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家中有正在上小學或初中的孩子,就會發現身邊的在線課程廣告突然多了起來。綜藝節目上有在線教育公司品牌冠名的口播;小區電梯裡輪番播放在線教育公司的品牌廣告;公交站臺旁,是在線教育公司的大幅海報......
於是你會產生一個念頭:在課業之外,孩子是不是得再報個班?
2019年暑假,一場鋪天蓋地的廣告大戰,把在線教育帶入更多人的視野。2020年,在線學習一度成為上億學生在特殊時期裡的唯一選擇,這也註定了今後教育行業的流量爭奪戰會更加激烈、壯觀。
作為此次流量大戰中的一員,網易有道在今年動作頻頻。從剛公布的2020年Q3財報數據看,有道在營銷投放的比重明顯增加,用以換取大規模的業績增長,這與去年在暑期大戰中的「佛系」態度大相逕庭。
難道網易有道終於「拉滿弓」,準備射出自己的「第一箭」?
2020年4月,各家在線教育企業陸續打響營銷戰役之時,網易有道公司旗下K12網校有道精品課官宣,籤約中國女排總教練郎平成為有道精品課品牌代言人。這是郎平教練首次為教育機構代言,也是有道精品課上線6年以來首次邀請名人代言。
這意味著,在打磨好技術和產品之後,網易有道正式向品牌營銷發力。
「郎平身上永不言敗的精神,鼓勵著千千萬萬中國家庭學子在求學之路上一往無前,拼搏進取。」網易有道CEO周楓解釋道。
電影《奪冠》在全國熱映之後,網易有道精品課正式展開以郎平為核心的全新品牌傳播戰役。一時間,國內主要城市公交站牌、電影院都遍布其品牌展示,有道精品課「老師就是好」的品牌價值理念開始大範圍鋪陳。
而在此之前,網易有道已在《嚮往的生活》《極限挑戰》《奔跑吧》等頂流綜藝投放廣告,全程冠名《叮咚上線!老師好》,「有道精品課」的身影幾乎出現在所有接近用戶的渠道上。
此外,網易有道「50萬保底年薪招老師」一事也引起了不小的反響。今年秋招,在很多企業縮招裁員、就業環境愁雲慘霧的氛圍下,有道反其道行之,從側面進行了一場自我營銷。
據App growing 數據,從2020年1月到7月,K12教育投放廣告的TOP8廣告主中,網易有道的廣告投放一直穩居前三。也因此,僅7-8月,網易有道K12正價課付費學員人次超過了46萬,規模同比去年增速超500%,基本上完成了網易有道整個Q3的招生目標。
教育行業就像一場長跑,有時需要在一些關鍵時點爆發,但要想最終勝出,比拼的終究是長期作戰能力。
紅火的在線教育市場,是高估值、高營銷費、高虧損的多發地。然而「三高」不可怕,可怕的是花了大價錢卻得不到想要的業績。在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和競爭壓力下,在線教育行業確實要快跑以跟進,但開跑的時機和方向卻需要細細思量。
2018年,網易有道才決定聚焦市場規模最大的K12賽道,將「有道精品課」戰略提上日程,而彼時的教育市場已經打得火熱。據《2018年教育行業投融資報告》顯示,整個2018年教育行業有445起融資,64起併購,同時有11家公司在港或者是在美上市。此外,學而思網校、作業幫、猿輔導、跟誰學等在線教育品牌均將注意力轉移到了在線大班課,且大規模投放的比拼戰已經打響。
此時入局的有道顯得有些「姍姍來遲」。對此,周楓給出的解釋是還沒到時機,更確切的說,是有道還有許多需要補足的地方。
周楓認為,課程是一個完整且複雜的內容生態,需要從底層技術開始搭建,更需要產品到服務到運營的全方位摸索。而彼時的網易有道,技術基因佔據了90%。要想踏入在線教育領域,學科設計、師資力量、銷售團隊等,都需要快速補齊。
對於一家技術基因的公司,這樣的追趕早在最開始就已經註定。例如師資方面,2016年,周楓對外宣布有道精品課將推出「同道計劃」,宣布投入5億孵化20個精品教育工作室,並對這些工作室全面開放流量,開始嘗試通過名師工作室等形式孵化課程內容。
對於教育工作室的扶持,有道借鑑了網易遊戲的方法:採取了以自研為主導的內容模式,針對不同的教育品類,引入名師團隊,投入資金、技術與資源打造原創的精品課程。
在線教育師資普遍緊缺的條件下,網易有道一面對外招攬人才,一面採用「大班雙師直播」模式提高師資人效,這無疑是K12打破師資瓶頸,使增長提速的關鍵一招。
相比於之前的大班直播模式,「主講老師直播+輔導老師答疑」的大班雙師直播,內容品質高、出勤率高,老師成本相比線下更低。同時,加入雙師後,也在一定程度上補足了大班課服務精細度方面的短板。在2019年網易有道新年全員大會上,周楓表示,在2018年有道進入雙師模式後,在線直播大班課的健康指數有了明顯的提升。以小初暑假班為例,近千元的班課的續班率卻高達70%。
此外,網易有道也開始加碼「AI+教育」的布局。2019年8月,網易有道在召開的產品發布會上,連發五款少兒啟蒙類課程產品和三款教育硬體產品。今年5月,周楓在個人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超越傳統教學:名師互動大班》一文,繼業界普遍採用的雙師大班模式後,首次提出「互動大班」的創新教育模式。
「我覺得做跨界,做創新不是為了打一槍換一個地方,而是為了能找到紮根下來長期堅持做得事情。」周楓判斷,互動大班未來可能超越線下大班或小班的教學效果。
課程、師資、學習工具都完善後,顯然有道還有一塊短板——品牌營銷。
過去,基於有道詞典,詞典筆等工具產品矩陣的流量池,通過有道精品課和線上課程矩陣提供教學服務,最後憑藉智能硬體產品,完成線上線下的閉環,這套低成本獲客的打法,是網易有道慣有的風格。
只可惜市場競爭並不是一個人的獨角戲。放眼強敵環伺的教育市場,無一不是在營銷層面砸重金獲客,動輒上億的投入,由此換來了可觀的增長。
在2019年的營銷投放大戰中,相對於那些動輒超10億投放的公司,網易有道的投入更像是「重在參與」。據網易有道上市後的首份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9月30的第三季度,公司銷售及營銷費用為人民幣2.3億元,而2018年同期這一數字僅為6500萬元。
但步入2020年後,網易有道的營銷投入明顯加大。最新的Q3財報顯示,有道市場營銷總費用達人民11.48億元,學習服務業務的廣告投放累計人民幣8.81億元。受到費用快速增長影響,網易有道可謂是「大失血」,第三季度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也擴大至8.78億元人民幣。
不過面對這樣的成績,網易有道的管理層的思路也浮出水面,且表現出意料之外的冷靜。網易有道CEO周楓表示:「在線教育處於資本投入期,做生意不應該被視為簡單的算數問題。」與其說是大失血,倒不如說是公司的戰略所需,畢竟背靠網易這顆大樹,有道在資本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當下所需的就是加速爭奪市場。
從外部因素來看,疫情給在線教育企業帶來了發展良機,同臺竟跑者紛紛加速,網易有道自然也不能落後太多。
巨量算數與創業邦研究中心聯合製作的《2020教育行業生存實錄》調查結果顯示,營銷板塊已經位居企業對外戰略項目的權重之首,從 2020往後展望,教育企業提高營銷預算的意願明顯更強了。
從今年各家教育機構的「花式營銷廣告投放」來看,僅在今年暑期檔,營銷費用總和可能超過了100億元。
而從內部因素來講,經過多年的布局與打磨,網易有道已在All in K12 戰略模式下,組建起了在線課程、學習工具、智能硬體與交互式學習應用四大產品矩陣,形成了完整的業務閉環。利用月活過億的在線學習工具產品,建立自有流量池,此時加大營銷投入,能讓「自有流量池引流+多渠道大規模投放」釋放出最大效能。據悉,有道Q3有22%的銷售額來自於自有流量,同比增長了188%,但這個佔比仍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同時,作為國內首家同時提供在線教育和智能硬體的教育公司,網易有道的教學成效顯著:春季,受益於互動功能的加入,學生課堂互動率提升了20%-30%。
根據Q3財報,網易有道在線課程銷售額達到人民幣9.55億元,同比增長228.4%。其中,有道精品課K12業務銷售額為人民幣6.76億元,同比增長368.9%,在本季度實現了上市以來最快規模增速;智能學習硬體貢獻收入為人民幣1.63億元,同比增長了289.3%,成為網易有道的第二大營收來源。
而這一階段的營銷投入,顯然為營收增長出了不少力。在營銷攻勢下,今年Q3有道精品課正價付費人次達49.87萬,同比增長437.9%。同時,得益於規模效應以及教師薪酬結構的不斷優化,網易有道Q3毛利率穩步增長,達到45.9%,從2019年第三季度的27.5%增長到2020年第三季度的48.8%。
2017到2019年間,網易有道受累於名師薪酬和智能設備研發,營收毛利率較低。但在2020年之後,這一問題在新的薪酬體系下得以改善,有道調轉槍頭,聚焦營銷。
儘管目前由於行業競爭激烈,營銷費用保持在較高的水平,短期難以實現盈利。但從行業視角來看,在線雙師大班模式依然處於快速發展期,雖然梯隊已經形成,卻各自都具有較高的成長天花板。並且,今年以來,網易有道股價一度超過200%。資本市場對其也越來越認可,短期虧損並不影響公司業務和估值。
眼下,在線教育行業洗牌在加速,行業馬太效應愈發明顯,雖然拿到K12的頭部船票,但網易有道還有巨大的奔跑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