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大詩人李白(701年—762年) ,被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人爽快,俠肝義膽,愛好擊劍,輕財好施;又愛飲酒交友,為"竹溪六逸"和"飲酒八仙人"之一,喜酒後賦詩,有「李白鬥酒詩百篇」之說。
李白不光寫詩,也寫詞、賦,但以詩為最多。在《全唐詩》中大約就收集了他的900首詩。他的詩作中多以酒醉時所寫,《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越女詞》、《早發白帝城》等是他的代表作。
他寫的詞據說也不少,但有人認為是偽作。
他寫的賦不多,收錄於《全唐文》中的有八篇:《明堂賦》、《大獵賦》、《大鵬賦》《劍閣賦》《擬恨賦》《惜餘春賦》《愁陽春賦》《悲清秋賦》。
李白在他的《大獵賦(並序)》中說:「賦者古詩之流。辭欲壯麗,義歸博達。不然,何以光贊盛美,感天動神?而(司馬)相如、子云(楊雄),競誇詞賦,歷代以為文雄,莫敢詆訐。」
但李白認為有「文雄」之稱的司馬相如、楊雄的賦文中還有美中不足。也可能李白寫了不少的賦,他的詩和賦哪個好呢?我們拿他寫的《蜀道難》和《劍閣賦》來比較一下來。
《蜀道難》(古樂府詩,屬《相和歌瑟調曲》):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
《劍閣賦》(送友人王炎入蜀):鹹陽之南,直望五千裡,見雲峰之崔嵬。前有劍閣橫斷,倚青天而中開。上則松風蕭颯瑟颶,有巴猿兮相哀。旁則飛湍走壑,灑石噴閣,洶湧而驚雷。
送佳人兮此去,復何時兮歸來?望夫君兮安極,我沉吟兮嘆息。視滄波之東注,悲白日之西匿。鴻別燕兮秋聲,雲愁秦而暝色。若明月出於劍閣兮,與君兩鄉(通"向")對酒而相憶!
反覆吟誦,會有什麼感覺?是不是還是他的詩更有氣魄?當然了,李白隨便塗抹幾句也是我們無法企及的,但是,總感覺還是「詩仙」的詩氣魄更大,更耐讀。——可能這也是人們他的詩比賦的名氣更大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