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太陽工程」實現首次放電
嫦娥五號成功奔月之後,標誌中國航天順利地完成了月球工程,成功躋身世界航空頂尖行列。時隔一個月,迅速發展的中國技術,再次迎來劃時代意義的突破,「太陽工程」首次放電!
核工業西南研究正式宣布,位於成都的「人造太陽」、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首次實現放電,中國已經能夠自主地掌握託卡馬核聚變裝置,涵蓋領域有設計、修建和運行技術等等。
建造HL-2M裝置,是為了研究聚變堆的相關物理問題以及關鍵技術,在高壓比、高參數的條件下,以ITER物理方向為基礎,深度剖析等離子體等課題,包括等離子體約束和輸運、高能粒子、偏濾器位形,為完成實現聚變堆做相關技術鋪墊。
早在幾年前,我國就已經成功運行了多個託卡馬克裝置,比較著名的有一號環流器、合肥超環,以及「東方超環」(全球第一個全導核聚變裝置),東方超環在去年的試驗中,加熱功率超過了10兆瓦,等離子溫度達到了1億攝氏度。
環流二號(HL-2M)的建立,將於東方超環形成很好的互補,據悉,環流二號(HL-2M)在產生核聚變反應時,最高核心溫度可以達到1.5以攝氏度,幾乎是太陽核溫的10倍。
此次實現放電意義重大,不僅將我國聚變堆領域的技術推向了全球頂尖的高度,也將為我國後期的CFETR建設打下牢固的核心技術基礎。
此次我國環流二號(HL-2M)的技術突破,是完全自主的中國技術,除了感嘆中國科技發展迅速之外,也不得不說我們一路走來,跨越了太多的荊棘,殊為不易,尤其是在西方技術封鎖的大環境下,自主研發難度可想而知。
美院士:太快了
與我國的快速發展相比,總是試圖給我們使絆子的美國,終於迎來了惡果,近日外媒爆料,有「天眼」之稱的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底部漏出了一平米左右的大洞,系統幾乎完全崩潰,要知道這個望遠鏡耗資近10億美元,這引得美科技界一片悲鳴。
面對中國「太陽工程」的領先,美國科學家,科學院士Anton在推特上表示祝賀:「恭喜中國再一次領先全球,核聚變領域是21世紀的現象級科技,中國的人造太陽會成為全球科技發展的明燈,成為引路的燈塔,短短數十年,從一個科技弱國實現彎道超車,實在是太快了」。
寫在最後
正如美院士所說,上世紀我國在科技領域的薄弱有目共睹,即便在5G時代,國產科技企業依然不斷地遭受美國的技術封鎖,儘管困難重重,我們已然逆流而上,通訊、太空等諸多領域都已完成反超。
以史為鑑,我們國科技之所以這麼努力進取,是因為知道落後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無需光刻機,中科院正式宣布,中國芯彎道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