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蓄還債?美國信用卡總債務十三年來首度跌破1萬億美元

2020-12-21 金融界

來源:匯通網

疫情大流行導致的經濟停滯對美國消費者行為造成了一個驚人的變化,那就是個人儲蓄的空前激增,在個人可支配收入中佔比一度激增至創紀錄的32%,不過6月溫和回落至23.2%。

但是通過美聯儲發布的最新消費者信貸數據,可以發現儲蓄的大部分用於償還債務。

這對於美國經濟不是一個好跡象,因為消費支出是美國經濟的主要引擎,儘管大部分也是依靠信貸驅動。美國消費者大幅提高儲蓄率,且縮減消費信貸規模,意味著美國消費即將出現大幅的下滑。

更令市場擔憂的是疫情正在改變美國消費者的消費模式,即便是市場消化了疫情帶來的影響,但是因為消費模式的改變,消費者的購買力可能也無法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從全球範圍內看,歐洲儲蓄率也在大幅上升,這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壓制消費需求。短期來看,全球面臨的更有可能是通縮風險而非通脹。

根據美聯儲最新的聲明,5月份,消費者信貸總額再度暴跌182.8億美元,雖然低於4月份創紀錄的688億美元,但仍遠高於市場預期的150億美元,凸顯了消費信貸市場的萎縮。

就像3月,尤其是4月一樣,大部分信貸還款發生在循環信貸中,隨著美國的消費實際上發生了逆轉以及每個月隨意花錢被控制支出所取代,美國居民5月又減少了243億美元循環信貸(在3月份減少了215億美元和4月份減少了582億美元之後),同時美國消費者信用卡還款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

實際上,在過去三個月中,美國消費者已償還了驚人的1040億美元信用卡債務,使未償還的信用卡債務總額低於1萬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的信用卡總債務在2007年12月首次達到1萬億美元,這意味著過去3個月的去槓桿化使美國信用卡餘額跌至13年低點

不過非循環債務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反彈,即學生貸款和汽車貸款溫和增加,在4月暴跌近120億美元的創紀錄水平後,這兩類貸款出現了反彈並在5月份增加了60億美元。

消費者積極償還信用卡債務對於美國經濟而言,這是一個不祥的信號,美國經濟有70%依賴穩定的消費支出(儘管在許多情況下是信用卡支付的)。

這不是一個好跡象,但並非出乎意料,因為在一個幾乎看不到工作前景以及如何解決疫情蔓延的情況下,美國人沒有做他們最擅長的事情,即花費。他們不但節省了錢,而且還陷入了信貸還款模式。消費支出對於美國經濟的貢獻率高達68%,隨著美國人停止消費,更不用說失去工作的數千萬美國人將隨著失業救助和薪資保護到期,而進一步降低消費的水平。

那麼,這種令人震驚的消費支出暴跌復甦需要多長時間?答案是沒有人知道,除非美國消費者感到足夠舒適以再次「充電」,否則就無法恢復。這可能取決於疫情和相關疫苗的進展。

歐洲儲蓄率也飆升,凸顯消費需求下滑加劇,通縮風險加劇

這似乎並非是美國獨有的現象,歐美多國的儲蓄率近期都在持續走高,這是近期全球經濟和銀行業是一個典型的特徵。

歐洲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歐元區家庭儲蓄率上升至16.9%,為1999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

在英國,家庭儲蓄率也從去年同期的5.4%上升至現在的8.6%。

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首席經濟學家Adam Slater指出,在發達經濟體中,僅僅因為消費最初出現了一些強勁的復甦跡象,就慶祝V型反彈還為時過早。

企業和家庭的失業和預防性儲蓄將抑制支出,這將增加企業破產的威脅,最終通縮的風險仍比通脹大得多。

以Nikolaos Panigirtzoglou為首的摩根大通分析師們日前也表示,今年全球債務預計將增加16萬億美元,到年底時公私部門的借款總額將達到200萬億美元的創紀錄高位。此外,考慮到私人部門未來可能傾向於增加儲蓄,而高儲蓄率會使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都保持在較低水平,因此未來各國試圖降低債務水平會變得更加困難。

疫情對於消費模式的改變,意味著消費需求可能一段時間內無法回復到疫情前水平

但是市場更加擔心的是消費需求可能無法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因為疫情可能導致消費行為的永久改變。

據CreditCards.com的一項新調查,在疫情爆發前曾購買電影、活動門票或酒吧門票的人群中,有超過40%的人現在計劃減少在這些活動上的支出。

CreditCards.com行業分析師泰德·羅斯曼(Ted Rossman)表示:「在過去幾個月裡,美國人可能也學會了在沒有這些開支的情況下生活。例如,他們現在可能會滿足於在家裡或當地公園鍛鍊,而不需要支付健身會員費。顯然這是一種生活和消費方式的改變。」

相關焦點

  • 美聯儲:9月美國家庭財富達創紀錄123.5萬億美元
    美聯儲最新的美國家庭、企業和政府金融帳戶報告涵蓋了7月至9月期間的情況。數百萬人可能會在未來幾周失去失業保險,而初次申請失業保險的人數正在上升,這表明,現金餘額可能正在被用於支付生活開支。 但至少截至9月底,美國家庭總體上還能維持生計。股市上漲為家庭資產增加了2.8萬億美元,房地產價值上漲增加了約4000億美元。
  • 美元指數跌破90 政府信用岌岌可危
    北京時間12月17日,美元指數盤中跌破90大關,自3月19日以來美元指數已經累計下跌超過12%。雖然已經創下兩年來新低,但是美元指數的下行趨勢似乎沒有盡頭。美元指數由美元兌六個主要國際貨幣(歐元、日元、英鎊、加拿大元、瑞典克朗、瑞士法郎)的匯率經過加權平均計算獲得。其中,歐元兌美元的權重佔57.6%,美元兌日元的權重佔13.6%,英鎊兌美元的權重佔11.9%,三者合計佔全部比重的83.1%。美元此前強勢的根基是美國經濟比歐元區、日本等其他發達經濟體的經濟表現更好。
  • 負債表或達130萬億美元!美國印錢還債,金磚4國已出手,中國呢?
    美聯儲負債表或達130萬億美元今年以來,美聯儲重啟資產購買以應對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截至5月20日,美聯儲的總資產增至7.04萬億美元,創下歷史新紀錄。據此,德意志銀行託爾斯滕·斯洛克假設美聯儲可能會在某個時點將所有美國資產貨幣化,包括但不限於股票、住宅房地產、商業房地產、所有美國國債和公司債券、農田等等。在這一情況下,德意志銀行分析稱,未來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將擴張至130萬億美元。
  • 2萬億又2萬億 美國印鈔機馬力全開!美元危機來了?
    根據法案,大部分美國人每人可得到1200美元,增加失業福利,對大型和小型企業提供貸款,補助和稅務減免,向州和地方政府提供數十億美元抗疫資金並改善醫護系統。  目前該法案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經濟救助措施。上一項這樣類似的刺激法案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通過的,總額高達7000億美元。
  • 美國家庭淨資產三季度增長3.2% 至123.5萬億美元
    來源:金融界網站美國家庭淨資產在第三季度上升並創下新高,因為股市上漲使美國人財富增值,抵消了儲蓄下降的影響。美聯儲周四公布的報告顯示,第三季度家庭淨資產增加3.8萬億美元,或3.2%,至123.5萬億美元。同時,受抵押貸款推動,家庭債務以5.6%的年率增長。匯總數據顯示,抵押貸款債務出現2007年以來最大幅度的季度增長。報告顯示,居民持有的股票價值上升2.8萬億美元,房地產價值上升約4300億美元。
  • 50萬億被竊取 蘭德公司揭露美國1%富豪暴掠社會財富
    蘭德公司的研究顯示,在1945年至1974年間,不合理、不公平的收入分配嚴重加劇了貧富分化。若非如此分配不公,90%的美國人在2018年的年均收入總和,應當比他們當年的真實收入多出2.5萬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2.5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12%,且比當年國民收入的中位數高出兩倍還多。
  • 經濟帳:美國人每消費100元,有67.36元是借來的!
    美聯儲數據,2020年1月美國消費者債務已經超過4.2萬億美元。  在此提一下,這裡所說的消費債務主要包括:信用卡債務、學生貸款和汽車貸款,但不計入抵押貸款。  按照美國最新人口數據(3.28億),一個美國人平均欠下「消費者債務」1.28萬美元。  2019年,美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6萬億美元,人均零售額約為1.9萬美元。這裡面包括手機、家電、飲食、旅遊、汽車、化妝品、衣服、燃料等等,但不包括房子啊。一般房子算作投資品,不算做消費品的。
  • 美元兩周內首度跌破這一支撐 歐元/美元 美元/日元技術走勢前瞻
    周五(3月27日)歐市盤中,歐元/美元衝高回落,早前最高升至1.1087;美元/日元大幅下挫,最低108.24;美元指數延續下跌勢頭,最低觸及98.83。現貨黃金維持在1600上方震蕩。 歐元:美元空頭周五繼續主導匯市,推升歐元兌美元至200日均線阻力1.1082。
  • 16萬億美元!美國人面臨「史上最黑暗冬天」?
    編輯:葉風 校對:陳城 據美國醫學雜誌研究,美國的新冠病毒將給美國整體經濟帶來16萬億左右的損失,美國的整體經濟下滑趨勢將是一個長期的現象。
  • 上證盤中跌破2900
    摩根大通上周將對美國第二季度GDP增幅的預期,從2.25%下調到1%。  滾動性熊市,大概率就是,美股高位盤整,一有利空消息就向下跌。美股慢牛,主要靠回購(回購後註銷)支撐,前四個季度,僅標普500這500家上市公司,就回購了約1萬億美元。
  • 2019年信用卡數據來了:六大行兩年時間,信用卡新增量減少4632萬
    2019年已經過去四個多月,很多的年度數據也在最近這段時間,相繼出爐。根據中國銀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8年我國的信用卡交易金額已經增長率一直都在持續增長。信用卡的交易金額已經從2014年的19.7萬億元,激增至2018年的38.2萬億元。
  • 美國不斷推動美元貶值,卻不允許其他國家的貨幣貶值,為什麼
    美元貶值創兩年多新低就在上周四(11月17日)美元指數今年首次跌破了90,同時也創下了2018年5月以來的新低。不過,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倒是沒有繼續創新高,這或許是人民幣匯率趨於穩定的表現。今年美元之所以會貶值的這麼多,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美聯儲增發了大量的美元,導致美元泛濫。
  • 2019年日本GDP不到5.1萬億美元,僅是中國的35.4%,那美國呢?
    日本GDP已經下降至中國的35.4%數據顯示:按當前價格計算,2019年日本GDP接近554.5萬億日元,按平均匯率折算接近5.1萬億美元(具體為50873.77億美元),約為35.095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同期中國GDP總量的35.4%(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約為14.36萬億美元)。
  • 2018年美國紐約GDP突破1萬億美元,反超日本東京,位居世界第一
    美國紐約和日本東京對於世界第一大都市的爭奪曠日持久!根據美聯儲的最新預測,2018年美國紐約GDP總量將突破1萬億美元,達到10300億美元,日本東京GDP預計為10220億美元,紐約再次反超東京,問鼎世界第一。
  • 人口比我國少11億,美國消費能力卻遠超中國?2020年全「暴露」了
    根據公開數據,2019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約為59672億美元。截至2019年底,美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62376.57億美元。也就是說,中國的消費能力仍比美國低273億美元。從總消費來看,中國人均消費為21559元,總計約30.18萬億元,而美國2019年的總消費達到5.7萬億美元,相當於約40萬億元。
  • 為什麼在美國年薪10萬美元還哭窮?
    根據美國經濟分析局(BEA)的數據,2016年,美國整體的個人消費為12.76萬億美元,其中最大宗的是8.66萬億美元的服務業消費。服務業中,住房和醫療是最大兩塊消費。美國人一年在住房上消費2.3萬億美元,花在醫療方面的消費是2.2萬億美元,遠遠超過在購買包括汽車在內的耐用消費品上的1.4萬億美元。
  •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分行2020年信用卡業務推廣...
    1.招標條件  本招標項目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分行2020年信用卡業務推廣活動宣傳品採購項目 招標人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分行,項目資金來自自籌資金(資金來源),出資比例為100%,該項目已具備招標條件,現對該項目進行國內公開招標。
  • 1.9萬億美元重磅計劃來了,能否「拯救美國」?
    當地時間1月14日,據CNBC報導,拜登公布1.9萬億美元「美國拯救計劃」。在剛剛發表的講話中,拜登表示,12月兩黨的刺激計劃是良好的第一步,我們需要更多更快的行動,希望兩黨積極合作。「在美國的這一大流行中,我們不能讓人們挨餓,不能讓人們被驅逐,不能讓護士、教育工作者和其他人失去工作。我們必須立即採取果斷行動。」
  • 信用卡授信總額17.37萬億元後 向上的力來自哪裡?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19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截至2019年末,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在用發卡數量共計7.46億張,同比增長8.78%。銀行卡授信總額為17.37萬億元,同比增長12.78%;銀行卡應償信貸餘額為7.59 萬億元,同比增長10.73%。銀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742.66 億元,佔信用卡應償信貸餘額的0.98%。
  • 1年花掉的錢相當於澳俄GDP總和!美國還想印9000億,中國已拋383億美債
    1年花掉澳俄兩國經濟總量!美國即將印鈔58807億美國財政刺激談判最新進展來了。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國會對立的雙方就規模不到9000億美元(約合58807億元人民幣)的紓困法案達成協議,本周有望進行表決。雙方均已表態,在經濟援助計劃和2021財政年度政府撥款沒有談攏之前,所有國會議員們都不會離開華盛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