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極簡思考復盤:減少收納、定期整理、丟棄多餘、物品反思、延遲...

2021-01-19 極簡主義生活方式

最近在整理這些年寫的各種主題的極簡文章,過程中發現有些核心的理念是這麼多年一直都沒有變的,這些才是更接近本質的重要理念。

今天用幾個關鍵詞把它們用更精煉和易懂的方式分享出來,隨著整理的深入,陸陸續續應該還會有些關鍵詞,後續再繼續分享,希望大家會期待~

///

01. 減少收納,直面抉擇

需要先說明,收納很重要。

萬科的住宅設計師逯薇在《小家越住越大》中講到過,裝修時很重要的考慮就是有足夠收納空間,尤其是考慮到有了孩子後的收納需求。

但如果你想要過得更簡單,我的建議是:

逐步減少收納,這樣可以減少囤積,逼迫自己捨棄多餘的東西。

很多裝修案例會裝多個整面牆的柜子,獲得大量收納空間的同時,也在放任自己囤積的欲望,因為柜子空的反而會激發我們把它填滿。

把很多物品都收納起來看不見了,還是會在內心的某個角落隱隱的在讓我們不舒服。同時在下次收納時看到堆積的各種物品,也會喚起一種對生活失控感(連不需要的物品都擺脫不掉)。

相反,我嘗試過沒有柜子,全部開放式收納。

因為每天都會看見,怎麼擺都會覺得亂,就會開始嫌棄。除非真的真的很有必要,否則過不了多久就會因為受不了混亂而把一些沒那麼必要的物品丟棄。

當然,這樣做其實挺累的。

明確自己內心然後捨棄物品是件非常消耗精神和心力的事情。平時我還是會保持自己舒適的狀態,只有感覺生活遇到瓶頸的時候,才會通過這種方式來讓自己主動思考。

不得不說,這個方法超級有效。也推薦給還是剛開始接觸極簡,和看了很多極簡的文章,就是下不了決心斷舍離的讀者。

看再多文章也不會讓人變得有決心,而通過類似開放式收納這種直面物品的方式,是最切實有效的,也是我自己唯一會使用的方式。

接下來我還會講到類似的技巧。

02. 定期整理,思考力才是極簡的核心

熟悉我的讀者都知道,我是個整理控,多年極簡生活下來,丟棄多餘的東西已經變得很自然了,唯一保留下的動作就是整理。

整理的過程也是幫我梳理內心的過程,明確什麼需要什麼不需要,明確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不重要的,想清楚這些生活也會變得簡單輕鬆。

這裡推薦一個心得:要斷自己後路。

前面說過,整理是件非常消耗精力和心力的事情, 所以假如需要整理的是衣櫃這類比較大的挑戰,建議放在時間充裕狀態很好的周末。

一次性把一個類目或者區域全部堆到一起,這第一個動作其實挺爽的,也便於我們開始整理,同時這麼做也是斷自己後路,真是一舉兩得。

比如,我會在覺得衣櫃有些亂,每次出門都會糾結的時候。就會抽空把所有的衣服全部拿出來丟到床上後者地上。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不把衣物整理好,晚上都沒辦法睡覺,即使中間想放棄最後都會堅持下去。

然後一件一件過手整理,同時也是在思考這些衣物怎麼搭配使用,如何使以後每次出門更便捷……

整理會極大的提高我們對於物品與自己生活的思考,記住,極簡真正重要的從來不是物品,而是我們的思考力。

通常第一次整理會斷斷續續持續很久,剛開始的時候我經常因為整理累到在亂糟糟的環境裡睡覺,醒來再整理,但後來就越來越順手了。

後期因為習慣了,甚至把整理當做一種休息和放鬆,所以我的整理往往是碎片時間的,或者是忙完一段工作之後,開始邊整理歸檔邊復盤。

03. 丟棄多餘,保持對生活的決斷

丟棄的背後是你對自己對生活的了解程度以及決斷力。

對自己越了解,對生活領悟越多,決斷力越強,丟棄就會變得很容易。同時反過來,經常精簡也會讓我們越來越了解自己,對生活產生很多領悟同時決斷力變得更強。踐行極簡生活最好的狀態,就是在這種相互正向影響中不斷前進。

在極簡生活的初期,往往是先丟棄物品,因此改變了生活並從中得到領悟,也更了解自己,這會強化我們的決斷力,從而進入到上面說的絕妙正循環當中。

到了後期基本上丟棄多餘是個很自然的動作,已經無需如何強調,這裡還是分享一下絕大多數物品的丟棄處理方式。

最常見的書籍和衣物,現在都有專門的平臺來處理(多抓魚和飛螞蟻),它們都是專業的,可以放心的把不需要的交給他們。

我嘗試過使用閒魚,但我實在是不喜歡討價還價,以及可能要處理各種買家刁難的事情。所以大部分都是在朋友圈直接免費送給需要的朋友。

然後現在因為垃圾分類,現在小區垃圾點都會有專門的人員在旁邊,我會把一些還好用的物品用箱子裝好給他們,也可以放在旁邊寫上牌子等需要的人可以拿走。

另外,每一次處理掉不需要物品時的辛苦,都會讓我在購買的時候更謹慎。

每次購買物品時都會考慮萬一某天我不需要了,處理起來會不會讓我覺得很麻煩。處理起來方便成為很重要的買入標準,儘量不買丟棄或送人會心疼自己留著又礙事的物品。

04. 物品反思,買買買不解決問題

當產生一個需求,比如冬天冷了,要買個取暖器。南方潮溼,要買個烘乾機。

以前就會直接打開購物APP,尋找合適的物品購買。有些東西比較貴,就會努力攢錢購買。

現在,我會先想想,這個需求真的有必要嗎?很多時候想不清楚,那最好的辦法就是先把需求擱置1-2個月再決定是否購買。

通常如果是因為某篇文章、某個視頻的某個博主推薦,都只是錦上添花的而不是必需的。真正必不可少的需求,一定來自我們自己的生活。

我並不反對購買好物,適度的通過物品提升生活品質挺好的,但假如你也對這類方式有反思的話,肯定會發現,購買再多這樣的物品,生活並不會變好,反而可能變得更亂了。

現在很多人在怪消費主義,其實我覺得消費主義只是一個幫兇。即使沒有消費主義,人們還是會為逃避改變自己而找到其它藉口。

這個洞察是我平時沒有什麼購物慾,只有在我感覺到生活無聊,覺得沒有突破和成就的時候,就強烈的想要買點什麼來改變現狀。

我買過高配置的剪輯主機,買過相機和很多拍攝設備,想要做出優秀的視頻內容作品……現在基本上都在佔地方吃灰,每次看到內心都會湧起沒有用它們實現自己想像中生活的愧疚感。

那些最後真的把視頻做成的朋友根本不需要買新設備,都是先用手機拍攝做了好幾期節目了,覺得需要提升畫質了,才會去買相機針對性提升。

物品不重要,背後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與其每次都期待物品能改變我們的生活,然後又一次次落空,失望,再又開始下一次期待。不如放棄這樣的期待,先改變自己,再用好的物品來犒賞自己,進一步提升生活品質。

即使再難,改變自己仍是唯一出路。現在看來,極簡生活的理念就是希望打破大家對物質的幻想,集中精力直面自己,這才是最終答案。

05. 延遲滿足,獲得更持久的愉悅

在和各種物質誘惑與欲望膨脹對抗的過程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延遲滿足。

延遲滿足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痛苦,想要馬上就能得到反而是非常無聊的事情,經歷一番挫折後得到才會成就感十足。

比如前面提到購物的例子,我思考了蠻久後買了取暖器,但沒有買烘乾機。

因為太冷了(租的房子空調製冷極差)光起床就會消耗我很多意志力,取暖器把房間弄的暖暖的,可以毫不費力的起床。尤其是周末的時候,在溫度適宜的房間裡可以做很多事情,而陰冷的房間只會讓我賴床玩手機。

但是烘乾機我沒有買,又貴又很佔地方,現在租房子肯定不合適。暫時先用取暖器自己慢慢烘,一樣可以快速把衣服上的潮氣逼走,穿到暖烘烘的衣服。烘的時候剛好可以等身體也慢慢醒過來,並順便規劃今天要做的事。

正是這延遲滿足的過程,讓我領悟到了,不是所有的勞動都要用機器自動來完成,簡單勞動的過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反而會讓人更有精神。

而且想到了用取暖器來暫時替代烘乾機,既省了錢、省了空間和維護打理機器的費用,還節省了很多對抗寒冷消耗的意志力,也獲得了溫暖舒適的環境,這樣的生活方式簡直完美,讓我對把自己生活品質提升的能力更有信心了。

前段時間,還想到了用夏天買的輕薄防曬服代替一直沒買的圍裙,直接穿在毛衣外面防止油煙,比圍裙裹得嚴實的多好嗎。

極簡生活久了對每一個購買選擇都有些負罪感,而這種再創新和充分利用的方式,則會獲得非常大的愉悅,遠不是簡單的買買買就能比的。

之前說過,「空」反而是一種非常有活力和無限可能的狀態,不斷用購買把生活填充的很滿,只會讓我們自己變得遲鈍且越來越依賴外物。

04. 寫在最後

今天的最後沒啥,繼續徵求投稿~

極簡公眾號寫了快 5 年了,真正有價值基本的原則就那麼些,我自己的困擾沒有那麼多,來來回回各種角度也寫的差不多了。

為了更好打理極簡公號,也希望與大家有更多的交流,今天放上我的個人號,需要大家幫忙,請大家多多投稿!

投稿沒有限制,可以只是你的困惑或者看到的某個有趣的極簡案例、金句。一旦採納,會在推文中展示你的 ID,我也會有簡單的小禮物送給你~

希望大家時常記得我,

有遇到合適的就發給我,

我們一起變得更好。

相關焦點

  • 日本博主的極簡生活:定期整理房間,創造生活美學
    打開今天的ins分享,被一位日本博主的極簡主義生活方式吸引了目光。刪繁就簡,不僅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區別內心,也能夠幫助我們審視生活中真正重要的東西。通過定期整理房間,創造生活美學。在整理的過程中,刪除那些不需要的物件,留下生活必需品,少即是多,整理物件,也是清理雜念,清掃心靈。
  • 收納整理師的日常丨一天收納5000+件衣服,丟棄上百件
    一日收納5000+件衣物丟棄10大袋,上百件成年人的崩潰,從早晨尋找衣服開始我們試圖以一個收納整理師的角度還原那些隱藏在城市各個角落的真實日常,那些從未注意的細節一個科學的收納整理,不僅在視覺上讓人賞心悅目,在使用上方便快捷,並且也可以極大的騰出空間,改善生活狀態,減少一些不必要的衣物購買,讓生活變得更加精緻簡約。
  • 日本主婦的極簡風家居走紅,房間整潔,物品有序,生活簡約而精緻
    日本主婦的極簡風家居走紅,房間整潔,物品有序,生活簡約而精緻!我們居住的房間是什麼樣子,我們眼前的生活便是什麼樣子。你的房間裡面,隱藏著你對待生活的態度,以及你的收納整理能力,還有你想要追求的生活品質。
  • 日本主婦的「收納美學」,憑什麼走紅朋友圈?
    在日本主婦的日常收納中,她們沒有過多的物質上的欲望,尤其是日本經濟進入第四消費時代以來,比起擁有的極多,她們更注重消費的極簡。減少膨脹的欲望,將自己居住的環境收拾得乾淨整潔,保持內心的平靜,這樣的生活才是日式收納美學所提倡的。刪繁就簡,少即是多。
  • 極簡主義!《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教你如何整理
    在當下流行的趨勢裡,極簡主義成為人們追求生活的態度和用心生活的方式,它不僅是戒掉瘋狂剁手後囤積下來的各種物件,更是追求生活的簡單、物品的整潔和清理的及時。我們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嶄新的衣服穿了一季,第二年拿出來卻總感覺很醜,扔了可惜,留著礙事,只能被擱置在衣櫃裡佔地方;在超市促銷、「雙十一買買買」中不停的購買卻只進不出,家裡沒有更多的空間收納囤積的生活用品;每隔一段時間總得把物品重新收拾一遍,但又會莫名其妙的亂七八糟。
  • 收納女王蓋世絕技「怦然心動」整理收納法
    她憑藉 「怦然心動整理收納法」 榮登《時代》「2015 年全球最具影響力百人榜」。我們為各位讀者歸納出了她的整理技巧,讓近藤麻理惠 「手把手」 教大家整理出清爽心儀的房間。令人怦然心動的整理收納法有著收納癖的近藤麻理惠,幾乎看遍所有跟整理收納的相關書籍,並一一實驗。
  • 不為極簡而極簡,需要捨棄的是舊觀念
    就算是沒有替代的辦法,出門 1 個小時肯定能買到,現在的快遞也發展到半日達的地步了,真不用為那些無用的擔心而留下很多無用的物品。很多人因為網購方面反而囤了很多東西,難道不應該利用這種便捷定期採購就好了嗎?很多平臺中午下單,晚上下班就能收到用上了。
  • 所謂「斷舍離」,不僅是家居整理收納術,更是人生化繁為簡的智慧
    斷舍離並不是一味地扔扔扔,而是要我們透過整理物品的過程來了解自身,整理自己的內心,理清你對自己和生活的認知。正如很流行的那句話:「丟棄東西只是初級階段,清掃內心才是真正的高級。」在《斷舍離》這本書中,山下英子說道,擁有一件物品,就相當於我們把自己的能量耗費在了這件物品上。
  • 日本主婦的居家收納曬照走紅:真正的收納,是對物品及人生的整理
    日本主婦的居家收納曬照走紅:真正的收納,是對物品及人生的整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在消費方面的支出也在日益增長,每天打開手機也會面臨各種促銷信息的轟炸,買物品成為了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如何整理物品,卻變得很困難。
  • 收納 | 這對夫妻一個月扔掉900件物品,生活發生了巨變.....
    自從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提出了「斷舍離」的人生整理觀念,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反思:我是不是被物品拖累了!所謂斷舍離,就是透過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人由此變得輕鬆自在。國外有對夫婦,將斷舍離做到了一個高度。
  • 四月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願你被喜愛的事物包圍,度過怦然心動、光輝閃亮的每一天
    Netflix在19年的時候有拍一個近藤麻理會真人秀節目叫《Tidying Up with Marie Kondo》,一共八集,每集中近藤麻理會都會幫助一個家庭整理他們的物品,不喜歡看書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這個真人秀也會很有收穫,你會看到,每個家庭的問題都不只是整理,而整理也幫他們改善了其他問題。
  • 做個會整理桌面的暖男——物品的收納與桌面的整理
    有時候想找找不到,不記得放哪裡了,甚至不記得家裡有沒有,這成為了大部分人的通病;而對於手持行動裝置眾多的數碼控來說,他們總喜歡將常用的物品擺放在隨手就能拿到的桌面上,這就讓本就凌亂的桌面更加不堪,外設連接線、充電設備以及凌亂散放的各種設備的配件。出現這樣的情況,通常是缺乏對物品的整理與收納,這種需要維持的日常操作在缺乏好的物品整理工具之前是很難繼續下去。
  • 讀日本收納女皇的「整理人生」,用實踐談論整理與收納
    5歲開始閱讀家居雜誌ESSE和Orange Page,初中開始讀整理類書籍,經過苦心專研之後,她才驚覺,「心動」才是決定物品去留的正確標準,於是她拋開越整理越沮喪的收納技巧,自創了「麻理惠整理魔法」。她曾因為整理過度,導致脖子扭傷直接在家裡面躺了三天三夜,在恢復後的第一個想法竟然是,「終於又可以指導顧客整理了。」
  • 整理收納應該一次性做完嗎?每天扔一件東西不算整理,附7個技巧
    拾趣君來結合自身的經歷來給出自己的一些看法,①一次性整理不完,可以多次整理,但是要按照物品類別來整理。每次扔一些東西是《斷舍離》書中案例裡面一個引導方法。目的地是幫助你去理解,開始丟棄東西之後,生活的一些變化。
  • 福布斯生活|又到一年換季收納,你需要一份「近藤式的整理魔法」
    這個5歲開始愛上收納整理,15歲已讀遍所有相關書籍,18歲開始擔任整理顧問的女孩,用她全部的熱情與無人能及的專業,獨創以「心動感」為標準的整理法,創造歸納出一套獨立的「近藤式整理術」,出版成暢銷書《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系列,在幾十個國家和地區颳起「整理旋風」,告訴你如何通過整理你的環境,來整理你的過去,找到你的夢想,最終改變你的人生。
  • 極簡主義:時機已到
    所以極簡主義提倡通過反思優化我們的信息來源,減少信息負擔。有以下幾個切實可行的方法大家可以嘗試: 精簡信息輸入源頭,減少碎片化閱讀,減少使用社交網絡、即時通訊。少看微博、朋友圈、抖音 定期遠離網際網路、遠離手機,避免信息騷擾。
  • 極簡主義蔓延,而你的生活「極簡」了嗎?
    生活中有個「二八法則」,在擁有物品這件事上也是如此:在80%的時間裡只使用到擁有的20%的物品;只在20%的時間內才會用到另外80%的物品。擁有更少物品的生活方式,就是當前不少人追求的極簡生活。美國男子喬舒亞是「成為極簡主義者」網站的創建者和編輯。這個網站已經激勵數百萬人擁有更少的物品和更豐富的人生。喬舒亞開始倡導極簡生活源於他一次整理車庫的經歷。
  • 日本博主扔掉家裡90%的物品:極簡生活,才是一個人的高配
    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有一位日本博主厭倦了家裡面堆積過多物品的生活,扔掉了家裡90%的物品之後,反而活得更加輕鬆,更加有品質。所謂,人生素簡,適得安恬,說的正是這種狀態。擁有的東西少了,人生反而豐富了。因此,極簡生活,才是一個人的高配。刪除多餘,開啟極簡生活。
  • 日本收納女王:教人整理東西就是我的畢生事業
    想要獲得令人滿意的整潔空間,關鍵是找到整理房間的目的。然後根據自己的目的按步驟整理房間。Step 1:同類物品集中,按物品類別整理大部分人的房間,同一類的東西往往分散在兩個及以上的收納空間,這樣的分散狀態下完全不能掌握現有物品的數量,東西就會持續不斷增加。
  • 《斷舍離》:通向自由的26個丟棄
    文/戰隼  《斷舍離》出簡體版了,作者山下英子,是個雜物管理諮詢師。她在書中提到目前為止大部分的整理術,特別是收納術,都是在物品數量不減少的基礎上,花費大量的時間、空間、勞力、精力來整理。而「斷舍離」是從根本上反思自己與物品的關係,對物品進行簡化、取捨,為人們省出整理的時間、空間、勞力和精力。山下英子將瑜伽中的行法哲學「斷行、舍行、離行」——這种放棄心中執念的理念提煉成「斷舍離」,運用到日常生活整理整頓、人際關係、思考等各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