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是我國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今天讓我們來聊一聊盛唐時期赫赫有名的「詩仙」李白。他的自由浪漫主義情懷也深深影響了無數中華兒女。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詩俠」之稱。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出生於中亞碎葉,五歲時隨父遷至蜀地。古書上記載少年時期的李白「眸子迥然,哆如惡虎,或時束帶,風流蘊藉」。
李白自幼讀書廣為涉獵:「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他也喜歡遊仙問道:「十五遊神仙,仙遊未曾歇。」「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
李白也寫了不少關於山水的詩,比如: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李白的一生,絕大部分都在漫遊中度過,遊歷了大半個中國。二十歲時隻身出蜀,開始了辭親遠遊,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市)、應山(今湖北省廣水市)。
讓我們看看李白一生都遊歷了哪些地方
他到處遊歷,希望結交朋友,拜謁社會名流,從而得到引薦,一舉登上高位,去實現政治理想和抱負。可是,十年漫遊,卻一事無成。他又繼續北上太原、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到齊、魯各地,並寓居山東任城(今山東省濟寧市)。
這時他已結交了不少名流,創作了大量優秀詩篇。李白不願應試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華,通過他人舉薦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賞識。
李白特別喜歡南京,是個重情重義的人,其中有一首詩:
《金陵酒肆留別》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到了30歲,三十而立,大丈夫應該事業有成,李白決定去長安城,繼續拜見各路諸侯,但是依舊沒有人賞識他。此時有志難伸、壯志未酬的他也寫下了不少名篇:《長相思》、《蜀道難》、《行路難》、《將進酒》。
分享一首《行路難》: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直到天寶元年(742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李白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採,名震天下 。李白初因才氣為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
李白的一生最愛兩樣,一個是天上圓圓的月亮,一個是杯中的美酒。唐朝另一位「詩聖」杜甫曾作詩一首《飲中八仙歌》,評論李白對杯中酒的喜愛:
李白鬥酒詩百篇,
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
李白與杜甫的感情很深厚,在洛陽他們是第一次見面,杜甫心中滿是崇拜李白,他曾評價李白的詩是: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他們的第二次遇見是在齊州,此時,他們之間的情誼更深厚了。
李白到了五十而知天命的年紀,他卻選擇錯了站隊。適逢安史之亂,當時永王李璘叛逆作亂,李白因「附逆作亂」罪入獄,被流放夜郎。此時落魄拮据的李白留下了一首名詩:
《宣州謝眺樓餞別校叔書雲》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裡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62歲時,李白病死當塗。去世前,李白寫了一首《臨終歌》,自比大鵬臨空,中天摧折。
李白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從李白一生的事跡來看,他是一個豁達自在,放浪形骸,不為世俗束縛,不因權貴而自折的大詩人,早年充滿自信,但晚年只寄情山水,飄逸於世外。
他所作的詩歌,總體風格豪放俊邁,清新飄逸,大氣磅礴,氣勢十足。既反映了唐代的繁榮景象,也揭露了統治階級的荒淫和腐敗,表現出蔑視權貴,反抗傳統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極具浪漫主義情懷。
當代散文家夏立君有一長篇散文《忽然來了個李太白》:
李白從另一個方向走來了,大地高山冰川駿馬胡姬,組成他精神的馬隊。他不在意中原原已有溫柔敦厚細膩空靈,大筆橫掃,狂飆突進,大唐詩壇注入西域騎士的剽悍與純粹,令所有騷人墨客為之一驚。洞庭煙波,赤壁的風雲,猿啼蜀道,江河浩浩蕩蕩,全都一下子飛揚起來。 遊俠李白颯沓而來,他的雙腳和詩筆生動了大唐的山水。
著名詩人余光中也是李白的第一大粉絲,他寫了《念李白》《尋李白》《戲李白》《與李白同遊高速公路》四首詩來表達對李白的敬仰懷念之情。在這首《尋李白》中,詩人緬懷了李白的生前舊事,從力士脫靴開始,至草檄傲狂胡,再至流放夜郎,用「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這種雄奇駭俗的詩句為我們刻畫除了一代「謫仙」的風採。
《尋李白》
那一雙傲慢的靴子至今還落在
高力士羞憤的手裡,人卻不見了
把滿地的難民和傷兵
把胡馬和羌笛交踐的節奏
留給杜二去細細的苦吟
自從那年賀知章眼花了
認你做謫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隻中了魔咒的小酒壺
把自己藏起來,連太太也尋不到你
怨長安城小而壺中天長
在所有的詩裡你都預言
會突然水遁,或許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亂發當風
樹敵如林,世人皆欲殺
肝硬化怎殺得死你?
酒放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
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
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從開元到天寶,從洛陽到鹹陽
冠蓋滿途車騎的囂鬧
不及千年後你的一首
水晶絕句輕叩我額頭
當地一彈挑起的回音
一貶世上已經夠落魄
再放夜郎母乃太難堪
至今成謎是你的籍貫
隴西或山東,青蓮鄉或碎葉城
不如歸去歸哪個故鄉?
凡你醉處,你說過,皆非他鄉
失蹤,是天才唯一的下場
身後事,究竟你遁向何處?
猿啼不住,杜二也苦勸你不住
一回頭囚窗下竟已白頭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給霧鎖了,無路可入
仍爐火示純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躡葛洪袖裡的流霞?
樽中月影,或許那才是你故鄉
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而無論出門向西哭,向東哭
長安卻早已陷落
二十四萬裡的歸程
也不必驚動大鵬了,也無須招鶴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隻霍霍的飛碟
詭綠的閃光愈轉愈快
接你回傳說裡去
臺灣有一名作家張大春,也給李白寫了傳記,題目為《大唐李白》。作家葛芳老師極力推薦初中生閱讀這本關於李白的傳記,分為上中下三冊。
李白對月亮的鐘愛
上文提到,李白最愛的事物之一就是月亮,他對月亮十分鐘愛,寫下的詠月詩達300首,形成了獨特的月光美學。其中一首《月下獨酌》值得孩子們細細品味:
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這首詩以樂寫愁,寫出了李白心中的孤獨,懷才不遇,無人賞識的一種憂愁。
李白是全中國人的李白,讓我們一起拿起《唐詩》,結合李白的生平經歷,一起走近詩意浪漫的古詩中,背一背李白的名篇,感受平淡無奇的生活之外的一份超脫與浪漫。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