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列俄羅斯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五位 濰坊有他!

2020-12-26 瀟湘晨報

近日,從人民網傳來消息,中國科學家龍騰、王立軍、張丹、莊巍、李永勝當選俄羅斯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在該機構官方網站最新公布的外籍院士人員名單中,上述5位中國科學家入列。其中,李永勝為我市企業山東天瑞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長。

據中國籍院士推薦方之一——俄中人文合作發展中心的董事長尹斌介紹,今年恰逢俄羅斯工程科學院成立30周年,中俄科技創新合作年活動的啟動年份,也是中國科學家當選俄羅斯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最多的一年。5位中國科學家中,龍騰、王立軍、莊巍為其「信息系統、計算與電子工程、通信與電信」學部外籍院士,張丹當選為「醫學和技術問題」學部外籍院士,李永勝當選為「機械工程」學部外籍院士。

外籍院士由俄羅斯工程科學院主席團會議通過公開投票,以簡單多數方式從在科學、技術和教育等領域取得重大成就的外籍科學家中選出。目前俄羅斯工程科學院由1350多名院士和通訊院士組成,其中包括100多名外籍院士。截至目前,歷年來共有50名中國科學家當選。

俄羅斯工程科學院是1990年5月13日成立的全俄公共組織,1993年獲得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的諮商地位,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中歐和東歐新技術專家組織之一。其前身是蘇聯工程科學院。

李永勝

山東天瑞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長,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重點人才工程專家、省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省智庫高端人才專家,是我國鑿巖裝備與磁懸浮技術領軍人才。他於2008年創辦山東天瑞重工有限公司,迅速成長為國家工信部製造業單項冠軍、科技部瞪羚企業、省隱形冠軍企業和省高端裝備製造業領軍企業。

來源:人民網、人才山東網等

編輯:劉寬

【來源:濰坊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劉如謙、莊小威、李飛飛、王辰等當選美國醫學科學院院士
    2020 年 10 月 19 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M)增選 100 位新院士,其中 90 名常規成員和 10 名國際成員。新增後,NAM 院士總數超過 2200 人,其中國際院士為 175 人。入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被認為是健康和醫學領域的最高榮譽之一。
  • 2021年國際工程技術協會(IETI)會士名單公布!
    、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羅馬尼亞科學院榮譽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02 Marco Amabili 加拿大麥克吉爾大學國家研究講座教授(機械工程)、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歐洲科學與藝術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ASME Fellow。 碩士:義大利馬爾凱理工大學,博士:義大利博洛尼大學。
  • 清華大學聶建國教授當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11月13日,日本工程院第35次理事會通過,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土木系教授聶建國當選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聶建國是此次增選中唯一一位外籍院士,並收到日本工程院小林喜光院長的祝賀。聶建國院士成立於1987年的日本工程院(The Engineering Academy of Japan),由大學、產業界以及國家機關中在工程及科學技術相關領域作出卓越貢獻並具有重要領導和指導地位的人士組成。在此之前,共有16位國際知名專家教授入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 瑞士工程科學院院士喬治·科特羅西奧斯:工業4.0離不開物聯網
    福州日報記者 歐陽進權/文 池遠/攝應中國·福州物聯網開放實驗室邀請,瑞士工程科學院院士喬治·科特羅西奧斯(GeorgesKotrotsios),在數字峰會物聯網分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喬治說,此次來到福州,讓他對福州物聯網產業發展有了一定了解,沒想到福州已經聚集100多家物聯網企業。在喬治看來,物聯網可以在製造業中得到很好應用,如果沒有物聯網,工業4.0不可能很好地實施。據介紹,工業4.0包括通信技術和物理網絡系統,具體包括藍牙、建模、3D列印、視覺化、大數據收集和利用等領域,這些可以更好地支撐工人提升工作效率。
  • 馬俊如、杜祥琬院士獲頒俄羅斯工程院金質勳章
    近日,在70餘位嘉賓和俄羅斯工程院主席團成員見證下,俄羅斯工程院院長古謝夫向中國國家外國專家局原局長馬俊如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杜祥琬院士頒授金質勳章,感謝他們為中俄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做出的突出貢獻。
  • 浙江又有兩位教授當選院士
    昨天,中國工程院公布了新當選的67名院士名單。其中,浙江有2位高校教授在名單之中。他們是浙江大學朱利中教授和浙江工業大學鄭裕國教授。巧合的是,兩人從本科開始到工作一直在母校。朱利中教授是環境科學專家,長期從事汙染物多介質界面行為與調控技術研究,在土壤與水汙染防治領域取得一系列創新成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和科技進步獎。
  • 祝賀:西安交通大學郭烈錦院士當選世界科學院院士!
    12月15日,世界科學院(The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發布消息,35位科學家當選新科院士,其中中國科學家7人。其中包括西安交通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郭烈錦。祝賀郭院士!
  • 這位擁有愛因斯坦式爆炸頭的外籍教授,剛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拿了榮譽...
    1月10日,他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從國家主席習近平手中接過榮譽證書。作為國家五大科技獎項之一,本年度的國際科技合作獎授予10位在雙邊或者多邊國際科技合作中對中國科學技術事業做出重要貢獻的外籍專家。波利亞科夫教授是唯一獲此殊榮的英國人,多年來,他一直推動中國化學會和英國皇家化學會的合作與交流,對中國綠色化學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 五大院士點讚的中國原創:飛算全自動軟體工程平臺全球首發
    現場,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副司長楊宇燕出席致辭,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為中國原創技術跨界發聲,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中心副主席張景安、中國工程院院士柴天佑、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石勇等領軍院士權威發聲,超100家媒體齊聚現場共同見證中國原創的軟體工程技術的落地成果。
  • 和德宇航總裁周大創當選國際宇航科學院終身院士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15日訊(記者徐紅)國際宇航科學院(IAA)近日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了2017年新當選院士名單,北京和德宇航技術有限公司總裁周大創位列其中,榮幸當選為國際宇航科學院社會科學部終身院士。
  • 西北大學教授趙國春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日前,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新增選院士名單。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大學教授趙國春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是今年固體地球科學領域唯一入選的中國科學家。此次共有來自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的37位科學家入圍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增選名單,其中有7位來自中國。趙國春,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大學講座教授,西北大學教授。
  • 陝西日報:西北大學教授趙國春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陝西日報》 2020年12月21日(記者 呂揚)題:西北大學教授趙國春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日前,發展中國家科學院( TWAS)公布新增選院士名單。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大學教授趙國春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他也是今年固體地球科學領域唯一入選的中國科學家。
  • 杭州錦江集團領導與中國地質調查局嚴光生一行座談
    11月25日,中國地質調查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中國地質科學院黨委書記嚴光生一行蒞臨我集團調研座談。杭州錦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鈄正剛 、董事長王元珞、副總經理孫家斌、集團相關部門負責人及錦江建設集團、西藏羊易地熱公司相關負責人參加座談。
  • 中國工程院2017院士增選候選人名單公布
    月 食品工程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 院士提名
  • 周立偉院士:他給了黑夜一雙「眼睛」
    看到朝鮮戰場上,我軍因沒有配備夜視鏡,在美軍夜晚的火力攻擊下傷亡慘重,周立偉捏緊了拳頭,他下決心要開發中國的夜視技術。 2020年9月19日,北京理工大學即將迎來80周年校慶,而周立偉也從一名熱血青年成為了享譽海內外的「黑夜之眼」探索者、中國工程院院士。
  • 厲害了:吉林大學有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11人!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一個學校所擁有的院士數量,是評價學校學術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作為國家985、211工程,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吉林大學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11人,他們分別是——(按當選年份排序)沈家沈家驄,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 剛剛,袁隆平、鍾南山等22位院士為廣州這個區點讚
    這22位發來視頻點讚的院士分別是:袁隆平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曉東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施一公中國科學院院士>謝曉亮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唐本忠中國科學院院士徐濤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宇亮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任方濱興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錦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副主任
  • 美國科學院院士莊小威:中國的美女科學家
    日本的小保放晴子的造假新聞讓「美女+科學家」都連帶蒙羞,本文通過中國美女科學家莊小威的經歷證明一下美女科學家的真才實學。這位祖籍江蘇的南方女子性格爽朗,舊友毛珺婕回憶初見時留著短髮、熱情爽朗的莊小威,覺得她不像蘇州美女,卻有幾分枕霞舊友史湘雲的神採。 隨便搜索一下「莊小威」三個字,人們大多會被她金光閃閃的履歷震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畢業生,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物理學雙聘教授,「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 中國院士名人錄|這45位院士竟來自同一所高校
    而每每提起院士這個稱號,二火兔心中都有種肅然起敬的感覺,不知大家是否也一樣?李政道,物理學家、中科院首批外籍院士,1937年入東吳大學(現蘇州大學)附屬中學,1994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發現了關於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定律,和楊振寧教授同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中國神童高華健:中美德三國開出高薪搶他,他深思熟慮後加入美籍
    稷下學宮作為學術中心,開創討論學術的先河,為百家爭鳴也打下了一個基礎,稷下學宮的存在就跟現在的科學院類似,能夠進入科學院的院士,都是某一個領域的集大成者,若是能擁有多個國家的院士頭銜,那更能證明此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