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劇《李白》首登國家大劇院再現詩仙逸興

2021-01-11 中國新聞網

舞劇《李白》劇照。劇組供圖

中新網北京12月27日電 (記者 應妮)中國歌劇舞劇院出品的交響合唱版舞劇《李白》日前首度登上國家大劇院。關於李白的作品在舞臺上層出不窮,以舞劇的形式表現詩仙的卻鮮見。

受疫情影響,舞劇《李白》原定巡迴演出計劃從2020年3月推遲至今。也正因如此,中國歌劇舞劇院歷經一年時間重新打磨。為將該劇推升到更臻完善的境地,導演組重新梳理整劇戲劇脈絡與戲劇結構,作曲張渠修改一幕音樂並調整豐富整劇的配,舞美設計任冬生修改整個二幕盛唐皇宮場景,服裝設計陽東霖重新設計《盛世》《清平調》等重要舞段服裝,可謂「脫胎換新顏」,首次呈現在觀眾面前。

舞劇《李白》劇照。劇組供圖

關於李白的作品在舞臺上層出不窮,以舞劇的形式表現李白卻鮮見。該劇總導演韓寶全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後進入中國歌劇舞劇院舞劇團工作至今,曾參與多部舞劇、歌劇的編創工作,並在各類大型演出活動中擔任總導演,代表作包括歌劇《天鵝》《白毛女》、歌舞劇《故鄉的雲》《青年·創世紀》、民族歌劇《扶貧路上》等。

舞劇《李白》用當代的視角,以虛實結合的創作手法,在有形與無形之間徐徐展開李白在「道」與「勢」之間掙扎徘徊的一生。據韓寶全介紹,該劇通過李白「入世」與「出世」的抉擇,揭示李白的內心世界,展現了李白的熱情、才華和膽識,令觀眾感受到李白所散發出的一種詩性情懷以及永不放棄、永不言敗的精神嚮往,希望當下每一個人都能在李白身上找到一個自己的影子。

舞劇《李白》劇照。劇組供圖

作為歷史人物題材舞劇的代表作,交響合唱版舞劇《李白》成功地將史實與舞蹈藝術完美的契合在一起,同時配以現場的交響合唱和中國傳統器樂的演奏,令觀眾在詩、舞、樂的交相呼應中夢回大唐盛世,架構起五千年華夏文明與現代文明的橋梁。

導演通過舞蹈語彙形象地將一個放蕩不羈、自由灑脫的「詩仙」李白栩栩如生地再現於舞臺之上,藝術化地再現了李白的人生事跡,講述其人生追求,抒發其人生感悟。並且該劇成功地將詩與舞相結合,《永王東巡歌》《清平調》《將進酒》《贈汪倫》《月下獨酌》《大鵬賦》《靜夜思》等傳世佳作在身體動作的韻律中交相輝映做到了舞中有詩,詩中有舞,詩意與舞境完美融合、升華。此外,舞劇《李白》還成功復現了「踏歌」「白紵舞」「劍舞」等我國的古代樂舞。(完)

相關焦點

  • 舞劇《孔子》成都收官 瀘州老窖勇擔文化傳承使命
    這部展現中華風韻的民族舞劇由中國歌劇舞劇院打造,講述了孔子周遊列國的故事,再現其歷盡萬苦從凡人成為聖人的一生。民族舞劇《李白》以「詩仙」李白的家國情懷和擁抱山水的恣肆情感為依託,在開掘其心路歷程的同時,對唐代的風物和舞樂進行了探索,具有典型的中國文化意韻和美感。
  • 2020舞劇《李白》廣州站,時間地址及門票價格
    來源:大河票務網 從才華橫溢的年少輕狂到把酒天下的豪氣才子,李白是多少人心中追尋真我的偶像,他不羈的個性,超凡脫俗的姿態,讓多少文人都引以為榜樣,2020舞劇《李白》廣州站即將精彩來襲,相約現場,一起去看看他一生的歷程吧!
  • 紅色經典感受崢嶸歲月 中國歌劇舞劇院交響音樂會將登天津大劇院
    12月12日,中國歌劇舞劇院交響樂團將在指揮金剛的帶領下,在天津大劇院音樂廳演繹一場紅色經典主題音樂會,為天津樂迷們奏響充滿濃鬱情懷、繼承著無數先輩一腔熱血的樂曲,帶觀眾感受那段崢嶸歲月。音樂會將以《第一交響序曲》作為開篇,這首曲目是關峽根據所作歌劇《悲愴的黎明》的音樂,樂曲的主要旋律更是用在電視劇《激情燃燒的歲月》的配樂中而廣為傳播。現場還將陸續演繹舞劇《白毛女》《紅色娘子軍》選段以及《北京喜訊傳邊寨》《我的祖國》《太陽出來喜洋洋》等經典紅色旋律,致敬革命先驅,傳承紅色經典。
  • 李白在唐朝不是詩仙 真正的詩仙被皇帝所欣賞 是這位大詩人
    前幾天遇到了這樣一個有趣的問題:李白是什麼時候被稱為詩仙的?前言如今在語文考試中,假如見到這首題:唐朝詩人被稱為詩仙的是哪一位?大家都會毫不猶豫地填上李白。但是在唐朝的時候,大家會這樣回答嗎?這首詩中,鄭鷓鴣把裴晤稱為詩仙,同情地說朝廷為什麼把這位詩仙貶謫了呢?可見,詩仙並非李白的專屬名詞,在唐朝,是個詩人都可以被人恭維稱詩仙。三、丞相承認的詩仙:劉禹錫、白居易牛僧孺是牛、李(德裕)之爭中牛派的領袖人物,曾經擔任過唐朝的宰相。
  • 2018國家大劇院舞蹈節華麗啟幕 百年名團演繹傳世愛戀
    央廣網北京9月13日消息(記者 方婧)日前,由瑞士日內瓦大劇院芭蕾舞團帶來的當代芭蕾舞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為2018國家大劇院舞蹈節拉開了精彩帷幕。該團時隔五年再度亮相國家大劇院舞蹈節,以極簡舞美和細膩肢體向觀眾訴說了羅密歐與朱麗葉之間的悽美愛情,以鮮活生動的情緒表達再一次感動了北京觀眾。
  • 李白和杜甫,為何被稱為「詩仙」和「詩聖」,區別是什麼
    強大的國家實力、良好的社會環境及深厚的文化沉澱,為唐詩的繁榮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豐富的營養,湧現出了眾多偉大、傑出的詩人,把我國詩歌藝術的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李白和杜甫,就是裡面傑出的代表。一、浪漫主義的偉大代表,詩仙李白。最能反映盛唐精神風貌、代表盛唐詩歌高度藝術成就的,是偉大詩人李白。李白是一位性格豪邁、感情奔放、不受拘束而又嚮往建功立業的詩人。
  • 舞劇《李白》中的《清平調》,反映出盛唐時期一派繁榮的風格面貌
    由中國歌劇舞劇院舞劇團,馬鞍山市藝術劇院演出的一部講述中國故事的新創舞劇《李白》,以旅遊舞劇和舞劇相結合的演出形式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該舞劇通過講述李白的生平來反映其不同階段的思想和狀態,通過舞蹈片段,以無聲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傳達了李白一生中的坎坷經歷。
  • 李白:詩仙之名聞天下
    提到李白,我們立刻會想到「詩仙」,會想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確,李白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歷史人物了,他的詩歌,歷來受到很高的評價,至今仍廣為傳誦。
  • 武漢黃鶴樓上一首詩,竟讓詩仙李白擱筆!
    據傳,詩仙李白亦「擱筆遺恨」,敗興而去!這是一段非常有趣的傳說,文壇上數千年盛傳的「渾段子」。宋代李畋的《該聞錄》記載了這段佳話:唐崔顥《題武昌黃鶴樓》詩云:「……」。李太白負大名,尚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欲擬之較勝負,乃作《金陵登鳳凰臺》詩。
  • 「詩仙」李白的傳奇一生
    今天讓我們來聊一聊盛唐時期赫赫有名的「詩仙」李白。他的自由浪漫主義情懷也深深影響了無數中華兒女。 62歲時,李白病死當塗。去世前,李白寫了一首《臨終歌》,自比大鵬臨空,中天摧折。 李白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從李白一生的事跡來看,他是一個豁達自在,放浪形骸,不為世俗束縛,不因權貴而自折的大詩人,早年充滿自信,但晚年只寄情山水,飄逸於世外。
  • 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詩仙李白
    以至於民間流行這樣的話: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唐宋詩人又以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李清照、辛棄疾等為領軍人物!特別是李白,以其浪漫清新飄逸、不拘一格、狂放不羈、而又格局廣大、潤心明志的詩風深得人們酷愛喜歡!
  • 詩仙李白的一首「爛詩」,前兩句大失水準,後兩句卻把這首詩救活了
    詩仙李白的一首"爛詩",前兩句大失水準,後兩句卻把這首詩救活了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李白在大家心目當中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在我心裡,他是一個張狂的人,別的不說,走遍大江南北,高興了就在牆上寫詩。
  • 福建泉州:傳承紅色經典 舞劇《白毛女》芳華再現
    12月5日至6日,上海芭蕾舞團「鎮團之寶」《白毛女》在泉州大劇院連演兩場,喚起老一輩觀眾年輕時的記憶。《白毛女》劇照(央廣網發 泉州大劇院供圖)作為上海芭蕾舞團的扛鼎之作,舞劇《白毛女》自1965年傳承至今已歷經了50餘個春秋,曾榮獲中華民族二十世紀舞蹈經典評比展演經典獎並久演不衰,至今已上演2000餘場,是目前國內演出場次最多的舞劇。
  • 讀了李白這首寫洞庭湖的詩,才知道詩仙的想像力
    在杜甫筆下,是「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天地星辰都在湖上游離飄蕩;在孟浩然筆下,是「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波瀾壯闊氣象萬千;在劉禹錫筆下,是「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無風無波寧靜美好;而在李白筆下,則充滿了詩仙式的誇張與飛騰的想像力。
  • 賀知章退休回鄉,李白寫下一首趣詩相送,最後5個字讓人啼笑皆非
    說起唐詩,便繞不過「詩仙」李白,雖然「詩聖」杜甫可與之爭輝,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比起一生顛沛流離鬱郁不得志的杜甫,還是更為欣賞李白的豪放灑脫。恰恰也是這樣的灑脫讓李白難以委曲求全,要不又怎麼會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樣的慨嘆,所以李白的人生便是一場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旅行。
  • 觀中國歌舞劇院原創民族舞劇《孔子》:天光雲影共徘徊
    近年來,以孔子為主人公進行歷史再現的藝術作品並不鮮見,除了早年的電影《孔子》,2010年擅長大製作的導演胡玫就啟用新的創作團隊和演員陣容重拍了電影《孔子》。電視劇也有不同版本在展現孔子所代表的傳統文化上做努力。然而,當前的文藝作品如試圖展現孔子的人生經歷和思想體系,還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嘗試。
  • 福建文化寶島行高雄登場 舞劇《絲海夢尋》在臺首秀
    中新社高雄5月30日電 (記者 鄭巧黃少華)由福建省歌舞劇院創排的舞劇《絲海夢尋》首度跨海來臺,30日在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登場,正式拉開「2015福建文化寶島行」帷幕。逾千名南臺灣民眾觀賞了這場以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為題材的大型舞劇,反響熱烈。
  • 詩聖是詩仙的小迷弟,想不到詩仙李白竟這樣對他?
    歷史上有兩次偉大的相遇,一次是孔子見老子,一次便是李白和杜甫的相遇。聞一多先生曾將李白與杜甫的相見比作「兩曜相遇」,說「我們該當品三通畫角,發三通擂鼓,然後提起筆來蘸飽了金墨,大書而特書。因為我們五千年的歷史裡,除了孔子見老子,沒有人比這兩人的會面更重大、更神聖、更可紀念。」
  • 為何李白被稱為「詩仙」?
    而李白就是唐朝的著名詩人,被後人稱為「詩仙」。而「詩仙」的;來源,還得從唐朝的另一著名詩人賀知章說起。在李白40多歲時,儘管他的詩句已經很成熟很優秀,但依舊沒有什麼名氣,而賀知章作為京城文學名流,名氣不小。於是在這一年,李白通過朋友推薦去往京城長安(今西安)拜訪賀知章,而李白的拜帖就是自己的作品《蜀道難》。李白萬萬不曾想到,就是這幅作品,賀知章給予了極高的評價,把他稱作為「謫仙人」。
  • 李白是詩仙更是酒仙,他飲酒作下這首詩,自信瀟灑,詩意縱橫
    賀知章有金龜換酒贈李白的佳話,而文學家歐陽修又有「酒逢知己千杯少」之說,可見文人是多麼的喜歡酒這個東西了。不過說到最喜歡喝酒的詩人是誰,大家心中肯定早就有一個人選了。沒錯,那肯定我們的「詩仙」兼「酒仙」李白。李白的詩歌我們是熟的不能再熟了,他的詩文功底和藝術才華讓我們不得不感到佩服。李白自稱自己是「酒仙」,那也不難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