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眼」不少人都長過,
又痛又腫又難受!
該如何治療和預防?
來聽聽醫生怎麼說!
24歲的小林一天早上睡醒感覺眼皮有些腫痛,一照鏡子竟然發現自己的眼皮上長了個「痘痘」!小林想著眼睛是嬌貴的地方,不敢亂擠,馬上到醫院就診。
市第二人民醫院眼科門診主任黃慧君詳細問診、檢查後告訴小林,這叫麥粒腫,就是俗話的「針眼」,幸虧小林沒有在家隨意擠破它,否則輕則延長病程增加痛苦,重則會導致眶內、顱內甚至全身感染,造成生命威脅。
眼皮上的「痘痘」,可能是麥粒腫也可能是霰粒腫,不了解的親們,來聽聽黃醫生科普!
醫生表示,這兩種眼病非常相似,經常都會有不少患者混淆,錯把霰粒腫當做麥粒腫,耽擱了及時治療。如何區分麥粒腫和霰粒腫?關鍵看痛感!
霰粒腫是瞼板腺的出口被堵塞而形成的囊腫。病發時用手仔細去摸眼瞼的時候,會發現一個小囊腫。
•沒有急性炎症時,它不紅不疼,有時翻開眼皮看,才能在內看到局部充血,有點發紅。
•當腺體在出口堵得比較多,慢性刺激比較嚴重時,才能在眼皮上看出來,並有輕度壓痛,因此總是被許多人忽視。
麥粒腫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細菌性感染,發病時有紅、腫、熱、痛急性炎性症狀。麥粒腫發病比較急,一般2-3天便能長出一個,大約4-5天,就有白頭出來,伴隨著也會有膿。
•紅:眼部局限性充血;
•腫:病時有眼瞼水腫,局部脹痛;
•熱:眼部溫度高於其他部位;
•痛:自覺局部有明顯的押疼。
如果眼睛真的長出異物,在處理前一定要先弄清自己到底得的是什麼病,因為麥粒腫和霰粒腫的護理方法有很大差別!
不論是霰粒腫還是麥粒腫,若紅腫較大還是要去醫院就醫。若自行熱敷處理超過3天還沒有好轉的跡象或已經出現濃點的患者,也需到醫院眼科就診,進行麥粒腫切開排膿或霰粒腫手術治療。
注意休息,勿揉眼:注意休息,不熬夜,不要使眼睛過度疲勞。眼睛疲勞會促使人們用手揉眼睛,容易把病菌帶入。
清淡飲食:不宜多吃油膩厚味菜餚,要多吃蔬菜,這樣會使人體排除的油脂較少,不會阻塞腺體分泌出口。
清洗睫毛根部:對於個體油脂分泌比較多的人,每天洗臉的時候要清洗睫毛根部,讓腺體的開口都順暢,讓油脂順利排出。
徹底卸妝:女性眼部妝容一定要卸乾淨,有時候睫毛根部化妝品塗的特別多,可能會造成瞼板腺開口被堵。
適量運動:多加體育鍛鍊提高身體素質,提高自身免疫力。
來源: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
編輯:佛山新聞網 李珺
↓↓↓ 點擊閱讀原文可觀看公益宣傳片《消火栓的使用》