就是知乎在大國崛起、文化自信現實背景下的價值坐標。

中國女排奪冠的那一刻,知乎用戶不僅在慶賀,更反思為什麼之前沉寂多年?屠呦呦登上諾貝爾獎臺,知乎用戶不僅在歡呼,更探討如何讓中國傳統醫學走向世界。

我們凝聚共識。在順風車接連出現乘客被害時,知乎用戶明確指出平臺安全防控的薄弱環節,為保障出行安全出謀劃策。

我們守望相助,當一位患者因「重症肺炎」而生命垂危時,知乎用戶立即展開跨國接力,僅用兩天時間就將救命藥從日本送到患者家屬手中,挽救了一條鮮活的生命。

我們提供鏡鑑。當巴黎聖母院發生火災僅四分鐘後,知乎上就產生專業討論,既對世界名勝損毀遺憾惋惜,也為中國文物保護貢獻方案。

在知乎,我們用提問和回答記錄了一代人的心靈圖譜和精神軌跡。在這個接連我們彼此的社區裡,有人提問,就一定有人回答。

如何擊退新冠疫情,有鍾南山的回答。

如何戰勝貧困,有百萬扶貧幹部的回答。

如何建設更加美好的祖國,有知乎億萬用戶的回答。

那麼,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

你會怎麼回答?

你給自己的回答,你給未來的回答。

相關焦點

  • 知乎十周年 周源:計劃投入數十億現金和流量支持創作者(視頻)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新浪科技訊 1月13日晚間消息,知乎創始人、CEO周源在2021新知青年大會演講中表示,以知乎各個領域的創作者為中心,為廣大用戶創造價值,將是知乎的長期戰略。2021年,知乎計劃投入總價值數十億元的現金和流量,繼續加大對創作者的支持。知乎創始人、CEO周源知乎於2011年正式上線,即將迎來十歲生日。截至2020年12月,知乎上的總問題數超過4400萬條,總回答數超過2.4億條,每天會新增超過2000萬條創作和互動。
  • 年薪百萬不是夢 知乎稱有100位創作者月入10萬
    知乎用戶人均百萬年薪是網友調侃知乎的一個梗,今天知乎官方證實了在知乎年入百萬不是夢,目前已經有100位創作者月入10萬元。 1月13日,知乎創始人周源在2021新知青年大會演講中表示,以知乎各個領域的創作者為中心,為廣大用戶創造價值,將是知乎的長期戰略。
  • 騰訊看點啟動「百萬粉絲扶持計劃」將投入10億級別流量
    DoNews1月6日消息(記者 翟繼茹)6日,騰訊看點內容生態負責人郭湘琰表示,正式發布"百萬粉絲扶持計劃",計劃投入10億級別的流量,千萬現金補貼,專屬IP打造,扶持一批優秀的創作者成為百萬粉絲大V。
  • 加碼視頻化 知乎5億現金推扶持計劃
    10月12日,知乎推出包括五億現金激勵、百億流量扶持、視頻工具、籤約機會和創作者學院等在內的一攬子計劃,幫助視頻創作者和平臺共同成長。近年來,知乎不斷加碼視頻化布局。在這次扶持計劃之前,知乎就已上線視頻創作工具以及專業視頻團隊研發的培訓課程,圖文創作者可以通過視頻工具直接完成圖文內容到視頻內容的轉化。
  • 知乎的「中年危機」:圖文與視頻進退兩難,創作者賺錢難上加難
    2、日漸視頻化浪潮視頻化的到來,相信不用果醬妹多說,大家都能感受得到,而知乎最近的視頻創作者招募計劃以及內測上線視頻創作工具的動作,和版面側重設計,無一不在證明知乎也在試圖追趕視頻末班車。02 賺不到錢的創作者 橫衝亂撞的知乎優質創作者是內容平臺的基石,知乎之所以被說「變味」、內容質量下降,外在的表現便是大量優質博主的出走到別的平臺。早在2017年,今日頭條挖走300多位知乎大V的消息震驚網際網路。
  • 2020年金稻穗計劃正式啟動,「三農」領域內容創作者快來報名啦!你...
    4月28日,2020年金稻穗計劃正式啟動。與往年不同,除了「金稻穗獎」評選,計劃發起方字節跳動還增設多階培訓課程幫助創作者提升創作能力,開展行業跨界交流多元前沿觀點,全面賦能「三農」創作者。第一賽季於4月28日開始報名,6月公布入圍名單;第二賽季將於6月開始報名,8月公布入圍名單,最終獎項將在10月揭曉。2020金稻穗獎正式啟動!(點擊報名「2020金稻穗計劃」)△「2020金稻穗計劃」與以往不同,今年的金稻穗計劃在獎項評選外,還推出了課程培訓、行業交流等舉措,全面賦能「三農」創作者。
  • MCN助力知乎商業化,新知百略MCN機構創作者穩居影響力榜首
    自2013年知乎開放註冊以來,用戶規模逐年攀升,截止2020年2月,知乎的用戶數已超4.2億,日活躍用戶數超4500萬,日均使用時長達70分鐘,有4500萬的問題和超過2.1億的回答。面對如此龐大的用戶規模和內容數量,如何找到一條合適的商業化路徑,為知乎創作者創造更多收益,是知乎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
  • 知乎推視頻答主扶持計劃:五億現金,百億流量
    10月12日,知乎推出包括五億現金激勵、百億流量扶持、視頻工具、籤約機會和創作者學院等在內的一攬子計劃,幫助視頻創作者和平臺共同成長。創作者通過知乎官方渠道報名,知乎篩選符合條件的創作者發布時長1分鐘以上的原創視頻,就可以享受上述扶持內容。
  • 通過知乎好物推薦啟動副業 月入1萬隻是基本操作
    知乎這一嚴肅的知識問答社區,最近幾年不停的發福利,繼值乎、打賞之後,好物推薦閃亮登場。好物推薦去年12月份才開始內測,懂懂團隊也有幸入選首批內測邀請的用戶。我們最初2個入選的帳號(現在已經超過10個帳號),一直運營至今,初期運營經驗不足,加上疫情的影響,單號月收入才幾百元,4月份開始,收入直線上線,當月衝破1萬,5月截止發稿已經破2萬。
  • 又一位程式設計師要去IPO敲鐘,長跑十年,40歲,知乎老闆做出200億
    日前,據媒體報導,知乎已啟動上市程序,上市地點為美股或者港股。 中國網際網路圈,多是成立五年就上市的企業,知乎算是少有的10歲還未上市的企業。發展十年,時年40歲的周源帶著知乎難解的商業化難題,終於快要等來IPO敲鐘。
  • 西瓜視頻X抖音,知識創作人計劃百億展現流量扶持創作者
    10月13日——11月13日期間,深耕知識領域的西瓜視頻與抖音在雙端推出【知識創作人】活動,計劃投入百億展現流量,通過活動邀請到更多知識創作人在西瓜視頻&抖音創作及發布富含知識價值內容的視頻,為內容賦予更多信息與價值,為用戶提供更有用、更有趣的知識內容消費體驗。
  • 又一位程式設計師要去IPO敲鐘:40歲,知乎老闆做出200億
    日前,有消息稱知乎知乎已啟動上市程序,上市地點美股或者港股。對此,知乎方面回復投資界稱,對於IPO暫時沒有回應。即便如此,但有關知乎IPO的更多細節已經流傳出來。放眼中國網際網路圈,知乎年齡並不小誕生於2010年。時年30歲的周源摸索了很久,終於找到了一份可以長期做下去的事業,也完成了從程式設計師、記者再到創始人的角色轉變。
  • 被B站「搶活」,知乎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B站 2019 百大UP主粉絲數量排行,數據截至: 2020 年 4 月。2019 年 12 月 6 日,「衝浪普拉斯」轉至B站,發布第一期視頻,講述「國民老公」王思聰背後的投資故事。視頻一擊即中,目前播放數已接近 250 萬,在B站上,這是一個不低的數字。
  • 今日頭條推出「行家計劃」,未來一年幫萬名專業創作者收入10億元
    大會發布了最新的創作者扶持計劃——「頭條行家計劃」,旨在通過個人品牌打造、流量和現金扶持、內容變現力提升等方式,在未來一年幫助1萬名專業創作者收入10億元。 生機大會是今日頭條面向平臺創作者的內容生態大會,今年是第6屆。此次大會以「致敬真知灼見」為主題。當天,今日頭條CEO朱文佳宣布了產品的新Slogan「看見更大的世界」。
  • 美聯儲PMCCF正式啟動!危機以來9大緊急計劃已全部投入運作
    來源:人民幣交易與研究周一(6月29日),美聯儲發布公告表示,美聯儲的一級市場公司信貸便利(PMCCF)已於當日正式啟動,並公布了PMCCF的新條款,增加了定價和其他信息。這意味著美聯儲自危機來的9大緊急貸款計劃已全部投入運作。
  • 西瓜視頻發布活字計劃 助力圖文創作者轉型
    西瓜視頻發布活字計劃 助力圖文創作者轉型 2020-06-09 17:52:29 」,宣布將投入1億元現金和1億元流量,助力圖文創作者轉型為視頻創作者。
  • 知乎「致知計劃之科學季」頒獎,有趣的腦洞問題快來看
    近日,在知乎的「致知計劃之科學季」活動中,專業人士給出了許多科學嚴謹而風趣幽默的解答。   「致知計劃」即「向知識致敬」,初衷是對創作者進行更大激勵,推動優質內容持續產出。知乎「致知計劃」的第一期,面向科學領域展開,由知乎聯合中國科普博覽、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共同舉辦,內容覆蓋航空、物理、生物、醫學、心理學等專業性較強的「硬核」知識領域。   在「致知計劃之科學季」中,知乎從四個方面對創作者進行了扶持。
  • 2020年「天府萬人計劃」申報工作啟動 入選者將在11個方面享受支持...
    7月1日,記者從四川省人才辦獲悉,2020年「天府萬人計劃」申報工作即日啟動。根據申報通知,2020年擬遴選支持260名左右本土高層次人才,分傑出人才、領軍人才、青年拔尖人才3個類別12個項目實施。入選者將在資金資助、項目支持、住房保障、醫療和子女入學等11個方面享受支持政策。入選者還將納入「天府英才卡」A卡服務對象範圍,享受7方面16項服務。
  • 消息稱知乎已啟動上市程序 可能在港股或美股上市
    原標題:消息稱知乎已啟動上市程序 可能在港股或美股上市   12月23日消息,據「BT財經」消息,知乎正在撰寫
  • 知乎探索多元化內容生態:繼再試水短視頻後,又推自製內容IP
    天眼查App顯示,知乎成立於2011年6月8日,所屬公司為北京智者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之前便曾獲得來自創新工場的天使輪融資。自2011年至今,已獲得包括天使輪在內的8輪融資,融資輪次已達F輪。最近一筆融資發生在2019年8月份,由快手戰投和百度聯合參投,總額為4.34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