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神童高華健:中美德三國開出高薪搶他,他深思熟慮後加入美籍

2020-12-12 騰訊網

《周禮·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一直以來,古代就非常注重人才培養,六藝便是最基本的教學,春秋戰國年間,群雄並起,各自爭霸,齊桓公建造「稷下學宮」,這可以說我國最早的官辦高等學府和科學院。

稷下學宮作為學術中心,開創討論學術的先河,為百家爭鳴也打下了一個基礎,稷下學宮的存在就跟現在的科學院類似,能夠進入科學院的院士,都是某一個領域的集大成者,若是能擁有多個國家的院士頭銜,那更能證明此人的能力。

高華健: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德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布朗大學終身教授。高華健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能夠讓中、美、德三國爭搶。

高華健,1963年出生在四川成都一個普通的家庭,父母雖然不是高級知識分子,但他卻非常聰明,從小學習能力驚人,連連跳級,當同齡人剛剛初中畢業時,高華健已經開始參加高考了。

1978年,15歲的高華健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西安交通大學,就讀工程力學系,工程力學不等同工程學,它涉及了眾多的力學學科和廣泛的工程技術(土建、能源、航空、華工……)領域,也就說需要掌握理論知識非常多。

這個15歲的小神童選擇這一門學科,自然是引起了老師的高度注意,雖說只有15歲,不過他的心智比同齡人都要成熟,他很快便使適應了大學裡面的生活,4年時間一晃而過,1982年拿到了工學學士學位。

他跟許多優秀的畢業生一樣,選擇繼續留學深造,導師幫他申請了美國眾多名校,高華健的學術成績,也引起了美國各大高校的注意,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都通過了他的入學申請。

高華健經過一番權衡,選擇了各方麵條件都非常不錯的哈佛大學,他在哈佛花了2年時間攻讀完了碩士、4年後又拿到了博士學位,此時的他不過才25歲,當之無愧的青年才俊。

在他畢業之後,中、美、德三國都發出了邀請,並提出的各種豐厚的科研待遇,先不談我國有多希望他回國,德國為什麼對他也非常感興趣了,這主要跟高華健研究的領域有關。

高華健的研究領域包括三方面:微納米塑性變形機制的模型計算、納米生物的力學體系、以及創立超音速和超彈性動態斷裂力學。

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納米技術,在20世紀時,科學家還在研究微米、上世紀90年代,納米科學技術才誕生,1999年之後,納米技術開始面向市場,全年的營業額高達500億美元。

納米技術應用前景非常廣泛,各國也都制定了發展納米技術的計劃,日本設立納米材料研究中心、德國建立的納米技術的研究網、美國將納米技術視為下一次工業革命的核心,美國在短短4年間就先後投入了4.97億美元用來發展納米技術。

納米技術可以應用在各方面,微電子、計算機技術、醫療、航空、航天、環境、能源、農業……可以說未來科技世界,納米技術將會佔據主流,每個國家都不想落後,自納米技術發展以來德國、美國、日本始終位居一線。

納米技術帶動了技術革命,而高華健在納米技術做出了一個突破,他研究的是微納米塑性變形機制,光是這一項成就被全世界64個國家、2411所大學和科研機構所引用。

高華健在得到邀請之後,經過深思熟慮和多方衡量之後,選擇留在了美國,為了更好的展開工作,高華健加入了美國國籍,1988年擔任了史丹福大學助理教授。

在他加入美國國籍的這幾十年,高華健先後當選了中、美、德三個國家的院士,他發表了學術論文有300多篇,被引用次數超過18600餘次,他在世界固體力學領域當中堪稱第一人。

國際理論與應用力學聯合會評:他(高華健)的研究成果奠定並拓展了現代力學研究的前沿。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高華健加入美國國籍,真的是為了享受更好的物質條件嗎,他真的不愛國?

其實在2012年,高華健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時,他也擔任了清華大學先進力學與材料中心共同主任,他出席了清華大學許多重要的講座,在國內發表了演講和報告100多場。

他將自己學到的知識全部傳授給了清華大學的學子們,為清華大學培養了許多力學方面的人才,正因為有高華健的努力,清華大學在力學工程系、納米技術方面才有了重大突破。他還加入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參與了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交接任務。

在美國講學期間,高華健都會教導中國留學生,讓他們心繫祖國,積極參與、發展祖國的建設,根據中科院公布出來的消息,高華健培養的博士生和博士後,已有20位回國,其中7位獲得了國家傑出青年基金。

在高華健的教育和培養下,清華大學將會湧現出更多的人才,而國外更多無價之寶的人才也會慢慢的回國,這樣看來,高華健為祖國也做出了許多的努力。

高華健之所以會選擇美國,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考慮一下年代,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國內外科研差距很大,高華健想要繼續發展,繼續攀登,只能選擇一個更加的科研環境。

當然這並不能解釋他為什麼會加入美國國籍,許多人也是因為這點「圍攻」他,其實加不加入美國國籍是高華健自己選擇,我們也不能因為一個人是否願意留在國內而判斷他是否愛國,高華健為我國的發展做出了很多的努力,而我們也應該培養出更多人才。

高華健在清華大學身上寄託了厚望,作為我國最高學府,也當培養出更多的人才。

相關焦點

  • 中國神童入美籍後成哈佛教授,沒有回國打算,他的解釋讓眾人沉默
    1978年,華裔物理學家李政道建議中國高校招收少年班學生,很快這一建議就被採納,中國多所著名的高校都將少年班進行地如火如荼,可是沒多久後,這些學校就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停止了少年班的開設。現如今,只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東南大學三所學校有少年班。尹希於1996年進入中科大少年班,此前他已經多次展現自己神童的本質。
  • 他是中國神童,選擇入美籍成終身教授,給出的解釋讓人沉默了
    文|全文共1465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說到小神童,很多家長都會格外的「嚮往」和「關注」。因為在大部分人的心裡,小神童考試簡直是「如魚得水」,以後不僅會有很棒的出路,也會很有出息甚至「光宗耀祖」。不過要培養出來一個小神童,並且以後有所成就,不是家長或者老師一方面的努力就能成功的,還要靠孩子的天賦和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來完成。中國為了能夠讓自己的發展速度變快,也是選用了各種方法留住人才。
  • 他是三國神童,10條妙計助曹操收復一座城,曹操笑著說:留個全屍
    他是三國神童,10條妙計助曹操收復一座城,曹操笑著說:留個全屍 三國是歷史上有名的亂世,正所謂亂世出英雄,在三國時期便湧現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影響人物,比如說早期的曹操、劉備、孫策等人,還有中期湧現出來的諸葛亮、司馬懿、龐統等一批智囊。
  • 中美落入修昔底德陷阱了?深讀修昔底德原意後,才發現這是偽命題
    去年中美貿易戰打響,近期中美互關領事館,中美關係跌入冰點。似乎近年來,中美雙方都陷入到了所謂的「修昔底德陷阱」中。 而在2017年,他在新書《註定一戰: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嗎?》中,又將該理論完善發展。他指出,中國的崛起不可避免,美國必須改變既有戰略,利用談判、容納與削弱等辦法,避免與中國發生戰爭。雖然提出了避免戰爭的可能,但卻始終將中國視為頭號戰略對手,無法擺脫以爭霸、對立的視角觀察中美關係的窠臼。
  • 中美策|「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中美關係需破傳統、填空白
    格雷厄姆·艾利森是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首任院長、貝爾弗科學與國際事務中心主任、他還曾於1993到1994年之間擔任美國國防部長的特別顧問,專門負責制定針對前蘇聯國家的外交國防政策。去年5月,艾利森出版了他的新書——《註定開戰:美國和中國能否逃脫修昔底德陷阱?》
  • 中美貿易最新消息!新疆棉花禁令將影響美國服裝業 美籍華人作家...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美國總統川普禁止從中國新疆地區進口棉花的舉措,指控中國拘留維吾爾族穆斯林並強迫勞動。而中國種植的棉花有近90%來自新疆,美籍華人著名作家章家敦(Gordon Chang)表示這將嚴重影響美國服裝業。
  • 他本是美國名校教授,卻放棄高薪毅然回國,在量子領域為國做貢獻
    出生貧苦的天才神童段路明出生在1972年的安徽桐城市,他是一個貧困家庭的孩子,但他的父母非常重視教育問題,認為讀書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而段路明也非常爭氣,他從小就特別熱愛學習,頭腦也十分敏捷,一直是老師和家長眼中的優秀生。
  • 《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嗎?》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對話作者阿利森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網站12月5日消息,12月3日,崔天凱大使應邀出席中美研究中心2020年年會,就未來中美關係與哈佛大學教授、《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嗎?》作者格雷厄姆·阿利森進行視頻對話。對話由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會長史蒂夫·歐倫斯主持,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為年會致開幕詞。崔天凱在對話中提到,要避免掉入陷阱,最好的辦法是開闢一條新路。
  • Superjunior的神童,你對他有什麼印象?
    李赫宰說過,神童是suju真正區別於其他男團的地方,沒有神童,就不是superjunior。這句話非常的說明問題,神童本身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他的舞蹈在suju隊內能排上第二,對舞蹈的編排能力和舞蹈的靈活性非常強,個人認為sm七大主舞裡沒有他可能是外形和定位問題。
  • 韓國明星為逃兵役加入美籍,被祖國永久封殺後,繼續到中國賺錢
    飾演金兀朮的演員是一位美籍僑胞,他剛剛出道時,為了繼續當明星,選擇加入了美國國籍來逃兵役,這個角色在某種意義上,跟他的人物形象不謀而合,他的名字叫劉承俊。服兵役是每個國家都規定的一項制度,根據國情不同,兵役制度也有所差別,美國在越南戰爭之後,就降低參軍條件,並用美國綠卡吸引人加入,韓國兵役是強制性參軍,中國兵役為自願參軍,但是一旦通過體檢,就必須服兵役。
  • 20年後,「高考神仙」王端鵬和「天生神童」何碧玉,都在幹什麼?
    回憶中國高考的歷史,能被稱為「考神」的不多,但一說起「考神」大家一定要認識一下這兩位。他們就是「高考神仙」王端鵬和「天才神童」何碧玉。王端鵬進入清華後依舊「愛鑽牛角尖」,碰到不懂的問題就問,很多教授都喜歡他,傳言他在清華畢業後還去國外留學過,不過具體學校不清楚。回國後的王端鵬成為了中國科學院的一名研究員,薪資雖然比不上國外的高企,但是王端鵬認為,錢財都是外物,能為國家盡力才是人生價值的體現。
  • 科學家王小凡和董欣年:獲得國家公派留學機會,學成雙雙加入美籍
    兩人也被稱作中國科研界的"神仙眷侶。"他們就是分別在生物和醫學領域,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王小凡和董欣年。他們為何被稱作中國科研界"神仙眷侶"?他們又在各自領域,做出了什麼成就?出身高知家庭,性格"女俠"的女孩董欣年和王小凡的出身差別是很大的,在講究門當戶對的中國,兩人的結合,是真正的彼此吸引。
  • 日乒神童,結婚了!他曾表示:我拒絕輕易被中國打敗,我想贏金牌
    「當我面對比我更年輕的對手時,我無法像他那樣咄咄逼人,但當對手比我年長時,我就可以毫無壓力全力以赴了。」這一年,丹羽孝希15歲,頭頂已經有"神童","冠軍"的光環,但是他從未停下腳步,從未自滿,一直朝著更大的目標,前進,前進,前進!
  • "修昔底德陷阱"扭曲了當前中美關係
    何亞非主任認為,中美關係並未到達所謂的「新冷戰」,美國對中國的指責是一種推卸責任的做法。對此,麥可·斯溫認為美國的治理能力是出現了下降,但他同時仍以西方政治學者的視角看待中國,認為中國軟實力有所下降,在南海問題上破壞了地區平衡。對此,何亞非主任也進行了反駁。觀察者網刊發此次對話中文內容,謹供讀者參考。
  • 「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須防新冠危機「點燃」中美衝突
    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嗎?》一書作者、哈佛大學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進行了專訪。現將採訪內容摘編如下:《費加羅報》記者問:新冠病毒危機是怎樣牽涉到重要的地緣政治平衡呢?它將會加劇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貿易戰嗎?哈佛大學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答:除了與新冠病毒相關的種種威脅,還要加上我們必須面對的結構性現實。
  • 「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即便拜登上臺,中美仍可能爆發軍事衝突
    上周全球化智庫(CCG)舉辦了第六屆中國與全球化論壇,期間中美論壇線上會議相關專家討論了「大選後的美國與全球化向何處去」的話題,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首任院長、「修昔底德陷阱」理論的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認為儘管隨著時間推移中美關係將成為塑造全球化以及世界秩序的雙邊關係,但中美之間仍會陷入
  • 中國又不是第一次「崛起」,談何「修昔底德陷阱」?
    編者按:近期,在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舉辦的「臺港澳縱論」系列學術沙龍中,紐約大學政治系終身教授、著名國際法專家熊玠教授對當前的中美關係、中美大國競爭和美國一些學者所宣揚的中美將掉入「修昔底德陷阱」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 美國軍人:中美「修昔底德陷阱」不存在,西方該研究《左傳》!
    從大國競爭這個名字開始在媒體上炒作,有關中美兩國與「修昔底德陷阱」的說法,早已經不脛而走。但我們要知道,「修昔底德陷阱」來自於古希臘和斯巴達之間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這個描述古希臘歷史的大國對抗模式,是不是適應中美兩國這個文化歷史截然不同的國家呢?其實就連美國人都覺得不合適。
  • 神童上節目分享減肥方法 3個月裡他成功減重31kg
    神童(圖片: 微博)近日,super junior的成員神童作為嘉賓出演了31日上午播出的MBC FM4U《GOOD Morning FM張聖圭》,他在某節目中分享了自己的減肥方法他表示:「晚上11點睡覺,早上7點起床,睡8個小時以上才好,早餐、午餐、晚餐間隔要5個小時。我故意不運動,想告訴大家不運動也能這樣減。雖然運動可以減得更快,但減得過快人們會懷疑,我故意每周出演節目展示過程。」而在神童的努力下,3個月裡他成功減重31kg。
  • 神童之殤:「廢掉」一個孩子,就是讓他「年少成名」
    人們本以為張易文能創造高考奇蹟,但當成績揭曉後,大家才發現所謂的「神童」高考成績僅有172分。 第二年,張易文又來了,這次她考了352分,順利進入商丘工學院的電子信息專業學習,而那一年張易文僅有1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