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作為咱祖國中醫重要的一環,總帶有那麼一絲神秘。因為小小的針在皮膚上一紮,既不出血、也沒有什麼傷口,竟然還能治很多病.很多明星都曬過自己的「針灸照」,影視劇作品裡也經常會出現針灸的身影。感覺無論是受傷還是中毒,用針扎兩下就能好。
也正是這個在很多人眼中有神奇功效的
「扎兩下」
不少人還持懷疑態度
想到扎針,就想到以下畫面
...
針灸很疼嗎?
針灸到底能治什麼病?
治療原理又是什麼?
就請
容嬤嬤
武漢市第一醫院針灸科副主任醫師
樂薇
來為我們科普一下吧!
樂薇,武漢市第一醫院針灸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從事針灸臨床及科研帶教十餘年,擅長針藥結合治療卵巢早衰、不孕不育症,頭針治療失眠、耳鳴耳聾,浮針治療各種神經痛症。
人體四個神奇的健康要穴是什麼?
可以治療什麼疾病?
就在節目結束以後,我們一位落枕的同事找到醫生,醫生二話沒說就把針拿了出來...
一通操作,落枕神奇的好了!
在人體眾多穴位中,有4個穴位非常重要,能解決我們大部分的健康問題,它們就是足三裡穴、委中穴、列缺穴、合谷穴,中醫將這4個穴位統稱為「四總穴」,且有「肚腹三裡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之說,又稱「四總穴歌」。
在這句歌訣當中,總共提到了4個穴位,自古醫家都很喜歡用這些穴位來治病,用今天的白話來翻譯這幾句古老的口訣,意思如下:
如果是我們身體腹部周圍的病患,比如遇到由於脾胃、大腸、小腸等消化器官功能失調,而導致的肚子痛、嘔吐、胃不舒服、便溏腹瀉等情況,刺激足三裡穴就可以了。如果是我們身體後面的病患,比如遇到腰背酸痛等情況,刺激我們的委中穴效果比較好。如果我們身體頭頸胸肺等部位出了問題,我們可以選擇列缺穴,因為列缺具有祛風散寒,潤肺止咳的功效。如果是我們身體面部的病患,比如我們的嘴巴和臉部的病症,都要用到合谷這個重要的穴位。
這首歌訣出自明代的《針灸大成》,裡面介紹了足三裡、委中、列缺、合谷4個穴位。這4個穴位主治範圍非常廣泛,涵蓋全身諸多病症,不論虛、實、寒、熱皆可選用。現在為大家詳細的介紹這四個神奇的健康要穴。足三裡穴是足陽明胃經上的穴位,位於小腿外前側,犢鼻下3寸。 在全身362個穴位中,足三裡有「長壽第一穴、健美第一穴、和胃第一穴」之美譽,在眾多針灸古籍中皆認為「此穴諸病皆治」,堪稱為「穴中神器」。 「三裡」即「三理」,即理上、理中、理下,意為梳理人體上部、中部、下部氣血。很多疾病都是因氣血不暢引起,通過刺激足三裡穴,梳理一身上下的氣血,就可起到祛病強身健體的作用。 現代臨床研究發現,刺激足三裡穴可以調節消化系統、循環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從而實現抗衰老、增強免疫的效果。 另外,足三裡穴的神奇之處是它有雙向調節功能,如肥胖的人可用足三裡穴減肥,消瘦的人用足三裡穴長胖;血壓高的可以降血壓,血壓低的可以升血壓。 這句話其實是高度概括了足三裡穴的作用,即主治胃腸道疾病,幾乎所有胃腸道疾病都可以通過針灸、按摩足三裡穴得以改善,如胃痛、腹痛、腹脹、腹瀉等。 關於委中穴的作用,「四總穴歌」中叫做「腰背委中求」,意思是說腰背部的問題找委中穴就對了。 這是因為委中穴所在的足太陽膀胱經剛好經過腰背部,如果受寒溼侵襲或跌扑損傷引起的腰背腿疼痛、坐骨神經痛、腰椎間盤突出等等,都可以「求助於」委中穴。 上班久坐一族經常會出現腰酸背痛,回家後趴在床上,要家人幫你按按委中穴,能很快得到舒緩;家中老人經常腰酸背痛,也可以按按委中穴。 如果鼻塞,朝鼻子通的那側側臥,按摩患側的委中穴,效果立竿見影。 列缺穴既是手太陰肺經上的穴位,亦是八脈交會穴(通於任脈),位於前臂橈側緣,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兩手虎口交叉時,一手食指尖下筋骨凹陷處便是。 「列缺」在古代指閃電,「列」是分開,「缺」指破裂,一道閃電猶如把天空一分為二,所以稱之為列缺。 巧合的是,列缺穴的解剖位置正好位於兩條肌腱(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另外,列缺是肺經的絡穴,又是從這裡開始走入大腸經,一分為二,貫穿於兩條經絡之間,正好應了列缺之名。 意思是說頭頸部的疾病都可以通過按摩、針灸列缺穴得以治療,如外感引起的頭項強痛、偏頭痛、落枕、頸椎病、面神經麻痺等。實際上,列缺穴的功效還遠不止此。 中醫認為,「經脈所過,主治所及」,因列缺穴既是手太陰肺經之絡穴,別走手陽明人腸經,又通於任脈,是八脈交會穴之一。 所以,這些經脈所經過的地方的疾病,都可以通過按摩、針刺列缺穴來治療,如咽喉炎、牙關緊閉、齒痛、腕肘無力、半身不遂、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咯血、咳喘等。 其一,中醫認為,「肺主皮毛」,故按摩列缺穴能讓皮膚光滑細膩,也算是非常不錯的美容穴; 其次,對於要戒菸的人來說,不可不知列缺穴,想抽菸時掐掐列缺穴,能夠控制抽菸欲望; 最後,一些經常接觸粉塵和有毒有害的人,如老師、一線工人,經常按按列缺穴,可有效減輕粉塵和有毒氣體對身體的傷害。 有一個成語叫做「虎口拔牙」,人體有一個穴位的別名也叫「虎口」,而這個「虎口」跟牙也有關。 虎口穴的學名叫「合谷穴」,是止牙痛的常用穴位,位於手背第1、2掌骨間,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屬手陽明大腸經。 由於大腸經經過口腔和下齒齦部,故牙痛或者反覆發作的牙齦炎,按按合谷穴可以收到神奇的止痛功效。 中醫叫做「面口合谷收」,意思是說頭面部的疾病找合谷穴就對了。 這是因為合谷穴所在的手陽明大腸經是從手走向頭面部,因此,頭面部各種病症,如視疲勞、黑眼圏、鼻炎、感冒鼻塞、鼻出血、口腔潰瘍、耳鳴、耳聾、腮腺炎、面神經麻痺引起的口眼歪斜等,均可通過合谷穴治療。 合谷穴最神奇的功效是止痛,除了止牙痛,對於頭痛、目赤腫痛、咽喉腫痛、頸肩痛、腹痛、痛經等,均有神奇的止痛效果。 一是消除小腿抽筋。當小腿抽筋後,用力按壓對側合谷穴; 二是是急救暈厥。中風、中暑和虛脫引起的暈厥都可以用力按壓合谷穴和人中穴; 三是美容。經常按摩合谷穴,可以改善面部皮膚,解決黑眼圈、青春痘,黃褐斑等皮膚問題,讓皮膚光滑、細嫩,預防皺紋; 四是增強抵抗力。經常按壓合谷穴能夠增強免疫功能,減少因免疫力下降引起的各種疾病。湖北之聲
《健康合伙人》節目
首播時間:11:00——12:00
重播時間:20:00——21:00
次日凌晨4:00——5:00
歡迎加入《健康合伙人》聽友群
QQ群號碼:719590356
來源:湖北之聲《健康合伙人》節目
編輯:葉靜
審核:劉雅婷、萬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